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SP)参与调节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结构的分泌水平及跨膜易位过程,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行使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优化SP序列,并研究其对CD19-CAR-T杀伤功能的影响。首先,利用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野生型SP (SP-wtY)、2种突变型SP (SP-muK或SP-muR)的靶向CD19的CAR载体;对构建成功的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并使用慢病毒侵染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转染效率,钙黄绿素释放法检测对靶细胞的体外杀瘤能力,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技术检测2种细胞因子[干扰素-γ (interferon-γ, IFN-γ)和干扰素-α (interferon-α, 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构建了野生型和信号肽突变的重组慢病毒质粒,慢病毒转导T细胞后,携带3种信号肽(SP-wtY、SP-muK或SP-muR)的CD19-CAR转染效率分别为33.9%、35.5%、36.8%。进一步杀伤实验显示,与SP-muK和SP-wtY细胞相比,SP-muR细胞的肿瘤杀伤效果显著提高,当效靶比为10:1时共培养24 h后,SP-muR组CAR-T细胞的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高于SP-muK和SP-wtY组。本研究揭示信号肽N端正电荷数的增加可以提高CAR的表达效率和对CD19+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为CAR结构的优化改造和临床高效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体瘤缺乏明确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CAR-T)治疗靶点。因此,通过慢病毒将已经明确的靶点分子CD19带入实体瘤细胞系,研究CD19 CAR-T细胞对其的杀伤,能够为CAR-T细胞针对实体瘤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支撑。本研究利用三质粒慢病毒系统构建了稳定表达CD19、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 F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的结肠癌CT26细胞系CT26-CD19-FLUC-GFP。该细胞系与CT26细胞系的生长活性一致。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代次CT26-CD19-FLUC-GFP细胞,证实了CT26-CD19-FLUC-GFP细胞连续传代至第5、10、22代后CD19及GFP的稳定表达。进一步证实,连续传代至第22代的CT26-CD19-FLUC-GFP细胞中的CD19 mRNA及FLU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T26细胞。与T细胞相比,CD19 CAR-T细胞能够显著杀伤CT26-CD19-FLUC-GFP细胞及MC38-CD19细胞。CT26-CD19-FLUC-GFP细胞腹腔植入小鼠体内1周后,通过活体成像仪可以检测到腹腔区域的FLUC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CD19-FLUC-GFP的CT26细胞系,且该细胞系能够被CD19 CAR-T细胞特异性杀伤。  相似文献   

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AR-T),是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肿瘤效果,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构建靶向EGFRⅢ(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III)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并筛选能够稳定表达该嵌合抗原受体的Jurkat细胞系。通过EGFRvⅢ分子刺激、与U87MG细胞共培养的方式检测细胞系的活化状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CDH-EGFRvⅢscFv-CAR-copGFP-T2A-puro慢病毒表达重组质粒,并筛选出可稳定表达EGFRⅢ-CAR的Jurkat 细胞系。CCK-8 法检测显示,EGFRvⅢ分子刺激12 h的Jurkat-CAR细胞增殖率约是对照组的1.36倍(P<0.05);ELISA法检测显示,与U87MG细胞共孵育后,细胞上清中IL-2的浓度约是单独培养分泌在上清中IL-2的1.625倍(P < 0.01)。以上结果表明,稳定表达CAR的jurkat细胞,可以靶向性识别EGFRvⅢ分子及EGFRvⅢ阳性的靶细胞,并引起IL-2细胞因子释放,为后续临床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手段。随着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技术的发展并在B细胞肿瘤中取得显著疗效,人们把目光投入更多的实体瘤与血液肿瘤靶点中。CD123分子是CAR-T治疗AML的潜在靶点,抗CD123 CAR-T具有靶向清除白血病干细胞(LSCs)及原始细胞的能力。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在靶向CD123 CAR-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构建了靶向CD138的第四代CAR-T细胞(分泌IL-7和CCL19),通过与靶向CD138的第二代CAR-T细胞进行生物学功能比较,探讨第四代CAR-T细胞应用于临床的优势。使用慢病毒转染健康人外周血的T细胞制备出靶向CD138的第二代和第四代CAR-T细胞,CFSE标记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T细胞的趋化能力,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的CAR表达率和亚型。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检测CAR-T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的体外杀伤功能;构建人多发性骨髓瘤NCG小鼠模型,通过生物发光成像系统监测CAR-T细胞输注后小鼠肿瘤的消退情况。结果显示,靶向CD138的第四代CAR-T细胞(CD138-BBZ-7×19)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优于第二代CAR-T细胞(CD138-BBZ),而且在人多发性骨髓瘤动物模型中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及靶向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嵌合抗原共刺激受体(chimeric antigen costimulatory receptor, CCR)共修饰的T细胞,并对其进行体外活性评估。方法:将EPCAM-CCR和GPC3-CAR基因片段克隆入慢病毒载体质粒,酶切、PCR和测序鉴定CCR+CAR pCDH重组载体。分离、激活和扩增人T细胞,利用慢病毒感染并筛选能够稳定表达该组合型嵌合抗原受体人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验证CCR+CAR T细胞中CCR+CAR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INF-γ、IL-4的分泌。结果:成功构建CCR+CAR pCDH慢病毒重组载体。成功分离、激活并扩增人T细胞。CCR+CAR pCDH慢病毒成功感染人T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也显示其成功表...  相似文献   

7.
文中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包含4-1BB或ICOS的第二代Anti-CS1慢病毒表达载体,以及同时包含这两个共刺激因子的第三代Anti-CS1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制备相应慢病毒感染人CD3+T细胞,分别获得靶向CS1的第二代和第三代CAR-T细胞。研究结果表明:以ICOS为共刺激因子及以4-1BB为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代CAR-T抗肿瘤活性相似,且在效靶比为1︰1时,含ICOS共刺激因子比含4-1BB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代CAR-T细胞对IM9-lucgfp细胞的杀伤效力更高;在效靶比为1︰1、2︰1和5︰1时,第三代CAR-T细胞对IM9-lucgfp细胞的杀伤效力低于第二代;在效靶比为10︰1时,二代和三代CAR-T细胞对IM9-lucgfp细胞的杀伤效力都达到85%以上, 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该研究成功构建了靶向CS1的第二代和第三代CAR-T细胞,其可高效杀伤高表达CS1的肿瘤细胞,且靶向CS1的第二代CAR-T细胞比第三代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力更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内外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对C57BL/6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以及细胞因子产生量的变化,来阐明MENK对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应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T-PCR方法检测C57 BL/6小鼠体内外单独应用MENK,或联合IL-2、IFN-γ后,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的表达量及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在体内能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及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体外MENK单独应用可以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及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而体外MENK联合IL-2或IFN-γ与MENK单独作用时相比无明显差异.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在体内能上调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的过继免疫疗法已被证明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但是目前其在实体瘤中的应用依然有限。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GPC3)对肝细胞癌来说是一种有意义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且已有利用第二代/第三代GPC3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构建同时表达GPC3 CAR、人源IL-7和CCL19细胞因子的第四代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并感染人T淋巴细胞制备靶向GPC3的第四代CAR-T细胞(GPC3-BBZ-7×19)。利用细胞计数、趋化小室、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比较其与第二代GPC3 CAR-T细胞(GPC3-BBZ)在增殖、迁移、杀伤以及亚型分布方面的区别,评估GPC3-BBZ-7×19 CAR-T细胞对免疫缺陷小鼠体内GPC3阳性的肝细胞癌腹腔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与GPC3-BBZ CAR-T细胞相比,GPC3-BBZ-7×19 CAR-T细胞具备更强的增殖能力、趋化能力以及记忆干细胞(Stem memory T cell,Tscm)组成比(P值均0.05),而在体外特异性杀伤GPC3阳性的肝细胞癌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此外,GPC3-BBZ-7×19 CAR-T细胞能够明显抑制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GPC3阳性肝细胞癌移植瘤模型。因此靶向GPC3的第四代CAR-T细胞(分泌IL-7和CCL19)有望比第二代GPC3靶向的CAR-T细胞更持久有效地对抗肿瘤,并产生针对肿瘤的记忆功能,为以后的临床试验提供了临床前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CAR-T细胞疗法通过靶向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热点。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靶向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CAR慢病毒表达质粒,以磷酸钙沉淀辅助多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制备CAR慢病毒颗粒lenti-car,感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HER2靶向的CAR-T细胞,并分析其对HER2阳性和阴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CAR-T细胞可被HER-2阳性的肿瘤细胞特异性激活,分泌大量炎症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在同样效靶比等处理条件下,构建的HER2靶向CAR-T细胞对HER2阳性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生长抑制率为(58.47±1.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HER2阴性的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生长抑制率为(11.74±2.3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在K562细胞中转染人HER2表达载体使其成为HER2阳性,则HER2靶向CAR-T细胞对其的生长抑制率上升为(30.41±7.59)%,较HER2阴性K562具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HER2靶向的第二代CAR-T细胞可选择性地抑制高表达HER2蛋白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暗示了其对HER2阳性肿瘤进行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 cells)在恶性B淋巴细胞瘤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效。CAR-T治疗通过分离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适当的基因编辑手段表达CAR结构,令T细胞获得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扩增后过继到体内完成对肿瘤的杀伤。该文主要探索在低温状态将含有睡美人(Sleeping beauty)转座子/转座酶系统的质粒电转进PBMC内表达CD19-CAR制备CAR-T细胞,并添加特定细胞因子进行增殖,并验证CAR表达、细胞活性与杀伤能力。结果表明,转染效率高达58.8%±4.1%,增殖后的CAR-T细胞能够整合并表达CAR基因,在与靶细胞共培养后,表现出与慢病毒制备的CD19-CAR相似的细胞活性和毒性。该文确定了一种基于Sleeping beauty转座子/转座酶和电转制备CAR-T细胞的方法,为临床CAR-T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包含4-1BB或ICOS的第二代Anti-BCMA慢病毒表达载体,以及同时包含这两个共刺激因子的第三代Anti-BCMA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制备相应慢病毒感染人CD3+T细胞,分别获得靶向BCMA的第二代和第三代CAR-T细胞。研究结果表明,以ICOS为共刺激因子及以4-1BB为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代CAR-T抗肿瘤活性相似,且在效靶比为2:1时,含ICOS共刺激因子比含4-1BB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代CAR-T细胞对U266-lucgfp细胞的杀伤效力更高;在效靶比为2:1、5:1和10:1时,第三代CAR-T细胞对U266-lucgfp细胞的杀伤效力低于第二代;在效靶比20:1时,第二代和第三代CAR-T细胞对U266-lucgfp细胞的杀伤效力都达到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该研究成功构建了靶向BCMA的第二代和第三代CAR-T细胞,其可高效杀伤高表达BCMA的肿瘤细胞,且靶向BCMA的第二代CAR-T细胞比第三代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力更强。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构建人源化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hCAR19-NK),并且在体外证明其对CD19 阳性血液病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方法:构建人源化的第二代CD19 CAR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使用辐照的K562-4-1BBL-mIL21细胞刺激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导NK细胞获得hCAR19-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转导效率;采用4 h荧光杀伤实验和ELISA法检测hCAR19-N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和IFN-γ释放水平;采用CD107a脱颗粒实验评估淋巴瘤细胞对hCAR19-NK细胞的特异性激活;比较对照组(Mock)和hCAR19-NK组细胞扩增倍数。结果: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 证明构建的CAR可以成功转导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4 h荧光杀伤实验证明随着效靶比例升高,hCAR19-NK对Raji-GL杀伤率增加,明显高于Mock组;ELISA法检测显示Raji和K562-CD19作为靶细胞时,hCAR19-NK细胞的IFN-γ释放明显高于Mock组(P<0.01);CD19+细胞(Raji和K562-CD19)可以特异性刺激hCAR19-NK细胞表达CD107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k组和hCAR19-NK组细胞扩增倍数无显著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可以杀伤CD19+ 肿瘤的人源化scFv的第二代hCAR19-NK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2+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细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 d和7 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T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已成功构建表达anti-CD20scFv/CD80/CD28/zeta转染人T淋巴细胞,体外观察该类细胞特异性清除CD20+原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的能力,为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本室成功构建的含anti-CD20scFv/IgGFc/CD80片段的PLNCX质粒,转染PA317包装细胞,挑取高滴度的包装细胞株收获逆转录病毒,用收获的病毒感染刺激分裂的人外周血T细胞,经G418筛选后与CD20+原代CLL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CD20+的原代CLL细胞生长状态,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结果:重组基因修饰的T细胞能在体外杀伤CD20+原代CLL细胞,而对CD20-细胞无杀伤作用;同时靶细胞为CD20+组上清液中IL-2(1301.00pg/ml)和IFN-γ(602.18pg/ml)水平与CD20-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嵌合锚定T细胞能够成功构建;该类T细胞在体外能特异性杀伤CD20+的原代CLL细胞。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缺氧环境,利用缺氧相关的启动子,设计和制备在缺氧环境中诱导表达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研究缺氧条件下其嵌合抗原受体(CAR)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研究者通过基因合成缺氧启动子(5H1P)和CAR的DNA片段,利用酶切方法将其插入到慢病毒载体中,然后感染T淋巴细胞。在体外用CoCl_2构建缺氧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oCl_2未诱导组CAR有42%的弱阳性表达,诱导后阳性率增加到84.4%,且荧光强度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诱导组比不诱导对照组抗肿瘤效果更好。综上所述,该实验成功构建了靶向PSCA的缺氧诱导型CAR-T,使其在缺氧的环境中效能增强,这为CAR-T在实体瘤的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抗α2δ1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并在体外初步评价其杀伤肝癌细胞的功能。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BiTE形式的anti-α2δ1/CD3双特异性抗体(BsAb),转染Expi 293F细胞96h后,使用镍离子亲和色谱纯化出双特异性抗体,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ti-α2δ1/CD3BsAb对α2δ1和CD3的结合性质,使用Perkin Elmer Operetta高内涵成像仪测定anti-α2δ1/CD3BsAb介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高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2的杀伤效应,ELISA法检测杀伤过程中CTLs分泌hIL-2和hIFN-γ的变化。结果:anti-α2δ1/CD3 BsAb可以特异性结合α2δ1和CD3,anti-α2δ1/CD3 BsAb可以有效介导CTLs靶向杀伤高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2,其介导杀伤Hep-12细胞的EC_(50)为8pmol/L,对于低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1,anti-α2δ1/CD3 BsAb不能介导CTLs发挥杀伤作用,并且在杀伤过程中Hep-12细胞组CTLs释放的hIL-2和h IFN-γ比Hep11细胞组显著增多(P 0.05)。结论:anti-α2δ1/CD3 BsAb能有效介导CTLs体外杀伤高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2,为双特异性抗体的肝癌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T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d和7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I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可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雷帕霉素对CAR-T细胞体外杀伤靶细胞、杀伤后的扩增及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该研究在体外使用靶向CD19的CAR-T细胞与CD19+CD22+Raji靶细胞的T细胞特异性杀伤模型,在不同效靶比、不同时相点、不同雷帕霉素浓度下,通过流式细胞绝对计数检测细胞杀伤率发现雷帕霉素不影响CAR-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通过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检测CAR-T细胞扩增能力,发现雷帕霉素通过抑制CAR-T细胞增殖而非促进凋亡的方式降低其活化后的扩增数量。通过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CB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发现雷帕霉素可显著性降低CAR-T细胞被靶细胞活化后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综上所述,雷帕霉素可在不影响CAR-T细胞杀伤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其炎性因子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基于DAP12共刺激信号和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CAR-NK)对前列腺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使用慢病毒转染系统构建CAR-NK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前列腺癌细胞DU145 PSCA的表达水平和CAR-NK细胞的阳性率,并经细胞和动物模型评价CAR-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前列腺癌细胞DU145高表达PSCA,阳性率约为98.50%。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AR-NK细胞CA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64.07±3.01)%。细胞毒性实验发现,与对照NK细胞相比,携带DAP12共刺激信号的CAR-NK细胞具有较强抗前列腺肿瘤作用,杀伤率提升了约1.5倍。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NK细胞相比,CAR-NK细胞杀伤DU145细胞时释放的TNF-α、IFN-γ、CD107α、Granzyme B和Perforin-1等因子水平显著提高。动物实验表明,CAR-NK细胞相对于对照NK细胞,更能有效抑制肿瘤增殖,两者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0 1)。结论:靶向PSCA并提供DAP12共刺激信号的CAR-NK细胞具有较强杀伤前列腺肿瘤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