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以盐碱荒漠草甸药用植物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为材料,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盐处理(50、100、200、300 mmol·L-1NaCl) 28天后幼苗株高、生物量、含水量、根粗、甘草酸含量和不同器官的离子含量及离子的选择吸收、运输能力, 并对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 以确定其耐盐范围及耐盐方式。结果表明, 低盐浓度对胀果甘草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 只有较高盐浓度(≥200 mmol·L-1 NaCl)使幼苗总生物量、株高、甘草酸含量显著降低; 根据耐盐系数与盐浓度的拟合方程, 确定适宜幼苗生长的盐浓度范围为0-278.17 mmol·L-1。随盐浓度上升, 植株选择性吸收K+、Ca2+、Mg2+, 而抑制Na+进入体内, 幼苗对进入植株体内的Na+在不同盐浓度下采取了不同的分配策略, 低盐浓度下(0-100 mmol·L-1), 植株体内Na+主要积累在根中, 避免了叶中Na+的过多积累, 其盐适应机制以耐盐方式为主; 高盐浓度下(≥200 mmol·L-1 NaCl), Na+主要积累在下部叶, 并通过叶片脱落的方式带走体内的盐分, 其盐适应机制以避盐方式为主。盐胁迫下, 幼苗能促进K+而抑制Na+向上部叶的运输, 使上部叶拒Na喜K, 维持了较高的K+/Na+比值, 有利于幼苗生长; 同时, 地下根系能通过积累Ca2+、Mg2+和合成脯氨酸、甘草酸, 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 缓解Na+毒害, 使根的生长不受影响, 有利于保证幼苗在盐环境中吸收维持生长的必要养分, 这是胀果甘草幼苗具有较强耐盐性的原因。以上结果说明, 胀果甘草幼苗通过对盐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调控、离子区域化和渗透调节, 以耐盐和避盐两种方式适应盐碱荒漠环境。  相似文献   

2.
NaCl胁迫对4种豆科树种幼苗生长和K+、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欢、刺槐、国槐和皂荚4种豆科树种盆栽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耐盐临界浓度和Na+、K+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了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苗木的干物质积累量减小、根冠比增大,尤其对合欢和皂荚的影响较大;以相对干质量降至对照组50%时的NaCl浓度作为生长临界NaCl浓度(C50)指标,4个树种的耐盐强弱顺序为:刺槐(5.0‰)>国槐(4.5‰)>皂荚(3.9‰)>合欢(3.0‰);随NaCl浓度的增加,各树种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合欢根除外),而K+/Na+差异较大.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幼苗器官的Na+分布为根>茎>叶,K+因树种和NaCl浓度不同而各异,以叶片中较多,K+/Na+为叶>茎>根.NaCl胁迫下,刺槐的K+含量和K+/Na+较高,地上部分Na+含量较低,幼苗干物质量大,耐盐性较强;而合欢的K+/Na+较小,高浓度NaCl胁迫下地上部分的Na+含量较高,幼苗干物质量小,耐盐性较差.苗木地上部分对K+的积累和根部对Na+的滞留是影响豆科树种耐盐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罗布麻对不同浓度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网室盆栽实验, 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100–400 mmol·L–1)胁迫对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及生理特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 mmol·L–1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罗布麻植株的鲜重, 但对其干重影响不大; 随着盐浓度继续增加, 罗布麻鲜重和干重显著下降。在盐胁迫下, 罗布麻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漏率、根部和地上部Na+的含量明显增加, K+的含量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地上部Ca2+的含量, 而对根部Ca2+的含量没有影响。植株K+/Na+和Ca2+/Na+比值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促进了罗布麻根部对K+和Ca2+的选择性吸收及对K+的选择性运输。当NaCl浓度小于或等于200 mmol·L–1时, 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 罗布麻叶片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显著增加,而当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1时, 这2种有机溶质含量显著下降。总体上, 罗布麻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合成有机溶质及维持较高的K+、Ca2+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来适应一定浓度(≤200 mmol·L–1NaCl)的盐胁迫。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盐胁迫对蒙古栎生长的影响以及外生菌根真菌(ECMF)对蒙古栎离子平衡的调节作用,对蒙古栎幼苗接种4种ECMF(铆钉菇、褐环乳牛肝菌、厚环粘盖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后,以1年生非菌根化与菌根化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36 d的NaCl胁迫(0、100、200、300 mmol·L-1)处理,分析幼苗的菌根特征、生长量、叶伤害症状、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及含水量、根茎叶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4种ECMF均能与蒙古栎建立共生体系,菌根化幼苗的根系较非菌根化幼苗粗壮。盐胁迫下,蒙古栎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焦叶症状,其叶片质膜损伤和失水程度随盐胁迫浓度升高而加重。低盐胁迫时(100 mmol·L-1),蒙古栎优先将Na+积累在根和茎中,中高浓度盐胁迫下(200~300 mmol·L-1),根成为积累Na+的首要器官。ECMF通过增加根部的Na+水平和减少茎、叶的Na+积累,加强对K+和Ca2+的吸收以提高K+/Na+和Ca2+/Na+,进而调节蒙古栎的离子平衡。4种ECMF对蒙古栎盐毒害的缓解作用存在差异,铆钉菇作用效果最好,褐环乳牛肝菌次之,厚环粘盖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甜瓜品种‘羊角酥瓜’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控制环境条件(昼/夜25/18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褪黑素(MT)和Ca2+对甜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Cl-、Na+、K+、Mg2+、Ca2+离子含量,Na+/K+、 Na+/Ca2+、Na+/Mg2+值,以及H+-ATP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细胞膜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处理显著抑制甜瓜幼苗生长,增加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降低K+、Mg2+、Ca2+含量.盐胁迫下,喷施外源MT或Ca2+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甜瓜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提高K+、Mg2+、Ca2+含量,植株体内Na+/K+、Na+/Ca2+和 Na+/Mg2+值下降;同时也提高了根系和叶片H+-ATP酶活性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表现在甜瓜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总之,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MT、Ca2+单独和复配处理均可通过提高H+-ATP酶活性来降低盐害离子的含量,改善甜瓜幼苗中的离子平衡,同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其中MT和Ca2+复配处理时的效果更好.复配外施 MT 和Ca2+在诱导甜瓜幼苗提高耐盐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盐胁迫对罗布麻生长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0~400 mmol·L-1)胁迫30 d对罗布麻植株生物量积累、生长速率、根系活力、盐分和矿质离子吸收、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 NaCl处理30 d,罗布麻植株鲜质量和生长速率显著下降,但对其干质量没有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罗布麻植株干质量、鲜质量和生长速率均显著降低.100~200 mmol·L-1 NaCl胁迫下,罗布麻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对照;300~400 mmol·L-1 NaCl盐胁迫下,其活力显著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罗布麻根、茎和叶片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缓慢降低;叶片Ca2+、Mg2+含量明显降低,茎部Ca2+和根部Mg2+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盐胁迫明显降低了罗布麻根、茎和叶片K+/Na+、Ca2+/Na+和Mg2+/Na+的比率,植株选择性吸收和运输K+、Ca2+的能力显著提高.罗布麻植株很强的拒盐能力,以及对K+、Ca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是其具有高盐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甜瓜品种‘羊角酥瓜’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控制环境条件(昼/夜25/18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褪黑素(MT)和Ca2+对甜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Cl-、Na+、K+、Mg2+、Ca2+离子含量,Na+/K+、 Na+/Ca2+、Na+/Mg2+值,以及H+-ATP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细胞膜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处理显著抑制甜瓜幼苗生长,增加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降低K+、Mg2+、Ca2+含量.盐胁迫下,喷施外源MT或Ca2+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甜瓜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提高K+、Mg2+、Ca2+含量,植株体内Na+/K+、Na+/Ca2+和 Na+/Mg2+值下降;同时也提高了根系和叶片H+-ATP酶活性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表现在甜瓜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总之,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MT、Ca2+单独和复配处理均可通过提高H+-ATP酶活性来降低盐害离子的含量,改善甜瓜幼苗中的离子平衡,同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其中MT和Ca2+复配处理时的效果更好.复配外施 MT 和Ca2+在诱导甜瓜幼苗提高耐盐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了解平欧杂种榛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可为耐盐品种的选育及其在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以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7号、玉坠)幼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和200 mmol·L-1),测定叶片耐盐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达维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重度胁迫下辽榛7号和玉坠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显著降低12.5%和27.9%。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特点;脯氨酸呈持续增加趋势,轻度、中度、重度胁迫下分别提高19.6%、35.3%和96.9%。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呈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的特点。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叶片Na+和Cl-不断增加;K+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度、重度胁迫下分别显著提高43.6%和降低28.3%;K+/Na+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9.
亚麻响应盐、碱胁迫的生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混合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 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进行14天胁迫处理, 测定其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速率、光合特征、离子平衡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 以探讨亚麻对盐、碱两种胁迫的生理响应特点。研究表明: 亚麻生长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 在相同盐浓度下, 碱胁迫对亚麻的伤害大于盐胁迫。碱胁迫使地上部分中Na+浓度急剧增高, 造成叶绿体破坏、光合色素含量下降, 光合能力及碳同化能力也急剧下降。亚麻中Na+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而K+含量呈下降趋势, 碱胁迫下的变化明显大于盐胁迫。因此, 碱胁迫导致Na+过度积累可能是碱胁迫对植物伤害大于盐胁迫的最主要原因。碱胁迫下Ca2+和Mg2+在根中下降明显, 可见高pH值阻碍根对Ca2+和Mg2+的吸收。Fe2+和Zn2+对渗透调节的影响不大, 因为它们的离子含量较低。盐胁迫促进阴离子(Cl-、H2PO4-和SO42-)的积累来平衡大量涌入的Na+, 但是碱胁迫明显减少无机阴离子含量, 可能造成严重营养胁迫(如P和S不足)。亚麻在盐胁迫下积累大量可溶性糖来平衡大量的Na+, 但碱胁迫下积累大量有机酸来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和pH值稳定, 碱胁迫大量积累的有机酸也可能被分泌到根外调节根外的pH值, 这说明亚麻对两种不同胁迫的响应方式不同。研究证明高pH值会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影响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 阻碍离子稳态重建, 有机酸代谢是亚麻碱胁迫下的关键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罗达  吴正保  史彦江  宋锋惠 《生态学报》2022,42(5):1876-1888
研究盐胁迫下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离子代谢特征,以揭示盐胁迫响应与适应机制及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以‘达维’、‘辽榛7号’、‘玉坠’2年生压条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0、100、200 mmol/L NaCl)盐胁迫处理,设对照为0,研究幼苗叶片显微解剖结构参数和Na~+、K~+、Cl~-、Ca2+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根、茎、叶中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特征。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各参数显著高于对照。中度盐胁迫显著提高了各品种叶片结构紧密度。盐胁迫导致平欧杂种榛根、茎、叶Na~+和C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盐胁迫下,Na~+和Cl~-在叶中的绝对含量明显高于茎和根,但二者的增幅以根中最大,叶中最小,表明平欧杂种榛根系首先会吸收并截留一定数量的Na~+和Cl~-,然后将其运输至茎和叶中。与对照相比,轻度和中度盐胁迫下根、茎对K~+和Ca2+的吸收保持稳定或减少,叶对K~+和Ca2+...  相似文献   

11.
寇江涛 《生态学杂志》2020,39(3):855-864
为了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诱导燕麦(Avena sativa L.)幼苗抗盐性的效果及其生理调节机制,以"青引2号"和"加燕2号"燕麦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施用外源EBR对燕麦幼苗无机离子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mol·L-1NaCl胁迫下,"青引2号"和"加燕2号"燕麦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Na+、Cl-含量均显著升高,对阳离子的吸收产生了拮抗作用,导致燕麦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K+、Ca2+、Mg2+、Mn2+、Fe2+、Zn2+、Cu2+含量显著降低,离子稳态平衡被打破;100 mmol·L-1NaCl胁迫下,施用0.01μmol·L-1外源EBR后,"青引2号"和"加燕2号"燕麦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Na+和Cl-含量显著降低,促进了燕麦幼苗根系对K+、Ca2+、Mg2+、Fe2+、Mn2+、Cu2+和Zn2+的吸收,叶片和根系中K+/Na+、Cl-/Na+、Ca2+/Na+、Mg2+/Na+、Fe2+/Na+、Mn2+/Na+、Cu2+/Na+和Zn2+/Na+显著升高,并且有效调控燕麦幼苗体内无机离子的运输比和阳离子的运输选择性比率,离子稳态重新达到平衡状态;说明外源EBR能够缓解NaCl胁迫下Na+和Cl-对燕麦幼苗所造成的离子毒害作用,有效调控燕麦幼苗对无机离子的选择性吸收、运输和分配,对维持燕麦幼苗体内的离子稳态平衡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1年生白榆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0.5、1.0和2.0 mmol·L^-1水杨酸(SA)与0、50、100和150 mmol·L^-1 NaCl处理组合,考察盐胁迫下白榆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根叶离子含量、分配、运输的情况,探讨外源SA对NaCl胁迫下白榆幼苗耐盐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白榆幼苗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并破坏了白榆体内离子平衡。(2)喷施外源SA使盐胁迫下白榆幼苗的干重和根冠比均不同程度升高,0.5和2.0 mmol·L^-1 SA不同程度提高了50和100 mmol·L^-1 NaCl处理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3)0.5 mmol·L^-1 SA显著提升了50 mmol·L^-1 NaCl处理组白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1.0和2.0 mmol·L^-1 SA对150 mmol·L^-1 NaCl处理组幼苗净光合速率改善效果较好,外源SA对100 mmol·L^-1 NaCl处理组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无显著影响。(4)NaCl胁迫下,外源SA处理的白榆幼苗叶和根Na^+含量及Na^+/K^+、Na^+/Ca^2+和Na^+/Mg^2+显著降低,离子选择运输系数SK,Na、SCa,Na和SMg,Na升高,从而促进了幼苗K^+、Ca^2+和Mg^2+由根向叶片的转运;隶属函数分析发现对白榆幼苗叶和根中离子含量改善效果最好的SA浓度分别为1.0和2.0 mmol·L^-1。因此,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能够有效改善NaCl胁迫下白榆幼苗的光合能力,有效调节白榆幼苗体内离子状态,从而增强白榆对NaCl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选择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 mmol·L-1 NaCl胁迫条件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Ca2+含量、Na+/K+、Na+/Ca2+、钠-钾和钠-钙运输选择性系数(SNa+,K+和SNa+,Ca2+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处理8 d后,不同品种南瓜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地上部Na+/K+、Na+/Ca2+、SNa+,K+和SNa+,Ca2+值均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籽南瓜(H3).不同品种南瓜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K+和Na+/Ca2+、SNa+,K+和SNa+,Ca2+值变化趋势与NaCI胁迫下不同品种南瓜幼苗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NaCl胁迫下地上部Na+/K+、Na+/Ca2+、SNa+,K+和SNa+,Ca2+值较低以及K+、Ca2+含量较高有关;而H2和H3对盐敏感与NaCl胁迫下地上部Na+/K+、Na+/Ca2+、SNa+,K+和SNa+,Ca2+值较高,以及K+、Ca2+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桑树幼苗生长、叶片水分状况和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龙江省两个桑树品种(秋雨桑和泰来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浓度下桑树幼苗生长、叶片水分关系和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布.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降低了桑树幼苗的植株高度和每株干物质量,且对新生叶片干质量的影响大于老叶片.随着盐胁迫的加重,两个品种桑树的叶片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和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根、茎中Na+浓度明显增加,当外界NaCl浓度达到或超过150 mmol·L-1时,各器官中Na+浓度达到饱和.盐胁迫明显降低了两个品种桑树根、茎和叶片中K+ 和 Ca2+浓度,以及茎和叶片中Mg2+浓度,而对根中Mg2+浓度影响不大.Na+在根、茎和老叶中的区域化分布是两个品种桑树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耐盐性的机理之一,而盐胁迫使叶片中的Ca2+、K+和Mg2+浓度降低,导致植株体内的离子亏缺,从而限制了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其生长特性、有效成分积累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胁迫(0.1% NaCl)对药用蒲公英生长和菊苣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叶中N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K+含量及K+/Na+显著升高;高盐胁迫(≥0.2% NaCl)下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菊苣酸含量显著降低,类囊体膜结构随着盐胁迫加剧趋于紊乱,光合能力减弱,叶片Na+含量显著上升,而K+、Ca2+和Mg2+含量下降,K+/Na+、Ca2+/Na+和Mg2+/Na+显著降低。离子运输选择性系数(SCa,Na、SMg,Na、SK,Na)随着盐胁迫加剧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盐胁迫下蒲公英叶片Na+含量与叶片生理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叶片Na+富集是药用蒲公英遭受盐害导致生长受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沙培法,对盐胁迫下坪山柚和福橘幼苗体内矿质元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坪山柚和福橘幼苗根部及地上部Na^+、Cl-含量增加,且相同浓度下,福橘比坪山柚高。40mmol/L NaCI胁迫下,坪山柚和福橘幼苗地上部的K^+、Fe含量,根部的Ca^2+、Mg^2+、Zn含量显著下降,而根部Fe含量及地上部Zn含量显著增加。随NaCl浓度增大,坪山柚根部K^+含量,地上部Ca^2+、Mg^2+含量变化不明显,而福橘根部、地上部上述离子含量在NaCl浓度≥160mmol/L时均显著下降。因此,根部K^+含量,地上部Ca^2+、Mg^2+含量存在品种问差异,或许可作为耐盐性鉴定指标。NaCl胁迫降低坪山柚和福橘幼苗根部及地上部P、Mn含量,而Cu含量在较高浓度NaCl胁迫下显著增加。NaCl胁迫明显降低坪山柚和福橘幼苗地上部K^+/Na^+、Ca^2+/Na^+和Mg^2+/Na^+值,其中K^+/Na^+值的变化可考虑作为柑橘耐盐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NaCl和Na2CO3胁迫对桑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年生“青龙桑”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胁迫下桑树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降低了桑树幼苗的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和叶片的光合能力.随着Na+浓度的增加,桑树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明显降低,过剩光能以非光化学猝灭形式耗散的比例增加,桑树叶片的光能转化效率和光合能力下降.在Na+浓度<150 mmol·L-1时,桑树幼苗的光合能力和生长受到的抑制较小,通过增加根冠比进一步适应盐胁迫,但这种保护机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Na2CO3胁迫下,>50 mmol·L-1 Na+浓度对桑树的生长和光合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Na+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加大.在NaCl< 150mmol·L-1时,桑树的光合能力主要依赖植株形态和光合代谢双重途径适应中性盐逆境,而在NaC1浓度>150 mmol·L-1和碱性盐胁迫下,其主要依赖光合代谢来适应逆境.  相似文献   

18.
将当年生构树幼苗置于含有不同浓度(04、1、2、3、4 g·kg-1)NaCl的土壤中,研究其生物量积累、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K+、Ca2+、Na+、Cl-等离子的吸收、分布及运输,并观察盐害症状.结果表明:构树幼苗的叶片质膜透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根冠比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于3 g·kg-1的土壤盐胁迫对构树叶片的质膜透性及植株的生物量积累影响显著.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含量随土壤NaCl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K+和Ca2+则随之降低,叶片各离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根和茎.说明盐胁迫影响根系对K+和Ca2+的吸收,并抑制了它们向地上部分的选择性运输,使叶和茎的K+和Ca2+含量下降.构树通过吸收积累Na+和Cl-抵御土壤盐分带来的渗透胁迫,但过量的Na+和Cl-积累会造成单盐毒害.作为抗盐性较高的非盐生植物,构树地上部分的拒盐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下棉花体内 Na~+ 、K~+分布与耐盐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盐化土壤方法 ,选择苗期耐盐性较强的陆地棉品种枝棉 3号和中棉所 1 9及耐盐性较弱的品种泗棉 2号和苏棉 1 2号 ,研究了盐胁迫下棉苗体内 Na+、K+的运输和分配与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耐盐品种根系具有一定的截留 Na+作用。棉花地上部盐分器官水平上的区域化分布特征明显 :2 0 0 mmol/L Na Cl胁迫下 ,枝棉 3号叶片中的 Na+含量显著低于泗棉 2号 ,茎及叶柄中的 Na+含量显著高于泗棉 2号 ;棉株地上部茎、叶柄、叶片中的 Na+含量分别由下而上逐渐减小 ,相同节位的茎、叶柄中的 Na+含量大于叶片 ,枝棉 3号更显著。1 0 0 mmol/L和 1 50 mmol/L Na Cl胁迫下 ,枝棉 3号和中棉所 1 9K+/Na+显著高于泗棉 2号和苏棉 1 2号。Na+在茎和叶柄中滞留和积累 ,根中的 K+向地上部选择性运输 ,以维持叶片中较高的 K+/Na+,是棉花耐盐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低浓度(50 mmol.L-1)和高浓度(150 mmol.L-1)NaC l处理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2年生扦插苗,研究了弗吉尼亚栎生长和根系形态学参数变化以及Na+、K+、Ca2+、Mg2+、NO3-等矿质离子在不同器官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结果表明,盐胁迫不同程度促进了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地上部和根系干重、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在低浓度盐胁迫下明显增加(P0.05),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变化不大。随着根系对Na+和C l-吸收的增加,K+、Ca2+、Mg2+在根部和茎部的积累明显降低,矿质离子由根部向茎部运输的能力在低浓度盐胁迫增加而高浓度下受到抑制。叶片在低浓度和高浓度盐胁迫下对K+、NO3-具有很强的选择吸收能力,这对于维持叶片离子平衡和正常的光合作用及代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Na+和C l-在根部的浓度远远大于地上部,说明弗吉尼亚栎根系对盐离子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而减少盐离子在地上部的积累,对于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弗吉尼亚栎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