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汝尧 《生命世界》2012,(11):36-47
藏东南是西藏东南部的简称,行政区划属于昌都和林芝两个地区。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在这里相会;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在这里奔流;中国、印度和缅甸在这里接壤。以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为首的一批峡谷云集于此。让这里成为世界著名的高山峡谷区。这里拥有世界最齐全、丰富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这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  相似文献   

2.
印度狐蝠     
正马尔代夫有个神秘圣洁的哈达哈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岛屿面积:12万平方千米。四周环绕有150多个不受世人打扰的自然岛屿,在这里生活着一群印度狐蝠。这里是印度狐蝠的保护区,印度狐蝠在这里享受美丽环境和优闲的幸福生活。印度狐蝠是狐蝠科狐蝠属下的一个种,这个种有4个不同的亚种。印度狐蝠主要分布于孟加拉、不丹、中国、印度、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地。  相似文献   

3.
思维跳跳糖     
巴布亚新几内亚不仅有美丽迷人的天堂鸟,还有让人毛骨悚然的食人部落。糖兄糖妹来到这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哇,惊奇一箩筐长久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15世纪,葡萄牙人首次来到这里,发现当地人的头发都很卷曲,便把这里称作卷毛岛(巴布亚,Papua)。后来西班牙人觉得这里和非洲的几内亚很相似,便称它为新几内亚。渐渐地,这两个名字就合二为一了。  相似文献   

4.
记得1991年初,记者曾来到气温在零下30度的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同新巴尔虎右旗环境保护局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那顺进行了交谈。 “请您介绍一下这里的黄羊资源的历史状况。” “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30多个春秋。我们旗北界苏联,西邻蒙古,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4万。这里水草丰美,克鲁伦河流经西旗,注入呼伦湖,优良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黄羊的栖息繁衍。五六十年代,这里黄羊遍野,距满洲里5公里的路上,每天可遇五六批集群黄羊,一群多达数百只。有人说当时乘车黄羊挡道路难行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5.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曾讨论了杀虫药剂毒力测定的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这里从另外几方面再作一些补充。这里谈的几个问题也是一般毒力测定工作者常碰到的,并且整个说来,它们对于统计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有更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有了4—5个剂量及4—5个死亡率(在15—85%以内),下一步的计算并不困难,可以按照公式照样进行。但是在毒力测定中如何选昆虫、用多少昆虫、如何分组、以及试验条件的控制等问题却没有完全现成可套的式样。另外也有一些时候,得到一个特别的结果,这该如何处理、如何解释?能不能抛弃不算?这些问题讨论较少,因此这里就这些方面谈一下。  相似文献   

6.
<正>这里是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狮子公园,18岁的山德·拉瑞提从小在这里长大。新年的到来令公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开心,只有山德由于遇到了一件无比头痛的事而愁容满面。几位多年好友不约而同地想知道:到底谁才是他最好的朋友。但凡有两个以上好朋友的人都应该明白,给朋友排位次可是道超级难题,在山德这里更是难上加难。且不说无论答案是谁都容易伤感情,更重要的是,他得罪朋友的后景非常严重。因为,它们都不是人,而是活生生的野兽!  相似文献   

7.
《化石》2015,(3)
<正>1979年冬天,天很冷,董枝明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入川了。这是他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的第17个年头,寻"龙"的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可是眼前的景象竟是第一次见到,他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龙"迹初露董枝明就站在四川自贡大山铺那片熟悉的被叫做万年灯的小山坡上。7年前,这里和普通的山坡没有什么区别,要不是两位地质工程师偶然间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一根蜥脚类恐龙的股骨以及三个尾椎,人们也不会知道这片山  相似文献   

8.
八月,炎阳似火,在祖国版图的西南方,一个北纬22度、东经107度与越南接壤的地方,这里曾留下了一群来自北京的十三四岁孩子们的汗水与足迹。他们曾在这里度过难忘的八天,他们在这里欢笑,也曾在夜里偷偷流泪,但当离别之际到来时,他们的心里装的是满满的收获与依依的不舍。从此,在这群孩子们的心里,将永远贮存着一个瑰丽的梦,梦里有精灵般的黑白兽、美丽的蝴蝶与那片神奇的自然保护区,梦里有科学家们为保护珍稀动物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梦里还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将科学探索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北极有煤海     
谁来到斯瓦尔巴德群岛,都要被这里与煤炭生产相关的雕塑与设施所吸引,并渴望了解其内涵。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小镇街头,两个雕塑反映了早年这里煤炭开采的跟辛。一个是位于街中心的铜雕。只见一位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矿工迈步向前。他右手握着一把镐头,左手提着铁丝串起来的几个损坏的镐头。从他脏兮兮的装束和一脸的疲惫,可以看出他刚从采掘现场归来。  相似文献   

10.
Smith  J 《人与生物圈》2000,(2):55-56
从连绵不断的山脉到天空飞翔的老鹰,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将加拿大的沃特顿湖和美国的冰川这两个跨国界的国家公园连在了一起。这里山高谷深,汇聚了高山草甸、茂密的森林以及连绵起伏的草原。 这里的风和水将种子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一群马鹿夏天在美国的冰川公园避暑,冬天便下山迁移到加拿大沃特顿的大草原过冬。由于一场风  相似文献   

11.
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第一、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总面积达5.05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浙江省。沙漠中湖泊多达114个,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其中淡水湖12个。这里有着世界上最高大的沙山系统,超过100米的高大沙山占总面积的近70%,最高沙山相对高度达四百余米,号称沙山“珠峰”。然而,这里也是一个。充满谜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故事——一位身穿潜水服的海员潜到了海底,这里看上去美丽又平静,海员渐渐放松警惕。突然(音乐在这里响起,你应该配合地打个冷战),一个食人蚌夹住了他的胳膊,鲜血瞬间渗了出来。海员拼命将胳膊往外抽,手臂却随着蚌肉的蠕动,被吞噬得更多。情急之下,他拿出刀子,向自己的胳膊砍去,画面一片殷红……停停停,这是赤裸裸的胡编乱造。世界上哪有比人还大的蚌?那你可就不知道了。海里有一种叫做砗磲的巨形蚌,它的蚌壳可  相似文献   

13.
走进滇南热带雨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终年积雪的高山、波光粼粼的高原湖泊和茂密苍茫的热带森林,以及淳朴善良的少数民族。这里是动物、植物和有色金属的王国,也是生物科学工作者成长的摇篮。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14.
灰椋鸟是北京城区比较常见的乌.它们在城市中生息繁衍,6月初,我在北师大校园内这棵毛泡桐的树洞中发现有两只灰椋鸟交替进出,立刻意识到它们在这里做窝了,而且已经开始孵卵了,刚刚它俩正交接班。因为是在校园的教学楼之间,所以人来人往非常喧闹.清晨这里晨练的人也很多.而且这棵大树下就有一位老人在练功.并不时地发出非常规的怪音,肢体动作也甚是奇特夸张。但这些都没有影响这对灰椋乌的繁殖活动。这样一来.我对拍摄有了信心,毕竟拍照只是架个相机,并无其他大的动作和声音。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密切关注着这窝灰椋鸟的繁殖进程.很幸运.如愿地拍摄到了亲乌哺育幼雏的镜头。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的立体博物馆——解读高黎贡山(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贡山是全球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关键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火山、地热、东方大峡谷等,由于地处喜马拉雅山与马来半岛的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特有物种多而生态环境脆弱。这里也是民族迁徙和融合的走廊,有十六个民族定居在这里,民族文化灿烂多姿,被誉为“大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宝库”,“人类历史文化陈列馆”。这里的人们认识到,保护好高黎贡山就是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山西的煤炭资源闻名于全球,所以陆相地层非常丰富,以前我们的野外工作重点都是放在寻找陆生脊椎动物化石方面。最近,根据地层研究线索及老乡汇报,我们先后两次探访了晋西北的杨家坡村,在这里找到了较多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在村子的几个点展开了工作,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这里属于五台山地质区,出露的是寒武系的灰白色泥岩和青灰色灰岩,岩层水平,层理面明显,呈块状破碎堆积于沟底。我们找见的主要是三  相似文献   

17.
王英 《生命世界》2008,(11):74-77
一个假期,我跟随几个朋友,自驾车一早从昆明出发,当晚就赶到了维西县的塔城,在这里与当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确定进山的事宜。因为是春节,当地的向导是不进山的,而只有他们才知道金丝猴栖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这里的羊已全部被淘汰,只因为牛羊争水,每天都有几只羊被顶死拜访才代的翌日,我们来到了采日玛乡的麦果尔大队,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个大队的8个队中有5个队严重缺水,麦果尔3队更是个出了名的缺水队,在他们那片远离河流的贫瘠草场上,牧民们为了适应极端缺水的环境,甚至改变了畜群的类型,把队上所有的羊都淘汰了。  相似文献   

19.
马洁 《化石》2000,(1):22-23
二连浩特地处祖国北部边陲,起于内蒙集宁、经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至俄罗斯乌兰乌德的国际铁路从这里通过。它也是驰名中外的恐龙墓地。近年来,中外学者在这里发现了巴克龙、古似鸟龙、阿莱龙及各种吃肉和吃植物恐龙200多个个体。其中有幼年的也有成年的,常常看到“一家子”惨死在一起的情景。大量的恐龙化石产于距二连浩特东南10公里的二连诺尔。这里过去曾是一个盐湖,露出地面的是以灰绿色泥岩和浅黄色、红色砂岩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科学家把这种河湖相地层叫二连达巴苏组,这专指中亚白垩纪晚期(距今6500万年以前)的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20.
李茜 《化石》2003,(2):35-36
内蒙古———我国面积仅次于新疆的第二大省区 ,一个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诗句“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描述的美丽地方。带着些许的想象和好奇 ,我们一行九人的考察队在 2 0 0 2年 6月驱车途经河北 ,经过了近12个小时的路程后抵达了我们此次内蒙古之行的第一站———二连浩特。从准备此次野外考察工作开始我就听许多老前辈谈起 ,内蒙古地区的工作对于第三纪的地层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点。这里的研究工作始于 192 8年美国中亚考察团的考察。由于研究手段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 ,当时对该地区的研究是粗浅和基础的。但是这里具备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