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智敏 《生物学通报》2002,37(11):31-32
人类的体细胞共有 4 6条染色体 ,其中 2 2对为男女两性共有的 ,为常染色体。另一对即为性染色体 ,所谓的性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关系的染色体。人类性染色体决定着性别 ,而且在精卵结合的一刹那间就决定了胎儿是男还是女。男性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变为 4个精子 ,其中 2个 X型精子、2个 Y型精子。而女性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变为 1个卵子和3个极体。所以女性只提供 1种类型卵子 (含 1个 X染色体 ) ,而男性提供两种类型的精子。若卵子与 X型精子结合 ,即形成 XX型合子 ,以后就发育为女性 ;如与 Y型精子结合 ,则发育…  相似文献   

2.
人的性别究竟是由什么来决定?过去人们常认为: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且主要由Y染色体所决定,即在人体的体细胞内,除了含有成对的常染色体以外,凡含有x和Y染色体的为男性,凡含有两个x染色体的为女性。但是也有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男性。据估计,具有XX性染色体的男性约在两万个男性中就有一个。为什么体细胞含有XX染色体的个体是男  相似文献   

3.
高锦声  周焕庚  陶宏器 《遗传》1980,2(4):43-46
人类的正常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 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合子的性染色体决定 胚胎性别的分化以及性腺和生殖器的发育。在亲体生 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性染色体发生遗失、缺 失、易位和不分离等现象,而导致性染色体畸变,使后 代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异常的综合体征。性染色体的 畸变多常见数目上的异常,而结构改变引起的疾病报 道很少。在新生儿中,性染色体异常远比常染色体畸 变为多,这可能是由于常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死亡率较 高的缘故。据临床观察,每700个成人中就有一个患 性染色体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人类的核型为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为常染色体(Autosome),2条为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的,而性染色体具 XX 者为女性,具XY 者为男性。人类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含 X 和 Y 两种类型的精子应该是一样多的,那么两种精子分别与卵子结合的机会也应该是相等的,而出生的男女婴儿数量也应该一样多。因此,男女之间的比例(即性比)应该是1∶1,即性比平衡。由此而得知的所谓性比,是指雌性为100时的雄性数字。人类不同发育时期的性比如右表。  相似文献   

5.
人的性別究竟由什么来决定?高中生物课本里的XY型性别决定是这样讲的:如果含有XX染色体的合子发育成雌性个体;如果含有XY染色体的合子发育成雄性个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性别决定的理论被认为是错误的.新的研究指出:性别的决定不是整个性染色体而是性染色体上的极个别的基因.这个发现是由遗传学家戴维·佩奇为首的研究小组获得的.他们认为,那极个别的基因,虽只代表整个性染色体的千分之一,但这种个别的基因却是决定性别差异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两条性染色体,男女有别,正常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核型为46,XX;正常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核型为46,XY。按人类染色体命名的国际体制,人类的46条染色体两两相配成23对,分7组,X染色体属C组,具亚中着丝粒,Y染色体属G组,有近端着丝粒。随着基因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将三千多个基因  相似文献   

7.
1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具有一个XX(雌)-XY(雄)类型的性别决定系统。Y染色体在人类决定了男性.而果蝇属昆虫的性别决定则依赖于个体中X染色体数目与所含常染色体单倍体套数的比率。  相似文献   

8.
真假两性畸形发生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若发生畸变可导致性发育异常。也有的人染色体正常 ,却因其他原因引起性异常 ,他们或外生殖器性别模糊不清 ,副性征不典型 ,或遗传性别和表型性别相反 ,遗传学及临床医学上把这类人叫做“两性畸形人”,俗称“阴阳人”。两性畸形有真假之分。1 真两性畸形人1 .1 症状 约 40 %患者的性腺一侧为卵巢 ,一侧为睾丸 ,约 2 0 %患者两侧均为卵睾。这种两性畸形人大都是不同性染色体类型组合成的嵌合体 ,如 46,XY/ 46,XX、46,XY/ 45 ,XO、46,XX/ 47,XXY等。还有部分患者遗传性别和表型性别恰好相反 ,是真…  相似文献   

9.
李麓芸  戴和平  夏家辉 《遗传》1979,1(2):34-35
正常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 中22对是男女共同的,称为常染色体,另一对 男女有别,称为性染色体,男性是XY,女性是 XX o  相似文献   

10.
最新研究表明:Y染色体上男性特有序列(MSY)是一个包含不同DNA序列的嵌合体,包含多个回文序列。回文序列上经常发生臂间基因交换,使Y染色体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女性失活X染色体上有15%的基因逃离失活进行表达,可能在男女性别不同和女性个体间差异中起决定作用。精子在受精时,是一个综合运输体,不仅仅只向卵子转移DNA,还有RNA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的性别发育经历了个连续不同时期;受精时期性染色体的构建(XY或XX);性腺发育和分化(精巢或卵巢);获得恰当的性别表现型(雄性或雌性)。人们已经发现睾丸决定因子(Testis determining factor)就是SRY(Sex determining region on Y chromosome),并逐渐确定了其他与性别决定和性别反转相关的基因,如SOX9,DAX1,SF1,WT1,GATA-4等。综述了与哺乳动物性别控制有关的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遗传》1980,2(3):39-39
哺乳动物的大多数物种具有XY染色体性别决定 系统。例如,猩猩(Pongo pygmaeets)的二倍体染色 体数,不论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均为2n = 44, 一可配为22对。其中21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是决定 性别的性染色体,在雌性为XX,在雄性为XY。这是一 般熟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的大多数物种具有XY染色体性别决定系统。例如,猩猩(Pongo pygmaeus)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不论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均为2n=44,可配为22对。其中21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在雌性为XX,在雄性为XY。这是一般熟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李书粉  李莎  邓传良  卢龙斗  高武军 《遗传》2015,37(2):157-164
XY性染色体决定系统是决定植物性别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于其起源与演化机制却知之甚少。目前认为,携带控制雌蕊或雄蕊发育基因的一对常染色体由于某种未知原因的突变形成早期的neo-Y或neo-X性染色体,随着演化的进行,早期XY性染色体之间的重组逐渐受到抑制,非重组区域扩展最终形成异型的性染色体。研究发现,重复序列的累积以及DNA甲基化等因素都可能参与了XY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化、重组抑制及Y染色体体积增大过程。转座子作为一种基因组中含量最高的重复序列在性染色体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性染色体演化的起始激发,以及导致性染色体局部表观遗传修饰使其发生异染色质化扩展和重组抑制。文章综述了转座子在植物性染色体上的累积及其与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化之间的关系,并简要分析了转座子在性染色体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说,从合子到配子的通径b等于,从配子到合子的通径a等于(此处F和F′分别为当代配子之间和前一代配子间的相关系数)。但这些公式不能用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因为对所有位于X染色体上的伴性基因而言,异配性别XY的个体实际上不是双倍体而是单倍体。C.C.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的染色体是23对,其中第23对在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正常女性的第23对为两条X染色体,正常男性的是一条X和一条Y。在决定性别中起关键作用的倒底是哪条染色体?是通过什么起作用的呢? 这些问题以前一直是在推测之中。最近,帕基博士(David C.Page)在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时发现:决定人类性别的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TDF基因。受精卵中只要有TDF基因存在,其胚胎将来一定发育成为男性,反之则发育成女性。帕基发现:有些“正常”男性,第23对染  相似文献   

17.
赵光强 《生物学通报》2002,37(12):19-21
高等植物的性别表型具多态性,这与植物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有关,高等植的性别与性别决定基因,性染色体及常染色体有关,其性别决定系统有性别决定基因决定性别、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及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间的基因平衡决定性别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们知道,许多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如人类,具两条相同染色体(XX)是女人,具两条不同染色体(XY)的是男人.鸟类则恰恰相反.但对于密西西比短鼻鳄(Alligator mississipiensis)来说,决定其性别分化的因素却是孵化温度.在30℃以下温度中孵出来的是雌性幼鳄,在34℃中孵化出来的却是雄性幼鳄.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对人类细胞染色体计数,是温韦特(Winwerter)于1912年进行的。他通过对人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认为男性有46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即男性2n=47,女性则有二条X染色体,即女性2n=48。1921年和1923年,美国佩英特(Painter)教授对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作了重要研究,使用的材料也是睾丸细胞。他观察到小型Y染色体,正确地认为XY是性别决定的机制。他对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的计数位于45到48之间。他的第一篇论文似乎赞成2n=46,但在1923年的论文中他又决定改为48。在此后的30年间,Painter的2n=48这一结论一直为许多有声望的细胞学家所沿用,并作为定论编入百科  相似文献   

20.
一、性别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动物性别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动物雌雄生殖细胞,特别是动物精子的差异而讲行的。高等动物的X 型精子与 Y 型精子不论在形态结构、重量密度、表面膜电荷的电量分布及电性,还是精子的抗原免疫性、运动速度和活力以及耐酸碱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精子形态结构的差异哺乳动物分裂中期细胞的性染色体,一般 X 比 Y 要大。如牛的 X 染色体表面积为7.85微米~2,Y 染色体为3.47微米~2,性染色体大小的差异造成了精子形态的差异。X 精子头部大而且比较圆,体和核也较大;Y 精子头部小而且比较尖,体和核比较小。此外,精子的大小还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