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酸菌细菌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乳酸菌是一大类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兼性厌氧菌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发酵等工业 ,主要包括乳杆菌( L actobacillus)、乳球菌 ( L actococcus)、明串珠菌( L euconostoc )、片球菌 ( Pediococcus )、链球菌( Streptococcus)、肠球菌 ( Enterococcus)、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和肉食杆菌 ( Carnobacterium)等属 [1 ]。许多乳酸菌除产生乳酸、乙酸和双乙酰外 ,还可产生一些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细菌素 ( bacteriocin) ,在食品防腐保鲜中起重要作用 [2 ] 。细菌素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细菌素是由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酸菌是一大类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 ,主要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明串珠菌、片球菌、芽胞杆菌等属。乳酸菌在医药、工业、农业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如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的酸奶 ,应用于保健食品 ;植物乳杆菌应用于青贮饲料 ;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应用于临床医疗。但目前很多菌种都是野生型的 ,其某些性状、功能不太令人满意。因此 ,许多研究者通过微生物遗传育种来改良野生型菌株的某些遗传性状 ,以更适合开发利用其价值。1 传统的乳酸菌菌种改良方法1 1 …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10株益生菌的各项生理功能,筛选抑制龋齿生成菌(变异链球菌)的优势共培养菌株,为后期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组合菌株及单个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并进一步探索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机制。结果10株益生菌菌株中,植物乳杆菌AI-66、乳双歧杆菌AI-01、干酪乳杆菌AI-12和婴儿双歧杆菌AI-20抑制变异链球菌较其他菌株有优势;鼠李糖乳杆菌AI-11与发酵乳杆菌AI-25、婴儿双歧杆菌AI-20与副干酪乳杆菌AI-62、乳双歧杆菌AI-01与干酪乳杆菌AI-12这3个共培养组合菌株较单个菌株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可能的抑菌物质在低pH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热不敏感,对胰蛋白酶敏感,可能是小分子多肽类物质。结论筛选出的3个共培养组合菌株在抑制龋齿生成菌(变异链球菌)效果上较单菌株有优势,可应用于食品、功能食品及膳食补充剂中,以降低龋齿、口臭等口腔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尿路结石70%~80%主要由草酸钙结晶构成。人体内的草酸一般通过肠道内微生物降解,经由粪便排出或在泌尿道吸收由尿液排出。本研究对市场上商品化的发酵乳制品、饮料和药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得到37株菌,包括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乳球菌,并检测这些菌株降解草酸的能力。结果提示,乳酸菌在体外能够有效的降低培养物中的草酸浓度,并筛选出了具有高效降解草酸能力的乳酸菌菌株。有望成为尿石症预防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5.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诸多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属于肠道中的有益菌,在不同人群肠道中的多样性不尽相同。【目的】在种水平上分析健康蒙古族人群肠道菌群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多样性。【方法】以27名健康蒙古族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4名来自中国内蒙古,13名来自蒙古国。首次采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与PacBioSMRT三代测序技术相结合,在种水平上探讨志愿者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丰度和生物多样性,并进一步分析性别、BMI(Bodymassindex)值和地域对上述两者可能的影响,以及优势菌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种的水平上,27名志愿者肠道样品中共鉴定到68个乳酸菌和11个双歧杆菌,其中平均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乳酸菌有8个,包括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36.41%)、瘤胃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uminis,17.94%)、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3.11%)、罗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ogosae,2.23%)、轻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2.18%)、阴道乳杆菌(Lactobacillus vaginalis,2.02%)、魏斯氏乳杆菌(Weissella confusa,1.54%)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1.09%);双歧杆菌有5个,包括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39.88%)、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27.15%)、链状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catenulatum,26.30%)、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3.92%)和角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gulatum,1.71%),聚类分析分为链状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2个主要的类群。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值和地域均未能显著影响志愿者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菌群结构(P0.05),但男性和女性之间、中国内蒙古地区和外蒙古国的志愿者之间的个别乳酸菌菌种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样品中的优势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彼此之间相关性较为密切,不同菌种间相关性不尽相同,与具体的菌种有关。【结论】首次采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在种的水平揭示了健康蒙古族人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菌种多样性,为在种水平上解析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多样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对双歧杆菌凝固型无糖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接种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菌株进行发酵。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歧杆菌发酵剂接种量5%、木糖醇6%于39℃条件下培养8h后,再接入接种比例为1:1、接种量为4%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于42℃条件下培养3 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酸奶风味纯正,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具有天然的奶香味。  相似文献   

7.
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一种简便快速计数法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当前,含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各种微生态调节剂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为确保这类制剂的质量,活菌计数极其重要。可是,由于这两类细菌都是厌氧菌,在计数方法上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较复杂的操作技术,因此现有方法还很不理想。我们根据高层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具有良好厌氧性能的原理,在必要的条件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不产气厌氧菌的简便快速活菌计数法(下称“本法”),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木棉花对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木棉花对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及保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棉花对植物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及保存活力有较大促进作用,而且此促进作用随着木棉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木棉花对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和保存活力的促进作用很小。因此,可考虑将木棉花适当添加到含有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的食品中,用以促进菌体的生长及保存活力,还可考虑利用木棉花制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抗氧化能力强的乳酸菌菌株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能力等实验,筛选出高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菌株。运用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抗氧化能力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抗氧化能力较强的菌株有长双歧杆菌NQ1501、La8、La5和保加利亚乳杆菌NQ2508,经16SrDNA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La5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a8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四株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分别为长双歧杆菌NQ1501、鼠李糖乳杆菌La8、发酵乳杆菌La5和保加利亚乳杆菌NQ2508。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分析了一些制品中活菌诸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链球菌和腊样芽孢杆菌等所含质粒,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中携带  相似文献   

11.
陈向东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6):1252-1252
<正>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V9菌株分离自健康蒙古族儿童肠道,已被广泛应用于开发各类益生菌产品[1]。由于双歧杆菌为厌氧菌[2],因此培养和保存时的气体环境会影响其活菌数量和益生功效,也成为该菌实现产业化道路上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本刊于2012年第7期刊登了其木格苏都、张和平等的文章"不同气体环境对益生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V9生长的影响"[3]。作者对该菌在不同气体环境中的生长代谢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在有微量二氧化碳和氧气存在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其生长。该研究为提高乳双歧  相似文献   

12.
“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属于微生态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腹泻及便秘。其药效成分是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3种健康人体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其药理作用是通过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从而达到治疗腹泻及便秘的目的。“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商品名为金双歧。金双歧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获得医护工作者及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将金双歧…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人肠道菌群分布及关键益生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30例20~25岁中国青年人的肠道菌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纯培养方法和16S r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结合代谢产物β_半乳糖苷酶和短链脂肪酸的测定,分析了此年龄段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分布和益生菌群落结构。实验表明,高厌氧菌水平和高B/E值(175.66)反映出此年龄段人群良好的肠道环境;肠道关键益生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双歧杆菌由1~4种菌种组成,青春双歧杆菌(检出率93.3%,占总双歧杆菌数量百分比>85%)、长双歧杆菌(检出率86.7%,占总双歧杆菌数量百分比10%)为肠道优势双歧杆菌,其余菌种在不同人肠道中的差异数量只占不到5%,此年龄段青年人肠道具有呈现稳定的双歧杆菌群落结构,肠道双歧杆菌群落结构与膳食结构、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性不大,主要与人的生理年龄紧密相关;卷曲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为青年人肠道优势乳杆菌(检出率分别为86.7%和93.3%,两者之和占总乳杆菌的数量百分比为60%~75%),但其余乳杆菌在不同人肠道中的之间的差异数量达到20%~30%,肠道乳杆菌群落结构与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不同个体具有各自独特的乳杆菌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14.
多菌种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计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4种选择性培养基MRS、MRS-山梨醇、MRS-5.2、Elliker,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倾注接种法。在蜡烛缸法(缺氧)、封口膜法(微氧)和供氧条件下对4种市售多菌种酸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进行选择性计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蜡烛缸法较能反映乳酸菌活菌数量的实际情况,封口膜法次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4种选择性培养基对于乳酸菌活菌的计数都是灵敏的;而涂布法和倾注法接种活菌数有显著差异,倾注法要优于涂布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杭州地区市售发酵乳制品中分离鉴定的乳酸菌进行耐药传播的安全性分析,旨在揭示发酵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可传递耐药基因的超级耐药菌。方法自行分离鉴定的耐药乳酸菌,提取质粒并电泳分析是否存在质粒;以耐受叠氮化钠的大肠埃希菌J53作为受体菌进行质粒接合试验;若乳酸菌存在耐药现象,发现存在耐药质粒,且耐药性可通过质粒传播,评定为3级。乳酸菌存在耐药现象,发现存在耐药质粒,但接合试验未能证明耐药性可通过质粒传播,评定为2级。乳酸菌存在耐药现象,但未检测出耐药质粒,评定为1级。结果美丽健产品中分离的双歧杆菌(MLJ-G-2)和乳杆菌(MLJ-G-1)检测出含有质粒,但不会发生耐药转移,三种菌耐药危害等级分别为2、2、1。伊利产品中分离的双歧杆菌(YL-G-3)、乳杆菌(YL-G-1)、嗜热链球菌(YL-Q)检测出含有质粒,但不会发生耐药转移,四种菌耐药危害等级分别为2、2、1、2。味全产品中分离的双歧杆菌(WQ-G-3)、乳杆菌(WQ-G-1)、乳杆菌(WQ-G-2)、嗜热链球菌(WQ-Q)均检测出含有质粒,其中乳杆菌(WQ-G-1)、乳杆菌(WQ-G-2)会发生耐药转移,四种菌耐药危害等级分别为2、3、3、2。光明产品中分离的乳杆菌(GM-G-2)、乳杆菌(GM-G-3)、嗜热链球菌(GMQ)检测出含有质粒,乳杆菌(GM-G-2)会发生耐药转移,四种菌耐药危害等级分别为2、1、3、2。蒙牛产品中只分离的嗜热链球菌(MN-Q)检测出含有质粒,不会发生耐药转移,耐药危害等级为2。结论发酵乳制品中分离所得的乳酸菌81.2%的菌能检测出质粒,耐药性可能与质粒相关,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威胁;18.8%的菌的耐药性可通过质粒接合发生传播,存在直接的生物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细菌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李平兰  张篪  江汉湖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5):295-298
乳酸菌是一类能从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它们在人、动物体内及人类环境中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一些定居在嘴、鼻粘膜中;一些定居在消化道、肠道(双歧菌、肠球菌和一些乳杆菌)和阴道粘膜中(一些特殊的乳杆菌)。在这些生境小区里,它们中大多数不仅不致病,相反有益,可以抑制一些腐败菌和病原菌,从而维持体内这些小生境尤其是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同时,乳酸菌也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广泛应用于轻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发酵工业和饲料工业上。通常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中应用的乳酸菌…  相似文献   

17.
王阶平  刘波  刘欣  刘芸 《生物资源》2019,41(6):471-485
乳酸菌是重要的益生菌资源,在食品、农业、化工业、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人们熟知的乳酸菌主要集中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乳球菌属、片球菌属和明串珠菌属等少数属种。为了拓宽人们对乳酸菌的认知,本文就乳酸菌的系统分类学进行阐述。在系统分类学上,乳酸菌分别隶属于厚壁菌门4纲7目18科39属653种和放线菌门2纲2目3科12属88种。最后,对乳酸菌的益生作用、安全性与有效来源、益生潜能的体外评价指标等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制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双歧杆菌(bifutobacterium)是由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TIS-SIER于1899年采用厌氧培养法首次从健康母乳婴幼儿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专性厌氧菌,它是人体中很重要的益生菌,是健康人肠道内定植且数量占优势的一种细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生理保健功能,与人类的许多病理、生理现象密切相关,现已确认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双歧杆菌作为一种优良的生态菌种,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生物拮抗、免疫调节和营养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因此双歧杆菌被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和食品等领域,并已成为微生态制剂的核心。目前人用益生菌制品已有二百余种。从成分上看有的是单纯的活菌制剂,而有些除益生菌外还配合有双歧因子及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是自古以来就被人类作为食品微生物利用的一大类菌,只是近30年来由于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日益发展,才引起了微生物学家、营养学家、病理学家、免疫学家、微生态学家等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双歧杆菌寡核苷酸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人类肠道微生态中 ,双歧杆菌是仅次于类杆菌和优杆菌的第三大菌属。双歧杆菌可能占全部可培养肠道菌群总数的 2 5 % ,所以是肠道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由于双歧杆菌能提高肠道微生态的定植抗力 ,有效拮抗致病菌的侵入 ,并被认为是基本不致病的微生物 ,所以已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益生菌 [2 ]。成人最常见的分离菌为青春双歧、长双歧、短双歧杆菌等 ,婴儿双歧常见于婴儿。传统的鉴定以形态学和表型 (如胞内和胞外碳水化合物酶的酵解试验 )作为基础 ,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而且由于双歧杆菌是专性厌氧菌 ,一般不通过酵解途径获得能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