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长爪沙鼠精子的形态和结构。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 长爪沙鼠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 ,全长为 ( 15 6 3 2± 6 61) μm ,头长为 ( 10 4 3± 2 12 ) μm ,颈、尾部长为 ( 14 5 89± 5 14 ) μm ,具典型的啮齿类动物的精子形态 ;长爪沙鼠精子的尾部轴丝是 9+ 2模式 ,轴丝外围有 9条大小、形态不一的外周致密纤维 ,外周致密纤维从主段到末端逐渐变细 ,并在主段的近末端处分 4批终止 ;主段的纤维鞘具有腹侧纵柱、背侧纵柱、内嵴等结构。在精子尾部的末段 ,外层仍保留有纤维鞘的结构 ,但无外周致密纤维 ,轴丝仍然为 9+ 2模式 相似文献
2.
3.
用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犬分离株的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的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结果仅在无鞭毛体体内检测出该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常长爪沙鼠的血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是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本文首次测定了我国人工驯养、繁殖的100只(雌雄各50只)正常长爪涉鼠的血象正常值。其血象数据与国外学者报道的基本一致,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首次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长爪沙鼠,探讨其作为研究卫氏并殖吸虫动物模型的可能性。结果显示:被感染的18只沙鼠全部检获到发育的大型童虫,回收率为6.7%~90%。童虫分布范围广泛,不仅腹腔、胸腔、肝、肺等组织中检获到大量童虫,并在2只沙鼠脑组织中亦发现童虫,所有童虫的生殖系统已发育达到性成熟前期。这表明沙鼠体内自然遗传属性及内在生态环境是适合卫氏并殖吸虫的生长发育。如对实验的沙鼠接种适量的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有可能提高沙鼠的存活时间,使童虫发育为成虫并产卵,从而使沙鼠这个实验动物成为一个适宜的卫氏并殖吸虫动物模型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1975—1989年长爪沙鼠密度监测数据和本地区气象站的7项气象因子资料,给出了气象因子与鼠密度的最优回归子集模型和标准回归模型。得到结论:年降水是影响鼠数量变动的最重要的气象因子。求出了年降水与鼠密度的曲线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1-199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年降水和四季降水、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年均密度、4-5、10-11月密度监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年降水量,特别是夏季降水量,是影响鼠密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标准回归系数关系方程为:(年均密度)'=0.6066(年降水量)'(P〈0.05)NMspr'=0.2055Rspr'+0.5312Rsum' 相似文献
8.
9.
10.
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野生群和近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在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中共有9个微卫星DNA标记获得稳定的结果, 分别为AF200940、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 每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不等, 片段大小在120~283 bp之间, 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5032和0.4656, 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78和2.89, 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3704和 0.3893,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256和0.3344, 两个群体都表现为中度多态, Z:ZCLA封闭群较野生群稍低; 在3个近交系中共有8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 分别为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11个等位基因, 片段大小在140~241 bp之间, 其中5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 3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杂合, 所有位点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呈单态性, 表明这3个长爪沙鼠品系基本符合近交系的要求, 微卫星标记技术适用于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11.
长爪沙鼠的代谢率与器官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们测定了野生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的基础代谢率和冷诱导的最大代谢率,分析了动物体内11种器官或组织的大小与代谢率的关系。长爪沙鼠的基础代谢率为118.10mlO2/h,最大代谢率为659.83mlO2/h。经过残差分析表明,基础代谢率并不与任何一种器官或组织相关,而最大代谢率与小肠湿重(n=20,r=-0.478,P=0.033)和消化道全长(n=20,r=-0.487,P=0.030)显著相关,表明体内器官重量的差别并不是造成种内基础代谢率差别的原因;体内存在着与最大代谢率相关的“代谢机器”,消化系统(特别是小肠)是这一代谢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代谢机器的大小并不能通过基础代谢率反映出来。基础代谢率与最大代谢率不相关,因此不支持“较高的基础代谢率能够产生较高的非基础代谢率(最大代谢率等)”的假设。 相似文献
12.
与夏季相比、冬季长爪沙鼠的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显著升高;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与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升高,组织总蛋白质及线粒体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组织的脂肪含量减少;血清T3含量和T3/T4值都显著增加。但是肝脏的各项产热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具有季节波动性,是长爪沙鼠适应性产热的主要来源器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对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的影响。方法取长爪沙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P组(低、中、高剂量组即剂量分别为20 mg/kg、30 mg/kg、40 mg/kg),环磷酰胺经腹腔注射,连续注射5 d,药后30d麻醉沙鼠,剖腹取出两侧附睾制备精子悬液涂片,用甲醇固定10 min,用2%的伊红染色30 min,蒸馏水洗片,显微镜观察精子形态。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极显著(P〈0.01);低、中剂量组分别与高剂量组相比较,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著(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精子影响畸形类型主要为尾折叠、尾粗细/长短/扭曲和无钩。结论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精子有一定的致畸率,且对长爪沙鼠精子尾部影响最大。在一定剂量内范围内,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的精子致畸率无明显区别;当高于一定剂量,随着环磷酰胺用药剂量的增加,长爪沙鼠的精子致畸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14.
长爪沙鼠阴茎头的组织学研究及五种鼠阴茎头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8例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幼年、亚成年、成年和老年雄性个体的阴茎头组织进行连续切片。结果表明,阴茎头的外环层和阴茎骨近支由阴茎海绵体衍生而来;内环层、尿道小瓣、阴茎骨远支和侧支由尿道海绵体衍生而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长爪沙鼠、子午沙鼠(M.meridianus)、大沙鼠(Rhombomysopimus)和甘肃绒鼠(Eothenomyseva)、黑腹绒鼠(E.melanogaster)共5种16例的阴茎头表皮棘,发现其形态、数量和分布有属、种间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沙鼠属(Meriones)3种的表皮棘均呈牛角状的圆锥体,斜向排列成行;而绒鼠属(Eothenomys)内甘肃绒鼠为球状表皮棘,黑腹绒鼠为牛角状,排列均不规则。因此,阴茎头表皮棘与阴茎骨、阴茎头软体结构均有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爪沙鼠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是源于我国的"多功能"实验动物资源,在某些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长爪沙鼠生物学特性将被发现,这些将使长爪沙鼠资源利用更加多元化。本文对长爪沙鼠的开发研究历程及在分类学、寄生虫学、脑缺血、脂质代谢、神经性疾病和肿瘤学等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地区,由于野外食物条件的季节变化极为明显,许多种鼠类,特别是不冬眠鼠类,都形成了贮食习惯。对于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简称沙鼠),夏武平等介绍了内蒙古宝昌县的田间沙鼠洞穴贮粮情况[1],赵肯堂描述过土默特旗田间沙鼠... 相似文献
17.
无鞭毛体呈椭圆形,后部有深杯样表膜凹陷,虫体一侧有一小突起。膜下微管数为74—90个。细胞核有1—3个核仁,细胞质内充满核糖体,动基体大小不一,多呈腊肠形,由动基体延伸形成长袋状线粒体。靠近鞭毛袋一侧有一组4个游离微管,鞭毛轴丝为9+2结构,并具有基板_1和基板_2结构,基体为9组三联微管。 无鞭毛体分裂从新鞭毛轴丝形成和动基体DNA纤丝伸长开始,以后DNA纤丝带出现裂隙,继之核仁裂碎、消失,形成核内纺锤体,开始细胞核的分裂,随后虫体一侧表膜出现凹陷,新膜下微管和表膜先后形成,并从此处向细胞内伸入,最后完全包绕两个分裂的虫体,完成细胞分裂。随着虫体的发育繁殖,含虫空泡涨大,电子致密度变低。分裂后的无鞭毛体贴附到含虫空泡膜,并向巨噬细胞细胞质内移动,最后离开原来的含虫空泡,形成新的含虫空泡。 相似文献
18.
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九肽激素。关于长爪沙鼠不同月龄加压素的分泌状况少见报道。作者采用光镜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月龄长爪沙鼠视上核(SON)加压素能神经元加压素的分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H.E染色切片中,各组均可见视上核团呈三角形。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的各组长爪沙鼠中均可见AVP阳性细胞。图像分析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成龄长爪沙鼠血管加压素的分泌能力较强,幼龄及老龄组分泌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9.
20.
长爪沙鼠肥满度的年龄和季节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胴体重(去除内脏的体重,记为WN)替代传统计算公式中的体重(W)建立肥满度指标K′=100WN/L^3(g/cm^3)对长爪沙鼠肥满度的年龄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鼠肥满度年龄组间差异显,末成年个体的肥满度明显高于成年个体;各性别年龄组肥满度季节变化明显,趋势基本一致,春季高、夏季最低、秋季又行育肥。在春夏季繁殖期(8月以前),雌鼠的肥满度大于雄鼠。成年雌鼠秋季育肥时间晚于其他个体组。长爪沙鼠肥满度的年龄差异和季节变化反映了该鼠在不同生活时期对环境的生理适应特征和对策。此外,各月肥满度与当月及其后第4个月的夹捕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提示该指标在短期预测长爪沙鼠种群数量方面可能有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