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通过其表面蛋白(黏附素)与宿主的细胞外基质结合感染宿主,这些蛋白的结构已从分子水平上得到揭示。本综述了金葡菌产生的表面蛋白及其主要蛋白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发非典型肺炎和多种上呼吸道疾病。其致病过程主要由表面黏附蛋白介导完成。本文综述了肺炎支原体表面黏附蛋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藻红蛋白在微乳液中的增溶溶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藻红蛋白在油包水微乳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含藻红蛋白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光谱与其水溶液的光谱不同,说明藻红蛋白在这样的微环境中变性,与此相反,含藻红蛋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光谱与其水溶液的相应光谱的特征峰相同,说明藻红蛋白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中没有变性。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含藻红蛋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在不同含水量时蛋白质的稳定性。并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  相似文献   

4.
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其体系由运载蛋白、靶蛋白和宿主菌三者构成,一般可将其分为革兰阴性菌展示体系和革兰阳性菌展示体系两大类。目前已证实多种具有锚定活性的运载蛋白,并用于不同靶蛋白的细胞表面展示体系。该技术现已被应用于活体重组疫苗的开发、蛋白质文库构建与筛选、生物传感器、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全细胞生物吸附与降解等多个研发领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取和鉴定干酪乳杆菌LC2W表面黏附相关蛋白,初步探索LC2W对胃癌细胞MKN-45细胞的黏附机制。方法LiCl处理、Sephadex G-75柱层析分离提取LC2W的表面蛋白,用黏附试验、电镜观察和SDS-PAGE电泳进行黏附相关蛋白的鉴定。结果LC2W经LiCl处理后,扫描电镜结果发现菌体表面粗糙但仍完整,黏附试验表明其对MKN-45细胞的黏附能力显著降低。提取到的表面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41.6、63.5、66.2 kDa。粗提物经柱层析后发现分子量为41.6 kDa的组分可以明显增强经LiCl处理过的菌体的黏附,而与未经处理的菌体黏附情况类似。结论表面蛋白参与了LC2W对MKN-45细胞的黏附,其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子量为41.6 kDa。  相似文献   

6.
利用S-层蛋白在细胞表面展示α-淀粉酶和金属硫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苏云金芽胞杆菌CTC菌株细胞表面S 层蛋白作为表面展示载体 ,利用其N 端信号肽以及锚定序列分别将不同生物特性的外源蛋白带到胞外并锚定在细胞的表面。为研究外源蛋白的分子量和生化特性对表面展示以及对其在细胞表面生物活性的影响 ,选用分子量较大的分泌性蛋白α 淀粉酶和富含半胱氨酸的非分泌性蛋白金属硫蛋白作为目标蛋白。将α 淀粉酶的结构基因 (amy)和金属硫蛋白的结构基因 (smtA)与S 层蛋白的锚定区slh结合 ,构建融合蛋白基因slh amy及slh smtA ,克隆至穿梭载体pHT30 4上 ,得到重组质粒pBMBSA 30 4和pBMBSM 30 4 ;转入带有帮助质粒的重组菌株BMB171 pBMB CSA中 ,得到新的重组菌株BMBSAC和BMBSMC。SDS PAGE显示融合蛋白SLH AMY和SLH SMTA在重组菌的表面得到了表达。利用锥虫蓝染色 打孔加膜法表明重组菌SAC的确具有表面酶活性 ,α 淀粉酶被固定在细胞表面。碘液法测定的数据表明重组菌SAC的菌悬液样品较之受体菌BMB171菌悬液样品酶活提高了 4 2 4 %。Ni NTA 琼脂糖微球吸附试验显示重组菌SMC能够被微球所吸附 ,证实SMTA在重组菌表面具有活性。对游离镉离子的吸附试验显示重组菌对镉离子的吸附能力是对照受体菌的 4倍。  相似文献   

7.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在众多细菌表面展示系统中,基于自转运蛋白构建的细菌表面展示系统因其强大的外源蛋白展示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前已发现的自转运蛋白的种类、已解析的自转运蛋白的结构及其分泌过程,概述了基于自转运蛋白构建的细菌表面展示系统的优点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表面蛋白在乳酸菌体外粘附和激活免疫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5mol/L氯化锂结合盐酸胍提取植物乳杆菌LpYZU09、干酪乳杆菌LcYZU02、鼠李糖乳杆菌LrGG、发酵乳杆菌LfYZU15及戊糖片球菌PpYZU32的表面蛋白,并分析提取物对乳酸菌粘附鼠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脾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增殖效应。结果表面蛋白对3种细胞粘附菌体均具有显著抑制效应,抑制作用具有细胞和菌株差异性,其中菌株LrGG表面蛋白对巨噬细胞粘附5种菌体普遍显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8.7%~76.0%。不同菌株表面蛋白对肠上皮细胞的诱导增殖指数为0.05~0.35,对巨噬细胞为0.05~0.42,对脾细胞为0.02~0.40,诱导效应具有菌株和剂量依赖性,菌株LrGG的诱导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结论乳酸菌表面的蛋白类因子在粘附和激活免疫细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冰晶核蛋白(ice nucleation protein,INP)是一种分泌型外膜蛋白,广泛分布于丁香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中。由于其在相对高温下(-2~-4℃)形成冰核的特性,INP最早应用于生物制冷领域。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中,冰晶核蛋白作为运载蛋白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的表面技术载体蛋白相比较,冰晶核蛋白具有稳定表达外源蛋白及展示分子量较大的外源蛋白的优点。INP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已被应用于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全细胞吸附剂和环境污染物降解剂等的开发,本文将简述INP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的非随机分布与当地的血流动力环境有关,为了研究复杂的流体动力学条件对血和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构建了平行板式平直流槽和突然扩张流槽,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型的特征,并探讨流型改变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突然扩张流槽中流动的空间变化使得总体细胞表面粘附蛋白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平直流槽中的均匀定常剪切作用,表明局部流动空间变化的性质可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