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龙县是贵州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代表地区之一,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专业组队、查阅文献、地方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县4个乡镇9个村的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220份当地特色资源及其地理生态信息。并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消长情况以及收集品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安龙县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硒肥在地方特色生物资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现有硒肥利用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对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开展人工施加硒肥。对地方特色水果、蔬菜、药食同源植物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生物资源施用硒肥进行富硒化利用研究报道较少。为逐渐满足缺硒和低硒地区居民补硒的需求,科学开展优势特色生物资源利用,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特色生物资源人工补硒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促进我国生物资源学科建设、推动我国生物资源产业发展,尤其是基于生物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利用;在生物质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处理处置、生物遗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5):F0003
依托塔里木大学建设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新疆阿拉尔市,于2004年6月成立。实验室以“环塔里木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特殊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开发利用、荒漠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重建、天然产物分子结构与功能”四个研究方向从事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在功能重组和合理架构的过程中,形成了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室、果树遗传育种研究室、应用微生物研究室、生物多样性研究室、天然产物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析测试室、植物组织培养及种苗繁育基地、化学工程及大规模发酵中试基地的“七室两基地”的研究单元。  相似文献   

5.
邵桦  杨京彪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2021,29(8):1120-26543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佤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研究佤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佤族聚居人口最多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 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方法调查了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表明: 佤族传统使用的野生植物十分丰富, 是当地佤族形成传统饮食、医药、服饰、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基于自然崇拜形成的生态观、习惯法和节庆习俗可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地方政府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应用于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 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生物资源减少、保护意识薄弱、外来文化侵蚀等是文化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 地方社区将特色生物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足, 制约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亟需健全保护传统知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和制度, 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 加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立于1958年,前称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1972年改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2015年改称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隶属广东省科学院,是极具华南地区特色、从事生物资源研发的知名研究机构,是广东省昆虫学会、白蚁学会、动物学会和养蜂学会的挂靠单位。主办中文核心期刊《环境昆虫学报》。生物资源所围绕野生动物保育与资源利用、有害生物监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三大研究方向,主要开展珍稀野生动物(包括昆虫)资源评价和保育;特种经济动物和实验动物的育种、养殖和创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既丰富又受威胁。当地公众不珍惜自然、无保护常识。为拯救该地区生物资源,笔者深入基层山区村户、不拘形式或小型非正式座谈讨论方式,对1000余人进行了公众保护意识教育,使他们懂得了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益在自身和长久,控制狩猎和择猎以确保野生动物种群稳定,改变“刀耕火种”、以计划限量采伐维护森林环境等。文中对未来公众保护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氨基酸和生物资源》于2016年4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更名为《生物资源》,出版物号为CN42-1886/Q。该刊创刊于1975年,历经40年的发展,报道了一批以氨基酸为特色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生物资源》将在2017年正式编辑出版。主要刊载动植物资源、遗传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生物资源利用与评估应用技术,生物资源多样性及保护利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生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日趋濒危的生物资源是世界各国当务之急。本文概述了生物资源的概念、重要性和基本特征,介绍了世界生物资源物种数目、管理利用情况及濒危现状,对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物资源再利用原理与技术》评介为促进生物资源的再利用,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保护地球的“环境卫生”,把资源的再利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科技水平,蔡泽民先生编著了《生物资源再利用原理与技术》一书。该书融理论性、实用性、综合性于一体,读后能达到懂原理、会...  相似文献   

11.
保护生物学——生物学的新分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物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生物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拯救珍衡濒危物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及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等3个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保护生物学形成的历史、探讨的问题、与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通报》2006,41(7):14-14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担、秭归县环保局和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参加、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资助的“秭归县桃花水母抢救性保护研究”课题于近日在武汉通过验收。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原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附近位于长江边的3个水潭——天音潭、卧牛潭和鸭子潭的桃花水母的种类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近年来, 传统知识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与生物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保护问题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论坛已成为焦点议题。然而, 传统知识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在分析相关国际公约有关传统知识的概念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过去几年在中国民族地区的相关研究工作, 提出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可分为以下5类: (1)传统利用农业生物及遗传资源的知识; (2)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 (3)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4)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惯法; (5)传统地理标志产品。本文还针对目前传统知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开展传统知识调查、整理、编目、继承、发展、保护和推广应用的各项措施, 并提出建立国家法规制度, 以确保公平公正地与地方社区和土著居民分享因利用传统知识而产生的惠益。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态学报》2005,29(4):i005-i005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中心于199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南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心拥有植物学博士点和生物学硕士点,现有在职科技人员43人,其中研究员7人,博士生导师4 ,“百人计划”人才2人,“西部之光”人才计划3人,博士12人,形成了以常务副所长、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吴宁研究员为主的一批青藏高原东缘及长江上游地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5.
苏铁首批列入国家 自然保护工程规划 中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复杂的自然条件、多山的地貌、较古老的地质历史,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中国是全球生物“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也是全球三大农业遗传育种资源中心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关于生物技术植物育种的综合研究”事业的一环,日本农林水产省从1991年着手研究开发抗植物病毒的蔬菜.期限5年,以蔬菜、茶叶业试验场和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为中心.联合地区生物技术事业,打算与自治体的研究机关共同进行研究.植物基因工程作为向自治体的研究所普及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2月19日17时在湖北省水产局、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技人员和湖北省石首市渔民的密切配合下,一头长2.29米,重150公斤的雌性白暨豚在长江石首江段北门口被艰难地捕捉,并安全运抵长江天鹅洲故道水域,这标志着白暨豚“迁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逐渐引起重视.关注生物资源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就突出了.本文是在建立“云南生物资源数据库框架”基础上,根据资料所做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研究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学术机构。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水生所科研人员率先有计划地针对全国主要水体开展了实地科学考察,产生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原始生态学数据;随着显微拍照和测序技术的进步,调查还产生了各种浮游生物显微照片和大量的遗传数据。这些数据为水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和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推进水生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此外,面向国家在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学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水生所科学数据中心)(http://sdb.ihb.ac.cn/)聚焦科学数据标准规范、安全可控和开放共享,对上述科学数据进行收集保存、汇交整合、分级管理和分析挖掘,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20.
湿地及其利用与保护(下)陈伟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香山100093)(续1996年第31卷第7期第4页)4湿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般而言,我国湿地存在着如下问题:(1)过度利用主要为狩猎、捕围、围垦、采樵、过度放牧等。(2)自然消退严重由于森林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