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水养殖真鲷弧菌病病原菌外毒素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最小弧菌Vm Pm毒素的分子量、分子结构及氨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 ,同时还研究了温度、酸碱度及胰酶等因子对该毒素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该毒素为单一的多肽 ,不具备典型的细菌毒素A、B亚基结构 ,分子量为 30 4 5 6kD ;毒素蛋白含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及半胱氨酸等 15种氨基酸 ,其中天冬氨酸的含量最多 ,半胱氨酸的含量最少 ,酸性氨基酸含量为 2 6 6 % ,碱性氨基酸含量为 14 4 % ,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 33 4 % ;毒素活性的最适pH为 6— 8,对胰酶有抗性 ;不耐热 ,10 0℃下作用 1min ,其毒性完全消失 ,而在 5 6℃下 ,毒素完全失去活性需要 4 0min。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导了经典型霍乱弧菌569B株毒素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并与其他经典型和ELTOR型毒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此两型毒素基因的A亚基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而B亚基有2至3个碱基的差别,从而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它们分别位于第18、47和54位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3.
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在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成功克隆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鳜鱼、罗非鱼等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cDNA核心片段而首次获得这些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氨基酸序列。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鳜鱼、罗非鱼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与人、小鼠、大鼠、牛、猪、羊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60%左右,表明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在进化上变异性较大,与其承担微囊藻毒素去毒代谢之特殊功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的东亚钳蝎毒素(BmKT_1)全长cDNA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构建了东亚钳蝎毒腺组织 c DNA文库 ;根据已知的东亚钳蝎哺乳动物毒素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 ,并用 PCR从 c DNA文库中扩增出一个 c DNA片段作为筛选 c DNA文库的探针 ;从 c DNA文库中筛选到二个编码同一个新的蝎毒素多肽的 c DNA,它们除 3′- UTR外 ,其余序列完全一致 .它们均含有 2 55bp长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 85肽的前体毒素 ,包括 1 9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 ,66个残基的成熟毒素 (命名为 Bm KT1) ;Bm KT1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蝎毒素具有较大的同源性 ,与 Bm KM1,Lqq ,Lqhα IT和 Bm K M10 的同源性分别为 77%、67%、67%和 65% .Bm KT1的 C端不存在末端修饰步骤且具有一个与这些毒素不相同的特征结构 ,即在末端延伸了两个氨基酸残基 - P- S,推测 Bm KT1具有新的活性功能特征 .  相似文献   

5.
L型氨基酸对烟草赤星病菌毒素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氨基酸对烟草赤星病菌产生的毒素毒性的影响,作者采用摩擦接种处理法、浇根处理法、种子根处理法三种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了以烟草种子根处理法作为烟草赤星病菌的毒性测定方法。用12种氨基酸分别以5种不同浓度与AT毒素混合接种,根长测定结果表明:L-谷氨酰胺,L-天冬酰胺,L-组氨酸所有供试浓度均增强病原菌毒素的毒性,而其余9种L型氨基酸对烟草赤星病菌GL-6产生的毒素有抑制作用,其中L-甲硫氨酸、L-亮氨酸、L-赖氨酸适宜浓度可明显降低供试病原菌毒素对烟草的致病性,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有效浓度分别为0.02mg/ml、0.02mg/ml、0.02~2mg/ml。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述及Vero毒素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作用机理,毒素分子中氨基酸置换对毒素活性的影响和Vero毒素及其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芋螺毒素是一类由芋螺毒液管分泌的生物活性小肽,能特异地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受体.芋螺毒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翻译后修饰,包括Glu的γ羧基化、L型氨基酸到D型氨基酸的异构化、Pro等的羟基化、Trp的溴代等.这些翻译后修饰在提高芋螺毒素分子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芋螺毒素的功能.现主要针对芋螺毒素中的各种翻译后修饰的发现、分布、功能和参与反应的酶系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1):I0002-I0003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一项研究发现。将精氨酸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氨基酸添加到饲料(粮食)中。可提高动物(人)肠道抵抗霉菌毒素的能力,犹如一针“疫苗”,使机体与毒素得以”共存”,从而降低了发霉食品中毒的风险。该成果2013年12月在国际期刊《氨基酸》上发表。为采取营养调控手段解决粮食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vero细胞毒素。方法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及两次离子交换层析,再经过凝胶过滤,最终从大肠埃希菌O157∶H7 882364菌株获得了一种新的vero细胞毒素。对此毒素进行细胞毒性测定和分子量及等电点的测定,并对毒素的N端15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检测。结果用凝较过滤层析测定纯化的vero细胞毒素分子量为43KD,等电点为3.8,蛋白N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为SFELPALPYAKDALA,其对vero细胞的CD50为4bg。结论这种毒素与VT1毒素和VT2毒素明显不同,因此初步确定为新毒素,称之为VT3。通过实验将推动我国对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致病性研究和对VT类毒素和抗毒素的进一步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大肠埃希菌O157:H7 vero细胞毒素的纯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vero细胞毒素。方法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及两次离子交换层析,再经过凝胶过滤,最终从大肠埃希菌O157:H7 882364菌株获得了一种新的vero细胞毒素。对此毒素进行细胞毒性测定和分子量及等电点的测定,并对毒素的N端15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检测。结果用凝较过滤层析测定纯化的vero细胞毒素分子量为43KD,等电点为3.8,蛋白N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为SFELPALPYAKDALA,其对vero细胞的CD50为4bg。结论这种毒素与VT1毒素和VT2毒素明显不同,因此初步确定为新毒素,称之为VT3。通过实验将推动我国对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致病性研究和对VT类毒素和抗毒素的进一步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东亚钳蝎毒腺cDNA库,根据东亚钳蝎中性哺乳动物神经毒素BmKM4的氨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用PCR方法从库中筛选到BmKM4全长cDNA序列。它由5′UTRc、可读框和3′UTR组成。与其他东亚钳蝎哺乳动物神经毒素cDNA的相应区域相比,BmKM4cDNA的5′UTR的高度保守,而其3′UTR则变异较大。AUG的旁侧序列为AAAATGAA,与绝大多数蝎毒素基因一致。在BmKM4mRNApoly(A)属上游17nt处,有一典型的腺苷化信号(AATAAA)。可读框编码84个氨基酸的毒素前体,包括N端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中间6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毒素,以及C末端的额外碱性氨基酸Arg。根据一般规律,尾端Arg在毒素前体的成熟过程中会被切除。  相似文献   

12.
Ⅰ-超家族芋螺毒素是芋螺毒素中较复杂的超家族之一,它可分为Ⅰ1和Ⅰ2两组.通常由33~46个氨基酸所组成.具有相同的4对半胱氨酸骨架,可特异性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及受体.现对该芋螺毒素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生理学活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及其天然突变体是从虎纹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得到的两个毒素多肽。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含 33个氨基酸残基 ,其中包含 6个半胱氨酸残基 ;而其天然突变体只比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少了C端的色氨酸残基。MALDI TOF质谱测得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及其天然突变体的分子量分别为 385 3.35和 36 6 7.4 0。通过比较其理论分子量和质谱测定的分子量表明两个多肽的 6个半胱氨酸残基分别形成了三对二硫键。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与从同一种蜘蛛分离得到的凝集素 I具有 70 .5 %的序列相似性。生物学活性实验表明 ,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具有使美洲蜚蠊可逆的致瘫作用 ,其半有效剂量 (ED50 )为 (1 92 .95±1 2 0 .84 ) μg/g (P =0 .95 ) ,而且能加强由电刺激引起的大鼠输精管收缩 ;而其天然突变体却不具有上述生物学活性 ,表明C端色氨酸残基为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生物学活性相关残基 ;同时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及其天然突变体都不具有类似于凝集素 I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 ,表明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和凝集素 I两者氨基酸序列中不同氨基酸残基对于决定两者的生物学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黧豆中常见的20几种游离氨基酸薄层层析发现,其毒素ODAP的Rf值与好几种相关氨基酸的接近,而用阳离子交换柱对氨基酸抽提样进行简单的分离纯化,第一个洗脱出来的即为ODAP,这样在排除其它氨基酸干扰的情况下再进行ODAP的薄层分析将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低浓度蜂毒素在溶液中的自聚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浓度蜂毒素在溶液中的自聚集韩学海,隋森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关键词蜂毒素;自聚集;多肽构象蜂毒素(melittin)是由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是欧洲蜜蜂(Apismellificera...  相似文献   

16.
美国Genentech公司用遗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克隆了两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毒素:人的淋巴细胞毒素(L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这两种提纯的毒素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的结果表明,微克量的TNF就能使肿瘤坏死,LT对人和鼠的好几种肿瘤细胞系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并能破坏鼠类体内的肉瘤。对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大分子的氨基酸顺序约有30%的同源性。分子内部有两个很保守的区段,一段可能与结合细胞受体有  相似文献   

17.
在完成小花棘豆毒素 95 %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 ,根椐已知的氨基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特异简并引物 .以小花棘豆总RNA为模板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用置换法合成双链cDNA .用特异引物对此双链cDNA进行PCR扩增 ,将扩增后的目的基因与用SmaⅠ酶切的质粒pUC 18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JM10 7.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 ,获得了OXY基因的全部序列 .经测序后测得基因序列与原氨基酸序列对照完全一致 .GenBnak数据检索说明 ,OXY基因编码序列确定是一个从未报道的序列 .此研究结果对该毒素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8.
从仔猪水肿病样品中分离的一株大肠杆菌菌株NP9621,抽提染色体DNA,构建NP9621的总DNA文库,经菌落原位杂交筛选、限制酶酶切和Southern印迹等分析,获得含有志贺样毒素基因的重组质粒,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的 A亚基与SLTIIes的同源性为97.6%~98.1%,与SLTIIc、SLTIId及EHEC O157:H7产生的SLTII 的A亚基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3.1%、93.0%和92.9%;B亚基与SLTIIes的同源性为99.62%~100%,与SLTIic、SLTIid及SLTII的同源性分别为81.5%、81.1%和81.5%;与29种已知序列的SLTII 、SLTI及志贺毒素STX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证实大肠杆菌NP9621菌株中的志贺样毒素基因属于一种新的SLTIIe亚型。SLTIie/NP9621的A亚基与其它SLTIIe之间存在7~9个氨基酸的差异,B亚基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与A亚基毒力活性密切相关的氨基酸分别为Thr4、Glu167、Arg170和Arg176。  相似文献   

19.
两个东亚钳蝎抗哺乳动物神经毒素的cDNA序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我国山东东亚马氏钳蝎尾腺中分离纯化mRNA,经逆转录构建了BmK蝎毒cDNA文库。利用PCR扩增,筛选到两个抗哺乳动物毒素的cDNA基因,并测定了序列。这两个cDNA阅读框均为252bp组成,可翻译84肽的毒素前体,包括N端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64个氨基酸残芭的成熟毒蛋白,以及C端一个额外的碱性氨基酸Arg。其中由一CDNA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BmKM1)一已知的天然毒素BmK1蛋白序列完  相似文献   

20.
ω-芋螺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ω-芋螺毒素(ω-CTX)是由24~29个氨基酸、3对二硫键构成的刚性小肽。是芋螺毒素中最重要的毒素。它是电压敏感型钙离子通道的专一性阻断剂。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对其生化特征及生物合成、毒性和作用靶位以及构效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