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后急性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探寻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35例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障碍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偏瘫侧上肢加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偏瘫侧上肢进行Bm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简式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的测定.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的Bnnnstrom分级、FMA及EMG幅值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提高.但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独使用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更显著地促进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及分离运动的产生,同时对促进腕关节背伸肌力的恢复方面提供了电生理学依据.总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更显著地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为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中药熏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致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致肢体偏瘫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热水外敷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敷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40±7.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11.5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8.48±10.21)分,高于对照组的(50.38±12.2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熏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致肢体偏瘫的康复效果良好,且方法简单,治疗费用低,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的护理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目的: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4期的康复护理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资料收集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7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康复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接受康复护理训练;而对照组不进行康复护理训练。采用Barther指数评分法予以评定。结果: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运动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功能恢复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康复护理训练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的护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 《生物磁学》2005,5(4):32-34
目的: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4期的康复护理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贵料收集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7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康复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接受康复护理训练;而对照组不进行康复护理训练。采用Banher指数评分法予以评定。结果: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姐(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运动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功能恢复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7,(3)
目的探讨早期良姿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良姿位摆放训练治疗,观察组56例在患者入院后给予良姿位摆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良姿位摆放能强化患侧肌力,修复损伤神经元,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的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 对70例脑出血发病15天内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肢体功能显著提高,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熏洗剂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后2周给予活血止痛熏洗剂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手术后单纯给予功能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6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8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候功能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IMS2-SF生活质量积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著性(P0.05)。结论:活血止痛熏洗剂联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上应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心理认知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00例。根据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阶段性康复训练)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认知疗法)。对比两组干预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Fugl-Meyer 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HAMA、HAMD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FMA、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心理认知疗法有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缓解抑郁焦虑情况,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规范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72小时内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15~30天左右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各项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并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但是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欧阳相  欧志金  吴秋华 《蛇志》2007,19(4):301-302
脑血管病是内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在脑卒中病人中,如果治疗措施不力,多数病人可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如何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于1990年至2005年,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90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750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瘫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标准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1995年修订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证实,均为恢复期病人,有偏瘫、患肢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缺损,并排除有严重心、肝、…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及运动功能、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级改善幅度,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高于对照组的84.62 %(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均更高(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GSE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4%(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恢复,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萍  谭祖福  方肖  简清 《蛇志》2014,(2):197-19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以建立最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及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教育模式,患者康复训练、自理能力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康复水平及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吴玉琴 《蛇志》2012,24(3):275-276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肿胀及促进患肢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脑卒中患者23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肌力、肢体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肿胀及促进患肢肌力恢复具有疗效好、安全且经济适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功能重建是否有效,是否值得推广。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住院4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且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ADL)评分,以量化分析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经康复训练后,康复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ADL评分有明显的增高,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的好转,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行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案对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疗效满意,方法值得在康复相关科室长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康复锻炼在老年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性锻炼,观察组康复锻炼,1个月后进行两组患者肌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锻炼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病情稳定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5)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运动想象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常规康复训练时间相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进行患侧上肢肌力评定,观察患侧上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肌力评级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肌力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的恢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张静  李红霞  王燕  付培德  姜杨薇 《生物磁学》2011,(22):4356-435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功能重建是否有效,是否值得推广。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住院4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且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ADL)评分,以量化分析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经康复训练后,康复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ADL评分有明显的增高,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的好转,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行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案对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疗效满意,方法值得在康复相关科室长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康复训练。6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舍曲林口服,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抑郁状况、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35±2.21vs 14.84±4.26,P〈0.05);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56±16.94 vs 51.29±10.22,P〈0.05);SIS 310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舍曲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改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