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左永昌  李怡凡 《生理学报》1995,47(5):515-519
我们以前的工作发现束缚应激小鼠血清里存在一种能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蛋白。本工作研究了脑内白细胞介素1(IL-1)对这种血清蛋白产生的作用。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能抑制这种血清蛋白的产生,并呈量效关系。注射5.0μgIL-1Ra时,几乎完全对抗此蛋白的产生。脑室注射1pgIL-1β则对比原白的产生有增强作用;腹腔注射IL-1β或IL-1Ra均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脑内IL-1在束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8受体家族黄仕和(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关键词IL-8R近几年来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的研究发展迅速,现在命名的有15种白细胞介素(IL-1~IL-15),其受体克隆的有前10种白细胞介素(IL-lR~IL-10R)。本...  相似文献   

3.
实验分为白介素-1(IL-1)预处理组和非预处理组,脂质体介导反义IL-1 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寡核苷酸(ODN) 转染HepG2 细胞,用w estern 杂交分析IRAK-1 表达水平,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NF-κB含量. 结果表明,IL-1 非预处理组反义IRAK-1 ODN不能抑制IRAK-1 表达和NF-κB活化,而预处理组IRAK-1 表达和NF-κB活化受到明显抑制. 反义IRAK-1 ODN 对NF-κB活化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5~24 h)和剂量(1~8 μg)依赖性. 说明IL-1 预刺激在反义IRAK-1 ODN抑制IL-1 诱导的NF-κB活化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苯妥因钠(PHT-Na)促进创伤愈合的机理,本文收集并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分别测定白介素-1(IL-1)基因表达和白介素-1活性,直接研究PHT-Na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PHT-Na明显刺激巨噬细胞IL-1mRNA表达,增加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的活性,并随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这说明PHT-Na直接刺激巨噬细胞IL-1基因表达,增加IL-1的活性是其促进创伤愈合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作用非常广泛的多肽生长因子,了解IL-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阐明其作用是很有必要的。IL-1β含12条反向平行β折叠链,其三维结构象四面体,IL-1α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IL-1β相似;IL-1的一些子肽和氨基酸残基在IL-1与受体的结合和IL-1功能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本主要就IL-1的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IL-1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介素-1β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观察了人重组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束缚冷冻应激造成的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外周给予IL-1β后能防止胃粘膜损伤的形成,呈剂量依从关系。IL-1片段163-171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无明显影响。但巯基物质耗竭剂N-乙烯顺丁烯二酰亚胺(N-ethylmaleimide)能部分阻断IL-1β的作用。应激3h后胃粘膜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巯基含量明显降低,而IL-1β能防止巯基含量的下降。IL-1β也能减少应激造成的胃粘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olondiayldehyde)的含量。提示IL-1β能明显减轻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胃粘膜内源性巯基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记录脑图(EEG)同时观察行为的方法,观察IL-1β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测脑室注射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和皮层、海马EEG的影响。结果:IL-1β能明显缩短PTZ致大鼠急性惊厥发作及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增加痫波的发放频率。IL-1ra能减少急性惊厥痫波放频率,对急性惊厥发主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和惊厥发作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验分为白介素1(IL-1)预处理组和非预处理组,脂质体介异反义IL-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寡核苷酸(ODN)转染HepG2细胞,用western杂交分析IRAK-1表达水平,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NF-kB含量。结果表明,IL-1非预处理组反义IRAK-1ODN不能抑制IRAK-1表达和NF-kB活化,而预处理组IRAK-1表达和NF-kB活化受到明显抑制,反义IRAK-1OD  相似文献   

9.
人工重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次免疫兔和豚鼠,获取高效价的兔抗IL-1β抗体。用氯氨T法制备125I标记IL1β,经Sephadex G-25纯化。该法测定范围0.06-4ng/m l,批内和批间误差分别小于5% 和10% 。正常人血清含量为0.24±0.08ng/m l(n=138)。人粒细胞系HL60(106)细胞体外培养24 小时,不能检出上清液中IL-1β,钙离子载体A23187和磷脂酶A2 抑制P-BPB也不能显著提高细胞释放IL-1β。另外,肝癌甲胎蛋白阳性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同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雄性老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雌性老龄大鼠(P< 0.01) 。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观察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 ̄G-甲基-L-精氨酸(NMMA,NO合成酶的竞争性阻断剂)对胰岛素分泌及对胰岛中cGMP水平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IL-1β(5、10、20U/ml)能抑制基础的和由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60.5%和70.7%。(2)NMMA(0.5mmol/L)能阻断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3)IL-1β能增加胰岛内cGMP水平和亚硝酸盐浓度,而NMMA能阻断这一效应。以上结果表明,IL-1β能抑制新生大鼠胰岛β细胞的功能,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NO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IL-1)在缺血后的脑内迅速增加,体内注射IL-1β可增在后脑梗塞灶体积、脑水肿程度及神经元死亡,减少实验动物脑缺血后存活时间。脑室内注射IL-1抑制剂及受体拮抗剂后缺血性脑损伤显著减轻,表明IL-1可能为缺轿性脑损伤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2.
Hu CF  Wang HD  Wang DA  Wang YP  Li CJ 《生理学报》1998,50(5):490-494
本研究观察了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家兔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发热效应及下丘脑组织腺苷环-磷酸(cAMP)含量的影响;同时观察了下丘本外培养过程中,α-MSH对IL-1β刺激下丘脑释放cAMP的影响。结果显示:α-MSH能显著降低IL-1β引起的体温升高(P〈0.05);同时抑制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的增高(P〈0.01)。IL-1β与下丘脑组织培养,其上清液的cAMP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在分离培养的新生在鼠胰岛上,观察了胆囊收缩素(CCK-8)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损伤的胰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IL-1β(5,10,20U/ml)能抑制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其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4%,60.5%和70.7%。(2)CCK-8对IL-1损伤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预防性地给予CCK-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观察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G-甲基-L-精氨酸(NMMA,NO合成酶的竞争性阻断剂)对胰岛素分泌及对胰岛中cGMP水平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IL-1β(5、10、20U/ml)能抑制基础的和由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4%,60.5%和7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上,观察了胆囊收缩素(CCK-8)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损伤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IL—1β(5,10,20U/ml)能抑制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其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4%,60.5%和70.7%。(2)CCK-8对IL-1损伤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预防性地给予CCK-8(10 ̄(-10),10 ̄(-9),10 ̄(-8),10 ̄(-7)mol/L)能防止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治疗性地给予CCK-8也能恢复胰岛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能力。(3)CCK A型受体阻断剂L364718(10nmol/L)能阻断CCK-8的保护作用,表明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CCK受体实现的。(4)IL-1β抑制胰岛素分泌的同时,能升高胰岛组织内cGMP水平,而CCK-8能阻止IL-1引起的cGMP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白介素—1β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忠  李铁 《生理学报》1995,47(4):313-319
本工作观察了人重组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束缚冷冻应激造成的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外周给予IL-1β后能防止胃粘膜损伤的形成,呈剂量依从关系。IL-1片段163-171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无明显影响。但巯基物质耗竭剂N-乙烯顺丁烯二酰亚胺(N-ethylmaleimide)uk  相似文献   

17.
HIV-1共受体基因定位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米歇尔·迪安及其同事已将HIV-1共受体(Fusin和CKR-5)的基因定位。Fusin基因定位在染色体2q21止,靠近IL-8R(IL-8RA和IL8RB)基因;CKR5基因定位在染色体3P21上,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8.
特异性血清中白介素1β放射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工重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次免疫兔和逐鼠,获取高效价的兔抗IL-1β抗体。用氯氨T法制备^125I标记IL1β,经SephadexG-25纯化。该法测定范围0.06-4ng/ml,批内和批间误差分别小于5%和10%。正常人血清含量为0.24±0.08ng/ml(n=138),人粒细胞系HL60(10^6)细胞体外培养24小时,不能检出上清液中IL-1β,钙离子载体A23187和磷脂酶  相似文献   

19.
方海立  王玲 《生理学报》1995,47(3):264-268
离体培养新生大鼠胰岛细胞IL-1β(5-20U/ml)处理20h后,可使胰岛细胞在高糖(20mmol/L)刺激下的胰岛素释放量明显降低。对IL-1β处理后的胰岛给予睾酮(10^-10mol/L),则能反转IL-1β的抑制效应,并且睾酮不仅增加胰岛素分泌,而且还可促进胰岛细胞内胰岛素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石汉平  缪明永 《生理学报》1997,49(2):173-177
本文观察了失血性休克条件下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与内毒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早期血浆IL-1及ET均明显升高,前者升高在先;无菌大鼠失血性休克后IL-1活性也升高,但ET无明显变化;预先给大鼠口服乳果糖以清洁肠道,或静注内毒素抗体,休克后血浆IL-1活性仍然明显升高,而血浆ET无明显升高;大鼠失血后1h将失血回输再灌注后5d血浆IL-1与ET呈平行性变化,乳果糖或抗内毒素抗体治疗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