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应用3种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黄脊竹蝗跳蝻 Nymphae of Ceracris kiangsuTsai的试验.结果表明:黄脊竹蝗白僵菌Beauweria bassians from Ceracris kiangsu Tsai、蝗虫微孢子虫Nosenalocustae Canning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s cereus Frankland and Frankland对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 1~2龄跳蝻都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揭示黄脊竹蝗发生趋尿行为的驱动力,测定了黄脊竹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收支,分析了氮素流失与竹蝗趋泥行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脊竹蝗取食与排粪的高峰期均发生在成虫期,显著高于若虫期(P0.001);蜕皮是造成竹蝗氮素损失的重要原因,羽化期是氮素损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损失可能是激发黄脊竹蝗成虫趋泥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具有趋泥行为的咀嚼式口器昆虫。为了探讨黄脊竹蝗趋泥行为的激发动力,本文分析了水对黄脊竹蝗趋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水分是黄脊竹蝗"趋泥"的动力之一;黄脊竹蝗成虫对经去离子水处理的滤纸访问次数及停留时间均多于干滤纸,且发生趋泥行为的黄脊竹蝗成虫体内含水率较未发生趋泥行为的竹蝗有显著提升(P=0.008);碳酸氢铵是激发黄脊竹蝗成虫定向聚集的引诱物质,而水是重要的驻留剂;发生趋泥行为的黄脊竹蝗雌虫显著多于雄虫(♀∶♂=7.75∶1),可能与雌虫体型较大密切相关;在高湿度栖境中活动也是黄脊竹蝗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温玄烨  王越  姜璠  唐健  林晓 《环境昆虫学报》2021,43(6):1427-1434
为探明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做好早期虫情监测.本研究根据267个黄脊竹蝗物种分布点,结合气候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预测黄脊竹蝗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结果表明:影响黄脊竹蝗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最干月降水量和最冷月最低温,次要环境变量为湿季降水量、最热月最高温、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和温度年较差.预测的黄脊竹蝗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分别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0%、5.6%和10.3%,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及西南等地.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调查一致性较高,能够反映真实分布情况,对科学开展黄脊竹蝗防控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脊竹蝗对不同发酵天数人尿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深入理解黄脊竹蝗的趋尿行为,测定了黄脊竹蝗对不同发酵天数人尿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人尿的发酵天数对黄脊竹蝗的趋尿行为有显著影响,发酵对人尿引诱竹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发酵时间分别为l、4、7、15和60 d的人尿相比,黄脊竹蝗显著趋向于发酵30 d的人尿,取食经发酵30 d的人尿处理滤纸的面积最大(3494.9±345.4) mm2,访问次数最多(43.7±5.2)次,单次停留时间也最长(360.5 ±39.8)s.林间诱杀的结果与行为生测的结果一致,发酵30 d的人尿每天诱杀的黄脊竹蝗数量最多,达到(507±139)头.诱杀及录像试验结果表明,发生趋尿行为的仅为黄脊竹蝗雌虫.  相似文献   

6.
黄脊竹蝗取食偏好与竹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我国南方竹区重大害虫之一。为揭示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通过黄脊竹蝗的取食偏好试验,测定了其对竹类的7个属9个种的取食差异,同时分析了不同竹种竹叶中适口性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单宁酸、硅)以及营养元素(N、P、K、Na、Ca、Mg)含量,并分析了其对黄脊竹蝗取食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脊竹蝗存在明显的寄主偏好性(P0.001),9个竹种可划分为嗜好寄主和普通寄主2个类群,毛竹为嗜好寄主。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叶片氮含量、磷含量、单宁含量、钠含量、钙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含水率、硅含量和镁含量9个因子在黄脊竹蝗的取食选择中发挥作用,其中N、P、Na及单宁含量关系最密切(依据贡献值大小)。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竹林的健康经营及黄脊竹蝗的寄主选择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尿及汗液中几种化合物对黄脊竹蝗的引诱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成虫对发酵人尿及汗液有明显的趋向行为。利用昆虫触角EAG反应和林间诱蝗试验对氯化钠、碳酸氢氨及乙醇3种主要的人尿、汗液化合物的诱蝗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物质均能明显激发黄脊竹蝗雌、雄成虫的触角电位反应,激发活性的强弱次序为乙醇>碳酸氢氨>氯化钠。3种化合物对雌蝗触角的刺激作用强于雄蝗。在林间,氯化钠、碳酸氢氨及乙醇及其混合物对竹蝗的引诱效果不明显,化合物浓度及药剂种类是影响竹蝗引诱量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草地和森林害虫,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掌握黄脊竹蝗的食性偏好可为其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10种禾本科植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 Vahl.、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 Beauv.、玉米Zea mays L.、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Munro) Keng f.、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Carr.) A.‘Viridis’、箭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研究黄脊竹蝗不同龄期的跳蝻及成虫取食能力、取食偏好、取食频率与时间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脊竹蝗取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持续增加,跳蝻喜食禾本科牧草,2~5龄跳蝻取食最多的禾本科植物为白茅,3龄时开始出现暴食...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竹蝗     
一、竹蝗发生情况及其分布地区我国竹蝗的种类,根据蔡邦华民编著的昆虫分类学(上册)就载有:青脊竹蝗(Ceracrisnigricornis Wk.)、黄脊竹蝗(C.kiangsu Tsai)、白角竹蝗(C.fasciata Br.W.)、小灰竹蝗(C.hoffmanni Vr.)等。本文所述的是黄脊竹蝗和  相似文献   

10.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为我国产竹地区的重要大害虫,分布于我国湖南、四川、江西、云南、广西、广东等10个省份,严重威胁竹林生产。作者于1957年在湖南耒阳地区对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作了观察,与此同时对蝻期各龄外部形态亦作了记录和描述,本文材料主要取自室内饲育之新鲜标本和浸制标本,目的在于从蝻期各龄外部形态的变化来识别龄期,为大  相似文献   

11.
黄脊竹蝗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深入理解黄脊竹蝗的趋尿行为,测定了黄脊竹蝗成虫对不同发酵天数人尿及NH4HCO3等溶液挥发物的EAG反应。结果表明,黄脊竹蝗成虫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与发酵天数及性别密切相关,与新鲜人尿及发酵时间分别为7、15、45及60 d的人尿相比,雌、雄成虫触角对发酵30 d的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最强;另外,不同浓度的吲哚、NH4HCO3及尿素溶液也能激发黄脊竹蝗成虫明显的EAG反应,但反应强度均显著弱于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强度(P0.05)。黄脊竹蝗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与性别密切相关,雌虫对新鲜人尿及发酵15 d的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显著强于雄虫,而对发酵30 d的人尿挥发物、同一浓度的NH4HCO3及吲哚溶液的EAG反应强度均显著弱于雄虫。  相似文献   

12.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脊竹蝗 ( Ceracris kiangsu Tsai)是危害毛竹林的最主要害虫 ,在南方毛竹主产区常暴发成灾 ,仅闽西武平县近年来黄脊竹蝗的危害面积就达 1 0 0 0 hm2以上 ,受害严重的林分竹叶被食光 ,如火烧状 ,导致成片竹林被毁。黄脊竹蝗三龄后的跳蝻迁移性和成虫迁飞性极强 ,并受竹林郁闭度大小、气候因子和药械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这二个时期采用施放烟剂或常规喷雾(喷粉 )方法进行防治 ,都很难将竹蝗虫口控制下来 ,常造成年年暴发成灾的被动局面。笔者通过 1 993- 1 994两年的防治试验 ,得出较佳的防治方法 - -虫源区防治法和跳蝻三龄前施烟剂法 ,现…  相似文献   

13.
昆虫肠道微生物是昆虫与自然环境互作的直接反应者。为探究不同地区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性别及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新入侵地区和国内常发地区的黄脊竹蝗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和性别对黄脊竹蝗肠道菌群均存在影响,其中地理位置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性别因素。通过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采自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和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黄脊竹蝗肠道微生物差异性最大,3个地区不同性别样品的肠道菌群只有属水平组成和丰富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的雌、雄样品优势菌属分别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9.0%)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5.9%),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雌、雄样品优势菌属均为肠杆菌属(27.9%、27.0%),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雌、雄样品优势菌属分别为肠杆菌属(29.9%)和乳球菌(12.0%)。所选取的8个环境因素中蒸发量、相对湿度和平均气压可能会影响黄脊竹蝗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结果从共生微生物和环境因子角度解析了黄脊竹蝗的环境适应性,为研制地理溯源技术和开发微生物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永林 《昆虫知识》1997,34(4):237-238
蝗虫、炸姓是昆虫纲Insec匕、直翅目orthoptera中很大的类群,不少种类是农林牧业的重要害虫,其中有的种类可猖撅发生并形成蝗灾,如沙漠蝗dehistocercagrngarla(ForS-kal)、飞蝗LDcustamlgratoriaL.、意大利蝗Ca帅tamusitalicusL.、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s汕irlcusL.、印度黄脊蝗Patangasucc~nc贼hnnaeus)、黄脊竹蝗Ceracris伍ngsu*。等。①沙漠蝗的记述可追溯到古埃及印制的书籍中和古墓内的壁滩上。在史前时期,它就是北非、西非和印度等沿热带地区之河谷、绿洲上的农业害虫。在古波斯人所用的楔形文字中也论及沙漠蝗。…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省一新种,川南竹蝗Ceracris chuannanensis sp. nov。该新种近似西藏竹蝗Ceracris xizangensis Liu,主要区别在于新种触角细长,翅较短。  相似文献   

16.
竹蝗是我国竹林的重要害虫。同域分布物种间基因渐渗方面的研究较少,针对竹蝗属的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5对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安徽金寨县青脊竹蝗和黄脊竹蝗同域分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间的渐渗。结果表明,5对微卫星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共60个,每个位点拥有等位基因10~13个,平均为12个;各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范围为0.711~0.885,观测杂合度(Ho)均为1。每个位点都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99,说明这些位点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信息。在整体水平上,所有微卫星位点对之间为显著的连锁不平衡。同域分布的黄脊竹蝗和青脊竹蝗种群个体间发生了基因渐渗,且基因流从黄脊竹蝗转移到青脊竹蝗。最后,讨论并提出了对竹蝗属基因渐渗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闽西毛竹林区的大害虫。早在1951午龙岩、连城、长汀、永安四个县就有本虫发生,被害面积达3万多亩,被害竹林状如火烧。如果是当年生的新竹,被害一次,吃光全部竹叶,竹子就会枯死;老壮毛竹被害一次,虽还能生长,但当年生笋细小,或连笋都不生;如果连续被害2—3次,老壮竹也会枯死。被害而死的毛竹,内藏臭水,硬度及韧性差,很少利用价值。 笔者自195—1960年间,长住在竹蝗发生地区,结合灭蝗工作,对竹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几年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脊竹蝗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更好地理解黄脊竹蝗"趋尿行为"的生理生化机制,通过电镜扫描技术研究了黄脊竹蝗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形态及分布特征,比较分析了其在雌、雄成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脊竹蝗雌、雄成虫触角丝状,由1节柄节、1节梗节和23节鞭节构成,雌雄间触角长度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均有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和腔锥形感器6种;其中,锥形感器数量最多,约占感器总数的53%,主要分布在鞭节的第8~21亚节上;各类感器在雌、雄成虫间触角上的分布特征相似,雄成虫触角上感器总数、锥形和腔锥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成虫(P<0.05)。  相似文献   

19.
网翅蝗科四种蝗虫的RAPD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运用RAPD技术对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4种蝗虫2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在试用的24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引物用于4种蝗虫的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128条清晰稳定的扩增片段,每条引物的扩增片段数为10~13条,片段长度在100~2 000bp之间.根据扩增出的RAPD图谱,用UPGMA和NJ法对Nei's 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聚类结果显示:同属的物种首先聚在一起;网翅蝗科4种蝗虫分为两支,竹蝗属Ceracris Walker的贺氏竹蝗Ceracris hoffmanni Uvrov、黑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fsaciata(Br.-W.)优先聚为一支,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和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聚为另一支.基于RAPD图谱的分子系统树所展示的物种间亲缘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此结果表明RAPD在科下不同属间亲缘关系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思茅竹蝗及紫胫长夹蝗雌性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szemaoensis Zheng为作者1977年所发表,当时仅有雄性标本,1979年3月,在查阅中山大学生物系保存的蝗虫标本中,发现有思茅竹蝗标本3、1。紫胫长夹蝗Choroedocus violaceipes Miller为Miller 1934年发表,标本来自马来亚,仅有雄性,直到目前未见有雌性的记载。1974年作者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