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人灵长类的自发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人灵长类 (nonhumanprimate ,NHP)自发性肿瘤的研究不仅是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 ,而且是动物模型开发和实验肿瘤学的有益源泉 ,也可为实验动物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提供本底数据。NHP的自发肿瘤几乎见于所有的器官系统 ,以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肿瘤较多见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肿瘤少见。多数NHP的肿瘤流行病学和组织病理特征与人的相近 ,但NHP的肺癌、胃癌和肝癌等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人低  相似文献   

2.
李鹏承  万海峰  李伟 《生命科学》2020,32(7):661-663
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和生理特征上的高度相似,它们在人类传染病、生殖、发育、代谢、神经和衰老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常见胚胎工程技术进行综述,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配子收集、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同时,还结合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胚胎工程技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基因编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非人灵长类觅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觅食行为生态学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食物选择研究方法、食物选择策略机制、觅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非人灵长类动物觅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食物选择策略和活动时间分配是觅食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非人灵长类动物觅食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对动物保护、人工驯养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非人灵长类物种中,全雄群是其社会结构中常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涉及到非人灵长类全雄群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不同物种全雄群内个体组成、个体间关系及全雄群与繁殖群的关系,以揭示全雄群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功能.旨在对非人灵长类全雄群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毅  张大均 《人类学学报》2010,29(3):282-292
人类关注公正, 非人灵长类也表现出公正行为。本文先以现有研究资料为基础, 以理毛为例分析后认为, 非人灵长类关注投入—收益的对称性, 说明它们可能具备不公正规避这一心理特质; 关于非人灵长类公正行为的实验也表明, 它们不仅比较自身的投入—收益对称性, 而且能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与其它个体相比。有实验得出期望假设和挫折效应能更好地解释被试的行为, 本文认为, 这些实验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是研究者未充分考虑"投入"对被试行为的影响。文章在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三点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魏景宽  王正波 《生命科学》2020,32(7):676-682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基因序列、大脑解剖、生殖生理和免疫系统等方面与人类有着极高的相似性,非人灵长类PD动物模型有助于阐明PD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该文对当前非人灵长类PD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亲缘选择是动物进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非人灵长类因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是亲缘选择研究领域的重要类群。动物进行亲缘选择的前提是亲缘识别,并常通过社会行为的亲缘偏向表现。因此,本文从非人灵长类的亲缘识别机制和亲缘关系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综述:熟悉性和表现型匹配是目前普遍认同的非人灵长类亲缘识别机制,同时这两种机制并不相互排斥,它们可能共同在灵长类的亲缘识别中起作用;在非人灵长类中,亲缘关系是影响社会行为模式的主导因子,它影响着多种灵长类个体的友好行为、攻击行为和性行为的选择,同时亲缘偏向行为在不同物种中表现不尽相同,说明亲缘选择理论可以部分解释灵长类的行为,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分析了两种亲缘识别机制的异同以及在实际研究中利用亲缘选择理论解释非人灵长
类社会行为的局限及可能原因。目前,对非人灵长类社会中的亲缘选择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依然存在诸如汉密尔顿规则参数估计和新大陆猴的亲缘选择研究案例的难点,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个性的研究能够加深对群居动物个体间差异和群体的社会组织模式的了解,这使其成为非人灵长类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为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生态学交叉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灵长类个性的分类定义、评定方法与研究内容,并详细介绍了研究进展中的突出成果:从激素变化、特定基因位点差异和环境条件3个角度解释个性形成机制;将个性在个体健康和认知中的功能应用到灵长类的饲养管理中,有效提升动物福利。为了更好地回答行为生态学理论问题,今后需进一步拓展对野生环境中非人灵长类个体的个性以及行为模式的探索,建议从性选择、社群结构以及空间动态深入研究,切实为濒危物种保护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性打搅行为是指非人灵长类社群内非交配个体对正在发生性行为个体的干扰行为,该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36种非灵长类的性打搅行为的报道,探讨性打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性打搅行为具有更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种间的性打搅的方式不同、同时受到社会结构和婚配制度的影响;在种内受到性别、年龄、等级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川金丝猴性打搅的研究结果,从性打搅的类型、被打搅的反应、性打搅的功能以及相关假说等方面入手,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生殖行为学研究者启发思路,推动本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灵长类的位置行为研究对于理解灵长类进化、适应性的多样化以及生态学和解剖学十分关键。该文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针对位置行为的分类、季节性、以及具体地点和年龄性别差异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灵长类位置行为的发展、特征以及研究现状,以期对今后非人灵长类位置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胃镜检测技术。方法复方氯胺酮麻醉动物,将内镜经口腔、咽依次进入食管、胃、十二指肠,观察粘膜状况后在胃、十二指肠分别取材,术后清洗消毒内镜,动物即时苏醒。结果内镜顺利进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进镜深度分别约10cm、30cm、50cm,各段粘膜光滑平整,未见明显异常。术后动物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非人灵长类动物胃镜检测技术的建立,为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上消化道疾病搭建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食物分享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重要社会交往行为,主要发生在成体-幼体间和成体-成体之间。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灵长类动物食物分享的行为表现、特点以及功能进行总结,着重比较了无亲缘关系的成年个体间食物分享的互惠解释和骚扰解释。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出了食物分享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对人类合作行为演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维持精子发生的一类干细胞,由于与人亲缘关系的相近性,使得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SSCs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比较医学价值。本文综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SSCs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冷冻保存、移植及生精细胞缺失模型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非人灵长类的同性爬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间爬跨行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普遍存在.对30种灵长类的研究认为,该行为发生是正常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其社会功能有:1)玩耍,多见于少年个体;2)侵犯,发生在群体中具有社会等级关系的个体之间,爬跨者通过爬跨对被爬跨者进行安慰,或加强其优势地位;3)性兴奋 ,常发生在交配高峰期,同性爬跨可能是找不到异性对象所致;4)打招呼,此过程不涉及插入,只是身体接触,行为持续短暂,表现温和友好;5)性技能训练,这是一种人为推测,尚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亲缘关系上和人最接近,与人类的遗传物质有75%~98.5%的同源性,在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是极其珍贵的实验动物,其应用价值远超过其他种属的实验动物。本文就非人灵长类和人类之间的进化关系和目前的使用情况,及其在毒理学、传染病、神经科学、生殖生物学、胎儿发育和衰老等医学科学实验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人工投食行为对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人类学学报》2008,27(3):274-283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对几种非人灵长类投食群的研究。借鉴日本猴(Macaca fuscata)、恒河猴(M.mulatta)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长期积累的研究经验,有利于我们减少人工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推动国内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比较这三种灵长类野生群和投食群之间的差异,量化地分析了人工投食对灵长类动物社会生态学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行为方面,人工投食会导致灵长类动物的聚集、增加争斗频率、改变个体间等级关系、延缓分群现象、影响活动域和增加新兴行为。在种群数量方面,人工投食会缩短雌性性成熟时间、增加出生率和婴猴存活率、减少成年猴死亡率。而人工投食对雄性性成熟、出生间隔等方面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考证。最后我们讨论了人工投食行为的利弊,并建议应谨慎和妥善地实施人工投食,和对非人灵长类投食群进行合理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非人灵长类社会等级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等级结构在群居生活种类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尤为突出。该主要对近年来有关灵长类等级现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述,认为等级现象与个体的年龄、性别、母亲的顺位以及呆在群内时间长短等自身因素相关,也反映在个体之间的攻击、理毛、爬跨和近距等社会交往行为中。等级结构在不同动物中又不尽相同,故研究中需要对具体物种做具体分析。等级现象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而且对动物个体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临床症状是诊断疾病的基础资料,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出发点和重要根据。在兽医临床中,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不能用语言表达自身感觉,需要根据客观的临床症状观察来发现。所以兽医给动物诊断疾病,必须熟练掌握其各种常见临床症状与疾病的关系,以便根据症状的提示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本文根据多年从事非人灵长类动物兽医临床工作的实践经验,从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造血、肌肉、骨骼、皮肤、代谢及中毒等方面,总结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常见的临床症状和相应疾病初步诊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冲突后行为(post-conflict behavior)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对旧大陆灵长类和类人猿的冲突后行为的观察,人们早期主要关注其和解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则对转向攻击行为、安慰行为和替代和解行为等其他冲突后行为也多有涉猎。目前主要应用匹配控制观察法来研究灵长类的冲突后行为,发现不同的物种往往有不同的冲突后行为模式,她们的统治风格、亲豫关系、等级地位远近及冲突起因等因素会对冲突后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发现不同的冲突后行为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提出了社会认知、社会约束和关系价值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