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集群、迁移、时间、方式、饮水和舔盐6个方面报道了秦岭羚牛的采食行为。羚牛主要以集群的方式在白天采食,也见到羚牛单独采食及在夜间活动采食的情形,研究期间集群活劝的羚牛个体数占所见羚牛总数的95.4%,有50%以上的羚牛是在大于15只的羚牛群体中见到的。头牛在羚牛群体的采食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发出低沉的吼叫声来使牛群聚集在一直一起并共同采食迁移。随着食物的季节性生长变化,羚牛具有季节性上下垂直迁移采食的习性。羚牛采食时,多用上下唇扯断植物的枝(茎)叶,而不是以舌卷食,也用牙咬或啃食木本植物的幼枝或皮。羚牛有多种采食方式,一般是以常规行走的方式采食。但当食物超出正常彩食方式所能获得的特殊情况下,羚牛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取食,包括后肢站立采食、骑树采食、压枝采食、撞击采食和跪地采食。  相似文献   

2.
秦岭羚牛的食性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对秦岭羚牛的食性研究中,记录到羚牛采食161种植物,其中草本占32.9%,木本占62.7%,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牛4.4%。羚牛的食物呈季节性变化,它采食的植物种类在春季、夏季比秋季多、冬季多。羚牛是广食性的植食动物,但它对所采食植物的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以采食植物的嫩枝叶为主,同时还有啃食树皮的习性。野外见到羚牛以直接饮水或舔雪的方式来补充对水份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4.
秦岭雄性羚牛的发情行为与其社会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31日至8月31日在陕西省佛坪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羚牛秦岭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繁殖行为及雄牛的社会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每天在比较容易见到羚牛的区域内沿固定路线寻找羚牛,在不惊扰羚牛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记录牛群大小、群内个体的性别、年龄、雄性的社会状态,即是单独活动还是在繁殖群中;社会状态的变动,即每只是进入还是离开繁殖群;羚牛群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入群的独牛与群内其它雄牛之间的行为、与群内雌牛之间的行为。同时用摄像机辅助记录羚牛在群内的行为,并根据图像资料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校正。研究期间累计对277 头次雄性羚牛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到241次繁殖行为。虽然6月初至8月下旬都可以见到羚牛的繁殖活动,但80% 以上的繁殖行为发生在6月20日至7月10日期间,其中以6月21 ~ 30日间的繁殖活动最多(105 次)。繁殖季节中雄性羚牛有两种社会状态,即在繁殖群中和单独活动(即独牛)。研究期间累计的独牛比例占成年雄性的30. 32%,其中72. 62%的独牛出现在6月10 日至7 月10 日。6 月21 ~ 30 日间独牛比例最高,占成年雄性个体的50. 67%。雄牛进出繁殖群的现象比较常见,独牛的比例与繁殖行为正相关。繁殖高峰期后,单独活动的雄牛数量迅速减少。雄牛的社会状态会随着繁殖期的不同阶段发生改变,独牛在不同繁殖群之间移动寻求更多的交配机会。我们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以往认为独牛是繁殖争斗失败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秦岭羚牛的舔盐习性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本文报道了秦岭羚牛的舔盐行为和习性。羚牛的舔盐习性可能与繁殖活动有关。羚牛对盐源的占有具有一定的等级序位,高序位者在舔盐时处于优势地位。盐源的存在对羚牛的迁移活动有一定的影响,羚牛的舔盐习性可能会影响其家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秦岭羚牛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并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秦岭羚牛的性成熟、发情、繁殖期,雄牛的繁殖行为、繁殖策略及雌牛产仔等情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秦岭羚牛的繁殖生物学及遗传生物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秦岭羚牛的生态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岭羚牛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是中国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大巴山地区.从分布、栖息地、种群状况、集群特征、活动规律、食性、季节性迁移行为、繁殖生态和防御行为等方面概述了秦岭羚牛的生态习性,并提出了对该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岭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别名扭角羚,是亚洲特有的偶蹄目牛科动物,主要产于我国,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入濒危级保护动物.羚牛共有4个亚种,秦岭羚牛(B.t.bedfordi)是其中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秦岭羚牛只分布于我国秦岭山脉(北纬32~34°,东经106~110°),一般活动在沿秦岭主脊的海1 200~3 500 m之间,但在海拔700 m左右的区域也可能有极少数独牛光顾.目前秦岭羚牛的高密度分布区主要在陕西的太白、佛坪、周至、洋县、宁陕、柞水、镇安等地.与羚牛同域分布的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Pygathrix roxellana)等珍稀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9.
秦岭羚牛的集群类型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1995 年7~11月,1996 年3~8月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野外直接观察和无线电跟踪器追踪的方法, 对秦岭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的集群类型进行了观察。工作期间共记录到羚牛146 群次, 按群体大小和结构可将羚牛群分为家群、混合群、社群、聚集群和独牛5 种类型。在野外记录到的家群共32群次, 混合群15次, 社群47次, 聚集群2次, 独牛50 次。家群的成员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 在羚牛各类型的集群中占据核心的地位,是构成其它类型的羚牛群的基本单位。混合群的成员或是以家群为核心混杂以多只亚成体组成、或全部由亚成体和性成熟不久的年轻成体组成, 是介于家群和社群之间的一种集群方式; 其形成与羚牛幼仔在成长过程中社会习性的形成和完善有关。社群是由多个家群构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一种群体, 在各季节中出现的比例均很稳定, 是羚牛群栖的主要形式。聚集群仅见于夏季, 是临时聚集的一种不稳定的集群类型, 其形成与采食和繁殖活动有关。独牛是羚牛集群的一种特殊形式, 繁殖季节出现的频率高于非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10.
秦岭羚牛的家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1995年8月~1996年8月,在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4 只佩戴颈圈的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cdfordi)的家域进行了研究。4只戴颈圈羚牛M1、M2、F1、F2的年家域面积分别为50.1km^2、35.2km^2、43.5km^2、98.5km^2,平均56.8km^2。羚牛的迁移习性对其家域大小有极大的影响。3只戴颈圈羚牛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中  相似文献   

11.
秦岭东部羚牛越冬栖息地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 年1~4 月, 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秦岭羚牛冬季栖息地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内共有5 块羚牛冬季栖息地, 呈斑块状分布, 总面积2 305 hm2 ,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04 %。羚牛对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为地形(向阳、背风、相对比较平坦的亚高山台地) 、食物(大宗食物华桔竹和喜食食物杜鹃、腺柳等) 、水源(充足) 、隐蔽而相对较暖的环境(成熟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 以及便于逃避天敌的生境(密生华桔竹林) 。冷杉、华山松等的芽苞和树皮是羚牛冬季必需的食物。冷杉林是该处羚牛分布高度的标志植物和防御风雪寒冷的栖息场所。人类对原生森林植被的破坏, 限制了羚牛的分布及活动范围, 210 国道是保护区内东西两部分羚牛族群间相互扩散的主要障碍。因此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建立210 国道便于扩散的走廊, 是实现保护区内(尤其是东部地区) 羚牛能够长期生存繁衍十分重要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秦岭羚牛中独栖现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曾治高  宋延龄 《兽类学报》1999,19(3):169-175
在群栖的秦岭羚牛种群中,存在着少数单独活动的羚牛, 称为独牛。野外见到独牛50只次, 占见到羚牛总数的4.59 %。独牛中有老年雄性个体、青壮年雄性个体、雌性个体、亚成体和幼仔。在繁殖季节独牛出现的次数最多, 其中大部分是雄性个体, 也有雌性个体。与羚牛的四川亚种不同, 在秦岭亚种中很少见到公牛集群的现象。羚牛种群中独牛的形成主要与繁殖有关, 同时还与疾病及防御迁移有关。独牛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内均可见到 , 绝大多数老年独牛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低于集群的羚牛活动的高度。老年独牛在离群活动后,其活动节律与群体中的雄牛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夜间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率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We studied seasonal movements of golden takin (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a large, social, forest-dwelling ungulate, by radiotracking and field surveys during 1995–1996 and 2002–2005 at Fop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Takins inhabited forests and subalpine meadows at an altitudinal range from 1,360 m to 2,890 m.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golden takins had a complicated seasonal movement pattern and underwent altitudinal migration 4 times each year. Takins occupied a high-altitude range during summer, stayed at low-altitude ranges for short periods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and resided at an intermediate-altitude range during winter. Changes in plant phenology may have caused seasonal movements. Reserves for takin conservation should incorporate lower altitude habitats than those takins use in spring and autumn, and seasonal movements by takins should be protected from disturbance by human activities.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72(3):611–617; 2008)  相似文献   

14.
秦岭羚牛群体分离与重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只佩戴无线电颈圈的羚牛进行直接观察的结果表明,羚牛群体的结构和组成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羚牛各集群类型中,家群的稳定性最高,社群次之,混合群较差。虽然家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除母牛及其幼仔外,家群的其它成员也经常变化,羚牛的亚成体也不是构成家群的稳定成员。繁殖是羚牛集群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繁殖期中健壮的成年雄性个体因寻找配偶离开原群,在各群间游荡,成为羚牛群中最不稳定的成员。亚成体在其母亲产下幼仔后可能会中断与母牛间的关系,进入混合群和社群。羚牛反捕食策略和护幼行为也会影响羚牛群的分群和重组。  相似文献   

15.
麻应太  田联会 《兽类学报》2002,22(4):248-253
1998 年1~4 月对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做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有11 群羚牛, 总数量119~130 头(包括独牛) , 整个保护区内羚牛分布密度为0.007 3~0.007 9 头/ hm2 。在冬季, 羚牛分布于海拔1 900~2 700 m的5 块相互隔离的栖息地中, 以海拔2 200~2 600 m之间分布更为集中。在1981~1998 年的17 年间, 保护区内的羚牛种群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 从上世纪50 年代至90 年代, 羚牛最低的分布高度比历史分布高度至少上升了400 m。周边地区人为干扰、生境不断丧失和保护区内生境破碎化是导致羚牛分布现状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秦岭羚牛春夏季昼夜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1996年4~8月,在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4只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春夏季羚牛的活动规律以白昼活动为主。羚牛每昼夜有69.95+11.06%的时间处于活动状态(n=40),其中76.77%的活动时间是在日出后到日落前的白昼。白昼有3个活动高峰期,分别出现在06:00~08:00、10:00~12:00、18:00~20:00 3个时间段。在夜间羚牛只有1个活动高峰期,通常出现在24:00至次日凌晨01:00的时间段。野外观察证实,羚牛白昼的3个活动高峰期与羚牛群体活跃采食的时间吻合。羚牛的昼夜活动节律的形成与变化,可能会受到诸如光照、温度、雨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每天的黎明阶段(06:00~07:00)及黄昏阶段(18:30~19:30)是羚牛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平均活动率在90%以上。大雨期间羚牛常常站立或卧地休息。此外,羚牛昼夜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在年龄上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7.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的容纳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的中段 ,1998~ 1999年冬季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 ,测定了保护区内羚牛秦岭亚种 (Budorcastaxicolorbedfordi) 10种栖息地类型的单位面积食物资源量和含有的能量 ,估计了越冬区可以利用的总能量。结果表明 ,羚牛越冬区提供的可供羚牛和其它草食动物利用的能量为 (9 877±5 173)× 10 12 J,每只羚牛平均每天需要的能量为 2 6 4 8± 11 88kJ ,整个冬季需要的能量为 4 82 0± 2 16 3× 10 6J ,保护区的羚牛容纳量为 2 0 4 9± 10 37只。考虑到羚牛对空间的需求、保持最佳繁殖状态、其它草食动物种群的需求和保护当地植被等因素 ,建议保护区将羚牛种群的数量控制在 10 0 0只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