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广州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广州市5家县级公立医院2010—2014年收入及业务数据,对增长率、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改革后财政收入增长,每职工平均门诊量增长,每职工平均住院日下降,门急诊次均医药费用及药品费下降,次均住院医药费用增长,次均住院药品费下降,药品收入占比下降。结论 广州市县级公立医院较好地执行了药品零差率政策,但综合改革尚未达到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目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综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药分开政策对医院经营效益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运用对比研究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广东省深圳市6家试点公立医院的经营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药分开政策实施后深圳市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减少,医院业务收入增加;大型三甲医院及专科医院门急诊人次及住院人次、收支结余率均增加,基层医院则减少;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及次均住院费用均上升。结论 医药分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收入结构,但医疗费用过高问题仍然突出,仍需完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政策对三甲医院经营行为的导向、存在的问题,为新一轮改革进程中有关三甲医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描述分析上海10所三甲医院1997—2006年收益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1999—2004年平均药品加成率持续快速递增,由13.0%跃升至30.9%,但2004年之后开始下降。(2)万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支出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卫生材料支出占医疗收入比重由1997年19.0%升至2006年29.3%;平均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收入比重经1999年跃升后维持在27%~30%之间。(3)1999年以来,10所医院平均医疗收入支出比从未超过1.00,总体呈略降趋势,反映医疗服务亏损率增加;同时,药品收入支出比一直维持在1.1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反映药品利润率增加。2004年后药品收支比呈下降趋势,在时间上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相吻合。(4)平均业务收入结余率、净资产结余率从未超过9.0%,2006年经费自给率低于100%。结论 (1)由于对医院实行“以药养医”补偿机制,为了维持盈亏平衡,医院是以不断增加的药品盈利来弥补不断增加的医疗服务的亏损,致使医院对药品依赖不弱反强。(2)在药品占医院收入比重受制于政策导向不断下降情况下,医院通过不断提高药品加成率来扩大药品盈利,但2004年上海开始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抑制了医院药品加成率的增长趋势,导致药品盈利减少,最终将打破以药品盈利弥补医疗服务亏损的平衡。(3)医院经营状况呈现收入与资产快速递增,但医疗服务与药品收入结构没有显著改善,且医护人员工作负荷不断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对患者就医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9家样本医院财务数据和386名患者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改革后,样本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值呈现下降趋势,患者药品费用占次均住院费用比例持续降低。结论 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政策贯彻实施到位,显著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但医院同时存在检查费用增长等问题,还需政府实施多种措施多管齐下,保障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药品零差率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推行,医院药品管理模式亟待改革。上海仁济南院运用第三方物流理论,探索了药房供应链服务外包的新型管理模式,并构建医院内部仅设一个“综合药房”的一体化管理格局。致力于构建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医院药品供应链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以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为核心的基本药物制度,已成为促进新医改提出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的重要环节,城乡居民对零差价政策的支持意愿及就医行为变化无疑是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观察点。以浙江省中部某县级市城乡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意愿与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政策成效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 城乡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了解意愿和知晓程度偏低,年龄、平均月收入、政策知晓度、次均医疗费用下降度、药品种类满足需求度、限制销售非零差价药品的支持度等是影响居民经常性流向城乡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及首诊选择愿意的主要促进因素。并针对问题与发现,提出了相关思考与讨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切实评估上海在推进医药分开改革过程中采取的药品零加成政策对患者负担的影响,收集了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某三甲医院及其母体医院2013—2014年的费用数据,对比分析了次均费、次均药费、次均个人自负费用、复诊率及药占比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负担相关指标下降明显,同时提出需要政府加大补偿、继续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发挥医保支持力度等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对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营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6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后县级公立医院收支结余下降,补偿渠道发生变化。结论 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和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警惕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损失向其他收费项目转移。  相似文献   

9.
在对两试点地区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现状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各利益相关方的改变,得出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可能产生的负性影响以及若想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所应具备的配套措施,为各地县级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后的补偿机制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现场调研和查阅文献的形式,对各地不同试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补偿机制在实际推行中出现障碍,出现财政投入落实不到位、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缓慢、医保支付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抓住补偿机制的三个关键要素,才能有效弥补医院的资金缺口,即保证政府资金的有效性,找出医疗服务价格的均衡点以及探索合理的医保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县级医院药品零加成后补偿机制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 依据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采用Vensim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模型,模拟药品零加成后医院的发展和运营情况。结果 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的头3年,适当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使其弥补57%的药品收入减少的损失,并且现有的政府财政投入增长率达到23.7%,医院的总收益增长可保持平衡。结论 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适当提高部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监管和政策的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全身用抗细菌药品为例,定量评估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北京市5家试点三级综合公立医院高价药使用变化的效果。方法 构建以药品限定日剂量为度量单位的高低价药品相互替代的用药结构指数分析体系,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对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北京市三级综合公立医院高价药使用变化的净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后,5家试点医院中的1家试点医院对高价药的使用显著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家试点医院对高价药的使用变化不明显,3家试点医院对高价药的使用显著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北京市5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在全身用抗细菌类药品中高价药使用变化的影响效果与不同的医院有关,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减少高价药使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施行对县级公立医院收支状况的影响。 方法 收集浙江省2011年12月启动改革的5个县(市)22家医院2011-2013年上半年的收入和支出数据,对定量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后,医院收入结构变化明显,一方面政府财政[1]补助额度逐年提高,财政补助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上升;另一方面,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药品收支结余对医院的补偿能力逐步减弱。结论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在改革实施后,依托合理的医疗服务调价手段和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14.
?????? 目的 了解北京市试点的医事服务费对某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某医院2011年的卫生服务量为基础,按照北京市试点的医事服务费标准,测算某医院2011年医事服务费收入。结果 门诊收入增加,而住院的收入减少,总收入也减少了。结论 医院自身应进一步强化成本管理,控制药品费用;政府要加强财政补助,努力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卫生部门还应加强对医院其他费用的监管,全面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宁夏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的基本运行情况以及综合实施效果变化,为更好的实施总额预付制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 对7家三甲医院2012年以及2013年的出院人次、次均费用、次均医保支付、非医保支付指标进行统计对比,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7家三甲医院总额预付制实施的效果。结果 2013年7家三甲医院一共透支了34.88%,2013年较2012年次均费用、次均医保支付、非医保支付比例均呈现增长趋势,次均医保支付增长幅度与次均费用增长幅度不成比例,而且次均医保支付增长均远远高于次均费用增长。宁夏人民医院和宁夏医科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的RSR值小幅度增加,其余5家三甲医院的RSR值均降低。结论 7所三甲医院透支严重,医院承担很大超支的风险和压力,对医院的正常运营会有影响。总体来看,政策没有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总额预付制的综合运行效果不明显。增强医保中心对医院的管理,医院内部要实行“总额控制、结构调整”的管理,健全信息系统,加强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补偿机制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业务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为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和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某县级公立医院的业务收入以及其中各类目收入的金额和占比在改革后的即时变化和趋势变化。结果 补偿机制改革后,样本县医院的总业务收入、门诊收入及住院收入的变化趋势均有明显的下降;在其构成方面,药品收入占比下降,而检查和治疗收入占比有所升高。 结论 补偿机制改革虽然减弱了药品对医院的经济激励,但服务价格的调整不足以补偿药品取消加成而损失的收入,医院的业务收入明显下降,并且具有变“以药补医”为“以检查补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乡镇卫生院各项收支及药品补偿状况,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取消药品加成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方法 收集华东三省49家乡镇卫生院财务及药品收支数据,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乡镇卫生院主要的补偿渠道依然是药品收入,乡镇卫生院收入增长主要归因于增加药品收入。在财政补助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的平稳运行有影响,可采取加强财政补助、建立综合补偿机制、遏制药品价格虚高等措施保证乡镇卫生院在改革中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某县乡镇卫生院医疗费用和住院人次的变化,探讨了基本药物制度和支付制度改革对乡镇卫生院住院服务产生的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和支付制度改革的综合作用使乡镇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但是补偿费用并没有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约束了医生的用药习惯,同时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建议政府调整基本药品结构,扩大基本药品种类,适当增加财政补偿额度,加强监管,防止县级医院重蹈城市大医院盲目发展的覆辙。  相似文献   

19.
药品可及性视角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可及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江西、四川和重庆共24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的配备率、招标采购、配送时间以及患者药品负担得到了明显改善,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不断提高,但是在目录遴选、招标采购、药品配送、人才队伍建设和补偿机构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举证责任倒置实施以来,该政策对医生的影响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青岛、西安两地9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共256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举证责任倒置一方面给医生的医疗行为带来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医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发生过纠纷、被起诉的医生,对其以后的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结论:医院除应加强对医生医疗技术、法律知识培训外,还应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缓解医生的心理压力,解除其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