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芪对豚鼠 型超敏反应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马血清致敏豚鼠 1周后 ,黄芪粉稀释液 (2 .7× 10 - 2 g/ kg体重 )胃管给药。 2周后发敏 ,出现典型发敏症状者立即麻醉 ,取十二指肠下段及肺组织作早期反应材料 ,发敏后 5 h仍存活者 ,取上述同样组织做晚期反应材料。结果 :通过透射电镜 (TEM)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 , 型超敏反应早期反应中即有典型的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必增加 ,毛细血管扩张等功能性障碍 ,还伴有线粒体肿胀 ,嵴断裂、空泡性变 ;肌丝溶解、空泡变 ;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肿胀 ,断裂、丢失等现象 ;同时早期反应的肠粘膜固有层中有较多的凋亡细胞存在。晚期反应中除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炎症外 ,尚有少量纤维渗出及 型肺泡细胞的增生 ,可见 型肺泡细胞的的凋亡。黄芪能明显抑制 型超敏反应的上述早期反应及晚期反应。结论 : 型超敏反应的早期反应除有功能障碍外 ,还有器质性损伤 (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 ) ;黄芪对豚鼠 型超敏反应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芪对豚鼠Ⅰ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黄芪对豚鼠 型超敏反应早、晚期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马血清致敏豚鼠作为 型超敏反应的动物模型。结果 :通过病理观察发现 ,中药黄芪既能抑制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缩等超敏反应的早期病理改变 ,也能抑制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晚期病理改变 ,效果显著。应用 EL ISA检测 IL- 4、IFN- 在豚鼠血清中的含量。致敏组和实验用药组 IL- 4浓度均值为31.2 2 pg/ m l和 14.40 pg/ m l(P<0 .0 5 ) ,而 IFN- 的均值分别为 10 .32 pg/ ml和 2 3.14pg/ m l(P<0 .0 5 )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黄芪可能是通过调整了 Th1和 Th2的偏移 ,使 IL - 4分泌减少 ,B细胞合成的Ig E也随之明显降低 ,从而阻止了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Ⅰ型超敏反应疾病,特别是变应性鼻炎、哮喘和食物过敏等,在全球儿童和青年中呈逐年增加趋势。大多数患者通过避免过敏原接触、接受传统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AIT)及对症药物治疗,病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少数患者仍然有持续的症状,处于有生命威胁的过敏反应风险中。探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新疗法(novel immunotherapy)和开发传统AIT新技术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主要策略。现依据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机制,对这两个方向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5.
黄芪A_6组分与无环鸟苷联合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左丽,董熙昌,孙晓娟(贵阳医学院微牛物学教研室,贵阳550004)关键词黄芪,无环鸟苷,药物协同作用,Ⅰ型中纯疱疹病毒,小鼠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可引起多种疱疹性...  相似文献   

6.
以小剂量 FL P方案持续灌注治疗晚期消化系肿瘤 ,观察其胃肠道反应 ,与常规的以 5— FU为主的化疗方案相比较。结果表明小剂量 FL P方案组胃肠道反应低于常规化疗组 ,特别在重度胃肠道反应尤为明显 ,经统计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提示小剂量 FL P方案胃肠道反应小 ,为晚期消化系肿瘤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1人为治疗组,接受黄芪注射液联合TP治疗,31人采用TP治疗.从总效率、疾病控制、毒副反应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效率、疾病控制、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性粒细胞、心脏毒性、脱发、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了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在胶原存在条件下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反应性的改变一直未见报道,通过在体外分离大鼠I型胶原并制成胶原凝胶,发现铜离子(Cu^2+)介导的LDL氧化反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所生成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最大值远低于对照组,胶原组氧化LDL(ox-LDL)的相对电泳迁移率(REM)也较对照组为低;在偶氮类化合物2,2'-盐酸脒基丙烷(AAPH)诱导的LDL氧化过程中,胶原组与对照组的LD  相似文献   

9.
中国奥陶纪晚期的孢型植物组合以隐孢子为主,不含真正三缝孢,称为Tetrahedraletes medinensis-Dy-adospora murusattenuata-Laevolancis chibrikovae(MMC)组合;中国志留纪早期孢型植物组合以隐孢子为主,包括四分体和单分体,缺失二分体,出现真正三缝孢,并产生不同的类型(光面、具纹饰、具弓形脊等类型),被称为Tet-rahedraletes medinensis-Laevolancis chibrikovae-Ambitisporites avitus/dilutus(MCA)组合。孢型植物化石的某些相似性表明:华南和塔里木板块可能分布于相近的低古纬度,气候特征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代表近赤道的热带气候;至少在志留纪早期,华南和印支板块与冈瓦纳大陆距离较近,可能处于同一古气候带,代表相似的生物古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与感染》2010,5(1):25-25
B型柯萨奇病毒(CVB)属于肠病毒科,与包括心肌炎在内的许多疾病相关。本研究发现MDA5及其接头分子MAVS介导针对该病毒的Ⅰ型干扰素反应。在该病毒感染的鼠模型中,无论MAVS或MDA5表达缺失都将导致工型干扰素诱生障碍以及小鼠早期死亡。同时对感染CVB的MDA5与MAVS基因敲除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胰腺与肝脏均存在坏死现象。  相似文献   

11.
柯萨奇B4病毒感染对小鼠胰岛的影响及黄芪对其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我国流行的CB4V亲胰腺株(P-CB4V)感染Swiss小鼠,建立Ⅰ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黄芪对CB4V感染引起-Ⅰ型糖尿病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80%的小鼠在感染后72h出现低血糖,血糖在(90.87±8.26)mg/L范围之内,6~8周全部发展为高血糖,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在感染后72h增加,但至3~8周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在用VB4V感染小鼠的同时给予黄芪,目的在于观察黄芪对CB4V攻击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经黄芪治疗后的感染小鼠,1周80%小鼠血糖在(112.66±5.0)mg/L,范围之内,60%小鼠低糖及高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到3~6周全部小鼠血糖在(113.68±6.30)mg/L,范围之内,而低糖与高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分别在(20.22±285)uIU/ml,(3640±3.05)uIU/ml范围之内,均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四溴甘脲消毒剂杀灭细菌的机理,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四溴甘脲消毒剂处理过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以含有效溴274mg/L的四溴甘脲消毒剂作用30min,可使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到100%.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经该消毒剂作用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壳质破损断裂明显,壳内结构模糊,核心溶解,有的芽胞近似空壳.结果显示,四溴甘脲消毒剂杀灭芽胞效果优于普通含氯消毒剂,对细菌芽胞超微结构破坏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注射用alpha-硫辛酸对2 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 例2 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 疗组28 例,采用注射alpha-硫辛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8 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氧化 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UAER及MDA均显著降低(P<0.05),SCr、 SOD及NO 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SCr、UAER、SOD、MDA 及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 alpha-硫辛酸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胶原的存在对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本研究在体外制成Ⅰ型胶原凝胶和巨噬细胞实验体系。LDL经Cu2+催化氧化,丙二醛(MDA)及乙酰化修饰后,与胶原的结合能力明显增强,但4-羟基壬烯醛(HNE)修饰的LDL与胶原的结合能力反而不如天然LDL。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在胶原凝胶上时,其对ox-LDL的摄取明显减少,这时大部分ox-LDL为胶原凝胶所结合。如用细胞松弛素D(细胞非特异性吞噬抑制剂)处理巨噬细胞,在无胶原存在时,可见细胞对ox-LDL的降解明显减少;而有胶原时,细胞的降解量则无明显变化,其水平与无胶原时的细胞处理组相当。上述结果提示,Ⅰ型胶原的存在可能阻止了巨噬细胞通过非特异性吞噬途径摄取ox-LD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采用注射α-硫辛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UAER及MDA均显著降低(P〈0.05),SCr、SOD及NO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SCr、UAER、SOD、MDA及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α-硫辛酸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马兜铃酸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M1型极化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马兜铃酸和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24h,伴或不伴黄芪甲苷进行药物干预处理.采用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分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17.
核纤层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核膜下的中间丝纤维蛋白,是细胞核中重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会引起一系列的遗传性疾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这些疾病在细胞水平表现出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特征,提示核纤层蛋白在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A型核纤层蛋白在氧化应激、DNA损伤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脑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饲养至14周龄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每日腹腔给药,剂量为3 mL/kg),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血糖仪测量20、24、28周龄时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28周龄时处死各组小鼠,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KKAy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黄芪治疗组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但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1),TXB2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小鼠6-Keto-PGF1α水平升高(P<0.01),TXB2含量下降(P<0.01).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胞核染色质疏松,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缩小,核糖体减少;治疗组小鼠以上病变明显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脑微血管病变,保护神经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19.
李姝玉  柴欣楼  吴莹  苏玮莲  王谦 《生物磁学》2012,(29):5657-566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脑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饲养至14周龄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每日腹腔给药,剂量为3mL/kg),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血糖仪测量20、24、28周龄时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28周龄时处死各组小鼠,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KKAy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黄芪治疗组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但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1),TXB2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小鼠6-Keto—PGF1α水平升高(P〈O.01),TXB:含量下降(P〈0.01)。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胞核染色质疏松,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缩小,核糖体减少;治疗组小鼠以上病变明显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v小鼠脑微血管病变,保护神经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Ⅳ(AS-Ⅳ)对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用AS-Ⅳ进行干预,同时给予或不给予骨架蛋白β—actin聚合稳定剂phalloidin,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eNOS与单体8-actin结合状态的变化,用L-3H.精氨酸转化为L-SH-瓜氨酸的同位素法测定eNOS活性,I^125环-磷酸鸟苷(cGMP)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内cGMP水平,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eNOS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水平,总蛋白水平。结果:(1)AS-IV作用10min后,细胞内单体β—actin与eNOS的结合明显增加(P〈0.05或P〈0.01),预先给予phalloidin显著抑制了AS.IV引起的两者结合的增加(P〈0.01)。②AS—IV明显增加了eNOS活性(P〈0.05)、cGMP含量(P〈0.01)、eNOSSer-1177磷酸化水平(P〈0.01)、AktSer-473磷酸化水平(P〈0.001),预先给予phalloidin明显降低了AS—IV引起的eNOS活性(P〈0.05)、cGMP含量(P〈0.01)和磷酸化水平的增加(P〈0.01),但对Akt的磷酸化没有影响。结论:单体β—actin与eNOS的结合在AS-IV激活eNOS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作用,其主要是通过促进Akt对eNOSSer—1177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