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准确测算大型医院住院患者可下沉至护理机构的数量,为合理推进分级诊疗和基层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性依据。方法 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和专家咨询,基于住院天数、病种和转归情况,建立住院病人下沉的筛选方法,并计算可下沉的床日数。结果 样本城市2016年可下沉之护理机构的病人为5 775人次,床日为51.6万。结论 为推进住院病人下沉,建议引入评估机制完善病人转诊规则,针对下沉病人的高发病种,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相应的资源配置。同时借助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进一步促进护理病人的下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已有的筛选策略和研究基础,运用SAS等软件对上海市2015年和2016年的医院服务数据库进行筛选,分析对比可下沉量的差距。结果 在门诊下沉方面,2016年较2015年可下沉病人占比减少1.8%,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门诊下沉量显著,降幅达16.5%;在康复和护理下沉方面,2016年较2015年可下沉病人占比分别减少0.5%和0.04%,可下沉床日数占比分别减少0.3%和0.9%。结论 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初见成效,但分流下沉工作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准确测算大型医院可以下沉的门诊病人数量,有助于明确分级诊疗潜力和评价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专家咨询、数据模拟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大型医院可下沉门诊病人的数据库筛选方法,并以华东某大型城市为样本地区进行实证模拟,发现其50家大型医院2016年可下沉门诊病人数占比为18.76%,其中能被社区医疗机构承接的门诊病人次占比为11.23%。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我国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困境以及相关解决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博弈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分析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法。结果 分级诊疗的难点在于未能实现拍累托改进,即患者和政府可以在分级诊疗制度中节约成本,但医生并未得到相应的激励,因此,缺乏下沉积极性。结论 若能够让政府和患者节省的一部分费用补贴给大医院医生,则这些医生就会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即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建立分级诊疗就医秩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政府、大型综合医院、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利益诉求,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方法 采用博弈论分析这些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利用激励相容理论提出建议。结果 政府投入不足,上级医疗机构不愿下沉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分级诊疗体系的推行。结论 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 目的 从目前护理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出发,探讨临床科室护理人员配置理想床护比,为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工作量测算法作为核心研究方法,采用工现场观察法对西安市某大型综合医院42个临床科室护士的工作量进行测算,并使用Excel、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公式运算和统计分析。结果 (1)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超过标准工作时间6小时;(2)所调研科室现有床护比仅为1: 0.46,缺编41.50%;(3)依据目前的工作量需要,内科病房的床护比应为1:0.62,外科病房床护比应为1:0.63,监护科室为1:2.08,平均床护比1:0.78。结论 临床科室医师人员配备亟待补充,医院应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合理测算后配置护理人员,通过工时测定提出了的理想床护比可为其他医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分级诊疗效果评价方法对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专家咨询和数据模拟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门诊分流、康复分流和长期护理分流在内的分级诊疗预期效果评价方法,并基于2016年华东某地区门诊和住院病人数据库,对分流预期效果进行了实证模拟,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分流效果预期良好,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医疗费用整体负担,各级医疗机构收益也有所保证,同时还能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级别城市的二级综合医院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探索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自设脑卒中康复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县级市和直辖市2所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对直辖市综合医院康复服务的移情性和有形性评价高于县级市医院,对服务响应性评价低于县级市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两所医院脑卒中康复服务的经济性评价均较低。结论 通过采取改善医务人员行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健全康复服务体系建设3个层面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级别城市二级综合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康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引入合理冗余因素的医生需求测算方法中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数据来源和调整方法,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套具有操作性的流程路径。方法 以某新建医疗机构为例,应用引入合理冗余的医生需求测算思路,通过收集数据、文献检索、专家论证等方法,明确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实际操作路径。结果 根据提出的测算路径测算得到的某新建医疗机构医生和床位配置标准符合当地经验判断,测算结果被当地卫生计生委认可,同时该测算路径被上级卫计委认可作为该机构审批依据。结论 提出的引入合理冗余因素医生需求测算方法的实现路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按照该实现路径得到的测算结果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了解北京市试点的医事服务费对某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某医院2011年的卫生服务量为基础,按照北京市试点的医事服务费标准,测算某医院2011年医事服务费收入。结果 门诊收入增加,而住院的收入减少,总收入也减少了。结论 医院自身应进一步强化成本管理,控制药品费用;政府要加强财政补助,努力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卫生部门还应加强对医院其他费用的监管,全面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的承担情况。方法 对4个省进行实地调研,对18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上报医疗机构对15项公共卫生职能的承担数为0.78,发文组与设置组承担数更高。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在医疗机构的开展情况不尽相同。院内公共卫生职能管理分散。结论 建议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内部单独设置公共卫生科(处),统筹全院公卫工作,并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公卫职责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前后闵行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状况的变化,探索研究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绩效的影响。方法 进行机构调查和二手资料分析。结果 改革后,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服务效率有所改进,医疗费用得到控制;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费用控制均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结论 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闵行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国省际卫生资源对医院创新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方法 基于2000—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各省份医院专利数量表示医院创新并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各省份医疗机构床位数、人均GDP、医疗卫生支出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运用面板空间杜宾的计量方法分别对全部省份,东部、中部、西部省份进行回归。结果 医疗卫生资源不仅对本省份医院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显著影响相邻省份的医院创新,即存在溢出效应;本省份医疗资源对本省份和邻省份医院创新的促进效果大体相当;东部、中部省份医疗资源对本省份医院创新作用显著,中部省份存在溢出效应。结论 进一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搭建省际之间资源与创新交流平台,促进东、西部省份溢出效应的提升,以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的机构调查,收集并分析2008—2012年3所公立综合性医院和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教育、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及重点学科建设状况的相关数据。结果 闵行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教育和科研能力有所提升,重点学科建设也有所加强;但仍然存在教学能力薄弱,科研水平层次偏低,缺乏高质量的重点学科等问题。结论 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医学教育、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但未来需进一步加大对科教和学科建设的鼓励和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接受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提供状况,为改进患者的整合服务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根据国内外文献,以自行编制服务协调性和连续性提供的问卷为工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9.6%的患者伴有1种及以上疾病,约73.0%在乡镇卫生院有就医经历,到过2家及以上机构就医的占51.3%;在乡村两级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能够获取村医和乡镇医生推荐转诊机构的比重最大,分别为28.4%和68.7%;上级医生能够根据下级机构相关诊疗信息连续诊疗的不到43.0%,下级医生能够根据前期诊疗信息继续诊疗的比例刚超4成;“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同样存在。 结论 农村慢性病患者的患病特点增加了在农村纵向医疗机构就诊的几率,但该网络提供连续性和协调性服务的程度却不高,应加强农村三级医疗机构间的全面整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孕妇分娩机构选择情况,并对影响分娩机构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加强分娩机构建设,合理配置助产机构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2019年5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办理建档立册的孕产妇,随机抽取420例孕妇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20份,获得有效问卷为395份。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孕妇基本资料、选择分娩机构考虑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选择分娩机构的因素。结果:90%以上的孕妇认为医疗技术水平、仪器设备水平、是否有新生儿科、医院声誉、服务态度、环境比较重要,是选择医疗机构会考虑的因素;大多数孕妇选择三级分娩机构、专科分娩机构进行分娩;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专家门诊、费用、医院级别可能是孕妇选择分娩机构类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孕妇趋向于选择三级、专科分娩机构进行分娩,增强二级和民营助产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合理配置助产机构医疗资源,更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 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 改革前后各级各类医院住院均次费用的逐年增幅差距很大,利用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后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得到控制。结论 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是影响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住院均次费用增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