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特征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是胃相关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MALT淋巴瘤的一个重要的病原体。其毒力因子包括:尿素酶、鞭毛蛋白、粘附素、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空泡毒素等,通过对全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对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命名的过程1982年4月,Marshall等人在培养人体胃粘膜活组织解剖样品时,发现了一种螺旋状的细菌,由于它具有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的特征,被定名为Camplobacter pyloridis后发现该种名的加词在拉丁文语法上是错误的,因此更名为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pylori)。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 2005 年诺贝尔医学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授予 Robin Warren 和 Barry Marshall 两位坚韧不拔且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科学家 . 奖励他们所做出的非凡的和出人意料的发现: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可导致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多种临床表现,但这些类型是否与Hp菌株的不同有关,迄今尚未得到共识。有别于一般文献报道,本文采用多标本、多参数实验设计,对Hp毒力株携带的cag致病岛(cagPAI)的功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溃疡散合并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溃疡散合并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三联疗法(埃索关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疗程结束后从临床症状评分、胃镜表现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三方面评价其疗效.结果:试验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镜表现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溃疡散合并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效果良好,溃疡散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无显著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方法:检测167例PU患者Hp阳性率,使用胃镜观察溃疡形态、大小和部位。结果:167例PU患者Hp阳性检出率为87.43%,胃溃直径大于1.5 cm者与,胃溃直径小于0.5cm,溃疡处于活动期者与愈合期和瘢痕期者,Hp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溃疡患者病情越重,Hp感染程度越高,但Hp阳性溃疡并不加重消化道出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粘附于胃黏膜是其进一步发挥致病作用的前提,本文从幽门螺杆菌的粘附素、粘附素相关受体、粘附于胃上皮细胞的病毒机制以及粘附素在粘附素在该菌疫苗构建中的作用对其粘附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在体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可转变为球状体。该菌球状体是一种有活力但不能培养成活的幽门螺杆菌形态变异体,可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幽门螺杆菌球状体的诱变因素、超微结合、分子生物学特征、毒力以及与疾病的关系、与原生质球的区别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用于H.pylori相关疾病和H.pylori疫苗作用的研究。常规实验动物包括翻生猪、悉生狗、非人类灵长动物、猫、雪貂、小鼠、大鼠、沙鼠等。猫螺杆菌和雪貂螺杆菌感染也被用于模型研究。最近,转基因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也被用作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服用阿司匹林对消化性溃疡的分别的作用以及是否存在协同致病或者拮抗作用,了解消化性溃疡发病的致病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2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与250例非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两组患者在服用相同的药物情况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使用阿司匹林是否会具有协同致病作用。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胃溃疡OR值明显高于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及单独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之和(P0.05)。服用阿司匹林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的OR值低于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及单纯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之和(P0.05)。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服用阿司匹林的OR值为3.30,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OR值为3.09,说明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可引发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合并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服用阿司匹林胃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OR值分别为1.17、3.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均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风险,对胃溃疡发病具有协同作用,对十二指肠溃疡无协同作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协同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结构分析,DNA限制长度多态性分类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诊断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与自身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p)诱生抗胃H^+K^+-ATP酶的自身抗体,这种自身抗体亦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胃炎和恶性贫血。很可能Hp诱发自身免疫过程,从而导致胃萎缩以及自身免疫性胃炎和恶性贫血。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用于HP相关疾病和HP疫苗作用的研究。常规实验动物包括悉生猪、悉生狗、非人类灵长动物、猫、雪貂、小鼠、大鼠、沙鼠等。猫螺杆菌和雪貂螺杆菌感染也被用于模型研究。最近,转基因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也被用作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益生菌+H.pylori标准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9年3月20日以前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数据库文献(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等),借助RevMan 5.2软件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 结果 检索符合条件研究文献共11篇。Meta分析证实,益生菌+H.pylori标准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H.pylori根除率(OR=2.94,P结论 益生菌+H.pylori标准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好转率均有提升,并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联和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观察9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治疗,A组:丽珠胃三联-枸椽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B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C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疗效均为一周。用药前及停药4周后作内镜。尿毒酶检测及病理学检测后二者Hp均阳性者定为Hp感染,均为阴性定为Hp根除,A、B、C三组Hp根除率分为别为87.5、85.2、87.0;溃疡治疗总有百分率分别为93.8、92.5、96.7。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均有轻微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果表明丽珠胃三联-周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疗效程、疗效高、价格低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根除、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是一类基因组结构变异很大的细菌,除具有共同的一般特征、看家基因、插入序列、致病岛、质粒外,还具有特殊的毒力基因,如尿素酶基因、鞭毛基因、粘连蛋白基因、vacA基因、cagA基因等。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结构的不断阐明,为它的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预防和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空泡毒素是让螺杆菌产生的一种分泌性蛋白,在体外可引起真核细胞引起真核细胞形成空泡,在体内可损害胃上皮细胞进而导致办上皮发生溃疡化病变。近几年,尤其是1994年以来,对空泡毒结构、毒性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即对空泡毒素的结构和毒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耐药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耐药株的增多,给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就该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宝福凯(昆明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650031)柳爱华(昆明结核病防治院检验科650031)经过近十年的广泛深入地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n,HP)的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