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化疗后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探讨化疗后患者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同期因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化疗的40例患者(化疗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体检组,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估。结果 肿瘤组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正常(++和+++)者占58.3%,与体检组及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组、化疗组和体检组对象中菌群正常者分别占18.3%、5.0%、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组、肿瘤组和体检组菌群抑制者分别占42.5%、35.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类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增高,化疗后患者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升高的同时生殖道感染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超声(US)、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等非创伤性诊断手段已能清晰显示妇科盆腔结构,对妇科盆腔肿瘤的定位与定性、病变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目前,影像诊断已成为妇科盆腔肿瘤诊断、提供治疗方案及观察治疗效果极其重要的手段。本文就US、CT、MRI诊断妇科最常见的子宫和卵巢肿瘤的状况及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类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该肿瘤发病年龄轻,主要呈现2个峰值,即0~4岁的幼女阶段和青春期至年轻女性阶段.该肿瘤普遍对化疗敏感.其治疗目标是,追求肿瘤治愈的同时,尽量保留年轻女性的生育功能,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和基础研究主要聚焦于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及精细化治疗、监测和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对晚期和复发耐药患者的治疗及耐药机制研究.本文就妇科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治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顾建瑶 《蛇志》2011,23(2):203-204
卵巢位于女性盆腔内,无法直接窥视,发生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又缺乏完善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方法,一旦发现恶性肿瘤时,往往已属晚期.晚期卵巢癌疗效不佳,故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已成为当今妇科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紫杉醇是美国FDA 1993年批准的常规化疗卵巢癌和乳腺癌的药物[1],卡铂生化物征与顺铂相似,但不良反应较低.我国近十多年来已应用该两类药物联合治疗卵巢癌,效果显著.我科自2007年以来,应用紫杉醇加卡铂静脉点滴治疗卵巢癌术后患者,经精心的护理观察,无严重不良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梁莹 《蛇志》2010,22(4):391-392
腹腔灌注化疗已成为治疗妇科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卵巢肿瘤,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手术治疗后均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腹腔内化疗,增加了肿瘤与药物接触,可减少抗肿瘤药所致的全身不良反应,减轻痛苦,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现将我院妇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55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年龄>60岁)及同期60例非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年龄<50岁),比较两组患者病变性质、术前情况及术后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老年组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显著多于非老年组患者(P<0.01);老年组患者术前伴有基础性病变病例显著多于非老年组患者(P<0.01,P<0.05);老年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显著多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术前应加强检查,完善手术方案;积极控制老年患者的基础性病变,提高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能力;术后给予减少并发症的措施,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IGFs)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 receptor,IGFR)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 binding proteins,IGFBPs)。IGFs在上皮生长、抗凋亡及促有丝分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GFs在不同恶性肿瘤细胞株、患者血清及其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IGFs与消化系统肿瘤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诊断、治疗及预测恶性肿瘤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损害女性生命健康。目前关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生殖道的解剖特点使其处于开放性结构,易受各种病原体的入侵。高通量测序及序列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微生物菌群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阐明微生物菌群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对微生物菌群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同一种恶性肿瘤不同患者个体之间或者同一患者体内不同部位肿瘤细胞间从基因型到表型上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表现为不同的遗传背景、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分化状态、不同的基因突变谱和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达谱等,体现了恶性肿瘤在演进过程中的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肿瘤异质性给肿瘤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一直是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综述了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并对"精准医学"时代如何针对肿瘤异质性设计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已成为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最主要杀手[1].过去常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如HPV16,18等型的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年众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内遗传因素的改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因此,确定宫颈癌相关基因,从而对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癌变机制,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预防、易感性预测及治疗提供分子标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人体病理类型最复杂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随着对卵巢恶性肿瘤高危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的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显著提高.本文将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及卵巢早衰(POF)导致的生育力丧失及低雌激素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两大威胁.寻找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建立DOR及POF动物模型,以深入研究两者的发生、演变规律,探索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女性的生育能力及生活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8,(2)
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由妊娠引起,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1]),对化疗高度敏感,是预后较好的妇科恶性肿瘤。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多好发于年轻的生育年龄女性,该年龄段的妇女承受着家庭、社会、生育功能、性功能等一系列的心理压力~([2]),而且治疗随访时间长、治疗及随访期间需严格避孕、反复多次住院以及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问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alignant trophoblastic tumor)是胚胎滋养细胞发生病变而产生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对EMA/CO(etoposide,methotrexate,actinomycin D,cyclophosphamide and vincristine)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5-Fu+KSM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EMA/CO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呕吐及口腔溃疡程度均比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MA/CO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6-2008年恶性肿瘤检出率及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三年恶性肿瘤发病规律和特征.方法:整理并分析我院病理科2006-2008年肿瘤诊断登记资料.结果:三年中我院检出恶性肿瘤9319例.粗发率22.96%,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3.9±17.9)岁,前五位恶性肿瘤为:胃癌、肺癌、肠癌、鼻咽癌、食管癌;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9.7±17.7)岁,前五位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胃癌、宫颈癌、肠癌.结论:我院三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黄玉红  冯茜茜  周文婧  李萍 《蛇志》2013,(4):452-453
目的总结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跌倒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以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确定存在高危因素患者,予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落实。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有疾病造成的失血和恶性肿瘤脑部转移、肿瘤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自我认知欠缺和负面情绪的心理和不良环境因素。结论通过评估,确定存在高危风险因素的目标人群,对其加强病情观察与监控,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住院环境,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意识培训,保证有效措施的落实,可预防和减少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与肿瘤传统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相比,能选择性地消灭局部的原发和复发肿瘤,而不伤及正常组织。大多数肿瘤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是肿瘤晚期,丧失了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机。光动力治疗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技术,能够以较小创伤为代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有望成为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持续走高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肿瘤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方案,引领了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该方案通过复杂的免疫调节机制靶向攻击肿瘤细胞并防止肿瘤复发,因此众多研究机构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近年来多项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肿瘤免疫作用的新型免疫组分且发现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可优化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将就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化学》2021,41(4):762-768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GPER)是一种与经典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不同的新型雌激素受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PER与某些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介绍了GPER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其在生殖系统不同部位的表达、GPER的特异性配体,总结了其作用的可能信号通路,并就GPER在生殖生理及病理、妇科肿瘤、绝经后相关疾病、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进一步理解GPER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患者最大的癌症负担。在中国,近10%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病与遗传相关,受多个易感基因调控。乳腺癌患者存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基因显著突变,MEN1突变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发病年龄提前。关于MEN1影响乳腺癌发病与进展的系统研究仍然有限。因此,本文将基于MEN1基因和MEN1编码的menin蛋白的结构、功能作一概述,以探讨MEN1与men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内分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基于menin的乳腺癌潜在治疗靶点,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及个体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