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覆盖着2/5的国土,像皮肤一样保护和滋养着大地。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肉、奶、皮、毛等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产品,同时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碳固持等重要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
 羌塘高原,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干旱,发育着面积广阔的高寒草原植被。本文论述了高寒草原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和层片、生态类群与生长发育节律等方面的特点,描述了7个主要群落类型,并探讨了它们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在对羌塘高寒草原与我国温带草原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高寒草原作为植被亚型,与温带草原并列于草原植被型之下;在进行地植物学区划时,应该充分考虑羌塘高原高寒草原的广泛分布及其地带性景观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藏羌塘高原高寒草原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高原,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干旱,发育着面积广阔的高寒草原植被。本文论述了高寒草原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和层片、生态类群与生长发育节律等方面的特点,描述了7个主要群落类型,并探讨了它们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在对羌塘高寒草原与我国温带草原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高寒草原作为植被亚型,与温带草原并列于草原植被型之下;在进行地植物学区划时,应该充分考虑羌塘高原高寒草原的广泛分布及其地带性景观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清  南志标  陈强强 《生态学报》2020,40(7):2489-2495
草原生态补偿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伴随着草原生态补偿奖励政策于2011年的实施,学术界就草原生态补偿展开了多视角、系统性和定量化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法,文章在草原生态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保障机制、牧民意愿及满意度以及补偿效应等方面对当前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揭示了目前政策实施所存在的政策机制与激励机制不相容、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形式单一、社会保障配套制度缺乏、监管缺失和法律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对后续研究的重要领域进行展望: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理论支撑体系研究,研究方法的规范统一,研究视域的拓展以及政策实施绩效评估等,以确保政策高效可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针对大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草原"三化"、石油石化工业生产对环境破坏和污染、对城市地域空间的优化重视不够等三大问题,分析了大庆所具有的优势和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由于草原"三化"问题严重,必须开展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要突出大庆草原型生态城市的特色;湿地是大庆市宝贵的资源,在严加保护的同时,要建立人工-自然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石油化工生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必须开展"绿色油田"工程建设,以适应生态城市的需要;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应采取建设生态公路、生态广场、生态小区及安装风光路灯、绿色建筑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草原是我国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 ,也是最重要的可更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基地。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第二重要的绿色屏障 ,对于维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近几十年来 ,随着牧区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草原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大 ,加上对草地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使得大面积的天然草原不断退化 ,生产力下降 ,草畜矛盾严重 ;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急剧下降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 ,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979年 ,中国科学院在我国草原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和…  相似文献   

7.
治理草原退化是我国草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关于草原退化判断、退化程度、原因及治理等系列问题的确定几乎皆以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而忽视了牧户作为草原直接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重要性。牧户对草原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其与科学方法研究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内蒙古东部草甸草原牧户尺度草原为研究对象,借助牧户调研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牧户划分为高、中、低3个经济水平,并运用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 (CVOR)指数评价法,分析评价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牧户对草原健康状况的感知主要从植被、土壤、牲畜等方面,与科学方法评价指标选取具有相似性;牧户感知和CVOR指数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均判定草原生态系统呈现不同程度退化;统计检验显示牧户对植被、土壤、牲畜影响等指标变化感知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CVOR指数法下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健康指数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均显示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退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证实了牧户感知在指标选取、评价结果方面具备用于准确评价草原健康状况的可行性和可信度。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将有利于更加准确、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价牧户尺度草原生态健康状况,为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和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多元生态服务,探索草原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对于草原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草原生态价值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估框架和准确的核算方法。定位于北方草原,以内蒙古天然草原为典型案例区,提出了“支持-供给-调节-文化”服务价值四类共计19项的草原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基于地面采样、野外观测、遥感解译、模型模拟和统计等多源数据,在像元尺度上核算了2000—2020年草原生态价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和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价值多年均值为17640.60亿元/a,约为自治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8607.23亿元/a)的2.05倍,每公顷草原提供的生态价值为2.34万元/hm2,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其中,草原调节服务价值最高,多年均值6676.44亿元/a,占比53.68%;其次为草原支持服务价值,多年均值为6293.96亿元/a,占比35.13%;草原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多年均值分别为3796.27亿元/a(6.24%)和873.93亿元/a(4.95%)。从具体指标来看,防...  相似文献   

9.
蝗虫生态种及其指示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永林 《生态学报》2001,21(1):156-158
对我国荒漠、荒漠草原、山地草原、沼泽、纱洲、农田以及竹林、灌丝等不同栖境代表性蝗虫的形态表征以及蝗虫对栖境的地形、气候条件、植被型等的长期生态适应性进行多年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蝗虫生活型、生态种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指出蝗虫生态种对自然景观或生境的原貌兴衰与变迁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旱区(包括十六省、市、自治区的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耕地占全国的1/3,草原占全国的一半,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这类地区目前正面临着水土流失、沙化、盐渍化、土壤肥力衰竭、草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危机。该区域长期处于生态失调和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金银滩草原景区旅游功能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ng LS  Tang CC  Guo H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813-1819
基于2008年青海省金银滩草原景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从保护区级别、植被类型、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4个方面构建了草原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技术对具有较高旅游价值与生态功能的金银滩草原景区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与区划,对每个敏感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金银滩草原景区进行旅游功能区划.结果表明:金银滩草原景区可划分为高度生态敏感区、中度生态敏感区和低度生态敏感区;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景区划分为3类旅游功能区(生态旅游限制区、生态旅游适度区和大众旅游区)和6类旅游功能亚区(湿地保护类、原生态观光类、农牧旅游类、草原旅游类、城镇旅游类和乡村旅游类).  相似文献   

12.
治理草原退化是我国草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关于草原退化判断、退化程度、原因及治理等系列问题的确定几乎皆以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而忽视了牧户作为草原直接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重要性。牧户对草原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其与科学方法研究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草甸草原牧户尺度草原为研究对象,借助牧户调研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牧户划分为高、中、低3个经济水平,并运用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CVOR)指数评价法,分析评价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牧户对草原健康状况的感知主要从植被、土壤、牲畜等方面,与科学方法评价指标选取具有相似性;牧户感知和CVOR指数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均判定草原生态系统呈现不同程度退化;统计检验显示牧户对植被、土壤、牲畜影响等指标变化感知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CVOR指数法下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健康指数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均显示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退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证实了牧户感知在指标选取、评价结果方面具备用于准确评价草原健康状况的可行性和可信度。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将有利于更加准确、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价牧户尺度草原生态健康状况,为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和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原草原与我国温带草原比较,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1.在群落组成中,青藏高原成分或以青藏高原葱其主要分布中心的植物种占有显著地位;草群生长稀疏、低矮,生长期短,生物产量偏低,有适高寒的杂类草层片、嵩草层片或垫状植物层片。2.西藏分布有四种草原类型。其中丛生禾草草原最具代表性。根据其生态特性,又划分为三类,而以寒冷弱半干旱丛生禾草草原分布最广。并有许多特有群落。3.在分布上,西藏草原是亚热带纬度地带上不同于一般山地垂直分布的特殊的垂直分布类型,具有垂直—水平分布的性质,即高原地带性。在高原草原地区内,各类生态特性不同的草原群落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并决定着各该区域内山地垂直带谱的性质;根据带谱基带划分出了三种高原草原山地垂直带类型。在各类山地垂直带谱中,一般没有森林群落出现,草原上升到了5200(5400)米,成为地球上草原分布最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会将“沙漠”与荒凉、大风、沙尘暴相联系,正可谓是谈“沙”色变.因此,人们常将“治沙” “征服沙漠” “沙漠变绿洲”等成为生态建设目标.但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沙漠与沙地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我国北方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北方第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是草原).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草原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尹剑慧  卢欣石 《生态学报》2009,29(5):2122-2630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生态功能价值是巨大的.对草原生态功能指标体系评价的意义、指标筛选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并在现行草原生态功能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方法研究的新探索-将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 (AHP)3种方法有机结合共同运用到评估工作中去,从而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公平的和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由8项元素组成,按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固碳吐氧、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生态旅游、废弃物处理、营养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6.
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生态管理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向阳  尹燕亭  王婷婷 《生态学报》2015,35(24):8036-8045
探讨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生态管理的途径对于草原有效减畜、遏止草原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情景实验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存在、计算和影响因素,以及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特征和可能的生态管理途径。研究发现,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牧户行为属"有限理性",是有限理性的"生态经济人",风险规避是其基本特征,牧户生产决策表现出禀赋效应、损失厌恶、框架效应等;牧户草场所属草原类型和牲畜存栏数显著影响牧户对草场超载的认知和判断,在不同草原类型区,户主文化水平、性别、民族和是否嘎查干部等亦显著影响牧户对超载的认知和判断;需采取基于进化博弈的分步式、合作式及示范引导式的适应性减畜的生态管理途径,以实现牧户心理载畜率向生态优化载畜率的转移,实现优化牧户生产方式、减少牲畜数量、治理草原退化、北方牧区生态和牧民经济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林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拱卫着东北黑土地免受风沙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那里有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兴安岭主脉北宽南窄,北低南高,东陡西缓,山体比东西两侧的平原高出很多.它抵御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并使来自东南方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重要功能,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创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庇护了全国1/10以上的耕地和最大的草原. 大兴安岭西麓的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浑然交错,那里天高云阔,形成了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呼伦湖则恰似硕大的珍珠镶嵌其中.就是那片将近8万平方千米广袤无垠的河谷平原,以大兴安岭为母体,成为中国北方游猎部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8.
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状态演变分析的若干数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脆弱区往往存在多个生态系统(草原、荒漠和灌木等)共存的现象.由于外部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生态脆弱区会发生从一种生态系统转变为另一种生态系统的现象,即突变现象.分析生态脆弱区多生态系统共存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了解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目前能够描述生态脆弱区多生态系统的动力系统及其...  相似文献   

19.
捷明 《植物生态学报》1989,13(4):392-392
《草地生态研究方法》一书近期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姜恕教授主编,李博、周寿荣、任继周等撰写各章。它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草地生态学研究方法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草地生态学各主要领域的研究方法,全书共分为15章,简述如下: 1.我国的草地概况与草地生态学的发展:指出草地生态学在我国沿着两个途径发展:一是农学范畴的研究,二是草地植被的研究;并概述了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南方草丛和灌草丛的分布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芨芨草草原的群落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是一种旱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和荒漠地区。它是一种生态可塑性很强的植物,可分布于草原、荒漠草原等植被带内。以其为优势种可以形成盐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等多种植被类型。青海省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东部等地大面积分布有芨芨草群落,并和本区分布的其他草原类型形成基带植被。无论是其生境条件、生物生态学特性、群落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均具有草原性质,应划归草原植被类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