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和其受体(Cholecystokinin receptor, CCKR)基因在摄食活动中的功能, 研究通过克隆得到CCK1、CCK2、CCK1R和CCK2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 其长度分别为414、387、1368和1359 bp, 分别编码137、128、455和452个氨基酸。荧光定量结果表明CCK1和CCK2基因均在脑组织中高表达, 其次为肠道组织, 而CCK1R和CCK2R基因分别在胆囊和脑组织中高表达。在摄食后24h内, CCK1、CCK2、CCK1R和CCK2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 其中CCK1、CCK1R和CCK2R基因在摄食后3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而CCK2基因在摄食后12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P<0.05)。禁食过程中CCK1、CCK1R和CCK2R基因相对表达量在禁食14d时显著升高(P<0.05)。复投喂后CCK1、CCK1R和CCK2R基因的相对表达趋势与餐后表达趋势相似, 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在禁食和复投喂过程中CCK2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 研究结果推测CCK1基因可能与CCK1R、CCK2R基因结合, 作为饱腹信号因子, 通过抑制食欲调控大口黑鲈摄食、消化等生理过程; 而CCK2基因可能作为短期食欲因子调节摄食活动。研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摄食活动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早在1973年,J.Gibbs就曾提出,在摄食过程中,动物小肠释放的内源性胆囊收缩素(CCK)可能是终止摄食的机制之一。此后的大量研究工作表明,从大鼠出生至成年期,外周给予CCK均可减少摄食并引起饱食反应,在人类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后来又有人提出,在成年大鼠,外周给予CCK引起的饱食作  相似文献   

3.
胆囊收缩素(CCK)作为神经肽类物质,其作用已被阐明:(1)调节饱感;(2)调制儿茶酚胺活性;(3)调节下丘脑肽类物质释放。目前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CCK的作用与阿片类物质的作用相反,例如:摄食、多巴胺更新速度、应激性摄食,遗传性肥胖的小鼠脑内β-内啡肽的含量增高而CCK含量减少。最近,Faris等又报道,CCK可颉颃阿片源性镇痛。用前足电击测定甩尾潜伏期的方法作为阿片源性镇痛的模型。给大鼠腹腔分别注射0.75、1.5、3.0、6.0μg/kg(体重)的八肽CCK,以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为对照,30分钟后,给予前足电击。结果极低剂量的CCK-8即可减弱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引起的镇痛作用。另外,用前足电击作为非条件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的动物模型上,CCK-8也能减弱此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70年代末,在动物脑中发现 CCK 样肽类物质的免疫细胞化学证据后不久,有人在羊脑中分离出具有生物活性的8肽 CCK。含 CCK 的神经元已证明存在干新皮层、海马、纹状体、下丘脑和杏仁核等部位。药理学和生化研究表明,CCK 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对中脑和额叶前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兴奋作用。行为性研究表明,CCK 可对抗强直性昏厥以及对抗由β-内啡肽所导致的镇痛等作用。最近,Flood等发现,经过摄食训练的动物与预先剥夺食物的动物相比较,前者可提高在迷宫回避实验中的返回行为;腹膜内注射8肽 CCK(0.05~1.0μg/kg~(-1))亦具有这种作用。CCK 注射的剂量范围同已知啮齿类动物在进食期间循环血中 CCK 的水平是一致的。剂量(?)反应实验揭示了一种反向的“U”形曲线关系,表明 CCK 是典  相似文献   

5.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 CCK)是生物体中抑制生物食欲的饱食信号因子,布氏鲳鲹属于摄食代谢十分旺盛的鱼类,揭示其CCK的表达规律能够进一步揭示鲳鲹的代谢机制。本研究开展了布氏鲳鲹禁食及餐前餐后养殖实验,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布氏鲳鲹的缩胆囊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在餐前餐后实验中,结果表明布氏鲳鲹下丘脑中的CCK的表达量在餐后0 h迅速上升达到峰值,随后在餐后1 h、3 h逐渐下降,并在+3 h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在禁食实验中,下丘脑中CCK的表达量在禁食阶段逐渐降低并在第5天下降至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投喂后在第7天又上升到对照组水平并保持至第11天。布氏鲳鲹CCK的表达对于饱食的信号反馈非常迅速,CCK的高表达与鲳鲹食欲控制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布氏鲳鲹CCK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 CCK)已被证实是生物体中一类能抑制食欲的重要的细胞因子,为进一步补充鱼类CCK基因相关的生物信息,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和PCR方法对布氏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CCK基因进行了克隆和组织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布氏鲳鲹CCK基因cDNA序列全长822 bp,5'端、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 UTR)长度分别为70 bp和34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412 bp,共编码137个氨基酸,其中包括一个信号肽和一个CCK-8肽。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14.79 kD,理论等电点是5.8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表明,布氏鲳鲹CCK基因与其与同属鲈形目的鰤鱼的同源性最高(91.9%),并且与其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PCR, RT-PCR)分析显示CCK在布氏鲳鲹的端脑高表达,垂体、肌肉和下丘脑相对表达丰富,肾脏、脾脏、肠和脂肪中低表达,证实了CCK在布氏鲳鲹的神经和消化系统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布氏鲳鲹CCK基因的摄食调控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广泛分布在脑内,特别在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中含量很高。其中枢作用目前较明确的有抑制摄食和对疼痛的调制作用,即对抗吗啡和内啡素的镇痛效应。它还可影响脑内多巴胺和垂体前叶多种激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丘脑催产素(OXT)对大鼠摄食和胃动力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化实验,观察大鼠视上核(SON)与弓状核(ARC)之间的神经通路;采用核团置管术观察ARC微量注射OXT对大鼠摄食的影响;采用单极电刺激观察电刺激SON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及ARC微量注射OXT对大鼠胃运动和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化实验显示大鼠SON与ARC之间存在神经通路;ARC微量注射OXT大鼠0-2 h、0-3 h和0-4 h摄食量显著下降,OXT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可完全阻断OXT的抑制摄食作用,注射OXT和缩胆囊素(CCK)受体拮抗剂MK-329混合液后,OXT对大鼠摄食的抑制作用被部分阻断;电刺激SON,大鼠胃运动幅度和频率显著增强,预先向ARC内微量注射阿托西班后再电刺激SON,电刺激SON对胃运动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ARC微量注射OXT后,大鼠胃运动幅度和频率显著降低,阿托西班可完全阻断OXT对胃运动幅度和频率的抑制作用,MK-329可部分阻断OXT对胃运动幅度和频率的抑制作用;ARC微量注射OTX后,大鼠胃排空率显著降低,阿托西班可完全阻断OXT对胃排空的抑制作用,MK-329可部分阻断OXT对胃排空的抑制作用。结论:SON-ARC内具有OXT神经通路,且该通路由CCK介导。  相似文献   

9.
应用包埋前免疫电镜双标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肽Y(NPY)和胆囊收缩素(CCK)神经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用Norgren法进行免疫电镜双标染色。结果在电镜下观察到:在室旁核内侧部,NPY样免疫反应产物呈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状或絮状,弥漫分布于胞浆;CCK样免疫反应产物则呈电子密度高的针状或块状,散在分布于胞浆,偶见于核内。有时,在一个神经末梢内既有浓重的颗粒状DAB反应产物,又有典型的针状TMB反应产物。在室旁核内,NPY和CCK神经元胞体互相混杂、交错存在,两者均为中等大细胞。在超微结构水平,NPY和CCK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可由非NPY、非CCK神经末梢接受传入突触联系;CCK神经元的树突还可接受其他CCK神经末梢的传入性自调节突触;CCK神经元胞体可接受NPY神经末梢的传入性突触,后者的突触前成分内可能有CCK与NPY共存。  相似文献   

10.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o XY  Ling YL  Meng AH  Shan BE  Zhang JL 《生理学报》2002,54(3):239-243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 8)对麻醉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实验监测了左心室收缩压(LVP)、左心室收缩与舒张期内压变化的最大速率 (±LVdp/dtmax)、心率 (HR)和平均动脉压 (MAP)。结果如下 :小剂量CCK 8(0 4 μg/kg)可引起心动过速 ,MAP、LVP和±LVdp/dtmax轻度上升 ;中剂量CCK 8(4 μg/kg)和大剂量CCK 8(4 0 μg/kg)可引起心动过缓 ,MAP、LVP和±LVdp/dtmax显著增加 ;应用CCK 受体 (CCK R)拮抗剂丙谷胺 (1 0mg/kg)抑制以上变化 ;由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到心肌组织有CCK A受体 (CCK AR)和CCK B受体 (CCK BR)mRNA表达。以上结果提示 :CCK 8可激活心肌组织的CCK R ,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功能增加和心率改变。  相似文献   

11.
倪宏  王守彪  徐珞  唐明 《动物学报》2001,47(2):179-181,T001
本实验用原位杂交法,对听源性遗传癫痫易感大鼠(P77PMC)癫痫发作前,单次癫痫发作和多次发作时大脑颞皮层CCK mRNA阳性信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单次和多次癫痫发作后颞皮层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1);(2)多次癫痫发作者上述脑区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单次癫痫发作有明显的下降(P<0.01),大脑颞皮层CCK mRNA增高表明,CCK mRNA在癫痫发作过程中起了某种作用,多次癫痫发作大鼠CCK mRNA表达降低提示,单次和多次癫痫发作时大脑皮层CCK mRNAl转录的调控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CCK的多种分子形式均来源于CCK基因产物prepro CCK的翻译后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酪氨酸的硫酸化、C末端Gly-Arg-Arg的断裂、C末端苯丙氨酸的酰胺化、N末端引物的断裂,以及进一步裂解而形成CCK-58及更小的片段。通过CCK不同分子形式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已间接了解有关代谢酶的特性。在脑  相似文献   

13.
胰和胆囊是胆囊收缩素(CCK)在胃肠道中的主要靶器官。鉴于CCK受体存在于整个胃肠道,并且存在于胃、胆囊、小肠和结肠的平滑肌细胞上,因而有理由认为CCK不仅具有刺激胰、胆分泌的生理作用,而且亦可能调节胃肠运动。新近面世的CCK受体拮抗剂loxiglumide(Lox)系抗溃疡新药丙谷胺(proglumid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昆明小鼠发育过程中胰腺内胆囊收缩素免疫反应阳性(CCK—IR)细胞和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Ins—IR)细胞的发生、分布和形态。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小鼠胚胎11d至出生后45d胰腺内的CCK—IR细胞和Ins—IR细胞。结果小鼠胚胎第11d,早期分化的胰腺中即出现CCK—IR细胞和Ins—IR细胞。自胚胎期至生后发育成熟,小鼠胰腺中均可见到Ins—IR细胞。CCK—IR细胞的形态不规则,与Ins—IR细胞相邻分布。在胚胎期免疫反应较强,生后胰腺内依然可见到发弱荧光的CCK—IR细胞。胰岛内还可见CCK—Ins—IR细胞。CCK—IR细胞和Ins—IR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内,外分泌部的腺泡和导管处也偶可见到。结论发育中小鼠胰腺内的CCK—IR细胞具有旁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荧光双标法可见CCK与胰岛素共存于同一细胞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枢胆囊收缩素(CCK)的研究开始于1975年,Vanderhaegher首先发现大鼠脑内存在胃泌素样免疫活性物质。次年Dockray等在此基础上证实脑内的胃泌素样物质就是CCK,1980年Dockray等又进一步证明脑内的CCK主要是含硫的羧基末端八肽  相似文献   

16.
Harvey等1976年提出,通过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的测定,可以诊断早期的胰腺疾病。放射免疫法可以用来测定CCK的生理水平,但由于难以得到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强的CCK抗体和对纯的CCK进行同位素标记,因而限制了此法的应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是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测定CCK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胆囊肌收缩的程度与剂量相关。但生物测定费时,而且标本的应答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定结果的重复性。本  相似文献   

17.
浮游动物摄食在赤潮生消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孙军  刘东艳  王宗灵  朱明远 《生态学报》2004,24(7):1514-1522
浮游动物摄食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摄食过程的复杂性和生物物种与个体行为存在的多样性 ,使得赤潮过程中浮游动物的摄食研究具有相当难度。从浮游动物的摄食类型和习性、浮游动物摄食率测定、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赤潮群落演替发展方向、浮游动物摄食在有毒微藻赤潮中的作用、浮游动物摄食在中国赤潮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浮游动物摄食对赤潮生物种群动力学的影响 ,为理解和治理赤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之一是外周应用胆囊收缩素(CCK)可以产生类似于中枢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所引起的饱食和焦虑的作用。问题的焦点在于CCK能否激发CRH的功能,其途径如何?后来人们发现,外周应用CCK还可以引起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急性释放,对此曾提出假设,认为CCK可能是通过外周迷走神经将信息传入中枢的,只是由于当时对于CCK受体的了解还不够多,以及缺  相似文献   

19.
以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试验动物, 分析了铜和镉两种重金属离子胁迫对海洋青鳉摄食行为特征的影响, 包括摄食响应时间、摄食量、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等参数。结果显示, 随着Cu2+浓度的升高, 开始时, 海洋青鳉的摄食量有所升高, 当Cu2+浓度达到0.087 mg/L时有最大的摄食量和最短的摄食响应时间。随后, 摄食量出现下降, 在0.174 mg/L时达到最低。低浓度的Cu2+还能提高海洋青鳉的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 而Cu2+的高浓度和长时间暴露则降低海洋青鳉的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Cd2+对海洋青鳉的摄食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Cd2+抑制海洋青鳉摄食的最低可见效应浓度为 0.65 mg/L, 摄食量、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均随着Cd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 在Cu2+和Cd2+胁迫下, 对食物的响应时间有性别差异, 雌性显著短于雄性, 还存在群体显著短于个体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仔、稚鱼的日摄食节律和摄食强度,以及饵料密度、温度、盐度对其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8d仔鱼(摄食轮虫)、23d稚鱼(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38d稚鱼(摄食鳗鱼粉状饵料)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白天摄食强度占日摄食强度的68%以上;在白天的摄食中,又以早晨6:00-8:00和傍晚16:00-18:00摄食强度最大:夜间摄食较少或基本不摄食,所以军曹鱼早期幼体的摄食习性属白天摄食且偏于晨昏性类型。在不同饵料密度梯度的试验中,发育8d-11d仔鱼和23d-26d稚鱼摄食的适宜饵料密度范围分别为15ind·mL-1-20ind·mL-1和7ind·mL-1-2ind·mL-1。温度和盐度对发育21d-24d稚鱼日摄食强度的影响均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变化曲线,摄食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7-31℃,适宜盐度范围为28‰-32‰。结果还表明,幼休摄食强度与饵料密度、水温、盐度的关系均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来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