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烟龄≥15年,日吸烟量≥15支的无症状男性吸烟者的肺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择男性无症状吸烟者190人及非吸烟者180人,进行肺功能测定,并比较两组人群的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比较,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Tiffeneau 1秒率(FEV1/VC)结果改变不明显,而Gaensler 1秒率(FEV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呼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FEF25%~7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结果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无症状吸烟人群肺功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些吸烟者虽无临床症状,但已经出现了小气道及肺弥散功能的损伤,提醒吸烟者应早期戒烟,关爱自身健康,净化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烟龄215年,日吸烟量≥15支的无症状男性吸烟者的肺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择男性无症状吸烟者190人及非吸烟者180人,进行肺功能测定,并比较两组人群的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比较,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Tiffeneau1秒率(FEV1/VC)结果改变不明显,而Gaensler1秒率(FEV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呼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FEF25%~7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结果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无症状吸烟人群肺功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些吸烟者虽无临床症状,但已经出现了小气道及肺弥散功能的损伤,提醒吸烟者应早期戒烟,关爱自身健康,净化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广州市主要交通干线9个采样点的车流量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人群健康受损程度和各指标的异常率与大气综合污染指数的相关及健康受损的发展预测等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车流量与 NO_x、CO、CH、TSP、Pb,BaP 等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53,0.4248,0.1259,0.4124,0.5568,0.9712;异常率与大气综合污染指数的相关统计,可引入线性方程有:COHb,r=0.9914,P<0.01、PbB, r=0.9552,P<0.01、PEFR,r=0.8518,P<0.01、V_(75),r=0.9732,P<0.01、V_(50),r=0.7557,P<0.05;人群健康受损预测结果,1998年比1988年健康指标 COHb,PbB,PEFR,V_(75)V_(50)等的异常率分别将增加20.6%,27.6%,19.8%,15.4%,7.9%.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85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肺功能指标动态变化情况,为临床上重症MPP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儿科接诊的重症MPP患儿85例为重症组,并选取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的轻症MPP患儿72例(轻症组)为研究对象。全部MPP患儿均行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治疗,联合头孢曲松抗菌治疗,并予氨溴索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比较重症组与轻症组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重症组在急性期大气道通气指标FVC、PEF、FEV1、FEV1/FVC表达量均显著低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FVC、PEF、FEV1、FEV1/FVC在恢复期和轻症组无显著差异(P0.05);(2)重症组小气道通气指标FEF25、FEF50、FEF75、FEF25-75在各个时间节点均与轻症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重症MPP具有发病急性期大、小气道受损严重的特点,大气道在恢复期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而小气道在恢复期各项指标仍处于异常表达的状态。肺功能指标的动态监测对重症MPP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噻托溴铵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 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剂对老年吸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微克每日一次,对照组予缓释茶碱0.1克每12小时口服,两组均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随访2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t George评分明显下降(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EV1/FVC、FEV1/Pred、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能显著改善老年吸烟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青少年去脂体重(fat free mass,FFM)、脂肪体重(fat mass,FM)和肺通气功能的关系。随机抽取黑龙江省10~18岁健康儿童青少年1174人(男性583人,女性591人),测量身高、体重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WHR),使用身体成分测量仪和肺功能仪分别测量FFM、FM和肺通气功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FFM、FM和肺通气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性别,受试者年龄与去脂体重指数(FFM index,FFMI)呈正相关(P0.001)。男性年龄和脂肪体重指数(FM index,FMI)呈负相关(P0.001),女性年龄和FMI呈正相关(P0.001)。无论性别,受试者FFMI与用力呼气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25%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F25%)、FEF50%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都呈正相关(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1)。男性FFMI与FEF75%正相关(P0.05),女性FFMI与FEF75%不相关。男性FMI与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和MMEF呈负相关(P0.05),而与FVC不相关。女性FMI与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均不相关。除男性FEV1/FVC和FEF75%外,无论性别,FFMI对肺通气功能指标的预测作用大于FMI。FFMI对男性肺通气功能预测作用大于女性。男性肺功能突增发生在12~15岁:FVC较前一个年龄段分别增加10.05%、20.41%、11.75%和9.00%,FEV1分别较前一年龄段增加11.38%、20.07%、12.01%和9.14%。女性肺功能突增发生在12、13和18岁:FVC较前一年龄段分别增加13.73%、9.07%和9.76%,FEV1较前一年龄段分别增加13.17%、11.12%和10.62%。在肺功能突增期,无论性别,FFMI对肺功能的预测作用大于年龄的预测作用。综上所述,无论性别,反映骨骼肌力的FFM与肺通气功能呈正相关,对男性肺通气功能的预测作用大于女性。FM与男性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而与女性肺通气功能不相关。在肺功能突增期,身高和FFM的快速增长可能是造成肺功能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的时间长短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被动吸烟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和评估不同时间段的各组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和气道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6周组及8周组大鼠模型的呼气峰流速(PEF)显著降低、气道内压上升坡度(IP-slope)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以PEF值小于对照组的大鼠80%PEF值为存在气流受限的界线,则4周组、6周组、8周组出现气流受限的鼠分别为0只(0)、6只(75%)及8只(100%),6周组及8周组的大鼠气流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4周组(P<0.01).8周组大鼠出现明显气道壁增厚、气道狭窄及显著肺气肿改变,其气道壁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气道壁坏死糜烂、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增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气道坏死糜烂、小气道阻塞发生率及气道平滑肌增生等指标显著高于6周组(P<0.01).6周组中有6只大鼠出现气道狭窄及肺气肿改变,气道壁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气道壁坏死糜烂、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增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周组及8周组大鼠PEF值与气道壁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增生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4周组大鼠未出现典型肺气肿及气道狭窄.结论:COPD的形成与吸烟时间有关,在吸烟量相同条件下,吸烟时间越长,气道和肺组织病变越重,气流受限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对急性高原反应(AMS)的预防效果。方法:世居平原者驻守海拔1400m3个月的45名青年男性官兵,随机分为新复方党参片组(30人)和对照组(15人),采用单盲试验方法,于行军前5d开始分别口服新复方党参片和安慰剂片,乘车行军3d,于3700m习服4d,直至进驻高原(海拔5200m)第3天后停药,共服药15d。进驻高原后第1、3、5天,依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的AMS症状,然后分度评分,检测受试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进驻高原后第6天,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EV1.0/FVC,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Ttis)、错误次数(Etis)、正确次数(Ctis)、平均时间(Atime)和数字记忆能力试验错误记忆次数总和(Su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驻高原后第1、3、5d,新复方党参片组AMS症状显著减轻(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与对照组的AMS程度分度分布不同(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中症状较轻的(基本无反应、轻度反应)占比重较大,而对照组中症状较重的(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占比重较大;新复方党参片组AMS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FVC、FEV1.0、FEF25%~75%、PEF、MVV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Ttis、Ctis增加(P0.05,P0.01),Atime减少(P0.05),Etis和Su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复方党参片能减轻AMS的程度,减轻AMS的症状,降低AMS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手指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PD患者改善体质量指数(BMD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经加强营养达正常BMI的患者(A组)与低BMI的COPD患者(B组),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与B组相比,A组FEV1%、FEV1/FVC、SVC、MVV、IC均明显升高(P<0.01),RV/TLC明显上升(P<0.01),6min步行距离延长(P<0.01)、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P<0.01).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FEV1%、FEV1/FVC、SVC、MVV、IC、RV/TIC与BMI相关,6min步行距离与BMI呈正相关,呼吸困难评分与BMI呈负相关.结论:改善BMI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孙晓凤 《蛇志》2014,(4):398-399
目的分析肺通气功能检测在变异性咳嗽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确诊为变异性咳嗽的患者80例(发作组),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内容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时间肺活量(FEV1)一秒率(FEV1/FVC)测定,呼气流量峰值(PEF%)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V25%,FEV50%,FEV75%)等指标,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发作组肺通气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小气道指标FEV25%,FEV50%,FEV75%,MMEF较大气道指标FEV1,MEFV,FEV1/FVC下降较明显。结论肺通气功能的检测可以评价变异性咳嗽患者的小气道功能障碍,为其诊断和病情的动态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成年人去脂体重(fat free mass,FFM)、脂肪体重(fat mass,FM)和肺通气功能的关系。随机抽取黑龙江省部分地区19~81岁健康成年人群1307人(男性372人,女性935人),测量身高、体重,采用身体成分仪和肺功能仪分别检测FFM、FM和肺通气功能,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FFM、FM和肺通气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性别,年龄均与脂肪体重指数(FM index,FMI)呈正相关(P0.001),去脂体重指数(FFM index,FFMI)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高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25%of forcedvital capacity,FEF25%)均呈正相关(P0.01),FMI和FVC、FEV1、FEF75%呈负相关(P0.05)。男性FMI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呈负相关(P0.05)。无论性别,FFMI对于FVC作用大于FMI,而对于FEV1,男性FMI作用大于FFMI,女性则反之。无论性别,FFMI升高,PEF和FEF25%也升高,而FMI对二者无作用。无论性别,FMI升高,FEF75%降低,而FFMI对其无作用。FMI升高,男性MMEF降低,女性无明显改变。本研究结果表明,FFM和FM均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独立因素,反映骨骼肌力的FFM与肺通气功能呈正相关,FM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FFM和FM对肺通气功能作用大小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应激因子、肺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FTS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因子、肺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升高,但研究组的升高幅度更低(P<0.05)。两组术后5 d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升高,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4 h、24 h、48 h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应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术后应激,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3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根据合并呼吸衰竭情况分为呼吸衰竭组(n=48)与非呼吸衰竭组(n=74)。呼吸衰竭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值都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的PaO2与Hb值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PaCO2、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组的低氧血症、高血红蛋白血症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衰竭组中,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FVC、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与PaO2、Hb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伴随有肺功能下降与血气指标异常,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无创通气治疗。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及酸碱度(pH)等动脉血气指标。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_2,PaO_2,pH,FVC,PEFR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PaO_2与pH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_2低于对照组,而PaO_2与p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PEFR及FEV1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对平原就读藏汉族大学生心肺功能影响的差异研究。方法:选取在校男性大学生96人,依照BMI和WC分类标准,分为藏族腹型肥胖组(TA)、藏族对照组(TC)、汉族腹型肥胖组(HA)、汉族对照组(HC)各24名。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AV、PV、MVE、MVA、TVE、TVA等心功能指标。检测VC、FVC、FEV1、PEF、MMF、MVV等肺功能指标。检测身体形态学,血液和脂肪肝状况等基础指标。结果:腹型肥胖对血压的影响:与TC组相比,TA组SBP显著增加(P<0.01);与HC组相比,HA组SBP和DBP均显著增加(P<0.01,P<0.05)。腹型肥胖对心功能的负性影响:与TC组相比,TA组AV和PV显著减慢(P均<0.01);与HC组相比,HA组IVSA显著增大(P<0.05)。腹型肥胖对肺功能的负性影响:与TC组相比,TA组MMF和肺活量/体重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C组相比,HA组FEV1、FEV1%、PEF、MMF、MVV、MVV%和肺活量/体重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联合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2例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缩唇腹式呼吸训练,41例)和研究组(缩唇腹式呼吸结合呼吸操训练,41例),对比两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FVC的比例(FEV1/FVC)]、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BODE指数。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SGRQ评分、BODE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唇腹式呼吸联合呼吸操训练可改善COPD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n=49,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动脉血氧分压(PO2)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CO2)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AE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参考值。方法用创体描法小动物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大鼠肺功能各项指标,根据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其参考值范围。结果 Ri(吸气阻力)为1.81(0.94~4.10)cm H2O/(mL·s),Re(呼气阻力)为1.83(0.71~3.57)cm H2O/(mL·s),Cl(肺顺应性)为0.15(0.05~0.29)mL/cm H2O,MVV(最大通气量)为144.65(77.28~256.20)mL/min,FVC(用力肺活量)为8.49(5.82~12.70)mL,Fev0.2(第0.2秒用力呼气容积)为5.72(3.62~7.01)mL,Fev0.2/FVC(第0.2秒用力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为8.12(39.14~85.28)%,FEF(25~75)%(用力中期呼气流速)为34.11(28.25~46.87)mL/min。PEF(用力最大呼气流速)为38.28(30.75~50.25)mL/min。结论 Wistar大鼠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可为临床和科研工作以及未来制定国家标准和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与肺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8例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将患者进一步分为85例存活组和3例死亡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D-D和FIB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最大通气量(MVV)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PCT、hs-CRP、D-D和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血清PCT、hs-CRP、D-D和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FEV1%、FEV1/FVC和MVV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D-D和FIB水平均与FEV1%、FEV1/FVC和MVV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AE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和不良预后与血清PCT、hs-CRP、D-D和FIB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在AECOPD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Chen X  Zhang ZG  Feng K  Chen L  Han SM  Zhu GJ 《生理学报》2011,63(4):377-386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青少年肺通气功能预测的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方法,以期得到更准确的肺通气功能预计值。样本数据包括内蒙古自治区10~18岁汉族健康儿童青少年999人(男性500人,女性499人),测量身高和体重,使用肺功能仪检测肺通气功能。利用BPNN和多元逐步回归,对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25%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flow at50%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