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6月妇科住院经腹腔镜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并行患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腹腔镜下行妇科良性疾病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宫颈管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以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并作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输卵管妊娠组的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组织中解脲衣原体检出率(34.3%、30.2%)及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18.6%、16.2%)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中解脲衣原体检出率(16.2%、6.9%)及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4.6%、2.3%),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4.074、7.679、4.962,Ps<0.05)。本研究22例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中,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敏感率均高于80%。结论 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临床工作中应尽早筛查和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预防及合理治疗用药,减少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兔输卵管上皮细胞解除大鼠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兔输卵管上皮细胞,与异种动物大鼠的受精卵共培养,结果大量出现突破2细胞发育阻滞的现象。体外受精卵和体内受精卵的2细胞发育阻滞突破率分62%和73%;利用ROEC条件培养液培养大鼠的体外受精卵,2细胞发育阻滞的突破率达68%,且能顺利发育至桑椹胚和囊胚。将ROEC直接培养在含^35S-甲硫氨酸的CZB培养液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自显影,发现在该条件培液中出现了分子量分别为1  相似文献   

3.
4.
大学生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正常携带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大学生中的正常携带状况.方法采用培养法对314名未婚统招大学生和232名已婚成教大学生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结果未婚大学生和已婚大学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12.10%和22.4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x2=10.31,P<0.005);已婚男、女大学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17.44%和27.78%)明显高于未婚男、女大学生检出率(分别为8.33%和16.44%,x2=5.84、4.77P<0.05).未婚男、女大学生之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y2=4.82,P<0.05),而已婚男、女大学生之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3.34,P>0.05).已婚和未婚大学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者中均以同时携带Uu和Mh较为常见.结论在校大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正常携带Uu和/或Mh,从他(她)们体内检出Uu和/或Mh一般不代表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自制解脲与人型支原体培养基对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培养基比较.方法培养基以布氏肉汤为基础,并增加小牛血清含量;将传统培养基中的抑菌剂青霉素改为万古霉素、氟康唑与多粘菌素B;将解脲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改为氯酚红.结果用自制培养基对1 071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检测,阳性346例,阳性率为32.3%,解脲、人型支原体与其混和感染,分别占阳性总数的63.3%、7.2%和29.5%.221例标本用传统与自制解脲培养基同时检测,传统培养基有尿素分解69例,其中32例有细菌生长,阳性检出率为16.7%.自制培养基有尿素分解82例,仅5例有细菌生长,阳性检出率为37.1%.结论自制培养基营养丰富、配制简单、选择性强和变色灵敏,与传统培养基比较,检出率高,污染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男性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及其对精液参数的影响,分析治疗前后精液参数的变化.方法:用培养法检测4300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UU感染情况并行精液常规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UU感染患者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精液参数的变化.结果:男性不育患者UU的感染率为39.3%,对照组为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育UU阳性患者精子浓度、前向运动PR、正常形态率与同组阴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阳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精子浓度、前向运动、正常形态率有明显改善.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对精子浓度、前向运动、正常形态率有一定的影响,经过合理治疗后精液质量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尿沉渣中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anis,Mh)在大学生泌尿道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培养方法对37例正常的在校大学生的尿沉渣进行Uu和Mh的培养.结果采用培养方法检测21.6%(8/37)的大学生Uu感染为阳性,其中分离阳性者全部是女生(8/20,40%),13.50%(5/37)大学生Mh培养为阳性,其中阳性者亦全部为女生,占女生人数的25%(5/20).结论Uu和Mh可能是女性泌尿道的正常寄生的微生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芩甙体外抗解脲支原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黄芩提取物黄芩甙抗解脲支原体的作用,揭示黄芩甙的更广泛的抗病原体效应,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菌效应。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87~4.32 mg/mL。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泌尿生殖道淋病奈氏菌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涂片、培养及生化反应,对116例患者泌尿生殖道琳病奈氏菌进行检测,用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表明,116例患者中,淋病奈氏菌感染者占67.24%,淋病奈氏菌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占23.08%,揭示在性传播疾病的诊治中,应注意混合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是导致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我们于1995年11月10日至1997年2月13日间应用PCR技术对诊断为生殖道感染的500例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NG、CT和UU检测,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三.临床资料;所选病例为泌尿男科及妇科门诊诊断为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其中男260例,女240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7.5岁;病程为3天~2年;所选病例皆具有生殖道感染的病状及体征,有305例有性乱史或配偶性乱史.2.方法:NG、CT、UU的检查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7例不明原因不育的男性患者的精液,进行了溶脲脲原体的分离,检出率为62.07%,而38例正常对照中,溶脲脲原体的检出率为18.42%,二者差别非常显著(P<0.001)。溶脲脲原体感染者精子的活动率与活动力同正常人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溶脲脲原体感染与部分男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2.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女性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炎症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致病作用和临床特征,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诊治的目的。方法:对妇科门诊683例初诊为女性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培养和鉴定,及其所致生殖道炎症患者的临床特性、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683例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结果,确诊由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共计249例,占36.5%(249/683),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7例(12.7%),解脲支原体感染者205例(30.0%),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者43例(6.3%),淋球菌感染31例(4.5%),其中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22例,解脲支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5例。结论:在诊断女性生殖道炎症时,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不容忽视,尽管由这两种病原体所致炎症在临床表现上不具有明显的特征,但特定的病原学检查能非常有效地做出早期诊断,结合特异的防治能使本病彻底治愈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新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实验比较了4种分离大鼠IEC的方法,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粗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分离效果最好,细胞贴壁生长能力强。胶原涂膜改善玻璃培养瓶或盖玻片表面的性状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细胞的增殖依赖于培养液的质量、成分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培养细胞一般1~2天贴壁,7~8天明显增殖,10~14天汇合成片。培养细胞细胞角质蛋白、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光镜和电镜检查均显示为IEC。本文所建立的新生大鼠IEC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IEC生理和病理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显微操作仪将小鼠精子注入家兔卵母细胞的胞质内和透明带下,对鼠兔异种精卵互作和异种受精胚胎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并对注射精子的数量及卵的体外成熟时间等影响鼠兔异种显微受精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将小鼠精子分别注入兔卵胞质内和透明带下,均能激活兔卵母细胞,导致精核解聚和原核形成;(2)小鼠精子注入兔卵胞质内和透明带下受精,杂种胚胎体外培养能发育到8-细胞期;(3)鼠兔异种受精4-细胞胚胎染色体标本制备观察结果表明,它们为正常二倍体;(4)鼠兔异种受精4-细胞胚胎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它们极近似兔正常4-细胞胚胎的超微结构;(5)将小鼠精子注入兔卵透明带下,注射5—10个精子组卵的受精率(32.4%)和卵裂率(16.2%)均高于注射单个精子组的,但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M 15%NCS液中体外成熟培养11—12h兔卵透明带下注入1—2个小鼠精子后的受精率(42.3%)和卵裂率(30.8%)均高于体外成熟培养24—25h组的,但二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5.
兔出血症病毒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传义  杜念兴 《病毒学报》1992,8(3):252-256
  相似文献   

16.
家兔脊神经节内肥大细胞与肽能神经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脊神经节内肥大细胞与肽能神经的关系,采用常规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家兔脊神经节内肥大细胞和P物质免疫阳性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周围散在着肥大细胞,表明,脊神经节内,肥大细胞与肽能神经存在着组织形态学上的构筑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家兔供体卵裂球细胞周期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药物处理使家兔桑椹胚卵裂球的细胞周期分别同期化于G1、S或G2期 ,然后分别移入去核的MⅡ期卵母细胞中 ,以研究供体核细胞周期对家兔胚胎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体核细胞周期对家兔核移植胚胎的发育潜力有明显影响 ,以G1期卵裂球为供体的核移植重组胚的激活率、卵裂率、桑椹胚、囊胚和孵化囊胚率及囊胚平均细胞数分别为 87 3% (32 2 / 36 9)、 84 9% (2 99/ 35 2 )、 71 5 % (193/ 2 70 )、5 8 0 % (76 / 131)、 35 1% (4 6 / 131)和 12 6± 4 8,显著高于S期 [79 6 % (10 9/ 137)、 74 4% (93/ 12 5 )、30 3% (33/ 10 9)、19 3% (17/ 88)、 6 8% (6 / 88)和 118 8± 3 5 ]、G2期 [6 3 6 % (70 / 110 )、6 0 % (6 0 / 10 0 )、16 9% (11/ 6 5 )、 16 3% (7/ 43)、 4 7% (2 / 43)和 110 6± 5 8]和未经同期化处理的卵裂球 [78 1% (185 /2 37)、 73 2 % (15 8/ 2 16 )、 49 4% (4 3/ 87)、 32 2 % (2 8/ 87)、 12 6 % (11/ 87)和 12 0 5± 4 4](P <0 0 5 )。来源于G1期卵裂球的 144枚克隆胚胎移植到 12只受体中 ,6只妊娠并产下 19只活仔 ,产仔率为 13 2 % ,显著高于来源于S期 (5 8% ,7/ 12 0 )、G2期 (0 ,0 / 12 6 )或未同期化卵裂球的克隆胚胎 (5 3% ,8/ 15 0 ) (P <0  相似文献   

18.
人参色素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真空破膜法对乌头根、银杏叶、红豆杉茎皮及桔子果皮等材料进行细胞破膜处理,然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压液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等方法分别对其有效成分滇乌碱、银杏黄酮、紫杉醇以及桔皮精油和其精油中柠檬烯等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乌碱得率由0.59%提高到0.81%;银杏叶中黄酮由1.76%提高到1.91%;红豆杉中紫杉醇由0.0139%提高到0.015%,桔皮挥发油由1.310%提高到1.591%,其中柠檬烯的含量由93.26%提高到95.37%。由此可见,对植物样品的细胞膜处理,在提高有效成分提取得率方面具有较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热应激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抗臭氧细胞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臭氧(O3)对培养的兔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模型上观察了热应激处理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抗O3损伤的保护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表明,42℃热应激处理30min可明显降低O3攻击下的细胞毒指数(CI)及细胞内MDA含量,表示热应激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进一步观察表明,热应激预处理可增加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增加GSH/GSSG比值,并能增加两型谷胱甘肽的总量。结果提示热应激的细胞保护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增加从谷胱甘肽合成及增强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提高细胞自身的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