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汉中宁强奥陶志留纪的头足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南郑一宁强一带的奥陶志留纪地层,经卢衍豪(1940,1959)的详细研究,作了如下的划分:下志留统龙马溪系龙马溪页岩南郑页岩奥陶系艾家山系宝塔灰岩扬子贝层宜昌系西梁寺页岩赵家坦统本文描述的头足类,仅局限于上述赵家坝、西粱寺页岩,宝塔灰岩、南郑页岩和最近发现的中志留世罗惹坪统五个层位中。标本系1960年春项礼文、林宝玉等自宁强县所属的赵家坝、二郎垠和黄坝驿三处,1962年冬赵裕亭和作者自汉中梁山和宁强赵家坝二处,以及1960年陕西省地质局大安队自新集采获的。经作者研究,共有18个种和变种,二个未定种,分属于16个属和10个科,其中新属一个,新种10个,未定属一个。各个种的产  相似文献   

2.
余汶  朱祥根 《古生物学报》1990,29(1):124-124
一、前言198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疆地层古生物研究队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吉木萨尔地区考察时,笔者之一(朱祥根)曾在大龙口剖面小龙口组采到一批腹足类化石。1983年和1985年又进行了化石的补充采集和详细的地层工作,采获丰富的腹足类化石,计得2属、3种(包括1新属、2新种),它们是Xinjiangospira rotundata gen. et sp. nov., Xinjiangospira cf. gondwanica (Cox), Bernicia? jimsar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198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疆地层古生物研究队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吉木萨尔地区考察时,笔者之一(朱祥根)曾在大龙口剖面小龙口组采到一批腹足类化石。1983年和1985年又进行了化石的补充采集和详细的地层工作,采获丰富的腹足类化石,计得2属、3种(包括1新属、2新种),它们是Xinjiangospira rotundata gen. et sp. nov., Xinjiangospira cf. gondwanica (Cox), Bernicia? jimsar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4.
贵州鈩山志留纪泥盆纪一些层孔虫和珊瑚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6年夏,王日伦、张庚赓和其他同志于黔东鈩山至翁项一带检查西南地质局548石油普查队工作时,在具有含油标志的地层中采集了许多珊瑚和腕足类化石。同年,该队亦从该区的同一地层中采集了各类化石。作者受托研究从该区获得的珊瑚化石。由于该区的地质过去未曾有过群细的研究报导,加以这些地层具有含油特征,因此将其中的化石作群细的研究,是有巨大的实际意义的。黔东鈩山一带的地质构造早在1936年为熊永先、王日伦、吴希曾等作过初次调查。解放后于1954、1956年,西南地质局先后派遣两个石油普查队在那里工作。乐森璕详细研究了113队所给的地质资料(包括化石),对前人的地层划分做了修正。1957年在“黔  相似文献   

5.
鄂西、滇东早寒武世最早期的单板类和腹足类新属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汶 《古生物学报》1981,(6):552-556
近年来,笔者曾多次随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队去云南、四川和湖北进行界线地层工作,在野外期间,系统地采集了大量标本。经处理,获得丰富的软体动物化石。本文仅就其中的2新属、4新种作一报道。属种名称如下:  相似文献   

6.
贵州西部上二叠统的钙藻化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地层发育齐全,为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含有丰富的钙藻及其它各种动植物化石,其上与三叠系为连续沉积。1966至1972年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含煤地层队对这个地区晚二叠世地层进行过多次研究,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本文描述的材料就是该队在安顺、织金、普定、六枝、晴隆、水城、纳雍等地上二叠统中采得的。经初步研究,计有8属、2亚属、13种,并有簇形未定的叠层石一种;其中新亚属1个,新种4个。我国关于晚二叠世钙藻化石的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7.
浙、皖中生代轮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王振 《古生物学报》1981,(4):311-323
一前言1972至1973年,安徽省311队和浙江石油队,分别在枞阳和杭州下白垩统采集到一些轮藻化石。1973至1974年,在安徽和浙江省区测队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红层队,先后对浙、皖中生代陆相地层进行野外调查时,在安徽怀宁、歙县、宣城和浙江兰溪、梅城等地,又发现一批轮藻化石。产化石的地层包括:中三叠统铜头尖组;中侏罗统洪琴组、渔山尖组;下白垩统岩塘组、姑山组、杨湾组、徽州组、“朝川组”和上白垩统宣南组。经笔者鉴定,计7属16种1变种(包括6新种、1新变种和1未定种)及少量营养体碎片。除宣南组外,本文记述的各化石组合,对含化石地层的时代划分及其对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阮亦萍 《古生物学报》1991,30(2):186-211
尼勒克陶坎-伊宁水泥厂石炭系剖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地区尼勒克县城北东。1984年夏和1985年夏,中国科学院北疆队在该剖面采集化石;1986年夏,该队承担“七五”攻关项目——加速查明新疆矿产资源综合研究项目的子课题“新疆北部石炭系及其含矿性研究”,再次前往该剖面补采化石。以上3次所采的头足类化石交笔者研究,经鉴定计13属18种,含8新种。其中,鹦鹉螺类有4属6种,含5新种;菊石类9属12种,含3新种。尼勒克陶坎-伊宁水泥厂石炭系剖面(插图1)含菊石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本所东疆地层队1977年及作者1981年采自新疆哈密南东雅满苏地区。该区石炭纪地层十分发育,化石丰富。珊瑚已被俞建章等(1978)、菊石已被王明倩(1981)作过描述,但腕足类尚未报道。本文所描述的新疆大长身贝(Xinjangipro-ductus gen.nov.)产自雅满苏以东4km 石灰窑南,下石炭统雅满苏组顶部。相当俞氏等所称第四岩性段——灰岩夹碎屑岩段,亦即王明倩所划分的碎屑岩灰岩夹泥灰岩段。化石产于火山碎屑岩中的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内。虽属种单调,  相似文献   

10.
叶肢介化石在河西走廊赤金堡组、新民堡群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西走廊西部赤金堡组及新民堡群是生油岩系,富含叶肢介化石。研究这些化石对于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以及探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叶肢介动物群分布规律是有意义的。1974年5—7月,笔者与甘肃区测二队中生代专题研究队同志一起,在玉门、酒泉一带测制地层剖面,采获大量化石标本。关于叶肢介化石属、种的记述,大多已编入陕甘宁地区古生物化石图册(在印刷中)。本文着重分析叶肢介化石在赤金堡组及新民堡群的分布规律、动物群性质,同时讨论有关这两组地层的含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材料,是1965年5月笔者与林启彬同志和1978年10月,有笔者参加的我所山东中生代研究队,在莱阳县的青山组、诸城县的王氏群采集的;另有部分标本是李裕彻同志留交顾知微教授鉴定的,共计5属8种,其中包括1新亚属,3新种.胡尚卿同志摄制图影.陈楚震、陈金华同志审阅过文稿.笔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山东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以谭锡畴(H. c. Tan, 1923)研究较早、较详,他当时建立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川、黔等地晚二叠世乐平群苔藓虫10属19种,其中新种4个,新亚种4个,化石产地13处(插图1),以华蓥山、轿子山的含量最多。多数标本由四川省地质局208队,我所黔西南二叠纪地层队及各野外队提供;我所技术室代为磨片、照相及描图,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苔藓虫化石是笔者1977年参加内蒙古区测队工作时采集的。共有9属18种,包括2新种、2个未定种。化石产地分布在西乌珠穆沁旗巴彦宝力格公社(猴头庙或称好尔图庙)一带上石炭统阿木山组(韩建修等,1979)。地层出露以米生庙复背斜北  相似文献   

14.
赣南小江边灰岩的腕足类及其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前言赣南地区栖霞组与茅口组或鸣山组之间,普遍发育一套具黑色炭质、钙质页岩夹透镜状灰岩的地层,一般称为小江边灰岩。这段地层被命名(王竹泉,1920)以来,其所含主要化石群并未进行系统研究,因而,其时代是栖霞期,还是茅口期,颇有争议。甚至有的地质学者认为它的原来涵义不清,建议废弃。为此,作者近年来整理了江西省地质局区调队,历年采集的  相似文献   

15.
奥陶系的若干床板珊瑚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的床板珊瑚,主要是作者近年来研究北方奥陶纪地层时采集的,也有少量采自南方。多数属种采自陕西省北部的三道沟组,一个种采自河北的下马家沟组,大概是我国目前知道的最低的含珊瑚层位。三道沟组的珊瑚群,属种虽不太多,但数量丰富,达到造礁的程度,是我国古生代珊瑚的第一个造礁期。我国还没有关于下马家沟组和三道沟组(相当上马家沟组)珊瑚的研究报道。在这两个时期,生物群面貌属北方型,与西伯利亚、北美相似。对它  相似文献   

16.
四川白垩纪—早第三纪轮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十年代以来,在四川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地层中相继发现了轮藻化石。本文研究的材料产自四川盆地北部、中部早白垩世早期的白龙组、七曲寺组、古店组,盆地南部早白垩世晚期的嘉定群下段,盆地西部中始新世的芦山组,四川西南部会理、会东地区晚白垩世的小坝组和古新世至中始新世的雷打树组,计有12属20种,1未定种,其中有8新种(见表1)。这些标本是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第二区测队、航测队和我所马其鸿、叶春辉、耿良玉等采集,计承道磨制薄片,胡尚卿照相,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7.
褐卷蛾属二新种记述(鳞翅目:卷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作者等1980年完稿的《中国褐卷蛾属研究及新种记述》之后,两年来又在我国陕西、四川两省发现褐卷蛾属二新种。从此我国已有该属共18种。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嘉荫古新世乌云组植物化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地层简介本文研究的植物化石系笔者近年来在黑龙江嘉荫县乌云煤矿乌云组的粉砂岩中采集的。经研究有7属9种(包括1新种)。该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60年7月,我院贵州地层队在平塘县甘寨地区实测了一个石炭系至二迭系剖面,收集了各门类化石,其中(?)类化石由笔者鉴定。本文主要是将该剖面上二迭统中几个新(?)类予以描述。这些新(?)类包括一个新属新种Haoella sinensis,另外还有四个新种分属于四个旧属。它们都是产于该区晚二迭世吴家坪组上部的矽质灰岩中。含(?)地层的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具冠介形类的归属和发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余年来,中国和蒙古先后在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相当数量的具冠介形类,分别定为不同的属,增加了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引用的混乱本文意在将这些已知属进一步叙述和讨论,确定其归属问题;根据它们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试分析和讨论其发源问题.一、具冠介形类的归属问题早在1962-1964年,何俊德、叶春辉及作者研究湖北江汉平原边缘地区晚白垩世介形类时,发现一些小个体,其右壳前缘中部或前缘的中下部具一冠状突出物,而左壳上则不显此特点.壳体的其他特征,如壳形、壳饰、两壳的叠覆关系、肌痕等则与 Cypridea 属所表现的相似.因此,作者于1965年根据壳体的两瓣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