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分析间日疟红内期原虫特异性抗原组分,在间日疟的免疫诊断、抗原分离纯化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作者已成功地制备了一批抗人间日疟红内期原虫单克隆抗体(McAbs),为进一步研究这些McAbs所识别的特异抗原分子,作者将间日疟红内期原虫抗原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通过转移电泳(Westernblot)将凝胶中的抗原区带转至硝化纤维膜(NC—paper)上,用McAbs进行识别,检测所识别的靶抗原分子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可溶性抗原的制备:自流行区采集间日疟患者静脉血,用Percoll分离出原虫,…  相似文献   

2.
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助教授中村义一等表示卡氏肺炎菌Pneumocystis carinii具有使细胞表面的结构发生变化、改变抗原基因表达的机能。目前,在疟疾和锥虫属等原虫中已查明改变表面抗原的基因,但用真菌类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P.carinii是机会感染病原体,AIDS患者和脏器移植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易感染卡氏肺炎。特别是AIDS患者,三分之二并发卡氏肺炎,占AIDS患者死因的第一位。查明与P.carinii的抗原改变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鼠疟红内期原虫单克隆抗体,并与猴疟及恶性疟原虫的交叉试验,Taylor,et al.(1981)曾有报道刘尔翔等(1984);李文渌等(1984),用抗约氏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与间日疟原虫进行交叉试验,但用抗间日疟单克隆抗体与同种疟原虫及与其他动物疟原虫作比较试验,尚未见正式文献报道。鉴于目前间日疟原虫抗原来源还十分困难,若能找出其他种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的共同抗原成分,作为替代抗原,将有利于免疫诊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此外,在我国间日疟原虫是否存在地域株差别的问题,尚没有统一结论。针对上述,本文用现已…  相似文献   

4.
疫苗     
一种抗寄生原虫,如球虫的口服疫苗,是将活的被包囊包着的原虫包埋人硬凝胶衬质中。宿主吞下后,原虫则被释放出来。凝胶衬质有助于保持原虫活力,以免原虫感染宿主  相似文献   

5.
蜥蜴利什曼原虫是一种新型疫苗载体,它已用于研发婴儿利什曼原虫、硕大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丙型肝炎病毒疫苗。本文就重组蜥蜴利什曼原虫载体疫苗研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对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对实验动物的致病性,分别将5×107的杜氏利什曼原虫SC6株、热带利什曼原虫K27株、婴儿利什曼原虫LEM235株和婴儿利什曼原虫KXG-Liu株前鞭毛体与无鞭毛体感染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观察各感染动物皮肤损害状况,3月后,有限稀释培养法分别检测肝和脾脏内的虫荷数.发现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疾病存在极大的异质性,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6株致Balb/c小鼠轻微皮肤损害,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热带利什曼原虫K27株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但肝和脾脏的虫荷数较低,金黄地鼠肝和脾脏中未查见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LEM235株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婴儿利什曼原虫KXG-Liu株可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肝和脾脏中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少量虫荷数.另外,还发现原虫的生活史状态和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实验动物的类型对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感染致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其在人体内发育可以分为肝内期和红内期。对红内期疟原虫免疫机制的研究表明,疟原虫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人血清中就会产生能够对抗该疟原虫的免疫活性物质,其中抗体和细胞因子发挥主要的免疫保护作用。抗体具有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然而不同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的保护作用强度不同。 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控制原虫血症、建立抗体介导的抗疟免疫机制、以及多种病理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着重就免疫血清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对红内期疟原虫的免疫作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鉴定到Metacaspase、组织蛋白酶B、组织蛋白酶D、核酸酶(Endo G、Tatd、Fen-1)等分子参与了原虫的凋亡,但不清楚这些分子在凋亡信号途径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实验结果显示,Metacaspase可能具有调节原虫凋亡与细胞周期等功能,但是Metacaspase与Caspase的活化方式及作用底物不同,提示原虫存在与多细胞动物不同的凋亡途径;在疟原虫及利什曼原虫中发现其线粒体及溶酶体参与了其凋亡,提示原虫可能具有类似哺乳动物的溶酶体-线粒体凋亡途径;在利什曼原虫和锥虫中发现存在通过核酸酶而不依赖Caspase的凋亡途径。阐明原虫的凋亡机制有助于通过设计新药物诱导原虫凋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胡缨  李艳文 《蛇志》2013,25(1):54-57
肠道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属于原生动物亚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生态环境中。寄生于人体肠道并引起疾病的常见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等,是引起人体腹泻、腹痛的主要病原体。国内外学者对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的病原体特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等相关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齿龈阿米巴原虫感染与感染者阴道微生物种群分布状况,探讨齿龈阿米巴原虫与阴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评价齿龈阿米巴原虫对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取患者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苏木素染色鉴定齿龈内阿米巴原虫,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根据菌落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定菌种。结果分离出大量脆弱类杆菌、加德纳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和极少量Mobiluncns等。结论当阴道菌群失调时齿龈内阿米巴原虫可在阴道内繁殖并加重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是一类微小的鞭毛虫 ,寄生于人体的有 3种——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和巴西利什曼原虫。在其发现之前 ,临床上发现其致病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印加前期陶制人佣上所绘的鼻咽病灶 ,据鉴定就是美洲利什曼病。 1898年 ,一俄国军医已作过精确描述。这 3种原虫以杜氏利什曼原虫危害最大。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脾、骨髓和淋巴腺等细胞之内 ,虫体圆形或卵圆形 ,只有 4 .2μm× 2 .8μm大小 ,它能引起黑热病 ,又名黑热病原虫。其生活史有 2个阶段 :一个阶段寄生于人体 (或狗 ) ,另一个阶段寄生在白蛉子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向无鞭毛体的转化.方法 将6个对数生长期的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接种于含M199和RPMI 1640复合培养液的24孔板内,在不同温度、pH值、血清、CO2下培养,第3天和第6天分类计数不同形态的原虫.结果 当培养温度为26℃,而其他培养条件发生变化时,利什曼原虫的增殖速度发生变化,大多数原虫保持前鞭毛体典型性形态,运动活跃.当培养温度上升至37℃,不论其他培养条件如何变化,原虫均沉积于培养孔底,停止增殖,运动减缓,显著地向中间体和无鞭毛体转化,酸性pH值和5%CO2可促进前鞭毛体转化为无鞭毛体,新生小牛血清可延长无鞭毛体的成活.但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杜氏利什曼原虫转化效率低于其他种株利什曼原虫.结论 温度是影响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转化为无鞭毛体的基本因素,酸性pH值与CO2可协同温度促进转化,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遗传异质性可影响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包括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作为基因组学研究的补充和终点,不断增加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中心。原虫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和工具,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本文将从原虫生活史、致病机理、潜在疫苗以及抗药性等方面对原虫的蛋白质组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灵长类动物人芽囊原虫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芽囊原虫是人兽共患的肠道寄生原虫。1989年3、4、11月份取广州市动物园21只灵长类动物粪便,1990年1-8月份9次取仲恺农业技术学院30只1-20不同年龄的猕猴粪便,经Giemsa's液染色和培养的方法确定有无人芽囊原虫寄生。结果表明,人芽囊原虫在广州地区灵长类动物中广泛流行,感染率高者达78.9%,最低者也达16.7%。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明显与宿主体况有关,低龄组和高龄组猕的率明显高于中龄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DGGE技术对山羊采食前后瘤胃原虫的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食前和采食后1、2、4和8h分别采集瘤胃内容物样品,对瘤胃原虫特异性的18SrRNA基因经PCR扩增、DG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采食前后DGGE图谱由10条左右清晰可辨的谱带组成,图谱上的泳带反映了瘤胃内的优势原虫,泳带数量和位置的复杂性说明了瘤胃原虫的多样性.并对其中两个优势条带切胶测序,基因序列分析分属于毛口目和内毛目.瘤胃原虫区系相似性分析,采食前为90.5%~94.1%;采食后相似性发生改变,且存在个体差异.多样性指数由采食前的O.82逐渐上升到采食后8h的O.90(P>0.05).DGGE指纹技术有效地反映了不同样品中原虫优势种的组成,并可通过此技术跟踪研究瘤胃原虫区系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红面猴体内发现的圣猴肝囊原虫(Hepatocystis semnopithec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春,我们在北京生物制品鉴定所来自广西的14只猴中发现4只猴的血液涂片中有一种类似疟原虫的原虫。经过研究,我们确定该原虫是圣猴肝囊原虫(Hepatocystissemnopitheci Knowles,1919)。鉴于我国使用猴类作为实验动物的研究工作日益增多,从上述检查的结果估计我国南方的猴类感染肝囊原虫的,可能不少,因此提出本文供有关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寄生于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Bleeker)的原虫共10种,其中有3新种,分别属于4纲7科和7属。除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外,还研究了各种原虫的感染率与水温、宿主全长以及季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证明,食蟹猴疟原虫感染恒河猴后出现的红细胞内期是一个长期的寄生过程,不论血传或子孢子感染,于原虫密度高峰后,均有较长期的低原虫密度阶段。恒河猴均可耐受食蟹猴疟原虫高密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武文杰 《动物学报》1997,43(1):103-104
对宿主来源的寄生原虫直接克隆,为调查自然界寄生原虫克隆的流行病学、生态学、遗传学及其宿主的关系等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实验材料。为此我们对来源于宿主肠道的熊蜂短膜虫(Crithidiabombi)进行了直接克隆的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89年,管立人等在新疆克拉玛依大沙鼠的体内发现了一种利什曼原虫,其大小及对实验动物的致病力均与苷肃及内蒙古地区大沙鼠体内寄生的沙鼠利什曼原虫有显著差别。为此,我们着重对其体内三种水解酶作了一些研究,并与杜氏利什曼原虫进行了比较,希冀作为了解该虫生理学的部分资料,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