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败血症休克过程中心肌肌浆网钙摄取功能的变化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CLP)腹膜炎败血症休克模型上休克不同阶段心肌肌浆网(SR)钙摄取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了其变化机制。结果显示:败血症休克早期,心肌SR摄钙初速率降低,但SR最大摄钙量及Ca^2+-ATPase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败血症休克晚期,心肌SR摄钙初速率、最大摄钙量以及Ca^2+-ATPase活性显著降低。测定Xa^2+,Mg^2+和ATP对早、晚期要克大鼠心肌SR钙泵的亲和力以及 相似文献
2.
3.
通过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aorticcoarctation ,AAC)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制备、差速离心提纯心肌细胞核、酶学方法测定Ca2 +-ATPase活性、45Ca2 +同位素法测定核钙摄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核内自由钙浓度 ,初步揭示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转导异常的环节。结果发现 :心肌细胞核上存在具有[Ca2 +]和ATP依赖性的高亲和力Ca2 +-ATPase ,以[Ca2 +]依赖的方式摄取45Ca2 +,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AAC术后4周大鼠心肌显著肥厚 ,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 ,AAC大鼠心肌细胞核Ca2 +-ATPase活性减少51.93 %(p<0.001) ,但核45Ca2 +摄入量(核外[Ca2 +]浓度为800 -1600nmol/L时)和核内[Ca2 +](核外[Ca2 +]浓度为0 -1000nmol/L时)均明显增加(p<0.05) ;正常组离体心肌细胞核Ca2 +摄取受PKA刺激(p<0.05) ,而被PKC抑制剂和CaM抑制剂显著抑制(p<0.05) ,AAC大鼠心肌细胞核Ca2 +摄取仅受CaM抑制剂抑制(p<0.01) ,而PKA和PKC抑制剂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为心肌肥厚时 ,心肌细胞核Ca2 +转运系统及其磷酸化调节可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咖啡因和茶碱对大鼠皂素蜕膜心肌肌钙蛋白Ca^2+敏感性和肌浆网Ca^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浓度皂素制备的浆膜蜕变(通透性增高)而肌浆网(SR)膜无损的蜕膜心肌标本上,以其收缩的幅度作为SR Ca^2+释放的半定量指标;高浓度皂素(500μg/ml)制备的浆膜和SR膜均蜕变的蜕膜心肌标本,以其张力-pCa关系曲线以及产生50%最大张力所需的Ca^2+浓度作为肌钙蛋白Ca^2+敏感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结果观察到:(1)在低浓度皂素蜕膜心肌标本上,5和10mmol/L咖啡因分别引起约89 相似文献
5.
用超声波破碎心肌细胞,差速离心法纯化大鼠心肌肌浆网(CSR)。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Ca~(2+)-ATPase分子量为98kD;电镜观察膜制备为完整的CSR微囊;标志酶哇巴因敏感型Na~(+),K~(+)-ATPase和叠氮化钠敏感型Mg~(2+)-ATPase活性表明膜制备中肌膜含量很低,但仍有线粒体污染。 用~(45)Ca~(2+)示踪微孔滤膜法研究Ca~(2+)跨膜转运,CSRCa~(2+)蓄集最大值为57nmol/mg蛋白。CSR Ca~(2+)-ATPase在4℃—21℃和21℃—49℃两区间反应活化能不同,前者大于后者。酶的最适pH为7.4。以ATP为底物,该酶有两个表观Km值:Km_1为3.7μmol/LKm_2为713μmol/L。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损伤性心肌肌浆网功能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下述五个指标,评价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大鼠损伤性心肌肌浆网功能的改善程度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肌浆网钙摄取和释放及钙泵活性.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69μmol/kg体重)制备大鼠心肌损伤坏死模型.摘取心脏后用Adm灌流,观察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制备并提纯心肌肌浆网(sarcoplasmicreticulum,SR)膜,测定SRCa2+摄取和释放速率、SR钙泵活性和钙通道蛋白~3H-ryanodine受体的最大结合量.结果发现,5×10-5mol/LAdm灌流能使ISO损伤的大鼠心脏左室±dp/dtmax分别增加16.9%(2?135±281vs1?980±302)和29.2%(1?375±267vs1?064±355,均P<0.05);SRCa2+摄取和释放率分别增加23.0%(15.0±1.4vs12.2±1.2)和43.5%(6.6±1.0vs4.6±0.6,均P<0.01);SRCa2+-ATPase活性和~3H-ryanodine受体最大结合量(Bmax)分别增加24.2%(P<0.01)和42.2%(P<0.05).提示Adm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dm增加SRCa2+-ATPase活性、增加~3H-ryanodine所致SRCa2+摄取和释放升高有关.外源性给予Adm对损伤心肌可能具有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大鼠置于不同模拟海拔高度低压舱内4d,观察其左、右心室功能代偿与失代偿的某些生物化学基础。结果表明,5000m中度缺氧4d使左、右心室功能、重量、心肌蛋白含量及Ca~(2 )-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提示机体在整体、心脏器官及心肌细胞分子各个水平的代偿机制均有加强。8000m重度缺氧4d后,左室重量增加,dp/dt_(max)与蛋白含量均下降,肌原纤维ATP酶活性则保持中度缺氧的代偿水平,提示左心功能似已受到损害。与此同时,右室蛋白含量虽也明显减少,但其ATP酶活性则继续增高,dp/dt_(max)未出现下降,表明右心功能仍具有相当的代偿能力。从而支持我们关于在短期内因供氧严重不足而造成的左室心肌的直接损伤作用大于右室心肌的推论。 相似文献
8.
9.
本实验用fura-2 荧光技术研究离体鼠心缺氧期间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增加的机制。实验结果为:(1)Krebs-Henseleit(K-H)液缺氧灌流离体鼠心脏引起(Ca^2+)先慢后快地增国(2)无钙液氧灌流,仍能引起(Ca蓿玻黾印#ǎ常┖ǎǎ保薄粒保埃蓿担恚铮欤蹋┑模耍纫喝毖豕嗔鳎ǎ茫幔蓿玻┑谋浠嗨莆薷埔喝毖豕嗔鳎伊秸咭鸬模ǎ茫幔蓿玻┰黾樱飨缘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浆网 (sarcoplasmicreticulum ,SR)和核被膜 (nuclearenvelope ,NE)ryanodine受体 (RyR)与配体结合特点及其蛋白质磷酸化调节。方法 :采用差速和等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心肌SR和NE ,用放射受体分析法研究RyR的特征。结果 :NE上存在高亲和力RyR ,其最大结合 (Bmax)为SRRyR的 1.7% ,解离常数 (Kd)为SR的6 0 %。分别用PKA和PKC磷酸化后 ,SR上该受体的Bmax各增加 3.7和 1.2倍 ,而NE上的该受体Bmax各增加 2 .2和 3.1倍 ,Kd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NE上存在比SR密度低但亲和力高的RyR ,能被PKA和PKC激活 ,而且对PKC较PKA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低氧对高原鼠兔肝细胞内质网和心肌肌浆网Ca^2+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高原低氧条件研究高原鼠兔肝细胞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和心肌肌浆网(Sarcoplasmicreticulum,SR)钙泵功能变化。实验设对照组(海拔2300m)和两个低氧实验组(模拟海拔5000m和7000m)。24h急性低氧时,海拔5000m组高原鼠兔ER的Ca2+泵活性无变化,海拔7000m组高原鼠兔ERCa2+泵活性下降29.02%。7d亚急性低氧时高原鼠兔SR的Ca2+泵活性无显著变化。高原鼠兔ER的Ca2+泵活性在海拔5000m组和7000m组分别升高32.50%和33.33%。25d慢性低氧时高原鼠兔ER,SR的Ca2+泵活性均无显著变化.表明:急性低氧对Ca2+泵功能有抑制作用,低氧7d后抑制缓解,至25d低氧时趋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测比较肥大心肌和衰竭心肌在基础力学性能、[Ca2 ]o 正性变力作用和Ca2 通道阻滞剂负性变力作用三方面的变化和差别。方法 :大鼠升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左心室肥大 (LVH)和充血性心衰 (CHF)模型 ,记录离体灌流乳头肌的长度 张力曲线 ,比较基础状态和nifidipine处理后 [Ca2 ]o 与峰张力的量效关系。结果 :①CHF组长度 张力曲线较LVH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Sham)明显下移 ;基础状态下 ([Ca2 ]o=0 .5mmo1/L) ,LVH等长收缩峰张力 (PT)尚能维持 ,但CHF组PT分别低于LVH组和Sham组 37.9%和 43 .7% (P均 <0 .0 1) ;±dT/dtmax也较LVH组进一步下降 (P <0 .0 1) ;②各组峰张力随 [Ca2 ]o 的升高而增强 ,但CHF组 [Ca2 ]o 作用的量效曲线较LVH和Sham明显下移 ;③nifedjpine的负性肌力作用具明显剂量依赖性 ,但其抑制程度在三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肥大心肌以收缩强度不变区别于衰竭心肌的收缩低抑。两组收缩速度、舒张速率和 [Ca2 ]o 正变力效应的下降程度递增 ,但Ca2 通道阻滞剂的负变力效应均无改变。 相似文献
13.
膈肌肌质网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与膈肌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膈肌纤维肌质网是否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并观察它与膈肌功能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气胸组和心痛定组,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膈肌纤维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膜蛋白,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离出SR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并观察此蛋白在急性气胸和给予心痛定时的变化特征。结果:大鼠膈肌SR上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0道尔顿和78000道尔顿。急性气胸时和给予心痛定时,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的量有变化。结论:大鼠膈肌纤维SR上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该DNA结合蛋白可能与膈肌功能状态和Ca^2 信号系统密切相关,它在膈肌和骨骼肌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肌质网在冬眠动物心肌耐寒适应中的地位,本文对冬眠季和非冬眠季黄鼠心肌肌质网的超微结构和摄钙速率进行了定量对比。(1)在超微结构的研究中,我们采用OsFeCN后固定法增加肌质网的着色深度,从而比常规染色更易辨认其结构。(2)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冬眠黄鼠心肌肌质网和脂滴的体密度显著高于夏季活跃黄鼠,其中肌质网所高出的部分是非连接肌质网。(3)以arsenazo-Ⅲ光吸收法测得冬眠黄鼠心肌肌质网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红细胞增多和慢性缺氧对右心室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红细胞增多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大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常氧对照组;单纯红细胞增多组;慢性缺氧组;慢性缺氧复合红细胞增多组。结果表明,单纯红细胞增多引起右室V_(max)、右室收缩压和右室重量指数增加。慢性缺氧不仅引起右室±dP/dt_(max)和V_(max)增加,还引起右室收缩压和右室重量指数增加。慢性缺氧复合红细胞增多进一步使右室收缩压和右室重量指数增加。此外,还出现左室重量指数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红细胞增多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衰时心肌收缩蛋白分子基因表达和心肌收缩力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DOCA硅胶管皮下埋入法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比较正常与心衰大鼠心肌收缩力的变化。采用RNAslotblot杂交从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正常与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心肌收缩蛋白分子基因αcardiacactin与αMHC表达的变化。结果:(1)心衰大鼠心肌收缩力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2)心衰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心肌收缩蛋白分子基因αcardiacactin表达水平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而αMHC表达水平呈显著降低(下降21.30%,P<0.05);(3)αMHCmRNA的含量与心肌收缩力的大小存在线性正相关(r=0.4143,n=43,P<0.05)。结论:αMHC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是心衰时心肌收缩力减退的主要分子基础之一,且与心肌收缩力的大小存在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对慢性减压缺氧(5000m)过程中肺动脉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作了动态观察,并结合分析了其与内皮超微结构和肺动脉压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缺氧3─21d,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递增(P<0.05─0.001),而缺氧40d组基本与缺氧21d组持平,未再进一步升高。缺氧1d组,各ACh浓度(10-10、10-9、10-7、10-6、10-5mol/L)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受抑(P<0.05─0.001)。缺氧7d组,舒张反应的受抑程度与缺氧1d组基本相同;但ACh10-5mol/L引发的反应则较缺氧1d时更弱。缺氧21d和40d组,ACh10-6和10-5mol/L引起的舒张反应,尽管仍显著低于对照,但却基本上高于缺氧1d和7d组。其余各浓度ACh引发的反应则已趋于恢复至对照水平。电镜观察,缺氧1─14d肺动脉内皮呈逐渐加重的水肿变性;缺氧21─40d内皮水肿消失,代之出现渐趋活跃的内皮增生。结果提示,随缺氧时间延长,因内皮从损伤逐渐加重到出现代偿适应,可能存在相应的内皮舒张因子由释放减少到有所恢复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整体肺动脉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运用ANF放射免疫测定和ANF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测定了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结扎引起心肌肥厚时血浆ANF及左心室ANF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心肌肥厚大鼠的血浆ANF及左心室ANF mRNA水平都明显升高,提示大鼠心肌肥厚可以促进其左心室ANF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此外,本工作还证明细胞内钙离子调节剂牛磺酸和血管松弛剂肼苯哒嗪可以分别促进和抑制大鼠心肌肥厚诱导的左心室ANF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19.
缺血后功能低下大鼠心肌钙与水含量的变化及高渗甘露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后心室功能减低(myocardial stunning)的发生机制迄今尚不明了。本实验以 Lang-cndorff 法在离体灌流的大鼠心脏,研究了全心缺血20min 及再灌注40min 后心肌 Ca~(2+)、Na~+K~+、Mg~(2+)及 H_2O 含量的变化,以及高渗甘露醇对缺血后功能低下心肌的影响。实验发现:(1)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 Ca~(2+),H_2O 的含量与非缺血组相比分别增加42%(P<0.01)及7.6%(P0.05)。(2)于再灌注同时给予12%高渗甘露醇可明显改善缺血后心室功能:再灌注40min 时,心率-左室压乘积恢复达缺血前的85%,而不给甘露醇仅恢复66.3%(p<0.01);高渗甘露醇同时消除了缺血后功能低下心肌中 Ca~(2+)超负荷与心肌水肿,此现象提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肌膜非特异性通透性改变,很可能是钙进入细胞内的路径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心肌 Ca~(2+)超负荷及轻度心肌水肿参与了缺血后心室功能低下,高渗甘露醇在离体大鼠心脏可明显改善缺血后功能低下心肌的功能,此作用至少部分是由于其具有减低心肌钙与水含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