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文献研究进展和政策推进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1978—2016年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通过对文献研究主题、数量与时间分布的三维匹配,将我国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演变历程分为起步(1979—1991年)、探索前期(1992—2001年)、探索中期(2002—2009年)、探索后期(2010年至今)4个阶段。结论 不同时期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政策推进均滞后于学术研究,缺乏政策导向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仍处于探索阶段,亟待标准化;核算技术标准化是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标准化的核心;未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功能应向医疗质量安全成本一体化扩展;夯实核算基础与完善配套政策是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 目的 为提高精神卫生护理服务项目的收费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全成本核算和剔除财政补助收入的成本核算方法。结果 精神特级护理成本为7.70元/小时,剔除财政后成本为7.40元/小时;一级和二级护理成本为135.00元/日和63.50元/日,而剔除财政补助后成本为130.50元/日和61.40元/日。结论 应提高精神科的护理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同时标准应该体现护理级别。收费标准的确定按照护理服务项目的成本和剔除财政补助后的成本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7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医疗成本的测算和成本构成分析,找出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别采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血液透析的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进行测算。结果 成本构成中直接医疗成本占总医疗成本的比重最大,为36.68%,其中6所医院的血液透析收费标准低于成本,是血液透析成本的89.35%(均值)。结论 透析液和一次性材料应成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调整血液透析收费标准和调整支付方式已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公立医院机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现状,提出推进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的政策建议。方法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针对市级公立医院机构和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分别开展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具有良好的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基础,并已经采用作业成本法开展项目成本核算试点;区属公立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比例不高,核算基础较为薄弱,核算规范和标准不统一。结论 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开展项目成本核算试点、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本核算方法,从全市层面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学分类,为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运用Delphi法、层次分析法对所调查城市目前所开展的67项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科学分类。 结果 将上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划分为突发紧急及传染病类、支农支边与义诊类、疾病预防类、保健类,并对其附加权重。 结论 政府可根据不同等级公立医院提供不同类别公共卫生服务,对各级公立医院具有针对性的财政补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手术医疗收费结构比例,找出医疗收费结构中的缺陷。方法 对639例手术医疗收费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不同类别手术费用间价格的差异性。结果 在手术及麻醉医疗消费中,药品、耗材的费用在医疗消费中所占比例较大,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在费用中未合理体现。结论 医疗费用的合理管控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作为保障,医务人员劳动价值需要公平合理的体现在医疗费用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县级医院药品零加成后补偿机制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 依据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采用Vensim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模型,模拟药品零加成后医院的发展和运营情况。结果 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的头3年,适当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使其弥补57%的药品收入减少的损失,并且现有的政府财政投入增长率达到23.7%,医院的总收益增长可保持平衡。结论 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适当提高部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监管和政策的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目前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财政补偿现状,为完善新医改后的补偿机制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当前现状进行剖析。结果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财政补偿存在政府投入不足、不合理、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论 可通过规划卫生资源、调整医疗收费、推广成本核算等方式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视角界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方法 以广东省A市为例,根据该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市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对该市128个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个病种、乡镇卫生院101个病种、社区卫生服务站38个病种和村卫生室34个病种作为四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结论 应依据四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从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基层首诊制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分类属性下军队综合医院临床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医疗安全及综合绩效水平。方法 采用疾病诊断相关组作为基本风险调整工具,建立临床绩效评价模型,分析研究各类军队医院临床服务绩效。结果 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医院间临床绩效指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军队医院间差异不明显,各单项指标在不同分类维度上的差异情况各不相同。结论 通过基本风险调整可较为客观地评价不同类型医院的临床医疗服务绩效水平,为明确各类医院临床管理目标导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河北省二甲、三甲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的状况和经费负担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45所二甲、三甲医院6 013名卫生技术人员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结果 三甲医院人员各类项目参加率均高于二甲医院。两级医院人员参加率高的项目有收益率低,参加率与有收益率背离。教育费用负担有单位全部负担、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和个人全部负担3种形式。二甲医院3种负担的课程次数构成比分别为22.23%、16.03%、61.74%,单位全部负担和个人全部负担是主要的负担形式;三甲医院为19.50%、29.56%、50.94%,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是主要的负担形式。结论 投入不足和制度落实不到位是二甲医院滞后的主要原因,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是较为合理的负担形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某省级三甲医院对《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执行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某省级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的药品使用情况。结果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能基本满足该院临床治疗需求;对门诊医保患者费用控制具有显著作用,但对住院医保患者的药品费用控制效果不明显,对不同疾病药品费用控制效果不一。结论 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用药考核制度,需加强中高档药物使用的监管,并增加相应的适应症限制,应考虑将临床治疗可供选择、药价适应的药品纳入目录。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以北京市医院为例,了解现阶段医务人员对积极性的认知现状,探索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问卷调查法并深入访谈法。结果 逾八成的医务人员对积极性至少有一定程度了解,积极性最重要体现前五项为:自觉履行救死扶伤的宗旨;良好的医疗质量;适宜的工作量使患者能得到妥善救治;快捷的服务效率;过度医疗。近八成的医务人员认为员工积极性正在削弱,积极性削弱最重要原因前五项为:付出与所得不相称;医患关系不和谐;缺乏职业安全感;工资待遇低;工作的不到应有的认可、重视、尊重。逾九成的医务人员认为应调动员工积极性,积极性调动最重要措施前五项为: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员工意见和建议受认可、重视、尊重的程度;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对积极性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岗位、部门、编制、月收入等。结论 积极性认知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展医务人员服务积极性认知现状调查,熟悉相关影响因素,有利于从源头上为切实落实“调动积极性”提供一个参考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保险规制效果,筛选优先干预措施,为建立有效的医院规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现行医疗保险规制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策略实施情况,运用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医疗保险规制的主要策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 结果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下一步规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接下来依次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及医疗保险筹资和费用补偿。结论 在促进后付制(按项目付费)向预付制转变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拟合医疗服务需求时间序列资料的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出院人次进行模型拟合。结果 模型拟合得到的最优模型为一阶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模型预测2020年某市三甲医院的出院总人次将为93.88万人次。结论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适用于出院总人次时间序列模型拟合,预测结果显示,在没有外来干预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三甲医院出院总人次将会延续2009年以前的上升趋势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病人安全文化与医疗服务结局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病案评阅表对我国东、中、西3省(直辖市)18所公立医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计划性剖宫产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5个病种进行调查;通过机构问卷调查,收集医院层面的医疗服务状况数据;采用中国版医疗机构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量表进行病人安全文化调查。结果 在医院层面上,未发现病人安全文化与医疗服务状况各指标的关联性;在病种层面上,多因素分析也未显示病人安全文化与治愈好转状况、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的关联性。结论 病人安全文化对医疗服务结局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通过间接途径作用于医疗服务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