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合医院单病种过程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综合医院6个单病种的医疗规范性、治疗有效性、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以及有关影响因素。 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单病种控制和临床路径要求,对浦东新区7所区属公立综合医院的肺炎、急性心梗死、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计划性剖宫产等6个病种进行病案评价。 结果 (1)6个单病种的医疗规范率总体为40.94%,治疗有效率(治愈或好转率)总体为96.84%。(2)平均住院日为2型糖尿病最长,急性阑尾炎最短;医疗费用最高为急性心梗,最低为急性阑尾炎;此外,遵循单病种质量控制或临床路径要求可降低部分疾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结论 浦东新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病种质量控制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肺部专科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基于病种的精细化医疗管理模式。方法 借鉴澳洲版DRGs体系,建立医院病种分类目录,并按病种目录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结果 实施病种管理以来,病例组合指数(CMI)呈明显升高趋势,从2013年0.94提高到2016年的1.04;医疗费用指标基本保持稳定;6个医疗质量指标有明显提高。结论 按病种管理有利于优化医院病种结构调整、控制医疗费用以及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运行效果。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湖北省A县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就医费用及补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际补偿比低于新农合全体患者,患者负担沉重;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定额支付标准能够引导供方诊疗行为;支付方式改革可能出现了人为加重诊断的负面效应。结论 逐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覆盖范围,采用混合式的补偿模式,科学疾病分类、制定和调整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针对支付方式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针对性地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盈亏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2011年12月—2016年6月北京某三甲医院28 995例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出院病历首页信息和医疗保险费用信息,以医院是否盈亏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医院是否盈亏与住院天数、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呈负相关,与年龄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 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是否盈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陕西省子长县人民医院在实施平价医疗前后经营管理状况的不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计算医院2007年和2009年工作量、成本、业务收入,运用盈亏平衡分析计算盈亏平衡点工作量、盈亏平衡点业务收入及安全边际率。结果 通过对医院2年的盈亏平衡分析发现,医院2009年经营状况比2007年好很多,但是,在不考虑财政拨款的情况下,2年均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结论 由结果可见政府的财政拨款对公立医院的经营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医院需从增加业务量及控制成本各方面来保障其经营状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宁夏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的基本运行情况以及综合实施效果变化,为更好的实施总额预付制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 对7家三甲医院2012年以及2013年的出院人次、次均费用、次均医保支付、非医保支付指标进行统计对比,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7家三甲医院总额预付制实施的效果。结果 2013年7家三甲医院一共透支了34.88%,2013年较2012年次均费用、次均医保支付、非医保支付比例均呈现增长趋势,次均医保支付增长幅度与次均费用增长幅度不成比例,而且次均医保支付增长均远远高于次均费用增长。宁夏人民医院和宁夏医科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的RSR值小幅度增加,其余5家三甲医院的RSR值均降低。结论 7所三甲医院透支严重,医院承担很大超支的风险和压力,对医院的正常运营会有影响。总体来看,政策没有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总额预付制的综合运行效果不明显。增强医保中心对医院的管理,医院内部要实行“总额控制、结构调整”的管理,健全信息系统,加强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农村患者医疗费用变动的影响因素,探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方法 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两个区为例,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农村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在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就诊流向对次均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结论 应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以控制农村患者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剖宫产为例研究病种管理方式,探讨病种纳入标准。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不同指征剖宫产按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组,并对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组不同指征剖宫产数据根据住院费用指标可分为3组,按照住院天数指标分类则可归纳为2组,并且经分析发现,影响不同指征剖宫产术住院总费用的因素主要为药费、住院天数。结论 可以依据医疗资源消耗的相似性制定病种纳入标准,扩大病种质量控制体系范围;此外,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加强病种质量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 目的 了解北京市试点的医事服务费对某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某医院2011年的卫生服务量为基础,按照北京市试点的医事服务费标准,测算某医院2011年医事服务费收入。结果 门诊收入增加,而住院的收入减少,总收入也减少了。结论 医院自身应进一步强化成本管理,控制药品费用;政府要加强财政补助,努力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卫生部门还应加强对医院其他费用的监管,全面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视角界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方法 以广东省A市为例,根据该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市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对该市128个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个病种、乡镇卫生院101个病种、社区卫生服务站38个病种和村卫生室34个病种作为四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结论 应依据四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从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基层首诊制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保险规制效果,筛选优先干预措施,为建立有效的医院规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现行医疗保险规制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策略实施情况,运用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医疗保险规制的主要策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 结果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下一步规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接下来依次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及医疗保险筹资和费用补偿。结论 在促进后付制(按项目付费)向预付制转变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药分开政策对医院经营效益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运用对比研究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广东省深圳市6家试点公立医院的经营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药分开政策实施后深圳市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减少,医院业务收入增加;大型三甲医院及专科医院门急诊人次及住院人次、收支结余率均增加,基层医院则减少;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及次均住院费用均上升。结论 医药分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收入结构,但医疗费用过高问题仍然突出,仍需完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借鉴国内外日间手术管理经验,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实施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0年(临床路径实施前)、2013年(临床路径实施后)和2016年(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开展后)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后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平均住院日缩短,人均治疗费用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2013年、2016年的手术感染率都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医院和科室的经济效益,为政府节约医疗资源,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 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 改革前后各级各类医院住院均次费用的逐年增幅差距很大,利用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后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得到控制。结论 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是影响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住院均次费用增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非医保患者就医现状调查,研究兼顾好不同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患者和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效能的对策,为建立和优化就医需求引导机制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利用SPSS20.0描述性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非医保患者在沪就医原因列前五位的分别是沪医疗机构技术水平高,疾病需要,设备先进,在沪居住,药品种类齐全;相当比例患者为复诊或随访;平均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高于医保患者。结论 通过有效方法影响就医者行为,引导医疗需求,合理分流和优化在市级综合医院非医保患者的医疗需求,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对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实施以工作量为基础,以加强质量控制、强化服务对象满意,重视成本控制,同时兼顾管理效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薪酬分配方案。结果 医院各项运行指标及质量指标同比明显提高。结论 内部绩效改革对医院医疗综合质量及服务能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7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医疗成本的测算和成本构成分析,找出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别采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血液透析的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进行测算。结果 成本构成中直接医疗成本占总医疗成本的比重最大,为36.68%,其中6所医院的血液透析收费标准低于成本,是血液透析成本的89.35%(均值)。结论 透析液和一次性材料应成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调整血液透析收费标准和调整支付方式已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费用规制策略效果,筛选优先干预策略。方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医院费用的重要规制手段:医疗服务定价方式、药品流通体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失效程度、干预迫切性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导致我国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在于药品流通体制的管制失效;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规制作用不强,这是导致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控制的第二位原因。 结论 改善我国医疗费用规制效果的优先策略是进一步强化药品流通体制规制改革的推进力度;其次,亟待深化医保制度支付方式的费用控制机制探索,发挥医保制度作为第三方对医疗费用的重要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住院医疗费用的结构构成,分析不同付费方式下影响费用结构变动的趋势与特征,为控制住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达7.84%,以2012—2013年变动振幅较大;药品费、治疗费、化验费是引起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三者累计贡献率为78.38%;其中化验费和治疗费呈持续正向变动,药品费呈持续负向变动。结论 控制住院医疗费用应结合不同付费方式分类制宜,药品费和检查化验费比重过高,而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服务价值的诊疗手术费等过低,费用结构有待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与支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