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徐星  王原 《化石》1998,(2):14-15
漫谈集群绝灭(上)——什么是集群绝灭徐星王原邵颖编译在地球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多次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是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绝灭事件(见图一)。这些绝灭事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生物演化的进程,也涉及到我们...  相似文献   

2.
漫谈集群绝灭(中)——集群绝灭的模式徐星王原邵颖编译科学家们在研究集群绝灭的模式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质方面的问题,如地层和化石的保存。定义集群绝灭的第一个特征是有很多物种消失(图1)。这涉及到化石的保存和采集的问题。好的化石记录表明了绝灭模式的多样...  相似文献   

3.
对于尼安德特人是怎样绝灭的,许多研究人员作了各种推测。美国人类学家约翰·谢伊提出了一种观点。他认为是恶劣的气候使尼人绝灭了。从已发掘到的有关尼人的材料表明,尼人并不笨拙,他们制作的石器与当时并存的现代人制作的石器差不多。谢伊推测,尼人体型较大,因此需要较多的食物。十几万年前,欧洲和亚洲气候温暖,水果、坚果和一些食用植物生长茂盛,尼人有较充足的食物来源。后来,  相似文献   

4.
张玉滨 《化石》1996,(2):30-30
事件沉积与恐龙绝灭张玉宾迄今为止,有关恐龙等中生代古生物绝灭的假说有十多种,特别是自八十代初在中生界与新生界交界处发现富铱粘土层以来,灾变论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反对派引用大量证据,否认恐龙的绝灭与星球碰撞的灾变事件有关,指出在很多地方发...  相似文献   

5.
生物复苏——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生命史是一部生物界短期,快速剧变与长期,慢速稳定相互交替的历史。大绝灭(即集群绝灭)事件反映了全球环境的大突变,点断了地质历史中的生命记录及其发展历程,预示着生物界的演化出现了最有意义的飞跃,近年来尝试研究大绝灭后全球生物界的残存-复苏及其基本型式,并探索复苏的控制因素,标志着地质科学中一个重心的转移(即从大绝灭转向其后的生物残存与复苏的研究)。生物复苏揭示了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其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一些科学家认为,二十年以后,地球上会有将近一百万种生物绝灭。目前对于影响生物绝灭的生态和化学因素方面的关系仍不清楚。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彼得·列文博士强调,生态平衡把各种生物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一种植物的消失至少会使十种以上的其他生物绝灭,而一种动物的绝种也会导致多种植物的绝灭。动物学家们研究了毛里求斯岛的生态关系后认为,渡渡鸟的绝灭,已使一种叫tambalacoque的树木难逃绝种的厄运。这种树木一度在岛上十分繁盛,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tambalacoque的树籽只有在渡渡鸟的砂囊中经研磨去掉外壳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生物绝灭事件是很显著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统治了几乎一亿四千万年的恐龙绝灭。然而这次绝灭仅仅是地球历史时期若干大的绝灭中的一幕。科学家根据消失了的生物科的百分比,指出在显生宙(最近五亿七千万年中)有五次大的动物绝灭:寒武纪末期、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有人认为第一次大绝灭是发生在奥陶纪末期而不是寒武纪末期。白垩纪末期是第二个大的绝灭。  相似文献   

8.
恐龙是怎样绝灭的,向来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近年来关于恐龙绝灭的原因又提出一种新的见解,即所谓的小行星撞击理论。它的见解在我国的不少报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介绍或转载。但对这个新理论持异议的文章很少见到,只是在《化石》1982年第4期上见过一篇,内容是转述美国克利门斯教授等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进化与物种绝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绝灭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绝灭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的绝灭和进化是生物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方面,进化表现出连续,而绝灭表现出间断,后者对植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解剖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龙和巨人的传说已不攻自破,但同时也为鉴定和识别岩石中的动物化石增加了困难。这些化石生物不仅在温带的欧洲从未发现过,而且有的是否有现生的类似物种也根本不为人知。当然,南北美洲、亚洲、非洲、澳洲等大部分地区还未开发,许多未知物种也许生活在这些地区。可是在十八世纪末叶已有许多博物学家认为大型陆生脊椎动物中的大多数已被科学地认识,因此,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属于已经绝灭的生物种类。这一点难以被人接受,因为这暗示着上帝的圆满创造出现了缺陷。圣经上的大洪水虽能解释单个生物个体的绝灭,却无法说明整个物种的绝灭。  相似文献   

11.
恐龙是属于大型的古代爬行动物。据考古学者发掘恐龙化石考证得知.恐龙出现是在古生代的末期,到中生代恐龙最为繁盛;称霸一时,至到中生代的末期恐龙都已绝灭了。过去,“就恐龙绝灭的原因”。有很多人一致认为:是因为中生代的末期地球上出现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构造起了巨大的变化,影响到气侯和植物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这些变化,对于体温不恒定大脑不发达、卵生、体躯庞大的爬行动物恐龙是非常不利的。这样,恐龙因为不能适应当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就绝灭了.  相似文献   

12.
乳齿象是在两千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出现的,约一万一千年前绝灭了。乳齿象是怎样绝灭的?密执安古生物博物馆的弗希尔最近指出,北美古印第安人的狩猎活动对乳齿象的绝灭有很大影响。弗希尔研究了从密执安瓦西特那组泥炭坑出土的一部份乳齿象骨骼。他发现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的表面有伤痕。他将两个颈椎对在一起,他发现伤迹正好相重合。经  相似文献   

13.
绝灭乎?变异乎?王大锐人们早就认识到了地球历史中的生物大绝灭现象,地质学家们用这些大绝灭来做为地质时代界线的一种重要划分标志。比如,二叠纪末的大绝灭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它使得海洋无脊推动物的半数左右的科消失了;白垩纪末的绝灭则标志着从中生代向新生代的...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岁月中,旧物种陆续绝灭,新物种不断崛起,因旧物种绝灭而空出的生态位,总是被新物种所填补和占有,这就是生态替代现象。当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和整个大类群之间发生的时候,就会引起全球动物区系的巨大变化,就像发生了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一样,使生物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进化、绝灭和生态替代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它们交互发生,贯穿于进化过程的始终口论绝灭有生必有死,有兴必有衰,一切发生的东西都必然要走向绝灭,这似乎是哲学的最一般的原理。但如果有人问,恐龙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白垩纪的末期绝灭呢?为什么有的物种寿命很长,有的物种寿命却很短呢?物种绝灭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恐龙绝灭陨石撞击说新证据徐星关于恐龙绝灭的假说目前已经有几十种之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美国地球物理学家Alvarez等人在1980年提出的陨石撞击假说。他们认为在6500万年前,有一个直径大约10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地球,导致了恐龙及同时代的其它生物的突然...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犀牛是经过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变而残余下来的一类动物。如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只有几十头,分布于缅甸中部到马来西亚南部的广大地区。但是在史前的第三纪(距今三百万年以前),犀牛却是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种类现在在地球上已经绝灭了,人们只能从保存在石头里的遗骸——化石,来了解它们。这里给读者介绍一类已绝灭的犀牛——巨犀。这一类中的一些典型种类是现今知道的最大的陆生兽类,除了一些大型的恐龙以外,可能也是地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过去有的科学家曾把其中某些种类称为  相似文献   

17.
地质历史上有过几次大规模生物绝灭期,如泥盆纪末、二叠纪末,三叠纪末和白垩纪末.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垩纪末期的那次绝灭,导致在中生代称霸全球的恐龙很快地消声匿迹了.这些大规模生物绝灭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竟相提出了生存竞争、气候变化、彗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易绝灭特征与保护优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促使大量物种走向濒危和绝灭。物种濒危和绝灭不是随机的。具有某些特征的物种容易濒危和绝灭 ,即易绝灭特征。易绝灭特征包括个体大 ,繁殖力低 ,扩散能力弱 ,营养级高 ,家域大 ,种群小 ,种群波动大 ,分布范围窄 ,种群密度低 ,栖息地特化程度高和特殊栖息地类型等。研究物种的易绝灭特征可以为生物多样性提供预防性 (proac tive)的优先保护措施。尽管物种的易绝灭特征已经用于实际的物种保护中 ,然而由于物种的各种特征对物种濒危和绝灭的影响十分复杂 ,各个易绝灭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准确的研究。探讨适合不同类群和不同地区物种的易绝灭特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特殊地史发育、中医药传统和边境频繁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我国动物的濒危模式可能与国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二维Lotka-Volterra竞争系统的β持续生存与β绝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极限理论与延拓方法研究了二维Lotka-Volterra竞争务统在有限时间内的持续生存与绝灭问题,即β持续生存与β绝灭问题.给出了种群β持续生存与β绝灭的一些充分条件.所得结论表明:种群的β持续生存和β绝灭与种群的初始数量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只要控制种群的初始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即可保证两种群永远β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20.
一、恐龙自身因素类 包括恐龙蛋不能孵化说和竞争失败说。 1.恐龙蛋不能孵化说认为恐龙蛋不能孵化是导致恐龙绝灭的直接原因。研究发现,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和早白垩纪,很少发现恐龙蛋化石,而到恐龙衰退的晚白垩纪却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越来越多。其规律是恐龙越繁盛,恐龙蛋化石越少,而恐龙越衰退,恐龙蛋化石就越多。如我国盛产恐龙蛋化石的广东省雄盆地和河南西峡盆地,都是接近恐龙绝灭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