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耻骨上、耻骨下及会阴三种手术入路暴露尿道膜部的优劣。方法:对3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解剖,测量并比较耻骨上缘中点(A)、耻骨下缘中点(B)及会阴部两坐骨结节连线中点(c)分男11到尿道球膜部连接处(D)、前列腺尖(E)及膀胱颈(F)的距离及相关角度;对另20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分别经3种手术入路显露后尿道,标记可能损伤的组织器官并评分。结果:AD=(6.5±0.5)cm,BD=(2.2±0.5)cm,CD=(3.4±0.6)cm,其中BD〈CD〈AD(P〈0.05,SNK法);AE=(6.6±0.5)cm,BE=(3.0±0.5)cm,CE=(4.4±0.7)cm,其中BE〈CE〈AE(P〈0.05,SNK法);AF=(5.7±0.6)cm,BF=(4.5±0.5)cm,CF=(6.5±0.6)cm,其中BF〈AF〈CF(P〈0.05,SNK法)。各点连线所成角度中,ZEAD(仅。)=(9.3±2.0)。∠EBD(α2)=(17.4±3.8)°,ZECD(α3)=(9.2±1.6)°,其中α1与α2有显著性差异(P〈0.05,t=11.1),α3与α2有显著性差异(P〈0.05,t=-12.1),α1与α3无显著性差异(P〉O.05,t=-0.13);∠FAE(β1)=(22.7±2.6)°,∠FBE(β2)=(32.9±6.4)°,∠FCE(β3)=(15.0±3.2)°,其中β2〉β1〉β3(P〈0.05,SNK法)。经耻骨上入路损伤评分为13分,经耻骨下为18分,经会阴为15分。结论:暴露从优到劣依次为经耻骨下、经耻骨上、经会阴;损伤从大到小依次为经耻骨下、经会阴、经耻骨上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T型钙通道在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大鼠模型中的改变并探索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部分结扎雌性大鼠近端尿道制作DO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6周后使用尿流动力学技术膀胱测压筛选实验动物;应用钙荧光探针Fluo-4比较模型和对照大鼠培养逼尿肌静息钙浓度,观察比较加入T型钙通道阻断剂Mibefradil后细胞静息钙浓度的变化;利用穿孔膜片钳技术比较模型和对照组大鼠急性分离逼尿肌细胞中T型钙通道密度.结果:膀胱测压中出现非排尿收缩的为DO大鼠.结果表明近端尿道部分结扎可成功制作DO动物模型;钙探针激光共聚焦实验表明当T型钙通道被抑制后,DO、对照逼尿肌细胞的静息钙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其中自身前后荧光变化率DO组显著大于正常组;穿孔膜片钳结果表明DO大鼠逼尿肌中T型钙通道的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结论:T型钙通道活动在DO动物中显著上调,这可能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肥胖对大鼠生精小管结构及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质的影响,并探讨运动对睾丸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将5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标准饲养组(SD组,n=20)和高脂饲养组(HFD组,n=30)。HFD组喂养8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筛选出20只肥胖大鼠进行运动干预。SD组和HFD组分别随机分为标准对照组(CC组)、标准运动组(CE组)、肥胖对照组(OC组)、肥胖运动组(OE组),每组10只。其中CE组和OE组进行8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干预,60 min/d,5 d/周,其他两组维持原饲养条件。在最后一次运动结束48 h后,将大鼠腹腔麻醉,称重,取大鼠左右两侧睾丸、称量睾丸重量并计算睾丸指数。制作睾丸石蜡切片,利用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结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p62、LC3II、LC3I、BCL-2、Bax和AMPK蛋白表达量并计算LC3II/LC3I比值,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睾丸中LC3和BCL-2蛋白表达位置。结果 与CC组相比,OC组大鼠睾丸指数降低,生精小管直径显著降低(P<0.01),精子细胞减少,睾丸组织中有脂滴沉...  相似文献   

4.
张静  闫明  李钧敏 《生态学报》2012,32(10):3136-3143
生物入侵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菟丝子属植物可以有效地抑制入侵植物的生长,恢复本地群落,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剂。本文以本地寄生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数量的南方菟丝子茎段(长度15cm)寄生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来形成不同的寄生程度(寄生I、II、III分别由1、2、3段南方菟丝子茎段寄生),分析不同程度的寄生对寄主三叶鬼针草补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寄生植物对寄主补偿生长的诱导。南方菟丝子寄生34d之后,三种程度的寄生均可显著抑制三叶鬼针草生长。寄生III处理组的南方菟丝子生物量显著大于寄生I和寄生Ⅱ处理组。不同寄生强度对三叶鬼针草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寄生II和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株高与冠幅均显著低于寄生I,但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寄生II的三叶鬼针草的叶面积、根长和根体积均显著低于寄生I,寄生III的叶面积和根长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及寄生II之间不存显著性差异,寄生III的根体积显著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关异。与对照相比,不同程度寄生下三叶鬼针草的NAR和RGR极显著降低。寄生II的三叶鬼针草的RGR显著低于寄生I,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的RGR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及寄生II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寄生II与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的NAR显著低于寄生I组,但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寄生I处理组外,寄生II与寄生III处理导致三叶鬼针草与南方菟丝子的累积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寄生II处理组的累积生物量要低于寄生I处理组,寄生III处理组的累积生物量要高于寄生II处理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寄生III处理组的三叶鬼针草产生了低补偿生长。由于南方菟丝子寄生显著抑制入侵植物的生物量,因此南方菟丝子仍具有防治入侵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对正常未孕妇女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底结构显像,研究SUI患者的膀胱颈尿道活动度及肛提肌变化,评估三维超声显像对女性盆底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行盆底结构三维超声检查,测量膀胱尿道连接部的直接移动度(UVJ-M)、张力期膀胱尿道后角、静息期及张力期耻骨直肠肌厚度、耻骨直肠肌夹角,观察肛提肌形态.结果:SUI研究组UVJ-M 15.93± 2.07mm,较对照组7.64± 1.37mm增大(P<0.01),研究组张力期膀胱尿道后角145.90±22.03°,较对照组106.49±14.32°增大(P<0.01),研究组静息期耻骨直肠肌厚度6.39±0.48小于对照组6.71±0.69(P<0.05),研究组张力期耻骨直肠肌厚度6.13±0.49小于对照组6.64± 0.61(P<0.05),静息期研究组耻骨直肠肌夹角70.08±3.15大于对照组69.45±2.19°,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力期75.49±3.92大于对照组70.35±1.51° (P<0.01).结论:三雏超声显像能直观有效地观察女性尿道、肛提肌等盆底结构,对诊断压力性尿失禁是一个有意义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香烟烟雾暴露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4-羟基壬稀醛(4-hydroxynonenal,4-HNE)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amma-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γ-GCS)表达的影响,探讨4-HNE及γ-GCS在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不吸烟组、吸烟6周组和吸烟12周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BALF及外周血4-HNE和γ-GCS的含量。结果 (1)与不吸烟组(15.917±1.584;12.305±1.822)比较,吸烟6周组(21.376±2.80;18.333±2.585)和吸烟12周组(28.634±2.999;22.754±3.882)大鼠BALF和外周血中4-HNE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吸烟12周组与吸烟6周组比较有所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不吸烟组(13.525±2.311;11.847±1.171)比较,吸烟6周组(15.802±1.647;16.221±1.577)大鼠BALF和外周血中γ-GCS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不吸烟组比较,吸烟12周组(11.527±1.606;9.015±1.569)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吸烟6周组BALF及外周血4-HNE和γ-GCS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4,r=0.674),吸烟12周组BALF中4-HNE和γ-GCS表达呈负相关(r=-0.7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外周血中二者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香烟烟雾暴露可使大鼠体液4-HNE及γ-GCS的表达水平增高,随着吸烟时间延长,γ-GCS逐渐降低,提示二者在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嘌呤碱基分解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嘌呤碱基代谢物含量并按照不同嘌呤碱基代谢物水平分为I组(22例,代谢物水平≤430 μmol/L)、II组(24例,代谢物水平431~480 μmol/L)、III组(22例,代谢物水平481~530 μmol/L)、IV组(24例,代谢物水平>530 μmol/L)。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对象肠道菌群数量,采用OTU聚类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菌群结构与嘌呤碱基分解代谢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 I~IV组患者嘌呤碱基代谢物水平、肠道菌群总量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各组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患者嘌呤碱基代谢物水平、肠道菌群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V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I组、II组、III组及对照组(均P<0.05)。IV组患者肠道幽门螺杆菌、产气杆菌数量高于I组、II组及对照组,而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I组、II组及对照组(均P<0.05)。III组患者肠道幽门螺杆菌、产气杆菌数量高于I组,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I组(均P<0.05)。III组患者肠道幽门螺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II组患者肠道产气芽胞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IV组、III组患者肠道菌群OTU指数均高于对照组、I组和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IV组、III组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较高,菌群种类较多。Pearson分析显示嘌呤碱基水平与大肠埃希菌、幽门螺杆菌、产气芽胞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嘌呤碱基水平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通过调节Hippo途径抑制大鼠颅内动脉瘤形成的机制。方法:选择40只健康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暴露双侧肾动脉后支和左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动脉瘤组(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和左颈总动脉后生理盐水灌胃)和阿司匹林组(动脉结扎后阿司匹林灌胃),各10只。灌胃12周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死大鼠后,检测动脉瘤大小、壁厚比、内腔面积和中膜变薄长度,检测动脉瘤血管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表达情况。结果:(1)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Willis环上有明显凸起,且阿司匹林组大鼠凸起明显小于动脉瘤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动脉瘤大小、内腔面积和中膜变薄长度均显著小于动脉瘤组,壁厚比显著大于动脉瘤组(P<0.05)。(2)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TNF-α、MCP-1、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TNF-α、MCP-1、IL-6水平显著低于动脉瘤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动脉瘤组(P<0.05)。(3)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ET-1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动脉瘤组,ET-1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动脉瘤组(P<0.05)。(4)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YAP蛋白表达相对吸光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YAP蛋白表达相对吸光值显著低于动脉瘤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显著减轻颅内动脉瘤大鼠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颅内动脉瘤形成,这可能与阿司匹林调控Hipp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鼠胸主动脉部分缩窄诱导心肌肥厚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胸主动脉缩窄组20只和同期假手术组10只。在右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将主动脉结扎于8G针头上,随后将针头退出即可。术后10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观察心脏的大体剖面以及HE染色、测量心肌肥厚指数评价心肌肥厚的效果。结果术后10周,肉眼观:模型组心脏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M型超声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缩短分数下降,左室内径和室壁厚度明显增加。超声测量结果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增加明显(2.527±0.269 vs.1.943±0.1)mm,(P〈0.01);后壁厚度增加明显(2.492±0.242 vs.1.902±0.076)mm,(P〈0.01);缩短分数略减小(49±7.681 vs.55.7±9.828)(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心脏肥厚指数明显增大(3.196±0.11 vs.1.785±0.099),P〈0.01。结论胸主动脉缩窄可以导致大鼠心肌肥厚,为研究心室肥厚、心肌功能障碍以及心肌重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在体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线粒体游离钙、线粒体转运通道(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及外周血中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明确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时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肝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异氟烷预处理组( ISO组):肝I/R前60 min ISO预处理30 min,后用空气洗脱30 min:CsA+ISO组,CsA50 mg/kg静脉内注射,30 min后同ISO组;CsA组,I/R前30 min CsA50 mg/kg静脉内注射。再灌注24 h迅速断头取前脑,分离线粒体进行线粒体游离钙、MPTP含量检测,各组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AISA 法测定 S-100β蛋白含量。结果 I/R组(287.32±26.17)线粒体游离Ca2+浓度明显增加,高于S组(198.54±21.02)和ISO组(209.74±29.49)(P <0.05);CsA+ISO(267.31±37.52)明显高于ISO组( P <0.05);CsA(288.63±23.15)组与I/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I/R组(1.73±0.24)的ΔS与S组(2.36±0.35)和ISO 组(2.11±0.32)相比明显减少(P <0.05),既MPTP大量开放,而后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R组与CsA+ISO组(1.72±0.34)和CsA组(1.77±0.35)△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sA+ISO组的ΔS值与ISO组相比明显降低(P <0.05)。外周血液S-100β蛋白I/R组明显高于S组和ISO组(P <0.05);CsA+ISO组与ISO组比较显著升高(P <0.05),I/R组,CsA+ISO组和CsA组与缺血前比较明显升高( P <0.05),缺血前S-100β蛋白含量五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后对脑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损伤,而异氟烷预处理对此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异氟烷抑制MPTP开放,降低线粒体游离Ca2+浓度,防止了线粒体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刘怀政  陈智勇  丁见  李源  陈湘  齐琳 《生物磁学》2009,(20):3886-388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47例,其中后腹腔镜手术26例(A组),传统的开放手术21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术中出血量(98.2±28.5)ml、术后(33.6±12.4)h肠功能恢复、(43.5±12.5)h下床活动、应用止痛药(1.5±0.5)d、静脉应用抗生素(3.5±1.1)d、术后住院天数(6.5±1.5)d、(20.0±8.5)d恢复正常工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A组并发症少于B组。两组平均随访(36.6±16.0)、(38.0±16.7)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疗效相当,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取24只200+5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均注射钛颗粒溶液建立骨溶解模型,术后A组采用中药补骨脂水溶液腹腔注射,B组采用外源性OPG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照,C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给药4周后,通过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动物体内RANKL/RANK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3组12只大鼠背部气囊均为厚壁囊腔,骨溶解模型成功建立,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RANKIJRANK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RANKL平均光密度(AOD)值A组(0.168±0.017)、B组(0.147±0.009)明显低于C组(0.314±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AOD值测定A组(0.172±0.015)、B组(0.193±0.045)明显低于C组(0.342±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T-PCR检测RANKL相对量A组(0.575±0.143)、B组(0.543±0.174)明显低于C组(0.951±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相对量A组(0.433±0.025)、B组(0.611±0.209)明显低于C组(0.871±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姜黄素改善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作用途径的研究。方法:建立慢低O2高CO2肺血管重塑模型,以24只雄性大鼠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四组(n=6):I组(常氧空白对照组),Ⅱ(低O2高CO2模型组),Ⅲ组(色甘酸钠对照组),Ⅳ组(姜黄素实验组)。将后3组动物放入常压低O2高CO2舱中,吸入O2浓度8%~11%,CO2浓度3%~5%,每天8h,每周6d,连续4周,Ⅲ组给予色甘酸钠以20mg/kg体重腹注射处理,Ⅳ组给予姜黄素混悬液按150mg/kg体重灌胃处理。光镜下、透射电镜下观察肺动脉血管壁及其周围大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肺动脉周围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状态进行性定量测定。结果:①电镜下,Ⅱ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外膜胶原纤维密集,内弹力板扭曲,内皮细胞起,血管外肥大细胞内颗粒减少,胞膜不完整;光镜下,Ⅱ组相比1组肺细小动脉管腔/管总面积(WA/TA)明显升(P〈0.05)、管腔/管总面积(EA/TA)明显降低(P〈0.05),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细胞数(NMC)、肥大细胞脱颗率(DR)及免疫组化检测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数(TBS)高于I组(P〈0.05);②干预后,电镜下,Ⅲ组、Ⅳ组血管结基本正常,平滑肌增生及胶原增生较Ⅱ组轻,肥大细胞膜完整;光镜下,两干预组相比Ⅱ组WA/TA明显降低(P〈0.05)、ET/TA明显升高(P〈0.05),甲苯胺蓝染色NMC、DR、TBS阳性细胞数分别低于Ⅱ组(P〈0.05)。结论:姜素可通过Mc途径抑制慢性低O2高CO2导致的大鼠肺血管重塑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对移植小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4只220-30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1组(n=8),仅行剖腹关腹手术;A2组(n=12):12对大鼠随机作为供受体行同种异体节段小肠移植,无SNP干预;A3组(n=16):16对大鼠随机作为供受体行同种异体节段小肠移植,SNP加入灌注液进行供肠灌注。采用前述3。组动物模型再灌注5小时肠造口标本,TUNEL法检测小肠蜡块标本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1组(3.86±4.74%)相比,A2(22.44±10.94%)、A3组(17.12±8.44%)小肠粘膜的细胞凋亡指数均有显著增高(P〈0.05),A3组较A2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肠移植导致小肠粘膜细胞凋亡增加,外源性NO供体SNP灌注能够显著降低植入小肠的细胞凋亡,从而可能减弱粘膜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经颈外静脉插管方法及测肺动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2组:经导丝引导插管测肺动脉压组(G组),传统方法插管测肺动脉压组(T组),每组均40只。记录插管操作一次成功率、多次调整成功率(n≤4次)、总成功率、一次插管时间、总插管时间、及一次测压时间、总测压时间及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数值。结果 G组比T组插管操作一次成功率、多次调整成功率(n≤4次)、总成功率更高(P〈0.05),G组比T组的一次插管时间、总插管时间以及一次测压时间、总测压时间要短(P〈0.01),G组所测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比T组所测的高(P〈0.01)。结论经导丝引导插管测肺动脉压法插管和测压具有成功率高、准确到达肺动脉、数据更准确、操作省时的优点。与用传统方法插管测肺动脉压组相比较,是一种更好的对大鼠进行颈外静脉插管和测肺动脉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低O2高CO2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TLR4和NFκB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低O2高CO2 2周组(2HH组)和低O2高CO2 4周组(4HH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3区细胞TLR4和NFκB的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3区TLR4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2HH组(CA1:0.1275±0.0242,CA3:0.1156±0.0376),4HH组(CA1:0.1522±0.0187,CA3:0.1427±0.0453),与N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NC组大鼠海马CA1/3区可见NFκB/p65少量表达于胞浆,而模型组可见NFκB/p65在细胞核内不同程度表达,2HH组(CA1:0.1326±0.0324,CA3:0.1301±0.0112),4HH组(CA1:0.1612±0.0428,CA3:0.1578±0.0365),与NC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CA1/3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与NC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4HH组为著。结论:TLR4和NFκB激活可能在慢性低O2高CO2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用于肠黏膜处理研究的大鼠代膀胱模型。方法雌性SD大鼠2组,实验组以4cm末段小肠重新构建大鼠膀胱,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月测量代膀胱容量,代膀胱内黏液残留量,观察代膀胱黏膜对水、电解质的吸收、分泌功能等。结果术后1月,实验组大鼠膀胱容量增加(P〈0.01);黏液残留量:0.907±0.193g;代膀胱黏膜对水、K^+、NH4^+表现为吸收,对Na^+、Cl^-、HCO3^-表现为分泌。结论此模型适用于肠黏膜处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血浆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与肠粘膜屏障的关系。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梗阻性黄疸组(OJ)、胆汁外引流组(ED)、胆汁内引流组(ID)及假手术对照组(SH),各组均15只;SH组、OJ组在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ID组、ED组于引流术后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浆DAO的活性,光镜下观察末端回肠组织粘膜形态学变化。结果:OJ组大鼠肠粘膜损伤明显,粘膜变薄、绒毛稀疏、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ID、ED组大鼠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恢复,ID组更接近SH组;OJ组血浆DAO水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SH、ID、ED组(8.183±0.211 vs 3.570±0.280、3.978±0.269、5.051±0.328 U/L,P0.01),ID组较ED组下降更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D组血浆DAO水平略高于SH组,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浆DAO变化与肠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一致。结论:胆汁内、外引流术可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DAO水平,内引流术效果优于外引流术;血浆DAO的变化可反映梗黄大鼠肠粘膜屏障损伤及修复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良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构建方法,增强实用性。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伪手术组;B组:缺血组;C组:缺血30 min再灌注组;D组:缺血60 min再灌注组)。缺血过程在人工机械通气条件下完成,术前术中监测心电图变化,模型成功72 h后抽血进行心肌酶谱分析,并观察左室压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率为91%。B、C、D组各心肌酶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低于B组(P〈0.05)。B、C、D组左室压值低于A组(P〈0.05),C、D组高于B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模型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评价指标符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