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面向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研究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生物学实验教学应设立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即在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文中结合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介绍基因工程实验在线资源建设方法、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和课堂实施细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践证明,基因工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术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专业的研究素质及创新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下,本科教学模式正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生着变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在各高校推行和发展。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组针对面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和实践,课程集合了高水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小班化教学、多元化平台、多维度教学模式等特点,建设了多学科背景的协作式教学团队,形成了重过程重能力的多元评价体系,践行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育人理念,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成效,可为国内高校同类课程的改革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视角,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和高校培养目标的分析,以细胞生物学为研究对象,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思想,对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构建适应需求的课程体系,完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培养;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建立累加式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改革和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才培养和重点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使高校教学在教学场景、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特点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将智慧教学工具引入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及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建设在线开放课程。雨课堂教学工具将智能手机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有助于教师更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其次,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平台上开展了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微生物学模块化实验"的建设工作。课程建设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岗前培训;课程内容应考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成本和学习成本等因素。在线课程的建设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撑条件,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依托开展生物学研究生的科研素质训练,以此为切入点促进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科研动手能力、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等研究生科研素质的训练融入到《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教学中,通过PBL教学法、整体实验设计等多种手段结合课程内容对生物学研究生开展全面的科研素质训练,使研究生们能够在入学后尽快掌握科研方法和思路,提高其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实践结果表明,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依托开展的研究生科研素质训练是提高生物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贯彻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关键课程,该文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雨课堂、翻转课堂、师生互动式答疑讨论和PBL讨论等教学手段,将细胞与疾病有机融合,解释生命现象,探索人体奥秘,为疾病预防与诊治提供理论依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结构与疾病、细胞生存环境与疾病、细胞生命活动与疾病等三个模块,重点在细胞水平上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的课程内容设置将科学理论与医学实践融会贯通,弥补了教学过程中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医学知识相关性的不足,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好评。经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该团队课程成功建设成为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吉林大学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微实验项目的建设工作。该项目现已成功建立并实现了网上运行,为我校生物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操作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了随时随地、具有针对性地学习生物化学实验知识点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无形中促进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就该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及建设过程和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探究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优慕课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兽医免疫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两个班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传统教学(对照组)和混合式教学(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课程内容的掌握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赞成今后继续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优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门课程中激励了学生主动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高校人才。  相似文献   

9.
余洋  姜鑫  张露思 《生物信息学》2018,25(12):125-129
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以设计课程为导向的生态实验教学模式,3个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设计课程应用。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计均以设计课程为导向,其实验结果可作为场地量化认知和分析的基础,帮助学生提升生态规划和设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培养学生的生态学基本素养和循证设计的能力。课程的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1)建构了生态实验课、理论课和设计课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2)将经验知识与循证知识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循证思维;3)培养了学生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合作能力。生态实验教学已经在庭院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生态公园规划、生态公园设计等课程中普遍开展。生态实验课程的教学探索可以增强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科学性和研究性,为生态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左山  闻红 《生物学通报》2013,(11):32-34
通过指导学生培养果蝇并进行杂交实验,探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学生能够根据所收集的实验证据对假说进行客观评价,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体现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后与时俱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致性建构原则下遗传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2019,(5)
遗传学是从基因(组)水平研究生命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遗传学教学应与不断发展的遗传学科和社会需求相适应。针对遗传学知识体系不断发展、生物学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升,教学团队以一致性建构原则为指导,开展遗传学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改革实践。改革举措具体包括:(1)以遗传分析为主线,建设遗传学在线课程资源;(2)对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优化课程学习目标;(3)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建构一致性;(4)丰富学习活动的形式,突出以"学"为中心,重视学生互动,促进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成效。问卷调查与成绩分析提示混合式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值得进一步巩固和推广。本文介绍了混合式改革的教学设计与初步实践结果,为新时代遗传学教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中学新课改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从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角度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及毕业论文选题等方面入手,尝试建立一套适合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特点,全面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手段体系的目标,在本次教改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爱好取向等多方面因素,对实验课程进行了精细化、个性化的分组,同时针对性地选取现代化网络微平台开展实验教学(课堂派、微助教、雨课堂、UMU、班级优化大师等),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点改革。改革结果发现,基于网络微平台的精细化及个性化的混合交互式教学,促进了教学由"定性分析"向"精准定量分析"转变。学生深感多层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配合精细化教学手段和工具,能更加有助于个性化实践学习,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该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的特点,我们探索和建立了以科学素养培养为出发点、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达到了"教学研用"一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基础”等生物学通识课程是了解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和培养生命科学研究兴趣的重要窗口,基于学科交叉实施生命科学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具有生物学交叉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简单的学科叠加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让学生发现学科交叉的乐趣,为此,立足于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类学科特色,针对“生命科学基础”课程,设计理工交叉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理工特色的教学模式创新。围绕基础知识内容,设计专业背景导向的交叉教学内容,通过多学科、多元知识点的衔接转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色的教学体系。设计差异化的交叉教学模式,通过“1+N”混合沉浸式交叉思维训练,提升基本科学素养和交叉思辨能力。基于“教学中”和“教学后”数据模型反馈,评估个性化和精准化交叉教学的培养效果,推动交叉教学过程的循证式优化,进而提升生物交叉学科的课程智教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学新课标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而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探究性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科学素养。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喜欢通过简单易行、生动有趣的探究性小实验来引发兴趣,说明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赟  宋波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2):0295-0298
针对中学新课改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高师院校现行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和实验教学人员等方面入手,尝试建立一套适合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教育部提出的“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涌现出了大量的混合式课程。作者团队通过近10年的本科生持续课程培养研究及分析,结合理工科院校背景及信息工程领域优势,初步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当今“互联网+”背景下的“五位一体”微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系。课程基于新工科特色内容重构,有效打通了生命科学和工科类课程的联系;随后基于多维度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分层级和多元化的选择方式;线下开展的高阶性教学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课程中有效融合系统性育人要素,正确树立学生的价值导向;最后利用大数据开展形成性教学评价,为学生的全过程个性化学习质量保驾护航。该课程基于上述内容持续开展的改革和实践,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在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建院之初,学院就积极探索为环境科学及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物类实验课程,"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教学效果及评价等方面阐述了为环境科学及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探索和实践。基础性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锻炼了该专业本科生的基本技能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实验课程是一门基础的专业实验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教学内容的完善、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综合性实验的开设等方面的探讨,深化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