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应用同源构筑方法建立了低序列同源性的紫茉莉抗病毒蛋白(MirabilisantiviralProtein,MAP)的空间结构,然后对此粗结构进行了分子动力学优化。最后通过对MAP,TCS与其底物类似物的相互作用,了解RIP特异糖苷酶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模拟结构是合理的。RIP特异糖苷酶活性主要是由于酶的活性口袋与底物的特殊构象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2.
中华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中华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E.C.1.5.1.3.)催化反应的各个动力学常数,对其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脲溶液中酶与底物的解离常数Kd和表观米氏常数Km,结果表明酶与底物二氢叶酸(DHF)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的结合能力相差很小,都随脲浓度增加而减弱,而且一种底物的结合会削弱酶与另一底物的结合能力。研究了DHFR在脲变性过程中活力和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脲可使稳态酶活力增强,此时酶的内源荧光发射光谱和CD谱变化很小;随脲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同时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位红移,荧光强度和椭圆率也明显下降,说明酶活力的变化先于酶分子整体构象的变化,酶活性部位位于比酶分子整体更易受变性剂影响的有限区域,而且酶分子这种相对的和一定限度内的柔性是其表现生物活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UV-B对两种藻光合色素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微绿球藻(Nanochloropsis sp.)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在不同辐射强度的UV-B照射下的光合色素和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绿球藻比原甲藻有更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它的叶绿素a含量在UV照射下保持相对稳定,而原甲藻的叶绿素a含量明显下降.同时发现微绿球藻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有十分显著的上升,由于类胡萝卜素具有保护功能,因此它很可能保护了叶绿素a免遭破坏,从而在微绿球藻的抗紫外辐射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紫外处理也促进了微绿球藻中多糖含量的升高,这也有利于提高它的抗UV能力,多糖可能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对保护藻类防止UV伤害方面有一定功能.原甲藻则因为这些机能较弱,对UV的抗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四种原核细胞色素P450晶体蛋白P450BM3、P450cam、P450terp、P450eryF模建白色念珠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三维结构。序列匹配采用四种晶体结构比较结果基础之上提出的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蛋白基于结构知识的序列匹配方法。以P450BM3晶体结构坐标模建目标蛋白结构保守区主链结构,结构保守区侧链构象来源于四种晶体蛋白与模建蛋白对应残基同源性得分最高残基构象。模建结果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进行结构优化,模建结果蛋白采用Profile-3D图、Ramachandran图和疏水图分析确证结构的合理性。并根据模型推测与血红素辅基相互作用的残基、与氧化还原偶联蛋白作用和参与电子传递的残基、底物进出通道和活性位点的残基。这些研究结果为定点突变研究、抗多肽抗体结合实验等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效低毒抗真菌药物合理设计提供靶标。  相似文献   

5.
AIDS病毒生存所必需的酶已成为科学家最新的突破口,用以设计抗AIDS的药物。美国药剂公司实验室的研究人员Merk Sharp和Dohme已经获得该酶的结晶并确定了其三度空间结构。这些资料有助于药理学家寻找能抑制这种酶的药物,这种酶是一种蛋白酶,其作用是在病毒生长过程中分解蛋白质,病毒离开这种酶就不会成熟。Merck实验室的科学家现正在寻找和生产能抑制该酶的物质。研究者发现病毒制造的蛋白酶是单体的,这些单体必须配对形成双体才有活性,ManuelNavia认为这个发现可使他和同事推测HIV是如何复制的。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开始制造自身蛋白时,产生称之为多蛋白的长链蛋白质,而病毒在感染其它细胞时必须裂解这些多蛋白,  相似文献   

6.
虾青素基因     
虾青素基因日本东京Kirin酿造公司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知所的科学家们,已克隆了参与海洋细菌体内的红色色素“虾青素”生成的基因。这些海洋细菌是从日本琉球岛东南部的庆良间诸岛海域分离出来的。这些基因可以编码将卜胡萝卜素转化为虾青素的酶。目前,科学家们已将这...  相似文献   

7.
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FruP_2ase)在K~+存在下或经枯草杆菌蛋白酶或胰蛋白酶限制性酶解后,其中性pH的活力均有2倍或2倍以上增加。三种高活性形式的酶其紫外差光谱都同酶在尿素中的差光谱峰形基本一致。它们在受底物抑制的阈值、Mg~(2+)活化行为、K_m值、最适pH、同DTNB反应的能力以及巯基修饰后酶活力的变化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说明三种高活性形式的酶构象呈松弛状态,但是在构象上是有差别的。受AMP抑制的酶2个快速反应巯基被DTNB修饰后,其pH7.5活力增加到对照酶活力的2.5倍,在这种条件下可反应的总巯基数为4,这时酶仍可保持在高活性状态。而底物抑制的酶,则观察不到快反应巯基,这种条件下,可反应的总巯基数为14。说明受AMP抑制的酶的构象比受底物抑制的酶的构象更为紧凑。  相似文献   

8.
藻胆蛋白是蓝藻中的捕光蛋白,其生物合成的重要一步是藻胆色素与脱辅基蛋白的连接.大多数藻胆色素的正确连接都需要结合位点专一和对色素的构象有选择性的裂合酶来催化完成,但是这方面的报道不是很多.藻红蓝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β亚基(简称β-PEC)含171个氨基酸残基及两个辅基色素藻蓝胆素(简称PCB),分别在Cys-84和Cys-155位以硫醚键共价相连.通过同源性分析获得的由编号为alr0617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藻红蓝蛋白β亚基(β-PEC)中的Cys-84与PCB的连接的催化酶.为了研究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PEC)β亚基(β-PEC)中藻蓝胆素(PCB)与脱辅基蛋白的连接机制,通过体内重组方式得到色素蛋白PCB-PecB(C155I),分析表明该色素蛋白与β-PEC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一致.酸性尿素变性实验证明得到的色素蛋白中的藻蓝胆素PCB没有被破坏.使用胃蛋白酶对天然藻红蓝色素蛋白和重组藻红蓝色素蛋白进行相同条件的水解并得到各自的色素肽,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这两种色素肽相同,由此证明了编号为alr06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催化PCB与PecB(C155I)正确共价偶联.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PIUGTs进行同源建模,并分析其与底物结合的构象及活性位点。通过SWISS-MODEL在线对P1UGTs进行模板预测和选择,运用Swiss—PdbViewer软件显示和优化,利用ACDLABS绘制糖基供体小分子(酶结合底物),最后通过AutoDock_ADT进行分子对接,并分析PIUGTs酶与不同底物结合的整体构象及分析活性位点。研究结果表明PIUGT1、PIUGT2及PIUGT3均能得到较好的三级构象,并且PIUGT1、PIUGT2与三种底物均可进行较好对接,H18,R278,N359为PIUGTI与三种对接构象活性中心所共有的氨基残基;而G16,H17,V19,T148,N370,E374,E390为PIUGT2与三种对接构象活性中心所共有的氨基残基,但PIUGT3未能得到较好的对接构象。由此推测PIUGT1和PIUGT2均能合成葛根素.而PIUGT3不能催化葛根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朊蛋白(PRION)是一种不同于细菌,真菌,病毒的新的病原体。1996年英国“疯牛病”引起了对PRION研究的高潮。PRION分子生物学的关键是解释PRION蛋白构象转换的生物不本质。本文从构象模建,量子化学整体从头算的水平上对两个构象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比较,从中发现了PRION蛋白分子电子结构上区别于其他分子的特异性,并对计算所得的活性部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肽或者蛋白质以前体形式合成后,需要原蛋白转变酶,和/或羧基肽酶,酰胺化酶等加工酶的协同作用才能获得完全的生物活性。原蛋白转变酶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酶,它们由9种Ca2+依赖性的蛋白内切酶组成,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需要它们的直接参与,如肽与蛋白质激素、膜受体和病毒外壳蛋白的成熟等。它们的功能与许多疾病相关,如癌症、脑卒中、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疾病,该文对原蛋白转变酶的生化结构和功能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几种高活性形式的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酸的紫外差光谱与酶在尿素或盐酸胍中差光谱相似,它们的酶学性质及巯基暴露的程度各不相同,提示这些高活性形式的酶的构象呈稳定的松驰状态(B态),构象松驰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受果糖2,6-二磷酸、AMP和过量底物抑制的酶处于三种不同的低活性状态,它们的构象特征与R态相反,提示此三种低活性酶构象处于较紧凑状态(T态)。这几种T态酶流基暴露的程度,受蛋白水解酶限制性酶解的速度不同,说明这些T态酶的构象的紧凑程度是有差异的。蛇肌酶的不同的活化状态所具有不同的稳定的构象状态,在能量上可能相差很小,便于受到多种因子的调节。这可能是别构酶所普遍具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我们对日本红叶小蘖(Berberisthunbergiivar.atropurpureadlenauh)新鲜叶片中红色素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叶片中膏状红色素含量占叶片鲜重的18.7%,并且嫩叶比老叶中红色素含量高得多,可达25%。这种红色素溶于水,用1%盐酸化乙醇容易将它从叶片中浸提出来,浸提液中的黄色和绿色等杂色素,可以用萃取或层析的方法除去。根据纯化后红色素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光谱和色谱的变化,来检验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在pH5以下时,该色素颜色几乎不随pH改变而变化;而当pH大于5时,溶液变为黄褐色,红色素氧化变质。该红色素在pH等于3的乙醇溶液中,耐加热,耐氧化,但耐光性较差;然而该色素在pH等于3的水溶液中却耐光照。经初步试验分析表明,日本红叶小蘖叶片中的红色素是甲基花青素-3,5-双葡萄糖苷,无毒性,是一理想的天然红色素资源亟待开发利用,可望用于某些食品、化妆品和药物糖衣的着色。金属离子钠、钾、钙、镁等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但铁离子则会引起该色素褪色,需在应用时注意。  相似文献   

14.
Kirin Brewery Co.和海洋生物研究所克隆了2个基因,它们与虾青素(海洋细菌中的红色素)的产生有关。 从日本琉球岛东南的庆良间岛上分离到海洋细菌。克隆的2个基因编码将b-胡萝卜素转化为虾青素的酶。已在大肠杆菌中正确地表达了上述基因。下一步是将其导入面包酵母,以此提供低成本色素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15.
小RNA病毒科是一类大的动物病毒科,小RNA病毒蛋白的合成需要自身蛋白酶裂解形成多个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3C蛋白酶是一些小RNA病毒的自身蛋白水解酶之一,3C蛋白酶还可以裂解一些宿主的蛋白,利于病毒的复制。3C蛋白酶结构特点、活性中心、酶切位点如何,裂解的底物功能怎样,是进一步了解3C蛋白酶作用机制的关键。就这些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Pb2 浓度(0.1、1、10、50、100、200、400 mg/L)处理对绿球藻(Chlorococcum sp.)生长、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与对照BG11培养的绿球藻比较,Pb2 浓度≤50 mg/L条件下培养的绿球藻细胞壁无明显增厚,色素变化不大;而暴露到Pb2 浓度>50 mg/L条件下培养,绿球藻细胞壁明显增厚,蛋白核消失。低浓度Pb2 (0.1~10 mg/L)对绿球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浓度在50 mg/L时,绿球藻仍能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但当Pb2 浓度≥100 mg/L时,绿球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绿球藻的Chl a Chl b以及Chl a含量均随培养基中Pb2 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绿球藻净光合作用强度随培养基中Pb2 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Pb2 浓度≥100 mg/L时净光合作用强度检测不到;当Pb2 浓度<50 mg/L时,绿球藻呼吸作用强度逐渐升高,之后呼吸作用强度逐渐降低。在实验的浓度下,绿球藻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随培养基中Pb2 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过氧化氢酶(CAT)则随Pb2 浓度的增大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Pb2 浓度≤100 mg/L时,绿球藻对Pb2 的去除率都在95%以上;之后逐渐降低,浓度到400 mg/L时仍然达56.7%。结果显示,绿球藻是一种耐受Pb2 胁迫的藻类,对铅的去除率也高,可以应用于含铅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用A蛋白夹层酶联免疫吸附法(PAS-ELISA)对两个来自日本蓉茄和一个来自中国青椒植物上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进行了血清学鉴定和比较。该方法利用A蛋白和酶联A蛋白分别作预包被和检测结合于抗体一抗原一抗体夹层中的抗体,并通过底物反应,间接反应出病毒抗原的量。对经过两次差速离心纯化的病毒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这三种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物与黄瓜花叶病毒P、Q两株系同属一个血清型,即可能均属于黄瓜花叶病毒中的ToRS组。讨论了这种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植物病毒的优越性和几个CMV分离物的提纯、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世界》2009,(3):82-82
小泛素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对靶蛋白的附着是诸多动态可逆修饰中的一种.它能帮助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活性和功能。在已知的SUMO底物中,大部分都可被结合SUMOE2的酶Ubc9所识别,这种酶可结合于共义四肽YKXE,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含有磷酸化或带负电荷氨基酸的长结、构模序。但是,本研究表明.这种四肽可能并不如目前想象得那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溶菌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溶菌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溶菌酶是一种小分子碱性蛋白,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一种“模型”体系.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空间构象、酶动力学及其与分子进化、分子免疫间的关系。介绍了溶菌酶的来源、结构、性质、作用机制。并对近年来其在食品工业、医学和酶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溶菌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Zn2+胁迫对绿球藻生长、生理特性及细胞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n^2+对绿球藻胁迫的实验浓度为0.1、1、10、50、100、200、400mg/L,BG11培养基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条件下,Zn^2+对绿球藻的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细胞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Zn^2+(0.1—1mg/L)对绿球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浓度在10—50mg/L时,绿球藻能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但当Zn^2+浓度大于100mg/L时,绿球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绿球藻Chla+Chlb以及Chla含量均随培养基中Zn^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当Zn^2+浓度低于10mg/L时,绿球藻的净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均随Zn^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则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设计的浓度下,绿球藻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随培养基中Zn^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随Zn^2+浓度的增大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BG11培养基相比,在低浓度,即Zn^2+浓度〈10mg/L条件下培养的绿球藻,细胞壁无明显增厚,色素变化不大;暴露到高浓度Zn^2+的绿球藻,细胞壁明显增厚,蛋白核消失。在≤10mg/L Zn^2+浓度下,绿球藻Zn^2+的去除率最高为100%;在能维持生长的Zn^2+浓度下,去除率均高达80%以上。结果显示,绿球藻是一种耐受Zn^2+胁迫的藻类,对锌的去除率也高,可以应用于含锌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