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实验用 60Coγ线照射正常人新鲜全血,观察电离辐射对多形核白细胞(PMN)释放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的影响,以及人血甲2巨球蛋白(α2M)制剂对辐射引起的PMN释放O2-·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人新鲜全血照射(5-20Gy)后1h,PMN释放O2-·的量较不照射组增高(P<0.01),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较不照射组降低(P<0.01)。照前1h加入人血α2M制剂(每ml全血中加入138.5单位)能有效地降低PMN的O2-·释放量,提高红细胞中SOD的活力。离体实验结果提示α2M治疗辐射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过多的O2-·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NO和O2-自由基主要形成 ONO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S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受促癌剂佛波醇(PMA)刺激产生O2-和NO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发现加L-精氨酸使在PMA刺激PMN体系中捕捉到的O2-明显减少,加NG-甲基精氨酸(NGMA)使在PMA刺激PMN体系中捕捉的O2-明显增加.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和光照核黄素体系证明,加L-精氨酸使PMA刺激PMN产生NO-·自由基与O2-结合生成ONOO-是加入L-精氨酸使PMA刺激PMN体系捕捉的O2-减少的主要原因,并且推算了加入不同浓度L-精氨酸PMN产生NO-·自由基的量.用羟基自由基清除剂和ONOO-氧化DMPO和DMSO及其对pH的依赖关系,证明了ONOO-分解并没有直接生成羟基自由基.用依赖鲁咪诺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人多形核白细胞受促癌剂PMA刺激产生NO-·自由基动力学过程.另外,用化学合成的NO-·自由基和过氧亚硝基在模型体系研究了它们的ESR和化学发光特征.说明PMA刺激PMN生成的NO-·和O2-自由基反应形成的ONOO-是引起化学发光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以烟草悬浮细胞 BY 2 为材料,在烟草悬浮细胞中分别加入0.05、0.10、0.15、0.20 mmol·L-1AlCl3,以等体积去离子水处理的悬浮细胞液为对照,并依据前述实验结果选择0.15 mmol·L-1 AlCl3,分别添加5 mmol·L-1 DMTU(H2O2 抑制剂)、20 μmol·L-1CaCl2、15 μmol·L-1 LaCl3(Ca2+通道抑制剂)和50 μmol·L-1 ATP设计多项处理,分析胞外ATP(eATP)对铝离子(Al3+)胁迫引起的植物细胞死亡及其胞内H2O2、Ca2+的影响,以揭示Al3+胁迫下植物调节细胞死亡的可能机制,进一步扩展对eATP功能的认知。结果显示:(1)随着 AlCl3 胁迫浓度的提高,细胞死亡水平和胞内H2O2水平上升,而胞内Ca2+和eATP水平则逐渐降低。(2)外援施加H2O2抑制剂 DMTU(二甲基硫脲)和Ca2+能够有效缓解AlCl3诱导的细胞死亡水平的上升;而Ca2+通道抑制剂LaCl3(三氯化镧)则加剧了AlCl3胁迫下的细胞死亡。(3)在AlCl3胁迫下对细胞添加外源ATP,能够缓解AlCl3胁迫下胞内H2O2水平上升和Ca2+水平下降的同时,并显著降低AlCl3胁迫导致的细胞死亡。研究表明, Al3+以剂量依赖的模式提升细胞死亡和细胞内H2O2的水平并降低胞内Ca2+和eATP水平,AlCl3诱导的细胞死亡受到H2O2和Ca2+水平变化的调节,eATP可以通过调节H2O2与Ca2+水平缓解AlCl3诱导的细胞死亡。推测Al3+胁迫可能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而破坏了细胞内H2O2和Ca2+之间的协同关系,外源ATP对Al3+诱导H2O2上升的缓解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提升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旋捕捉电子顺磁共振(ESR)的方法对从菠菜叶绿体中分离提纯的光系统Ⅱ(PSⅡ)颗粒产生O2-·的机理进行了直接检测.通过对样品充氧、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剂四氰乙烯(TCNE)以及原位光照检测ESR信号等手段,在PSⅡ中检测到O2-·与DMPO加合物的特征ESR信号.而在没有SOD抑制剂的情况下,光照时PSⅡ中O2-·与DMPO加合物浓度显著下降.进一步实验发现PSⅡ中O2-·产率与氧分子浓度直接正相关.O2-·产率还具有pH值依赖性,在pH值为6.0~6.5范围内,O2-·产率最高,大于此范围时则呈显著下降趋势.而PSⅡ颗粒的Tris处理也将导致O2-·产率的急剧减少.以上结果证实水裂解放氧十分活跃的PSⅡ也是高等植物叶绿体在光照下产生活性O2-·的主要部位,通常大部分的O2-·能被内源SOD清除,且O2-·的生成与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超氧阴离子诱导的叶绿素荧光猝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通过黄嘌呤(X)与黄嘌呤氧化酶(XO)反应和甲基紫金(MV)的作用,观察了O·-2诱导莴苣叶绿体的叶绿素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O-·2的产生明显使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qN)增加.叶绿体内SOD被DDC抑制后,X+XO诱导的叶绿素荧光猝灭过程中,qP下降,qN上升;MV诱导的叶绿素荧光猝灭过程中,qP上升幅度不大,qN增加不明显.当碳代谢被碘乙酰胺(JAA)抑制后, qP下降,qN上升.解偶联剂NH4Cl增加质子跨类囊体膜的通透性,导致qP增加和qN降低,加入MV后qP和qN增加不明显.分析认为,-·2的产生和及时被清除对保持光合电子传递和增加跨膜ΔpH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叶绿体吸收的光能得到转化和耗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过量光能引起的光抑制损伤.  相似文献   

6.
一种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氧自由基的新方法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报告检测过硫酸铵/N, N,N′,N′-四甲基乙二胺体系所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新方法.O-·2与羟胺溶液反应生成NO-2,NO-2经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显色在波长530 nm处有专一吸收峰,其颜色深浅与产生的O-·2呈量效关系.氧自由基清除剂抗坏血酸对O-·2的清除作用也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呼吸链电子漏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实验证明细胞色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在线粒体中氧化态的细胞色素c直接清除O2·-,还原态的细胞色素c清除H2O2.由于呼吸链传递电子合成ATP的同时,总有少部分电子从呼吸链底物端的复合物Ⅰ和Ⅲ漏出,而且漏出的电子首先使氧分子还原成O2·- ,然后O2·-歧化成H2O2,所以细胞色素c清除O2·-和H2O2的功能使呼吸链出现了两条电子漏旁路.细胞色素c通过这两条电子漏路径实现其控制线粒体中O2·-和H2O2水平的功能.根据两条电子漏旁路都是O2·-代谢路径的事实,引进了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概念,并从自由基代谢失调的角度探讨了呼吸链电子漏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H2O2-Fe3+所致人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法检测H2O2-Fe3+体系产生的OH·对人淋巴细胞DNA的双链断裂损伤.H2O2-Fe3+浓度与DNA双链断裂呈明显量效关系;随OH·作用时间延长,细胞DNA双链断裂加重;过氧化氢酶对OH·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法可检测到的H2O2和FeCl3引起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最低浓度为0.3 mmol/L和6 μmol/L.  相似文献   

9.
NO和H2O2诱导大豆根尖和边缘细胞耐铝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NO和H2O2是参与植物抗非生物胁迫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 为了确定NO和H2O2在大豆(Glycine max)根尖和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 RBCs)耐铝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以‘浙春3号’大豆为材料, 研究了铝毒胁迫下大豆根尖内源NO和H2O2的变化, 以及外源NO和H2O2诱导大豆根尖和RBCs的耐铝反应。结果表明, 50 μmol·L–1 Al处理48 h显著抑制大豆根的伸长, 提高Al在根尖的积累, 同时显著增加根尖内源NO和H2O2含量。施加0.25 mmol·L–1外源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和0.1 mmol·L–1H2O2, 能有效地缓解Al对大豆根伸长的抑制、根尖Al积累和RBCs 的死亡, 该缓解作用可以被0.05 mmol·L–1 NO清除剂2-(4- 羧基苯)-4,4,5,5- 四甲基咪唑-1- 氧-3- 氧化物, 钾盐(C14H16N2O4·K, carboxy-PTIO, cPTIO)和150 U·mL–1 H2O2清除酶(catalase, CAT)逆转。并且外源NO能够显著促进根尖H2O2的积累, 而外源H2O2对根尖NO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这表明NO和H2O2是诱导大豆根尖及RBCs耐铝反应的两种信号分子, NO可能通过调控H2O2的形成, 进而诱导大豆根尖及RBCs的耐铝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CaCl2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根、茎、叶的氮代谢影响,探索钙缓解幼苗NaCl胁迫的作用途径。该研究以酸枣幼苗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浓度CaCl2(0、5、10、20 mmol/L)对NaCl(150 mmol/L)胁迫下幼苗叶片H2O2、O-·2含量,根、茎、叶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评价CaCl2缓解NaCl胁迫效应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NaCl胁迫相比,盐胁迫幼苗叶片的H2O2、O-·2积累量在5、10 mmol/L CaCl2处理下显著减少;GOGAT活性在5、10 mmol/L CaCl2处理下的植株根和茎内以及各浓度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 GS、NR活性在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内和10 mmol/L CaCl2处理的茎内以及5、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茎、叶内均显著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和茎内以及10 mmol/L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硝态氮含量在1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和茎内以及5、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研究发现,150 mmol/L 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造成明显过氧化伤害,抑制了体内氮代谢;外源CaCl2可通过促进幼苗根和茎内GS/GOGAT循环对NH4+的同化作用,提高叶片NR活性,加快硝态氮的转化速率,从而增强幼苗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并以10 mmol/L CaCl2处理缓解效果最佳;游离氨基酸、GOGAT、NR可以作为CaCl2缓解幼苗NaCl胁迫伤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钴—60对高兔卵黄液中大肠杆菌的灭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钴-60γ射线对接种于卵黄液中的大肠杆菌进行辐照灭菌,并测定了卵黄液的抗体效价、活性氧和卵黄液保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在卵黄液中的D10值为0.31-0.37kGy,杀灭卵黄液中大肠杆菌的照射剂量为3kGy;2.辐照量在15kGy以下时,对卵黄液的抗体效价没有影响或仅有轻微影响;3.经8kGy照射后的卵黄液在常温、4℃、-10℃条件保存时,保存期明显长于未照射的卵黄液。  相似文献   

12.
Zn、Cd及其复合对小麦幼苗吸收Ca,Fe,Mn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溶液培养条件下,Cd,Zn及其复合对小麦幼苗吸收Ca,Fe,Mn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对Zn,Cd的吸收随溶液中Cd^2 ,Zn^2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Cd,Zn同时存在时与其单独作用时幼苗对它们的吸收不同,Zn影响幼苗对Cd的吸收,Cd对Zn的吸收起抑制作用,Ca,Mn的吸收随溶液中Cd^2 ,Zn2 浓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在Cd单独处理组和Zn单独处理组中Fe的吸收随Cd2 ,Zn2 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在Zn Cd处理组中,Fe的吸收则呈下降趋势,其效应试学与作物具体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突变和野生型叶绿体ATP 合成酶的ε亚基均可增强叶绿体毫秒延迟发光的快相;不同的突变体对快相的增强强度不同,但与它们对离体CF1 的Ca2+ATP酶水解活力的抑制程度情况一致。且这种影响在1 ℃左右的低温下较显著,而温度升至25 ℃时,这种增强作用趋于消失。加入解联剂后,快相部分消除,ε亚基仍有增强作用。这些结果说明,ε亚基是通过与CF1 的专一作用而影响光系统Ⅱ附近类囊体膜的动态结构, 使质子不易从类囊体膜上流失,质子动力势较难被解联剂所去除  相似文献   

15.
Michael Kaye 《CMAJ》1964,90(1):39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多柔比星进行抗肿瘤治疗前先行跑台干预,对多柔比星抗肿瘤效果及其诱发的心毒性可能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50只12周龄的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n=10)、SNTD组(不运动+无肿瘤+多柔比星组, n=10)、STS组(不运动+肿瘤+安慰剂, n=10)、STD组(不运动+肿瘤+多柔比星组, n=10)、ETD组(运动+肿瘤+多柔比星组, n=10),进行2周的不同方案干预后,在STS组、STD组、ETD组大鼠注射黑色素肿瘤细胞,C组、ETD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3周,在SNTD组、STD组、ETD组小鼠的腹腔注射12 mg/kg的多柔比星,C组和ST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结束10 d后,进行心脏形态功能和肿瘤体积检查,利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认为多柔比星能够抑制肿瘤流体生长速度,但跑台运动不会对多柔比星抗肿瘤的效果产生影响。注射多柔比星会导致心壁变薄、心输出量、射血量等心脏功能衰退,但跑台运动能够缓解多柔比星的心毒性。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on mengovirus-induced cytopathic effect (CPE) in L cells, the cut-off of host-cell protein synthesis, and production of mature virus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erferon. CPE and inhibition of host protein synthesis were not affected until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erferon was increased 100-fold over that required to reduce viral yields by 90%.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