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31-57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中单型的翅果铁线莲组(sect. Pterocarpa)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写出了此组及其惟一种,翅果铁线莲(C. brachyura)的分类学简史和形态描述,给出此种的插图。根据其体态及花构造近似亚洲东部的辣蓼铁线莲(C. mandshurica Rupr.)和圆锥铁线莲(C. terniflora DC.)[二种均为威灵仙组(sect. Clematis)的成员],推测翅果铁线莲可能源自威灵仙组。  相似文献   

2.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的灌木铁线莲组sect. Fruticella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5种、2 变种和3变型;对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本组2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组下分类 群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各分类群的3幅插图。根据花的构造 认为在铁线莲属中,灌木铁线莲组与黄花铁线莲组sect. Meclatis在亲缘关系上最为接近。二组拥有的共 同特征为: 花的4枚萼片呈黄色,斜上方开展;雄蕊花丝下部变宽,呈披针状条形。二组的区别为: 灌木铁 线莲组的萼片边缘在花开放后展宽成膜质狭翅,雄蕊无毛;而在黄花铁线莲组,萼片边缘不展宽,雄蕊花丝 被柔毛。本组5种的花构造一致;在其他营养器官形态特征方面观察到以下演化趋势: (1)叶由不分裂到羽 状全裂,由绿色到灰绿色,由狭菱状卵形到条形;(2)花序含数朵花,具花序梗和2苞片,生于当年生枝顶端, 到花数目减少到1朵,花序梗和苞片消失,花生于当年生枝的腋生短枝顶端。根据上述演化趋势认为灌木 铁线莲的模式变型C. fruticosa f. fruticosa (叶绿色,狭卵形或披针形;花序通常含数朵花,顶生于当年生枝 上)是本组的原始类型,其他种可能均源出于此类型。根据花序特征,本组被划分为2系。第1系,灌木铁线 莲系ser. Fruticosae,含4种,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及相邻干旱地区,向北达蒙古戈壁荒漠,向南在甘肃越过 秦岭到达甘肃南部。在黄土高原北部及相邻的内蒙古西南部集中分布本系全部4种,这里是灌木铁线莲 组的分布中心。第2系,绿叶铁线莲系ser. Virides,含绿叶铁线莲C. viridis 1种,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北部的 高山灌丛草地。  相似文献   

3.
4.
5.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 L.的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 Spach s.l.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72种和15变种,这些种被归类于6个亚组中,其中包括首次描述的1系、5种和2变种,以及做出的2新等级.对单性铁线莲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了组、亚组、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分亚组检索表及各亚组的分种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在研究了此组全部种类的标本之后,观察到此组几个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1)萼片在数目上由4枚演变到8枚,在开展方向上由平展到直上展,在形状上由长圆形到狭条形,在长度上由比雄蕊稍长到2-4倍长于雄蕊,其卷叠式由镊合状到次生的覆瓦状;(2)花药药隔顶端由不具突起到具短或长的突起;(3)雌花退化雄蕊的数目由多数到定数、少数,以至完全消失;(4)花序自当年生枝的叶腋发生演变到与数叶同自老枝的一腋芽中发出.根据上述演化趋势推断本组各亚组间的亲缘关系如下:subsect. Dioicae (34种,广布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花构造(萼片4,镊合状排列,平展,通常呈长圆形,稍长于雄蕊或近等长,外面边缘被短绒毛;雄蕊花药呈长圆形,药隔顶端无突起;雌花具多数退化雄蕊;花序自当年生枝的叶腋发出)与具两性花的威灵仙组欧洲铁线莲亚组sect. Clematis subsect. Clematis 的花极为相似,区别主要在于本亚组的花为单性,由此判断subsect. Dioicae可能是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的原始群,源出于欧洲铁线莲亚组.本组的第二亚组subsect. Lasianthae(2种,分布于北美西南部)与subsect. Dioicae 在亲缘关系上极为相近,区别只在于其花序或具花当年生枝与数叶一同由老枝的一个腋芽中发出,此亚组当是从subsect. Dioicae衍生出的一个小群.第三亚组subsect. Microphyllae(7种,特产澳大利亚)也与subsect. Dioicae相近缘,但此亚组的萼片变狭长,多呈条形或狭条形,常2-4倍长于多少变短的雄蕊,雌花的退化雄蕊数目变少,16-2枚,根据这些进化特征,推测此亚组也源出于subsect. Dioicae.第四亚组subsect. Aristatae (16种,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邻近岛屿)与subsect. Microphyllae 在亲缘关系上相近,但本亚组的花药药隔顶端具短或长的突起而不同,根据此进化特征,推测本亚组系由后者演化而出.第五亚组subsect. Hexapetalae (11种,特产新西兰)的花构造与分布于澳大利亚的subsect. Microphyllae相似,但其萼片为覆瓦状排列,外面边缘不被短绒毛,在多数种多于4枚,为5-8枚而不同.据Godley 的研究,本亚组中的C. afoliata的花有4枚萼片,排成2轮,每轮的2枚萼片均为近镊合状排列;另外,在C. paniculata花的6枚萼片中,4枚为覆瓦状排列,其他2枚有时内向镊合状排列.从上述情况可见此亚组的萼片覆瓦状卷叠式可能是由镊合状卷叠式演变而来的一种次生现象,并由此推测,此亚组可能与subsect. Microphyllae相同,也源自美洲的subsect.Dioicae.最后一个亚组subsect. Insidiosae(2种,特产马达加斯加)的雌花萼片直上展,退化雄蕊完全消失,具有这些进化特征,当是单性铁线莲组的进化群,可能源出自具定数或少数退化雄蕊的subsect. Microphyllae.  相似文献   

6.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06,26(4):341-344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中单型的翅果铁线莲组sect .Pterocarpa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写出了此组及其惟一种,翅果铁线莲C.brachyura的分类学简史和形态描述,给出此种的插图。根据其体态及花构造近似亚洲东部的辣蓼铁线莲C.mandshuricaRupr .和圆锥铁线莲C.ternifloraDC.(二种均为威灵仙组sect .Clematis的成员) ,推测翅果铁线莲可能源自威灵仙组。  相似文献   

7.
毛茛科铁线莲属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较全面地观察了铁线莲属 (Clematis)植物和邻近类群的叶表皮特征 ,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光学显微镜下 ,观察了铁线莲属 12组 6 3种 5变种及其同族邻近类群 3属 9种 ;在扫描电镜下 ,观察了铁线莲属 7组 2 7种 2变种及其邻近类群 2属 6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叶表皮细胞形状 (表面观 )为多边形、不规则形 ,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 ,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 ,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 ,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扫描电镜下可见 :叶片通常具有条纹或有颗粒状或鳞片状附属物 ,气孔器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在黄花铁线莲组 (sect.Meclatis (Spach)Tamura)和灌木铁线莲组 (sect.FruticellaTamura)中 ,叶表皮具有双面气孔器的特征对于组下亚组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并且叶表皮特征对于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也有一定的价值 ,同时也为属下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8.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较全面地观察了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和邻近类群的叶表皮特征,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12组63种5变种及其同族邻近类群3属9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7组27种2变种及其邻近类群2属6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叶片通常具有条纹或有颗粒状或鳞片状附属物,气孔器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在黄花铁线莲组(sect. Meclatis (Spach) Tamura)和灌木铁线莲组(sect. Fruticella Tamura)中,叶表皮具有双面气孔器的特征对于组下亚组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并且叶表皮特征对于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也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为属下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9.
铁线莲属大叶铁线莲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的大叶铁线莲组sect. Tubulosae进行了修订, 确定此组含9种2变种和3变型, 对此组的分类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 研究了此属大多数种的花粉形态, 写出此组组下分类群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 并附有全部种的插图。此组9种被划分为2亚组, 其中原始群羽叶铁线莲亚组subsect. Pinnatae(有2种, 1种分布于中国河北和东北, 另1种产日本)在木质藤本习性、花构造、花粉形态(具3沟)等方面与威灵仙组sect. Clematis颇为近似, 区别主要在于萼片在开放初期近直立, 以后平展, 雄蕊花丝被毛, 此亚组可能源于威灵仙组。进化群大叶铁线莲亚组subsect. Tubulosae(有7种, 分布于我国东部、北部和台湾, 朝鲜和日本)为直立多年生草本、小亚灌木或小灌木, 花通常杂性, 萼片直立(花萼呈筒状, 稀呈坛状), 顶端或上部反曲, 雄蕊常有毛, 花粉通常具散孔, 只在1种(原始种大叶铁线莲C. heracleifolia)具3沟, 此亚组可能由羽叶铁线莲亚组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07,27(1):1-28
(1)对毛莨科铁线莲属Clematis的铁线莲组sect.Viticella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确定此组包含13种,1亚种和2变种(包括2新种和1新变种等级),写出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将此组划分为3亚组,4系,写出区分组下各级分类群的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2)特产我国东部的单型毛萼铁线莲亚组subsect.Hancockianae(花具4枚平展,不展宽的萼片,雄蕊无毛)被认为此组的原始群。铁线莲亚组subsect.Floridae(花具5-8枚平展,强烈展宽的萼片,雄蕊无毛,花粉具散孔)和湖州铁线莲亚组subsect.Viticellae(花具4枚渐升,多少展宽的萼片,雄蕊花丝常被缘毛,花粉具3沟)可能均由毛萼铁线莲亚组衍生而出。(3)在我国东部集中分布此组的3亚组,3系的8种,1亚种和1变种,这里是此组的分布中心,也可能是此组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1.
新疆贝母属的订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所收集到的标本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新疆贝母属进行了整理。归并9种和21变种。确认新疆贝母属有7种,包括一新分布种,裕民贝母F.stenanthera。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含笑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守标  张定成 《植物研究》2002,22(2):129-130
发表了中国含笑属一新种  相似文献   

13.

7种铁线莲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描述了我国产毛茛科铁线莲属的7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其核型公式分别为:芹叶铁线莲和宽芹叶铁线莲为2n(2x)=16=10m+6st(2SAT);黄花铁线莲和棉团铁线莲及山木通为2n(2x)=10m+4st+2t(2SAT);圆锥铁线莲为2n(2x)=32=20m+8st(2SAT)+4t(2SAT);吴兴铁线莲为2n(4x)=32=20m+6st(4SAT)+6t(4SAT);本文还讨论了一些种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云南剌皮属Heterochaete Pat.10种,其中1个新种,3个国内新纪录种。新种是思茅剌皮H.simaoensis Hu et J.Z.Lisp.nov。本文所研究的标本藏于湖南师范大学真菌标本室(MHHNU)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梣属植物的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三省 《植物研究》1985,5(1):37-70
梣属(Fraxinus L.),隶属于木犀科(Oleaceae)木犀亚科(Oleo-ideae)的梣族(Fraxineae),又称为白蜡树属,包括许多经济价值很高的乔灌木,有许多质地优良的用材树种以及绿化、观赏树种。白蜡树Frxinus chirensis Roxb。  相似文献   

16.
中国鹿花菌属志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鹿花菌属 Gyromitra Fr.的一系列研究导致该属传统的概念、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本文在接受了 Harmaja 将 Discina 和 Neogyromitra 合并在Gyromitra 名下的观点的基础上,报道了近年来作者在我国鹿花菌属研究中所确认的8个种。其中乳白鹿花菌 Gyromitra lactea 和新疆鹿花菌G.xinjiangensis 为新种,含糊鹿花菌G.ambigua、帚状鹿花菌 G.fastigiata 和亮鹿花菌 G.splendida 为我国首次报道。我国文献中所记载的鹿花菌 G.esculenta 在我国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7.
紫盘菌属Smardaea是Svrcek(1969)在Ascobolus amethystinusPhill.基础上建立的。其主要特征为:子囊非淀粉质,孢子椭圆形,具纹饰,囊盘被组织明显紫色,2层,内层交错丝组织型,外层球胞组织型至角胞组织型。本属成员以前在我国未见报道。作者近年来在研究中国盘菌区系过程中发现本属2个种,一个为紫色紫盘菌S.purpurea Dissing;另一个为新种,命名为小孢紫盘菌S.microspora sp.nov。本新种与本属其它3个种的区别主要在于较小的子囊孢子,低的表面纹饰。  相似文献   

18.
紫盘菌属Smardaea是Svrcek(1969)在Ascobolus amethystinusPhill.基础上建立的。其主要特征为:子囊非淀粉质,孢子椭圆形,具纹饰,囊盘被组织明显紫色,2层,内层交错丝组织型,外层球胞组织型至角胞组织型。本属成员以前在我国未见报道。作者近年来在研究中国盘菌区系过程中发现本属2个种,一个为紫色紫盘菌S.purpurea Dissing;另一个为新种,命名为小孢紫盘菌S.microspora sp.nov。本新种与本属其它3个种的区别主要在于较小的子囊孢子,低的表面纹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虫囊菌属(Laboulbenia)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及新记录变种各1个:海南虫囊菌(L.hainanensis Ye et Y.H.Shen sp.nov.)寄生于齿负泥虫[Lema eoromandeliana (Fabricius)],福建虫囊菌(L.fujianensis Ye sp.nov.)寄生于长唇步甲属(Dolichoctissp.),蠕形虫囊菌(L.vermiiormis Balazuc)寄生于锯缘步甲(Peripristus alter Cast.),瘤壳虫囊菌婆罗洲变种(L.thyreopteri Thaxt.var.borneensis Thaxt.)寄生于四斑长唇步甲[Dolichoctis tetraspilotus(Macheay)]。 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国产6种铁线莲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我国产铁线莲属Clematis L.6个种的染色体研究结果。其中2种(灌木铁线莲和粗柄铁线莲)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为首次报道,1种(女萎)为国内首次报道。6种均为二倍体(2n=2x=16),基数为8(x=8)。本属基数为8的二倍体核型公式概括如下: 2n=2x=16=10m+2st+(4或2或0)st[(2或0)SAT]+(0或2或4)t[(2或4)SAT]核型特征是:中型(4—10.5μm);1—5号为m染色体,6号为st染色体,7—8号染色体变异于st和t之间;具1或2对随体(SAT)染色体。该属染色体的演化处于两种水平:数目变化(包括多倍化和非整倍体变化)和结构变异。后者是本属物种形成的主要方面。3种具异形同源染色体,这种杂合性可能是缺失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