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用植物青蒿不同种类的内生菌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玲 《广西植物》2021,41(7):1112-1119
为了研究青蒿不同种类的内生菌抑制细菌和抑制真菌的活性,该研究采用组织块法和研磨法从青蒿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ICC 2365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ICC 10275)、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ICC 10384)、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ICC 2487)、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 33032)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块法和双层平板法检测内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从青蒿植株中共分离到76株内生菌,其中内生细菌19株、内生放线菌34株、内生真菌23株。从分离部位来看,56株来自于茎段、17株来自于根段、3株来自叶片。(2)内生细菌中抑菌活性菌株占总菌株的比例最高,为95%,内生放线菌和内生真菌中抑菌活性菌株的比例分别为41%、35%。(3)内生细菌的抗菌谱较广;虽然内生放线菌的抗菌谱较窄,但其中高抗菌株较多,尤其对酿酒酵母的抑菌效果好。综上结果显示,药用植物青蒿中存在着丰富的有抑菌活性的内生菌,且不同种类的内生菌抑菌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2.
从健康的银杏(Ginkgo biloba)茎和叶片中分离内生菌,结果从银杏叶和茎上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0株,其中9株来自银杏茎部,11株来自银杏叶部;内生放线菌23株,其中15株来自于银杏茎部,8株来自于银杏叶部;内生细菌15株,其中8株来自于银杏茎部,7株来自于银杏叶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指示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对内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0株内生真菌中有12株出现了抑菌活性,有抑菌活性菌株的比例为60.0%;23株内生放线菌中,仅3株出现了抑菌活性,有抑菌活性菌株的比例为13.0%;15株内生细菌中,有4株出现了抑菌活性,有抑菌活性菌株的比例为26.7%。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新的能产生抗生素的植物内生真菌,采用3种培养基对毛泡桐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枯假单胞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块法和滤纸片扩散法筛选能抑制细菌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高活性菌株。结果从毛泡桐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46株内生真菌,至少能抑制一种指示菌的有9株,其中菌株KLBMP-Pt630、KLBMP-Pt675和KLBMP-Pt686活性较强,鉴定结果显示:KLBMP-Pt630为三线镰刀菌、KLBMP-Pt675为棒曲霉、KLBMP-Pt686属于肉座菌目真菌。  相似文献   

4.
大花金挖耳内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从菊科植物大花金挖耳(Carpesium macrocephalum)的花、茎、叶、果实和根中分离出92株内生菌,其中真菌68株,细菌16株,放线菌8株;对峙法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22株内生菌分别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2株内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内生细菌H-32的发酵液稀释10倍和内生真菌H-18、Y-12、G-4、G-6的菌丝丙酮提取物在0.5 mg·mL^-1(菌丝干重)的剂量下,均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具75%以上的抑制效果;活体组织法测定结果,H-32的发酵液和H-18、J-1、Y-17、G-6的菌丝丙酮提取物在2.0 mg·mL^-1(菌丝干重)的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在50%以上.综合分析认为,H-32、H-18和G-6等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红豆杉中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分离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红豆杉不同部位在内生真菌分离效率以及产紫杉醇菌株筛选率方面的规律性,为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从根、茎、叶3个器官取大小和表面积相同的太行山野生红豆杉(Taxous chinensis)材料,用组织块法分离红豆杉内生真菌,计算各部位内生真菌的分离效率;用高效液相法时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发酵液提取物进行紫杉醇含量分析,计算各部位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筛选率.结果 共分离到109株红豆杉内生真菌,根部、茎部和叶部分离效率指数分别为0.90、0.63和0.28;其中有28株产紫杉醇,紫杉醇菌株筛选率分别为31.48%、21.05%和17.65%.结论 在内生真菌的分离效率及其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筛选率上,均为根部>茎部>叶部,即根部在内生真菌分离效率和筛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效率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重视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实现利用内生真菌代替药用植物生产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Wall.ex DC.)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已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是中药刘寄奴的基原植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功效,用于肝、肾疾病的治疗。该研究以白苞蒿的根、茎、叶和花为试验材料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共分离得到白苞蒿内生真菌54株;以人骨髓白血病细胞系(HL-60)、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对54株白苞蒿内生真菌发酵物粗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发现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90%以上的菌株共有5株,占总菌株数的9.3%;以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3种病原细菌为靶标菌,采用滤纸片法对54株白苞蒿内生真菌发酵物粗提物的抗菌活性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白色念珠菌均未表现明显的抑菌活性,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一定抑菌活性的菌株共有17株,占总菌株数的31.5%,其中有2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稀释分离法和消毒叶片研磨液培养法对温室黄瓜叶围和内生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到248个菌株,初步鉴定出13个属的叶围真菌,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为优势类群;鉴定出4个属的内生真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为优势类群;10个属的叶围细菌,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细菌为优势类群;6个属的内生细菌,其中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为优势类群;6个属的叶围酵母菌,其中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为优势类群;已鉴定出2个属的叶围放线菌,分别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小多孢菌属(Micropolpspora).未分离到内生酵母菌和放线菌.  相似文献   

8.
对药用植物二色补血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以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枸杞黑果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靶标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进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表明:(1)从二色补血草根、茎、叶组织器官中分离出18株内生真菌,其中以叶部最多,根部和茎部次之;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归于2目,2科,4属。(2)有10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5.6%;8株内生真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4.4%;菌株LBEFL001和LBEFL006分别对5种供试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曲霉属和青霉属;菌株LBEFR006、LBEFS002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2种供试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梭孢霉属;菌株LBEFL004对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种供试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曲霉属。研究发现,二色补血草具有较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抑菌范围较宽;对病原细菌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总体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假橐吾内生菌分离及其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植物假橐吾(Ligulariopsis shichuana Y.L.Chen)中分离得到110株内生真菌和26株内生放线菌,依照形态培养特征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琼脂块法进行拮抗菌株筛选,并对拮抗性最好的2株内生放线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经初步鉴定,将分离到的假橐吾内生真菌合并为86种,分为10个属,其中交链孢霉属和丝核菌属占优势(分别为41.9%和16.3%);内生放线菌分为3个属,其中链霉菌属占优势(92.3%).(2)抗菌活性试验表明,有3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全部内生放线菌对靶标菌有抗性,其中菌株wz57和wz01拮抗性最强.(3)根据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菌株wz57和wz01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griseoplanus)相似性最高,分别达到99.3%和99.5%,初步归为Streptomyces griseoplanus.  相似文献   

10.
黄花蒿内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平板分离法从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的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内生菌80株,其中内生真菌37株、细菌40株、放线菌3株.经菌种形态观察和染色等,初步鉴定了黄花蒿内生真菌具有5个属,包括囊孢菌(Capsule)、头孢霉(Cephalosporium)、弯孢霉(Curvularia)、曲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