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形芽孢杆菌C3-41对致倦库蚊的毒效及在蚊体内的再循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志明  张用梅 《昆虫学报》1994,37(4):404-410
球形芽孢杆菌Csub3-41菌株(Bacillus sphaericus C3-41)对致倦库蚊(Culex puinquefa-seiatus)幼虫有很高毒效,对2龄和3-4龄幼虫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63.1 和89.7芽孢/蚊幼虫。处理浓度越高,取食时间越长,蚊幼虫取食到的杀蚊活性物质量越多,死亡率越高。当蚊幼虫取食亚致死剂量杀蚊活性物质后,球形芽孢杆菌在感染的活幼虫体内不增殖;但当蚊幼虫取食致死剂量杀蚊活性物质后,蚊幼死亡,球形芽孢杆菌在死蚊幼虫体内增殖明显,6天内芽孢从感染初期的1.86X102蚊幼虫增加到1.59X106/蚊幼虫。芽孢在死蚊幼虫体内能正常萌发、生长、产孢和形成毒素。增殖的芽孢同样对致倦库蚊幼虫有较高毒力。  相似文献   

2.
球形芽抱杆菌C3-41菌株(Bacillussphaericus C3-41)对致倦库蚊(Culexquinquefa-sciatus)幼虫有很高毒效,对2龄和3—4龄幼虫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63.1和89.7芽孢/蚊幼虫。处理浓度越高,取食时间越长,蚊幼虫取食到的杀蚊活性物质量越多,死亡率越高。当蚊幼虫取食互致死剂量杀蚊活性物质后,球形芽孢杆菌在感染的活幼虫体内不增殖;但当蚊幼虫取食致死剂量杀蚊活性物质后,蚊幼死亡,球形芽抱杆菌在死蚊幼虫体内增殖明显,6天内芽抱从感染初期的1.86×102/蚊幼虫增加到1.59×106/蚊幼虫。芽抱在死蚊幼虫体内能正常荫发、生长、产孢和形成毒素。增殖的芽抱同样对致倦库蚊幼虫有较高毒力。  相似文献   

3.
何桂铭 《昆虫学报》1963,(3):368-371
在1957年7月,作者在广州市郊夏收后稻田积水,采集库蚊幼虫一批,经隔离培养获得羽化成虫、蛹皮及幼虫皮,另保存四龄幼虫一批,经研究后认为是库蚊属的一新种。现将其中雌蚊10个,雄蚊9个及其幼虫皮,并将幼虫形态描述如下: 一、成虫 雌蚊 头部复盖有淡色至棕色弯窄鳞及直竖叉状鳞片,头顶部两侧有扁平淡色鳞  相似文献   

4.
蚊幼虫对DDT、666已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此点国内早有报道(俞渊等,1963;吴能等;1964;刘维德等,1964)。1973年以来我市北戴河区改用双硫磷杀灭蚊幼虫取得了很好效果,优点是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对蚊幼虫击倒速度快,残效时间较长,用药量省,对天敌如蜻蜒幼虫、蝌蚪、青蛙以及各种鱼类等均无影响,确实是比较理想的杀蚊幼虫药剂(秦皇岛市卫生防疫站等,1974)。但蚊幼虫孳生地十分复杂,不同类型孳生地用什么方法施药才能延长残效时间、提高杀虫效果,又能节省人力物力,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寻找  相似文献   

5.
巨蚊属(Toxorhynchites)属双翅目、蚊科(Diptera:Culicid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下分Ankylorhynchus、Lynchiella和Toxorhynchites三个亚属。至1981年止,全世界已知巨蚊有67种,5个亚种,我国已见报道的只有巨蚊亚属中的7种。巨蚊有两大特点:一、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二、幼虫捕食吸血蚊类的幼虫。因而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吸血蚊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已知的巨蚊种类的生态习性作简要综述。一、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Edwards,1921)分布:台湾、广东、湖北;国外见于印度尼西亚。模…  相似文献   

6.
大劣按蚊四龄幼虫会吞食其它按蚊的一龄幼虫,在文献中未见有详细报道,在按蚊饲养中,我们对大劣按蚊吞食按蚊幼虫的情况作了较细致的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大劣按蚊(Ancpheles dirus)采自海南,驯化成功后我所引入饲养;中华按蚊(An.sinensis)系1987年采自思茅城郊,实验室驯化品系;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由贵阳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实验室饲养的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进行个体发育的形态特征描述。为食蚜瘿蚊的鉴定提供基本信息。【方法】在野外采集幼虫,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照16 L∶8 D的室内条件下饲养获得食蚜瘿蚊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全部虫态。通过数码采集和电子显微镜详细描述了各虫态的发育特征。【结果】食蚜瘿蚊卵的发育历期为2 d,幼虫期有3个龄期,发育历期5-8 d,蛹期7-10 d以及成虫期3-4 d。【结论】食蚜瘿蚊个体发育特征对食蚜瘿蚊的鉴定和分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骚扰蚊亚属一新种描述(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龙  张永生 《昆虫学报》1987,(4):450-452
1981年6月5日作者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经棚采获一批蚊蛹,获得成蚊,当时鉴定为溪边伊蚊Aedes(Ochlerotatus)riparius Dyar et Knab。1984年5月26日又在上述地区同一生境采获一批幼虫,并将部分幼虫养至成蚊,在形态上与81年获得的成蚊完全相同,但幼虫却与溪边伊蚊幼虫有明显差别。经研究确认此系一新蚊种,因成蚊与溪边伊蚊相似,故命名为类溪边伊蚊,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向邦成等(1987)曾报道我区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幼虫可以越冬。1986—1988年连续两个冬季对其越冬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并进行了一个冬季的模拟现场实验,结果如下:方法冬季各月分别设点对成蚊、幼虫、卵进行调查,将所获按蚊幼虫置水温18—22℃的实验室内,待羽化出成蚊后结合蛹皮进行鉴定,成蚊和卵则直接鉴定,并对入冬前成蚊体内脂肪体进行了观察。模拟现场则于11月2日起分别投入Ⅰ—Ⅳ龄幼虫各100条以上,于11月上、下旬分别投入该种蚊卵100粒以上并逐日进行观察。结果两年共查人房372间,牛房69间,自1986年12月23日至翌年2月…  相似文献   

10.
紫背巨蚊(T.gravelyi)在四川省长宁县林区有广泛分布。雌蚊口器退化,喙的末端明显变细,并向下弯曲如钩状,不吸血,无医学上的重要意义。随着生物防治害虫的进展,我们认为巨蚊幼虫捕食力强,如能研究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将是贯彻以虫治虫,控制蚊媒的一种手段。 巨蚊的幼虫阶段肉食,性喜好斗,非常贪食,即使不能完全吞食完的幼虫,也将其咬死。成熟幼虫,平均每天每只可吞食自纹伊蚊幼虫16.4只,一生中至少要吞食250只蚊幼才能进入蛹期。重点普查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温度对食蚜瘿蚊Aphidoletesaphidimyza(Rondani)幼虫生长发育、捕食能力及控蚜效能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食蚜瘿蚊从卵到老熟幼虫的发育历期和日捕食量,并测定了食蚜瘿蚊3龄初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食蚜瘿蚊卵和幼虫发育速度加快,捕食天数减少,总捕食量增加,各温度间的总捕食量差异显著。温度为22-30℃时,食蚜瘿蚊幼虫在第3-4天开始捕食蚜虫,随后的1-2d内日捕食量达到高峰,随猎物密度增加,3龄初幼虫捕食量有明显的逐级上升趋势。每个温度下食蚜瘿蚊幼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18-30℃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0.9、33.0、35.2、48.9头,食蚜瘿蚊幼虫瞬时攻击率26℃时最高为0.99,单头猎物处理时间在30℃时最短为0.02 d。食蚜瘿蚊的控蚜能力30℃时最强,当温度降低时,其控蚜能力相应减弱。【结论】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食蚜瘿蚊幼虫的发育、捕食和对蚜虫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河蟹、克氏原螯虾、黄鳝摄食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疫区围网养殖河蟹、黄鳝、克氏原螯虾试验,解剖观察食性表明:河蟹、黄鳝、克氏原螯虾都可以摄食钉螺、蚊幼虫.为进一步验证它们的这一食性及其摄食量,通过模拟网栏养殖模式的数据统计表明:河蟹每天每只能摄食蚊幼虫2.4尾、钉螺4.8个;克氏原螯虾每天每只能摄食蚊幼虫17.尾、钉螺0.9个;黄鳝每天每尾摄食蚊幼虫8.1尾、钉螺0.7个;河蟹、克氏原螯虾、黄鳝摄食生态的研究为生物灭螺、灭蚊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孙延昌  胡玉祥 《昆虫学报》1991,34(3):383-384
蚊虫的幼虫体色突变品系已在淡色按蚊(Anopheles albimanus)、斯氏按蚊(An.stephensi)、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等许多蚊种中被分离出来。这些遗传变异品系的发现对研究蚊虫的变异性和遗传性及蚊虫和蚊媒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种内至今未见关于体色遗传变异类型的报道。作者于1987—1988年在上海中华按蚊种群中,成功地分离出幼虫绿色和幼虫褐色两个品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雪足按蚊Anopheles nivipes(Theobald),1903隶属于环斑按蚊种团,曾被视为菲律宾按蚊的问种异名。Reid(1967,1968)和Klein等(1984)研究证明是两个独立种。作者从海南岛的成蚊和幼虫标本中发现有雪足按蚊,该蚊种为我国新记录。雪足按蚊成蚊和幼虫与近缘种非律宾按蚊和An.pallidus形态特征很近似,其主要鉴别特征如下表:表雪足按蚊与近缘种主要鉴别特征特征雪足按蚊菲律宾按蚊An.pallidus成蚊Ⅴ1分脉前黑斑较长,伸达或超过前缘脉的肩黑斑末端短,与前缘脉的等长或稍长常有变异Ⅴ3端部黑斑较长,为其附近缘缨长的2倍较长,约为附近缘缨长的2倍较…  相似文献   

15.
刺槐叶瘿蚊越冬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调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法分析了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Haldemann)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刺槐叶瘿蚊越冬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的原因与刺槐叶瘿蚊自身的行为习性有关或由刺槐叶瘿蚊本身与环境的异质性共同作用所造成。采用"z"字型、平行线、棋盘式、大五点、对角线5种抽样方法估计林间刺槐叶瘿蚊越冬幼虫虫口密度,确定对角线法调查15样方为最佳抽样方法。对土壤不同深度土层中越冬幼虫数量调查,明确最适取样深度为3cm。同时利用Iwao回归建立了理论抽样数量模型:n=t2/D2(1.1957/x珋+0.8905)。利用过筛手检和过筛水漂2种方法检数土中幼虫,对检出刺槐叶瘿蚊越冬幼虫虫量及检虫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筛水漂法检虫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16.
角管库蚊Culex(Cx.)hutchinsoni Barraud,1924属尖音库蚊类群(Cx.pipiens group)。成蚊外表与致倦库蚊Cx.(Cx.)quirquefasciatus Say,1823非常近似,仅中胸盾鳞带红棕色,侧板上部白鳞簇上下有暗斑或纵条,但两者雄蚊尾器和幼虫形态明显不同。本种雄蚊载肛突有发达的基腹突。此外,两者雌蚊的食窦甲的形态也不相同。角管库蚊幼虫的形态极为特殊(图),即呼吸管背面近末端有一角状突起。这是在蚊类幼虫极为罕见的特征。图角管库蚁Cx.hutchmsoni幼虫昆端本种库蚊于1981年8月采自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幼虫孳生在电站积水(海拔900米)。角管库蚊在…  相似文献   

17.
林氏局限蚊Topomyia (Topomyia) lindsayi Thurman,1959 Thurman(1959)在泰国仅描述过雄蚊,雌蚊、蛹及幼虫迄今未见描述,笔者1984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芭蕉叶腋和芋头叶腋内采获一批局限蚊幼虫,经隔离饲养,获得两性成蚊,经雄蚊尾器鉴定,确证为林氏局限蚊,兹将雌蚊、幼虫及蛹记述如下。 雌蚊(根据11只雌蚊描述) 头 三角形的顶白斑为纯银白色宽鳞所组成,后头为墨蓝色平铺宽鳞,颊部具大片银白平铺宽鳞,两颊的银白宽鳞在腹面相连。触角梗节被霜,鞭节棕褐色。唇基浅棕色。触须银白色或杂有少许暗鳞,甚短,为喙长的1/10。喙  相似文献   

18.
作者等于1956年在四川乐山一树洞中陆绩采获幼虫若干,饲养中羽化出雌蚊14只,雄蚊10只,经鉴定为新种,命名为乐山蓝带蚊。又于1958年在云南思茅一水池中采获幼虫一批,经饲养羽化出雌蚊6只、雄蚊4只,鉴定为罕培蓝带蚊。由于在文献上尚未见到其雄蚊及幼虫形态的描述,故一并将其描述于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二个部分: 一、中华按蚊自然感染马来丝虫的情况; 二、中华按蚊的生物气候学。 浙江临海涌泉公社为较低度的马来丝虫流行区, 流行率为25%。当地人帐内白昼捕捉中华按蚊的类型比例大型为小型的20倍。蚊虫的马来丝虫自然感染率大型中华按蚁为12.9%, 小型中华按蚊为76%。有感染期幼虫的蚊数, 大型中华按蚊为阳性蚊数的2.5%, 小型为7.8%。 当地中华按蚊在冬季以成蚊存在为主。雌蚊在冬季仍不断吸血, 卵巢也在发育。生殖营养失调和协调的雌蚊均有发现, 但以协调者为多。全年幼虫高峰在5月中旬, 成蚊高峰在5月下旬。  相似文献   

20.
一.1954年3—10月,在长沙市初步调查蚊虫,共採得蚊种9属26种。其中有按蚊属1种、拟三翅蚊属1种、Uraunotaenia属2种、Orthopodomyia属1种、番蚊属1-种、曼蚊属1种、阿蚊属土种、蚊属3种及库蚊属15种(其中2种未定名)。所採得的9属26种蚊虫中,有树竹拟三翅蚊、Uranotaenia bimaculata、Orthopodo-myia anopheloides及罗宗番蚊4种,在湖南尚系首次报告。 二.长沙市蚊种的分佈,郊區有25种、中心區有13种。较为常见者有致乏库蚊、三 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貪食库蚊及骚扰阿蚊六种。 三.”长沙市各种成蚊的停歇处,主要是山陵、住宅、郊野及猪、牛栏。 四.在长沙市所发现的蚊虫中,只发现17种幼虫。各蚊种幼虫孳生地的范围是有差别的。致乏库蚊及贫食库蚊范围最广;Uranotaenia bimaculata、othopodomyiaanopheloides、黑足伊蚊的幼虫,只在树洞渍水中发现。 五.各蚊种幼虫间共生情况,已在文中讨论。 六.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黑足伊蚊在傍晚时吸吮人血。 七.将湖南省已肢知蚊虫编为俭索表,以便有关工作人员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