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属虫媒病毒,能引起人和马发生急性脑炎。东马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分为南美型和北美型,包括两个开放读码框架,分别编码结构蛋白(E1,E2,E2,C,6K)和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nsp4)。其中E1/E2包膜糖蛋白以异二聚体的形式病毒颗粒外刺突。非结构蛋白主要能与负链RNA的合成,近来,随着研究深入,病毒受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介绍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结构、进化、复制、组装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相似文献   

2.
人类高致病性虫媒传播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是蜱传脑炎的重要病原体,疾病表现为伴有或不伴有脊髓炎的急性脑膜炎。TBEV在自然界中的生存依赖于硬蜱和野生脊椎动物宿主。最近30年,TBEV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呈持续扩张趋势。报道认为,TBEV感染所致细胞异常信号转导是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文章综述了TBEV感染引发细胞信号转导事件及其与病毒致病机制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τ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从反刍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种新型干扰素,干扰素-τ(IFN-τ)具有免疫调节、低细胞毒性等特点。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EAE)是多发性硬化症(MS)的动物模型。IFN-τ能够抑制实验性脑脊髓炎的发生、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IFN-τ的结构、生物活性、低细胞毒性,以及它对EAE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徐雁  崔丽英 《生命科学》2014,(6):657-66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tis optica,NMO)是两个独立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B细胞和体液免疫在二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针对B细胞和/或抗体的治疗有可能同时对抗MS和NMO。就B细胞及其体液免疫在MS和NMO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一例疑似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评估病例与接种疫苗的关系。方法由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根据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患儿首次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第14天接种首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第21天出现发热、肢体乏力,体查: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颈部以下皮肤痛觉缺失。麻痹第5天大便标本分离到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疫苗株,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病原体感染,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延髓、颈段、下胸段脊髓多发病变,胸11椎体水平以下脊神经前根强化较显著。上述结果符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表现。结论本病例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ADEM病例,属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注意此类异常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AMI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即观察组;与常规治疗后溶栓的29例AMI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和疗效。结果:两组发病至溶栓的平均时间以及冠脉再通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AMI不但能减少发病至溶栓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AMI溶栓后的冠脉再通率,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及治疗14d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5.9%(67/78),对照组显效率为70.9%(56/79),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x2=5.12,P=0.022),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独使用奥扎格雷钠疗效显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易继平  周亚芳  杜鹃  江泓 《生物磁学》2009,(14):2670-2672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脑炎并结核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例结核性脑膜脑炎并结核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学、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有头痛、颅神经麻痹、脑膜刺激征、双下肢乏力、感觉障碍;脑脊液中蛋白明显升高;MRI检查显示有脑膜强化、颅内强化灶及相应节段脊髓肿胀;全身抗痨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结论: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如出现脊髓受损表现或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而腰穿压力正常或降低等应考虑合并结核性脊髓炎的可能性。早期全身抗痨联合鞘内给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对冠周袋内菌群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96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2%过氧化氢溶液和0.9%生理盐水冲洗智齿冠周、盲袋,观察组冲洗后在智齿冠周及盲袋处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1次,对照组注入2%碘甘油,1次/d,连用3 d。3 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在治疗前与治疗3 d后检测冠周袋内细菌,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冠周袋内细菌的影响。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冠周袋内细菌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能有效抑制患齿冠周袋内细菌数量,疗效较碘甘油治疗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后行CRRT的时间分将患者随机为A、B两组,A组发病后72小时内治疗,B组发病后72小时后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及生命体征变化、APACHEⅡ评分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经CRRT治疗后,A组死亡率(14.3%)低于B组(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平稳,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5.7±8.9)d、住院费用(107000±65000)万元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CRRT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为发病后72小时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与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前列地尔与常规治疗联合应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天,两组患者的BDNF、NGF、S100β、NSE水平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7天,两组患者的BDNF、NGF、S100β、NSE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PARγ、CD62p、YKL-40、sCD40L、Fibulin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肼苯哒嗪对疝修补术后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腹股沟疝患者4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24例,在术前3天至术后4天共7天内接受药物或安慰剂治疗。其中T组每日两次,每次10mg肼苯哒嗪,C组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测量患者术后4天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RS急性疼痛评分以及术后3月、6月S-LANSS慢性疼痛评分。结果:T组患者术后MAP明显低于C组(P<0.05),HR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程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T组患者在术后3月和6月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常规剂量肼苯哒嗪可以用于术后患者,对疝修补术后急性疼痛无影响,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吸入给药方法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吸入给药方式的疗效。为临床寻求科学高效的给药方法。方法:选取90名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例,随机、均衡分3组,A组使用沙丁胺醇(万托林)、普米克气雾剂用手控式定量型雾化器(MDI)吸入治疗。B、C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的万托林溶液和普米克令舒溶液治疗,B组将药物加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器后雾化吸入。C组将药物加入氧驱雾化器后雾化吸入,比较三组病人哮喘急性发作缓解速度。结果:吸入治疗15分钟B、C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明显优于A组(P〈0.05),而B、C两纽间无明显差异(P〉0.05)。咳嗽、气喘、哮鸣音持续时间比较,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两两比较,B、C两组较A组显著缩短(P〈0.01)。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加入氧驱雾化器和空气压缩泵后雾化吸入缓解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都是较理想的给药方法,各医疗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两组治疗7日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和疗效结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奥扎格雷组(92例)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联合用药组(108例)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及随访1个月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ESS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联合用药组在治疗后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奥扎格雷组(P0.05)。治疗后14 d,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76.8%,奥扎格雷组为60.9%,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奥扎格雷组;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奥扎格雷组(P0.05)。随访1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卒中溶栓后再闭塞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与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溶栓治疗后再闭塞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后24 h及溶栓后1周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24 h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卒中溶栓后再闭塞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老年科收治的63例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股动脉组以及颈动脉组,其中股动脉组患者30例,对其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微导管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颈动脉组患者33例,对其采用经皮患侧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2h以及术后30d采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术后2h及术后30d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比较,股动脉组患者术后2h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颈动脉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性;对两组患者术后30d牛津残障OHS评分、BI指数比较,股动脉组患者明显优于颈动脉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微导管介入或采用经皮患侧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相比较,股动脉组更能显示出优良的治疗率。  相似文献   

20.
汪志云  刘津 《蛇志》2000,12(1):39-40
目的 验证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学的改变。方法 采用病历与对照的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降纤酶组142例(治疗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40例(对照组),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结果 治疗后3天神经功能损程度评分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14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