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武汉东湖大型围隔和围栏中的水生植被和不同形态的磷近2年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围隔中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得到恢复、生物量明显大于对照区的情况下,水中的总磷(TP)、溶解活性磷(DRP)、颗粒性磷(P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区,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良好生长是导致磷浓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总溶解磷(TDP)、溶解非活性磷(DNP)浓度则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围隔(栏)及对照区中TP、PP的浓度秋高冬低,TDP浓度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DNP浓度春季较高,冬季较低;TP中PP含量约为TDP的4-6倍,DRP与DNP的含量相近或稍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围隔生态系内浮游植物对富磷的响应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在长江口外应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方法,研究了富磷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性以及浮游植物对磷吸收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可溶性磷(主要是PO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型围隔研究沉水植被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在严重富营养化的东湖设置大型围隔(20×29m)两个,并在其中引种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探讨了菹草的恢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菹草的恢复,使两个大型围隔中的各种营养盐水平都显著地低于围隔外围的湖水(P<0.01),溶解氧和透明度显著升高,电导率明显下降,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又将其中一个围隔中已恢复的菹草全部收割并移出,在一个多月的期间,未被收割的围隔内水体中各种营养盐浓度比已收割围隔稍低,但未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6),对水体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也没有显著影响。即在短期(一个月左右)未使水质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型围隔研究自然水体的某些生态过程具有真实准确、易于控制等优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陆续开展了一些研究[1~ 4 ]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我国湖泊存在的普遍问题 ,恢复水生植被可有效改善水质 ,减轻富营养化程度。武汉东湖(E114°2 3’ ,N30°33’)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城郊湖泊 ,已严重富营养化 ,为重建其水生植被 ,恢复其良性生态系统 ,在东湖建立了两个大型围隔和一个围栏 ,对其中的水生植被恢复及水质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定位研究 ,旨在为重建和优化东湖水生植被 ,改善其水质提供借鉴。1 研究方法实验区位于东湖的汤林湖区。设…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术在富营养淡水湖泊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一个富营养化淡水湖泊表、底层微型浮游植物细胞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可快速、多参数区分3种不同类群微型浮游植物。微型浮游植物细胞在表、底层占50μm以下微型颗粒物数量比例分别为21.08%、17.87%,在不同水层,微型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及数量也不同。流式细胞术大大提高了淡水微型浮游生物研究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甲藻赤潮与浮游植物演替的关系.多次国隔生态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体相对稳定的生态系中,富营养后总是先发生硅藻的水华或赤潮.随后浮游植物会演替成占优势的甲藻,甚至形成甲藻赤潮.维生素B(12)的异常增多可能加速这种演替的进程.但这种稳定水体若受到扰动,将干扰演替,使硅藻水华持续不断地发展,阻碍甲藻形成优势.这可以防止甲藻赤潮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东湖大型围隔及围栏内植物群落和水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恢复湖泊水生植被,初步研究了建在武汉东湖的大型围隔、围栏中的植物群落和水质的季节动态以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围隔、围栏中,植物生物量明显增加,漂浮植物易定植,水绵和刚毛藻易发生,植物群落结构难以自然地得到优化;养鱼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长和恢复不利;水中总氮与总磷的变化具一致性,它们与水生植物的生物量间关系密切,围隔中水生植物的良好生长使水的总氮、总磷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鲤是我国浅水湖泊常见鱼类,鲤可以通过扰动底泥、牧食浮游动物、排泄营养盐等途径影响湖泊水质。为了研究鲤对浅水湖泊水质的影响,论文于2009年6月23日至8月18日在暨南大学明湖进行原位围隔实验。实验分为三个处理组(三组围隔):(1)在围隔中放养鲤(放鱼组);(2)在围隔底部放置塑料隔网,在隔网上部空间放养鲤(放鱼放网组);(3)围隔中不放隔网也不放鲤(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鲤可以显著增加水体悬浮物、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了水体透明度。而鲤是否扰动底泥对水体悬浮物、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因此,该研究中鲤对浅水湖泊的影响可能主要是通过排泄等途径实现的,鲤扰动底泥对水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非经典生物操纵”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手段在我国大量尝试, 结果有成有败, 原因聚焦于水溞作为关键种在水体中的种群数量问题。为研究不同密度溞类对包括水华蓝藻在内的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蓝藻占优势的富营养型水体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了大型溞的种群密度操纵实验, 设置三个处理组: 对照组 0 个·L–1, 低密度溞 37.5 个·L–1, 高密度溞 125 个·L–1。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低密度溞和高密度溞添加对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表明大型溞对浮游植物的直接滤食效力高于营养盐再循环所产生的间接促进效力,这暗示着Daphnia 的添加对保持水体的清水态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 高密度溞添加组同时降低了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的比例, 并显著降低了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 使一些可以逃避Daphnia 捕食的大个体藻类(针杆藻)得以发展, 这暗示着Daphnia 对水华蓝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的同时, 过高密度的Daphnia 对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不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鳙在低营养水体中的下行效应,于秋冬季节在流溪河水库开展了原位围隔实验。该实验在水库原水中进行,并根据鳙的生物量(0 g·m–3和3 g·m–3)设置了对照组和有鱼组。研究结果显示:总氮(TN)、总磷(TP)、氮磷质量比(TN:TP)和叶绿素(Chl a)在加入鳙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所有围隔中浮游动物群落均是以小个体种类为主,缺少大型枝角类。鳙的存在促进了轮虫和剑水蚤丰度的增加,但降低了枝角类和哲水蚤的丰度,并导致枝角类、桡足类及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有鱼围隔中甲壳类的平均体长(352—396μm)显著低于对照组(547—592μm)。添加鳙使浮游植物优势门类绿藻与大型浮游植物(最大轴直径≥30μm)的生物量显著升高,但对优势门类硅藻、金藻和甲藻、小型浮游植物(最大轴直径<30μm)以及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显示,鳙对浮游动物群落产生了强烈的下行效应,对浮游植物群落则未产生明显的级联效应。我们的结果表明,在缺少大型牧食性枝角类的低营养水体中,鳙在低温季节对水质的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1.
富营养化湖泊规模化种养的水葫芦与浮游藻类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是被公认为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效果较好的水生漂浮植物[1—3],也是目前生态修复工程中应用较广的水生漂浮植物[4]。随着《太湖流域控制性种养水葫芦技术规范》的出台,水葫芦安全控养模式在太湖流域的应用相对较为成熟。目前,研究者们对于水葫芦应用的顾虑由最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湖泊沉积物是指湖泊中沉积的物质,湖泊中大量营养盐富集在沉积物中。水体中各形态的磷通过污水排入、地表径流及水生生物残骸等多种途径输入至湖泊,在温度、上覆水pH、溶解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其中水体中的部分磷在沉积物吸附、化学絮凝、共沉淀等作用下蓄存于湖泊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13.
东湖富营养水体中藻菌异味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徐盈  黎雯  吴文忠  张甬元 《生态学报》1999,19(2):212-216
以自制的开环吹脱捕捉(OLSA)装置富集东湖营养水的藻菌异味性次生代谢产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周年测,同时计数水样中的藻、菌生物量。研究发现,东湖水体产生“土霉味”的主要成分为2-甲基异茨醇(MIB),它来源于席藻和放线菌的次生代谢,其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为一年有5个高峰期,即1月、4月和9月;并且,MIB的浓度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席藻和放线菌的生物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二龙山水库浮游植物及水体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2000 年1 月、5 月、8 月、10 月四次对哈尔滨市境内的二龙山水库的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共发现浮游植物46 属55 种,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绿藻和硅藻。水库四季的平均浮游藻类数量为438.46 万个/升, 绿藻占46.98%, 硅藻占44.74%, 隐藻占6.76%。优势种是平裂藻、小环藻、直链藻、针杆藻、纤维藻、空星藻、十字藻、蹄形藻、栅藻、隐藻等。对8 月份水库及上游河流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根据上述结果对水质进行了评价, 并对二龙山库区的水土保持及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湖水含盐量和Cu2+浓度变化对Kinneret湖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为改变湖水中的Cu^2 浓度和含盐量的方法,Cu^2 浓度和含盐量变化对Kinneret湖水中浮游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水Cu^2 浓度增加会抑制Kinneret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这对改善湖水水质来7说是非常有利的,但高的Cu^2 浓度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是有害的,在另一方面,对含盐量较低的约旦河水来说,适当增加Cu^2 浓度则有利于藻类的生长。Kinneret湖中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生物量随湖水含盐量的下降而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当含盐量低于200μ左右时,浮游植物中蓝藻占的比例会升高,这对作为饮用水资源的Kinneret湖水来说是不利的,由此可见,适当控制和维持Kinneret湖水Cu^2 浓度和含盐量对湖水水质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氯化物型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种类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4月 5日至 1 998年 9月 1日对山东高青县赵店乡渔场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池塘盐度变动于 1 .3 6— 2 0 g/L,总碱度变动于 2 .4— 7.2 mmol/L,p H值 8— 9。采集了 3 87个浮游植物定量水样。结果表明 ,高青盐碱池塘浮游植物主要是广盐性淡水种类 ,一些是典型的盐水种。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为 49.90± 3 1 .92 mg/L,硅藻和裸藻占优势 ,金藻占有相当比重。无鱼对照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养鱼池塘低得多。  相似文献   

17.
青岛棘洪滩水库浮游藻类状况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对棘洪滩水库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发现藻类49属63种。水库进水口、水库中心、出水口藻类的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差异,群落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以硅藻、隐藻为主,其优势种分别为小环藻和尖尾蓝隐藻。金藻有短时大规模出现,主要是分歧锥囊藻。夏秋季以蓝藻、绿藻为主。藻类周年变动模式为单峰型,藻类细胞密度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出水口,为0.05×106ind./L,主要是硅藻类的小环藻和隐藻,占总数的92.8%;最高值出现在10月份进水口,为196.7×106ind/L,主要是丝状蓝藻包括伪鱼腥藻、颤藻等占总数的81.2%。藻类生物量在0.34-7.77mg/L内变动,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出水口,此时硅藻门的小环藻占69.6%;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进水口,其中丝状蓝藻占71.44%;年均值进水口为1.82mg/L,出水口为1.09mg/L。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3-3.30,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1月进水口和2003年11月水库中心。年均值进水口为1.88,出水口为2.15。水质总体状况较好,处于中营养,但有向富营养转变的趋势,应注意加强对水源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武汉沙湖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由于营养盐的增加而导致藻类或水生植物生产力的增加、水质下降等一系列的变化,从而使水的用途受到影响。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浮  相似文献   

19.
肇庆星湖浮游植物状况及其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 1 996年 4月至 1 997年 7月肇庆星湖 5个子湖泊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变化。在 1 996年 4月至 1 997年 7月 6次采样中 ,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82种 ,其中绿藻门 37种 ,其次为硅藻和蓝藻门 ,优势种有鼓藻、栅藻、衣藻、席藻、直链藻、多甲藻和裸藻等。大多数采样点年平均浮游植物密度为 1 0 4 个 /L至 1 0 5个 /L,整个湖泊年平均密度为 4.2 8× 1 0 5个 /L。星湖各子湖泊全年的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低于 1 mg/L和 0 .1 mg/L ,以叶绿素 a、总氮、总磷、氨氮、COD和 BOD为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TLI) ,除波海湖外均小于 50。根据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 ,星湖的富营养化状况属于中营养化至富营养化之间 ,其中波海湖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5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 :波海湖、仙女湖、里湖、青莲湖、中心湖。  相似文献   

20.
杭州西湖初步治理后的浮游植物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记录了杭州西湖初步治理后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相似性、数量分布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以及根据指示种类评价了西湖水质。在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周年调查的20个站位中,共鉴定了浮游植物7门92属229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蓝藻门19属39种;绿藻门35属87种8变种1变型;硅藻门24属54种7变种1变型等。西湖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以外湖最高,年均值为529.1×105个/L,三潭内湖最低,仅1.76×105个/L。全湖每升水样含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年均值为614×105个,并且以蓝藻占绝对优势,年均值为423×105个/L,绿藻、硅藻次之,分别为97.3×105个/L和77×105个/L。不同站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相似性指数值(sorensen 公式)在51.3-85.3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