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湖南省13家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的运行效率及变动状况,为医院提高效率和生产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湖南省13家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2013—2014年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适宜指标构建DEA效率评价模型,利用BC2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计算样本医院各年度运行效率及排序,再利用Malmquist指数分析跨期效率变动情况。结果 2013年4家样本医院技术效率有效,9家无效,4家处于规模报酬固定阶段,1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8家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014年5家样本医院技术效率有效,8家无效,6家处于规模报酬固定阶段,7家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013—2014年12家样本医院生产率有所改善,仅1家有所下降。结论 样本医院规模效率普遍高于技术效率,不同医院的纯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由外延式规模发展转为内涵式精益发展是地市级公立医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科良恶性肿瘤诊断方面的准确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组42例,良性肿瘤组57例;对两组患者术前CT和彩色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统计,分析彩超诊断妇科肿瘤的准确性.结果:彩色B超诊断的灵敏度为82.8%,CT诊断的灵敏度90.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诊断的特异度为88.2%,CT诊断的特异度8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9.3%,彩色B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良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非医保患者就医现状调查,研究兼顾好不同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患者和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效能的对策,为建立和优化就医需求引导机制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利用SPSS20.0描述性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非医保患者在沪就医原因列前五位的分别是沪医疗机构技术水平高,疾病需要,设备先进,在沪居住,药品种类齐全;相当比例患者为复诊或随访;平均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高于医保患者。结论 通过有效方法影响就医者行为,引导医疗需求,合理分流和优化在市级综合医院非医保患者的医疗需求,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一定样本的肛周感染患者的超声影像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中诊断的价值,旨在早期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证据.方法:利用飞利浦IU22超声对我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肛周感染患者进行扫查,根据病变部位,特征及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分析并与实际手术结果对照,评价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上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的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单纯型肛周脓肿28例,肛瘘20例,复合型肛周脓肿12例;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单纯脓肿93.33%,肛瘘100.0%,复合型肛周脓肿90.91%.术前超声诊断和手术确诊病例数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等独特的优势,并可根据声像图对其作出较准确的分型,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生理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上臂桡神经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析西京医院手外科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例诊断为上臂桡神经炎的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1~33岁,平均24.6岁;病程2周~1.8年。所有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声检查,确诊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结果:电生理检查:2例明确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完全损伤;5例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严重损伤;6例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中度损伤;1外侧肌间隔处可能损伤,由于病史小于3周,建议随访。高频超声检查:6例为Ⅰ型,神经长段均匀肿胀,回声减低;8例为Ⅱ型神经一处或多处缩窄,缩窄两端肿胀,回声减低,呈漏沙或腊肠样变。其中Ⅱ型中有一例呈局部多处缩窄。本组患者经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率可达100%。结论: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上臂桡神经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同期选择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志愿者4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对比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颈部动脉软斑、扁平斑、溃疡斑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斑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内径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显著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恢复良好24例,恢复不良16例,恢复良好组治疗前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显著低于恢复不良组(P0.05),且两组血清Hcy和hs-CR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良好组治疗后IMT、血清Hcy和hs-CRP显著低于恢复不良组(P0.05)。结论:颈部血管内的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定期对患者颈部血管的粥样斑块进行超声检查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对我院150例主动要求下肢深静脉血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高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观察血管管径、管腔内回声及血流动力学等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超声诊断特征,对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诊断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图(ROC),评估模型效果。结果:150例超声检查高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129例,占86.00%。Logistic回归筛选,血管管径、管腔内回声、管壁内壁、血流信号改变4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超声检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3.8%。结论:以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病具有较好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算2015年浙江省68家三级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分析不同类型医院之间效率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三阶段DEA分析模型,在过滤掉外部影响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医院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益及规模收益趋势。结果 经三阶段DEA分析,医院综合效率平均值比之前提高了0.1。不同类型医院效率不尽相同,省属医院高于非省属医院,西医医院高于中医医院及专科医院。结论 专科医院资源利用多,中医类医院相对较少;省属医院相对效率较高,但面临过度扩张风险;多数非省属有一定的效率改进空间。未来的政策应引导医院转变管理理念,控制医院规模,推进精细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度支持中医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了解医院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及适宜床位规模大小。方法 利用浙江省500张床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数据,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和效率回归调整模型筛选评价指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所有决策单元的总体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得分均大于0.93;36%的单元为总体有效,65%的单元为纯技术有效,43%的单元为规模有效;43%的单元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区间,42%的单元处于报酬递增区间,15%的单元处于报酬递减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呈下降;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床位、药品收入比重、设备数量、医院等级、诊次床位比、业务收支比、每床卫技数、每床固定资产、所在地区千人医生数和经济水平等。结论 多数医院存在规模经济。医院床位数在800~1 300张较为合适。提高医院经营效率可采取以下措施:合理控制床位;控制药品收入比重,注重医疗技术的提高;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固定资产过度投入;提高地区卫生资源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心电检查网络平台近年来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我院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分析了部署心电网络时涉及到的网络结构、数据交换、数据格式等实际问题,并成功实施了该项目。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