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CMYC、叉头框转录蛋白1(FOXP1)、ki-67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DLBCL患者100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DLBCL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MYC、FOXP1、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DLBCL组织中上述蛋白表达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此外,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将其按照生存情况分成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CMYC、FOXP1、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DLBCL组织CMYC、FOXP1、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4分的患者DLBCL组织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IPI评分为0~2分的患者(P<0.05)。病理分型为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GCB)、IPI评分为3~4分的患者DLBCL组织FOX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病理分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non-GCB)、IPI评分为0~2分的患者(P<0.05)。年龄<60岁、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IPI评分为3~4分的患者DLBCL组织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年龄≥60岁、Ann Arbor分期为Ⅲ期、IPI评分为0~2分的患者(P<0.05)。死亡组CMYC、FOXP1、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DLBCL组织CMYC、FOXP1、ki-67蛋白表达均与IPI评分关系密切,FOXP1蛋白表达与病理分型有关,而ki-67蛋白表达与年龄以及Ann Arbor分期有关,DLBCL患者不良预后可能与上述三项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异常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PIM1及P53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LBCL患者86例进行研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l-2、PIM1、P53基因。对患者进行为其5年的随访,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Bcl-2、PIM1、P53基因异常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86例患者中,29例(33.72%)患者存在P53基因缺失;27例(31.39%)患者发生Bcl-2基因多拷贝,3例(3.49%)患者发生Bcl-2基因易位;26例(23.26%)患者发生PIMI基因重排。各基因异常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侵犯部位、LDH水平及β2-MG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基因异常患者Ⅲ~Ⅳ期的比例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异常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FPS)1年、总生存期(OS)3年比例显著低于各基因正常组,但在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指标上却显著高于各基因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PIMI及Bcl-2基因异常是患者的FPS、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cl-2、PIM1、P53基因在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Bcl-2、PIM1、P53基因异常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9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及预后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研究其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70例原发于淋巴结外,20例原发于淋巴结。根据Hans模型,42.2%(38/90)的DLBCL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GC),57.8%(52/90)起源于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IGH、bcl-6、bcl-2及c-myc基因易位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0/90)、22.2%(20/90)、4.4%(4/90)和3.3%(3/90);bcl-2、bcl-6、c-myc及IGH基因多拷贝的阳性率分别为51.1%(46/90),40%(36/90)、30%(27/90)和14.4%(13/90)。20例bcl-6基因易位的DLBCL中,14例为Non-GC起源,6例为GC起源;4例bcl-2基因易位的病例中,3例为GC起源,1例为Non-GC起源;3例c-myc基因易位的病例中,2例为GC起源,1例为Non-GC起源。结外DLBCL的IGH基因易位的阳性率高于结内者(P〈0.05);结内DLBCL的c-myc基因多拷贝的阳性率高于结外者(P〈0.05)。本组29例有随访结果的病例显示,IGH、bcl-6、bcl-2及c-myc基因易位及多拷贝与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本组DLBCL总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率(包括因易位及拷贝数的异常)为82.2%,其中以bcl2多拷贝(51.1%)最为多见。不存在IGH、bcl-6、bcl-2及c-myc基因异常,不能除外DLBCL的诊断。少部分DLBCL中存在Burrkitt淋巴瘤特征性的c-myc基因易位。IGH、bcl-2、bcl-6及c-myc基因易位及拷贝数的异常在DLBCL中不具有的预后判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CHOP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对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Ki-67抗原(Ki-67)、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β2微球蛋白(β2-MG)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进行分组,采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CHOP化疗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单纯采用CHOP化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治疗前后Bcl-6、Ki-67、VEGF、β2-MG的表达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27/32)vs.53.13(17/32)](P0.05);肿瘤组织Bcl-6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84.38%(27/32)vs.62.50%(20/32)](P0.05),Ki-67、VEGF、β2-MG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31.25%(10/32)vs.59.38%(19/32),28.13%(9/32)vs.56.25%(18/32),18.75%(6/32)vs.40.63%(13/32)](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88%(7/32)vs.46.88%(15/32)](P0.05);第5年随访时存活率高于对照组[59.38%(19/32)vs.34.38%(11/32)](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可有效提高近期疗效、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改善机体肿瘤组织中Bcl-6、Ki-67、VEGF、β2-MG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D-L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7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检测NSCLC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PD-L1、TTF-1、SYN表达。分析PD-L1、TTF-1、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PD-L1、TTF-1、SYN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P<0.05)。PD-L1、TTF-1、SYN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D-L1、TTF-1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分别高于PD-L1、TTF-1阳性患者,SYN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SYN阳性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D-L1阳性表达、TTF-1阳性表达、SYN阴性表达、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并且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其在NSCL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化疗耐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A组),化疗敏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者25例(C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入选者的hs-CRP,及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ELISA)法检测VEGF。结果:化疗前A组hs-CRP、VEGF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B组高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缓解后A组和B组hs-CRP、VEGF水平与化疗前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耐药后hs-CRP、VEGF水平与缓解后比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血清中hs-CRP、VEGF水平改变与病情变化有关,可能与化疗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治、年轻、中高/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淋巴瘤科收治的年龄≤60岁、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 IPI)评分≥2分的初治DLBCL病例,进行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资料完整的DLBCL病例120例,中位随访28(4-106)个月,3年PFS率53.25%,OS率61.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症状、治疗方案及近期疗效、自体移植对无进展生存(PFS)及总体生存(OS)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影响PFS、OS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轻、中高/高危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病理细胞来源、Ki-67等在本组病例中未见显著预后意义,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前NLR分为低NLR组(2.95)、高NLR组(≥2.9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无病生存期(DF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临床分期Ⅳ期、吸烟及淋巴转移的比例更大(P0.05),而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中位DFS为7.2个月(95%CI:5.9~8.4),显著高于高NLR组中位DFS 6.7个月(95%CI:5.4~7.9)(P0.05)。淋巴转移、NLR是老年NSCL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化疗次数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与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并可作为预后评估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位患者的卵巢癌组织样本、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织标本中的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ERCC1、Vimentin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统一的手术治疗,分析ERCC1、Vimentin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卵巢癌组织的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2%(45/83)、69.88%(58/8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64%(8/83)、20.48%(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的ERCC1、Viment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病理分型无关,而与卵巢癌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ERCC1、Vimentin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均短于ERCC1、Vimentin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ERCC1、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CC1、Vimentin可能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辅助性T细胞(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1例DLBCL患者(DLBCL组)和7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2、IL-13、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DLBCL组和对照组及不同AnnArbor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Hans免疫分型以及疗效的DLBCL患者外周血Th22百分比及血清IL-22、 IL-13、 IL-6、TNF-α水平差异。结果:DLBCL组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血清IL-22、IL-13、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组、高中危组和高危组、非GCB型组治疗前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血清IL-22、IL-13、IL-6、TNF-α水平分别高于I~Ⅱ期组、低危组和低中危组、GCB型组(P均<0.05)。121例患者中判定治疗无效者有39例,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无效组(39例)和有效组(82例),无效组治疗后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血清IL-22、IL-13、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且无效组治疗前、后高于有效组(P<0.05)。结论:DLBCL患者外周血中Th22百分比以及血清IL-22、IL-13、IL-6、TNF-α水平升高,且与高AnnArbor临床分期、高IPI评分、非GCB型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有关。临床可通过监测上述指标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0例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60例宫颈癌组织及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TAT3与EGFR的表达;分析STAT3与EGFR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病理特征的关系;对宫颈癌组织中STAT3与EGFR的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以及CIN组织中STAT3、EGFR的表达量和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宫颈癌组织中STAT3、EGFR的表达量和阳性率高于CIN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与EGF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染色强度较正常宫颈组织以及CIN组织显著增强;STAT3与EGFR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以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STAT3和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TAT3与EGFR表达与CIN、宫颈癌的进展紧密相关,且与宫颈癌部分病理特征相关,二者有可能作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青藤碱(SIN)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肝癌(HCC)小鼠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25 g)分为Control组、T2DM+HCC组、SIN-L组、SIN-M组和SIN-H组。Control组小鼠正常饲养,其他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肝实质内接种小鼠肝癌细胞(H22)建立T2DM+HCC小鼠模型。SIN-L组、SIN-M组和SIN-H组小鼠分别通过腹腔注射10、20和40 mg/kg/d的青藤碱,每天1次。Control组和T2DM+HCC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5 mL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均治疗21 d。末次给药24 h后,计算各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并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通过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BCL2、BAX、P5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蛋白表达。结果:T2DM+HCC组、SIN-L组、SIN-M组和SIN-H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依次为25、32、35和41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青藤碱浓度的升高,小鼠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与T2DM+HCC组比较,SIN-L组、SIN-M组和SIN-H组小鼠的血清FPG、FINS、TC、TG、ALT、AST和LDH水平降低,肝细胞排列基本规则,水肿、空泡样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明显减轻,肝脏指数降低,肝脏SOD、CAT和GSH-PX水平升高,肝脏MDA水平降低,肝脏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肝脏BAX和P5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T2DM+HCC组比较,SIN-L组、SIN-M组和SIN-H组小鼠肝脏组织STAT3 Tyr705磷酸化、SOCS3和SREBP-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青藤碱可有效延长2型糖尿病合并肝癌小鼠的生存时间,稳定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并抑制癌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确诊为晚期NSCLC患者(NSCLC组)和门诊接诊的102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RDW、NLR,分析RDW、NL...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DC)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丝氨酸蛋白酶3(PRSS3)蛋白表达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3例BID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经手术切除的BID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RS1蛋白、PRSS3蛋白以及p-AKT表达,比较BIDC不同病理特征IRS1蛋白、PRSS3蛋白表达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IRS1蛋白、PRSS3蛋白表达与p-AKT表达的相关性。术后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IRS1蛋白、PRSS3蛋白表达与BID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BIDC组织中IRS1蛋白、PRSS3蛋白、p-AK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7%、58.13%、68.04%,均高于对照组的46.56%、40.50%、41.60%(P<0.05)。IRS1蛋白表达、PRSS3蛋白表达与p-AKT表达均呈正相关(rs=0.805、0.796,P<0.05)。肿瘤直径>2 cm、低中度分化、AJCC分期为Ⅱ期的患者IRS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2cm、高度分化、AJCC分期为Ⅰ期的患者(P<0.05),AJCC分期为Ⅱ期、HER-2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的患者PRSS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AJCC分期为Ⅰ期、HER-2阴性表达、Ki-67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RS1蛋白、PRSS3蛋白阳性表达者PFS生存率、OS生存率低于IRS1蛋白、PRSS3蛋白阴性表达者(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结果显示AJCC分期Ⅲ期、IRS1蛋白阳性表达、PRSS3蛋白阳性表达是BID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IDC癌组织中IRS1蛋白、PRSS3蛋白阳性表达率增高,IRS1蛋白、PRSS3蛋白可能通过调节p-AKT参与BIDC癌症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