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番茄子叶外植体芽的分化过程与乙烯释放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番茄子叶外植体培养过程乙烯的释放和芽的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子叶外植体培养1h后开始释放乙烯,第3小时乙烯释放达到最高峰,随后迅速下降,乙烯释放水平与番茄子叶外植体分化能力呈负相关,外植体芽的分化过程中,乙烯释放水平很低,但在芽形成以前略有增加,乙烯拮抗剂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促进子叶外植体芽的分化过程,伤害了可能是导致番茄子叶外植体乙烯释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半枝莲外植体的花芽与营养芽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名称半枝莲(Portulaca grandiflora)。 2 材料类别花托、成龄苗茎段。 3 培养条件培养基:(1)MS+NAA 0.2 mg/L(单位下同)+aA 2;(2)MS_0(不加任何激素)。上述培养基均含有蔗糖3%,水解乳蛋白500 mg/L,琼脂6.5g/L,pH 5.4。每天光照24 h,光照强度500 lx,25℃恒温培养。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花托的花芽与营养芽分化花托在MS+NAA0.2+BA 2上,经10~14 d培养后,可观察到部分花托分化出红色花芽或绿色营养芽。1个月后有20%的花托分化营养芽,10%的花托分化花芽。培养2个月 相似文献
3.
1ppm 2,4-D可诱导烟草叶片外植体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同时刺激产生乙烯,两者成正相关性;0.2ppm KT则直接诱导再分化产生不定芽,而对乙烯产生无明显影响。KT对2,4-D诱导脱分化和乙烯的产生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亚胺环已酮(CHI)对2,4-D诱导脱分化和乙烯产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栝楼不定根尖分化不定芽过程中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长约0.5-1cm不定根尖(连同原外植体茎段或根段一起,或不连)培养在MS附加6-BA5mg/L的培养基上光照培养15d,可在根尖分化出大量不定芽。不定根尖培养过程中每隔2-3d取材,用FAA固定液固定1次,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将栝楼的不定根尖端分化不定芽的细胞组织学变化分为4个时期。1.启动期(0-3d),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柱鞘细胞起动分裂。2“根茎转变区”原形成层形成期(4-6d0。起动细胞分裂后形成2-3层体积小、核大、质浓、近似扁平形的细胞层,组成“杯形”的“根茎转变区”原形成层。3.“根茎转变区”形成期(7-10d)。原形成层不同部位加速分裂使根尖膨大成半球形、球形或梭形,并在膨大区进行维管组织的转变。4.芽分化形成期(11-15d)。原形成层在不同部位向外形成“突起”即分生细胞团,每个“突起”发育为1个芽原基。作者还讨论了栝楼与其它植物根芽产生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6.
通过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香蕉分化芽中的总RNA,既经济又满足了RT-PCR的要求。运用RT-PCR两步法和一步法都可从带毒的香蕉分化芽提取的RNA中扩增出739 bp的特异性条带,而阴性对照未扩增出任何条带,并对RT-PCR一步法进行了优化及应用。本研究建立了经济简便的检测香蕉分化芽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RT-PCR方法,为灵敏高效的RT-PCR方法在香蕉分化芽检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钙调素含量变化及其与乙烯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大红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钙调素(CaM)含量的变化。果实开始成熟(发白期),CaM含量随着呼吸跃变上升,成熟时(粉红期)达到最大,过熟衰老时则下降。果实内部乙烯浓度、ACC含量及其合成酶活性也随跃变而增加,随过熟衰老而降低。GaM含量在果实不同部位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跃变上升期以子房腔组织含量最高,并由中心向外逐渐降低,外周果皮含量最低。此时用外源乙烯催熟处理促进各部位CaM增加。成熟衰老时子房腔组织首先衰老,CaM含量大为降低,但在中柱和果皮中却高于跃变上升期。外源乙烯促进衰老使CaM下降。Ca~(2+)促进番茄圆片CaM含量增高和乙烯产生,CaM抑制剂CPZ,TFP在降低CaM含量的同时也抑制乙烯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番茄成熟过程中果皮细胞核孔变化及其与乙烯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冰冻蚀刻技术探讨了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 Mill 大红品种)成熟过程中果皮细胞核孔的变化。成熟开始发动时(发白期前,IEC>0.1 ppm)核孔就开始扩大,起初核孔扩大比IEC增加更快,转包期(IEC约10 ppm)达到最大,以后不再变化。核孔扩大先于ACC含量增加。核孔的数量从转色期增加,粉红期最大,成熟后又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影响硬毛中华猕猴桃叶分化不定芽的因素(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叶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加玉米素不能分化不定芽。加适量的吲哚乙酸能提高分化频率。玉米素和吲哚乙酸分别为24和6~12μmol/L时分化频率最高。GA_3抑制不定芽的分化。23℃比27℃更适于分化不定芽。光对不定芽的生长是必要的。叶柄和顶端幼叶的分化能力较叶尖、下部叶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的影响,该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材料,以25℃/15℃(昼/夜)为对照(CK),进行37℃/27℃(昼/夜)的高温处理,测定番茄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从高温处理第3天开始番茄幼苗株高和节间长显著高于对照,而茎粗显著小于对照,即植株出现徒长;高温处理的番茄叶面积、根系表面积一直显著低于常温对照,而根系体积、根系总长和分根数也从第3天开始显著低于对照水平;高温处理的植株花芽分化进程从第1天起就明显加快,高温处理第9天时花芽分化数显著减少,而花芽大小高温处理后1~5 d大于对照,从第7天起高温处理植株的花芽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研究表明,高温抑制番茄幼苗营养生长,加快番茄花芽分化进程,减少花芽分化数,并减小花芽大小,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苗期冷激锻炼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的影响,试验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夏季设施高温环境,每天对番茄幼苗进行10 ℃、10 min的冷激锻炼,研究冷激处理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叶片超微结构和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并观察定植后开花和坐果情况.结果表明:在4叶期经过冷激锻炼的番茄幼苗茎粗、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2%和55.5%;经过冷激锻炼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形状及结构正常完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温对番茄幼苗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冷激锻炼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早期花芽分化的分化进程,但随着苗龄的延长这种差异变得不显著.定植后经冷激处理的番茄幼苗第1、2穗果的坐果数和坐果率显著高于未经冷激处理.表明冷激锻炼不仅能够缓解高温对番茄幼苗细胞超微结构的伤害和生长的胁迫,还有利于早期花芽分化进程的提前,提高番茄坐果数和坐果率. 相似文献
13.
离体条件下花芽分化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离体条件下,外植体生理状态及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花芽分化的影响,概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对离体条件下花芽分化的研究作了理论上和应用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巨峰葡萄(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 L.cv.Kyoho)为材料,用摘叶、去穗法判定花芽的生理分化期,并用GMA半薄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进程。结果表明:从新梢顶端到第9个展开叶之间的芽处于生理分化期,花芽生理分化期分为成花诱导期和花芽孕育期。葡萄的花序分化阶段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花序第二穗轴分化期3个时期。第1年只进行花序分化,次年进行花器官分化。原分生组织衍生的组织中淀粉粒分布较多,蛋白质则在分裂旺盛的原基组织中含量高。 相似文献
15.
This work investigated how calcium regulates the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the fruits of wild-type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and their ethylene receptor never-ripe (Nr) mutants. In Nr tomato, the ethylene perception was blocked. When both materials were treated with calcium, the content of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ACC)/malonyl-ACC and the activity of ACC oxidase (ACO) in tomato fruit discs increased, whereas the production of ethylen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decreased. Calcium treatment did not affect the activity of ACC synthase,
which is the first committed step in the ethylene biosynthesis pathway. The expression of LeACO1 in mature green fruit was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by calcium treatment in wild-type and Nr tomatoes, but the expression of LeACS2, the key ACC synthase gene in ethylene synthesis during tomato fruit maturing, was not affected.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 of calcium on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tomato mature green fruit was independent of ethylene perception.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targeting step of calcium preventing ethylene production was located at the ACC conversion to ethylene,
by means of inhibiting ACC availability for ACO through enhancing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and by means of preventing LeACO1 gene expression.
Published in Russian in Fiziologiya Rastenii, 2006, Vol. 53, No. 1, pp. 60–67.
The text was submitted by the authors in English.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番茄乙烯受体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拟南芥的乙类受体为探针,从番茄加筛选得到Le-ETR1、Le-ETR2、Le-ETR3、Le-ETR4、Le-ETR55个有功能的乙烯受体基因。番茄乙类受体与细菌的双组分感受系统高度相似,同乙烯结合需要铜离子的协同作用。植物株发育期间通过激活某些受体基因的表达和(或)控制铜离子的转运调节乙烯敏感性。调节乙烯受体表达的基因工程显示了广阔的前景。但各个受体的功能及基因分析与活体标记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环剥摘叶法和石蜡切片法对紫花芒花芽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芒花芽生理分化期开始于末次梢停长后1 ~6周(11月初) ,到11月23日为止,75 %以上的芽完成了生理分化。形态分化始期为末次梢停长后3 ~4周(11月中旬) ,到第二年1月中下旬止,持续时间为60 ~75 d。从10月30日到11月6日为花芽未分化期或是处于叶芽期,11月16日至次年1月4日为花芽分化前期,11月16日至次年1月8日为花序分化期,12月21日至次年1月8日为花序第一分枝分化期,12月21日至次年1月14日为花序第二分枝分化期,1月8日至1月26日,开始花序基部的小花花器官的分化,先是花萼、花瓣的分化,接着为雄蕊、雌蕊、蜜盘的形成,此为花器官分化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测量了北京地区生长的大花溲疏(Deutzia grandiflora Bunge)、小花溲疏(D. parviflora Bunge)、溲疏(D. scabra Thunb.)和长江溲疏(D. schneideriana Rehd.)的花芽分化过程、花芽分化外部形态和花芽着生位置。4种溲疏的花芽主要为顶芽和侧芽,分化类型为夏秋分化型,花芽分化过程分为7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各轮花器官均为向心式发生,发育方式有两类,溲疏和长江溲疏为向心式发育,大花溲疏和小花溲疏花瓣发育先于花萼。花芽统计结果揭示了溲疏属植物开花繁茂的原因是其芽数量大、花芽分化率高以及小花数量多,芽的纵径结合季节可较准确地反映花芽分化所处阶段,花器官发育方式支持溲疏和长江溲疏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20.
结果表明,6 BA只能诱导较低频率的不定芽再生,IBA的加入可以促进不定芽的再生。从再生率与单位外植体再生芽数综合考虑,以高浓度IBA(1.5mg·L 1)与低浓度6 BA(0.5mg·L 1)配合的效果最佳,加入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调节剂TIBA与Flavone可进一步提高不定芽的再生频率。乙烯抑制上胚轴不定芽的再生,而乙烯生理作用的拮抗剂Ag+与生物合成抑制剂AOA、Co+可以显著提高不定芽再生频率。水杨酸(SA)也抑制不定芽的再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