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咸宁  刘宇刚 《遗传学报》1998,25(3):193-198
应用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首次对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2个少数民族群体的HLA-DQA1,-DQB1两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DQA18个等位基因中,维族和哈族表现为DQA1*0301最常见,最少见的DQA1等位基因,在维族中的DQA1*0401和0601,而在哈族中DQA1*0601;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和*0301在维族和哈族中均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病理性近视与HLA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CR-RFLP方法对江浙沪籍汉族55例病理性近视眼(PM)患者的HLAⅡ类DQB1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发现HLA-DQB1*0201、*0303、*0401等位基因在PM患者中和正常人中的分布有显著的差异(Pc<0.05,AF分别为0.1636,0.1091,0.1636,0.1091vs.0.0400,0.0300,0.0400,0.0200),可能与PM的致病相关。DQB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首次对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2个少数民族群体的HLA-DQA1、-DQB1两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DQA18个等位基因中,维族和哈族均表现为DQA1*0301最常见。最少见的DQA1等位基因,在维族中为DQA1*0401和*0601,而在哈族中为DQA1*0601;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和*0301在维族和哈族中均表现为最常见。在维族中未观察到DQB1*0502、*05032和*0504,在哈族中未观察到DQB1*05032、*0504和*0605等位基因。统计分析表明,维族和哈族DQA1、DQB1各等位基因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维、哈族间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以27个种族或民族的HLA-DQA1、-DQB1两基因座基因频率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上,维族和哈族独立于其他群体而聚类,独处一支。维族和哈族接近蒙古人种,而离高加索人种较远。  相似文献   

4.
HLA—DQ分子遗传结构与中国人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霞  张克雄 《遗传学报》1999,26(4):295-300
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基因关联性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具有不同遗传易感性,为探讨中国人重症肌无力(MG)与HLA0DQ分子关联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50例中国正常人及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HLA-DQA1和-DQB1座位的基因型,结果:共检出正常人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10种,重症肌无力患者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9种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SSO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云南西部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76个彝族健康个体进行了LA-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DQB1的38个等位基因中,观察到13个等位基因,云南西彝族表现为DQB1*0301(36.18%-36.84%)最常见。其他频率大于5%的等位基因还有DQB1*0502(10.53%-11.18%)、DQB1*0401(9.21%)、DQB1*0302(8.55%-9.21%)、DQB1*0601(7.89%)DQB1*05031(6.58%)、DQB1*03032(5.92%-6.58%)。和其他13个华人群体DQB1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分析表明,总体上,云南西彝族和其他各华人群体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显示其HL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民族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地区汉,回,维,藏民族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赖淑苹  任惠民 《遗传学报》1999,26(5):447-457
按照第11届国际相容性抗原研讨会工作会议HLAⅡ类PCR-SSO分型标准和美国国立骨髓供者计划组织对HLA DRB位点等位基因分型要求,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HLA DRB DNA片段,长度为256bp,设计合成不同片段大小探针27种,可检出DRB座位上DRB1的39种等位基因,DRB3的3种等位基因,DRB4的1种等位基因和DRB5的34种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7.
用RT-PCR和RFLP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分离株的分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T-PCR方法获取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标准毒株M41、H52、A5968和国内分离株D41、F、G的S1基因,对它们做RFLP分析,发现D41、F株属于马萨诸塞血清型、G株为变异株。对用RT-PCR和RFLP来区分IBV的分型方法的应用理论和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将遴选的经适当接尾的12个HLA-DQA1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固定在一张滤膜上,用生物素标记的DQA1特异性扩增产物与滤膜上的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在四甲基氯化铵杂交体系中杂交,然后经洗膜封膜,杂交信号用非放射性的碱性磷酸酶显色法检测,根据杂交斑点的显示结果分析标本的基因型。采用这种方法初步确定了HLA-DQA1位点8种单倍型等位基因:DQA10101、0102、0103、0201、03011、0401、0501和0601.非放射性反相杂交法可对各种来源的杂合性标本进行HLA-Ⅱ类基因快速分型,并适合在临床器官移植的组织分型配型、疾病易感性研究和法医鉴定等领城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林川  王红宁 《病毒学报》1997,13(4):365-368
用RT-PCR方法获取了禽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标准毒株M41,H52,A5968和国内分离株D41,F,G的S1基因,对它们做RFLF分析,发现D41,F株属于马萨诸塞血清型,G株为变异株。对用RT-PCR和RFLP来区分IBV的分型方法的应用理论和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人HLA-DR基因分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索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简捷快速的方法对HLA-DR基因分型,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性分析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基础资料.利用DR1~DRw18序列特异性的19组引物及1对内参照引物进行PCR扩增即PCR-SSP对HLA-DR进行基因分型,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溴乙锭染色,在紫外光下观察分型结果.每个被检个体的DR型别可由特异引物扩增出现的电泳谱带直接判断.双盲检测22例的结果100%正确.在102例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DR9和DR2的基因频率最高,分别为0.2205和0.1912,DR10为最低(0.0098).与用PCR-SSO方法分型获得的结果比较,基因型别分布基本一致,但一些等位基因的频率有差异,表明HLA-DR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间存在着差异.PCR-SSP法分辨率和特异性虽不及PCR-SSO法但比血清学方法精细,分型的全过程只需2~4h能满足临床器官移植配型的要求.基因频率调查结果为器官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性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刘利民  梁健  宋芳吉  贾静涛 《遗传》1999,21(3):1-24
对159名中国辽宁汉族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共检出42种等位基因,其中以DRB109012(12.8%)、0701(10.7%)、1501(10.4%)最为常见,其次为DRB11201(79%)、1202(75%)、1101(66%)、0301(5.0%)。并发现辽宁汉族人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白种人间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不同人种有其自己的主要等位基因。同时对本技术在HLA-DRB1分型应用中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人重组r-干扰素(rhu-IFN)作用HEP-2细胞后HLA-DR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来探讨r-干扰素对HEP-2细胞HLA-DR抗原表达诱导作用及体外抗增殖活性。用单克隆抗体CR3/43(抗HLA-DR)和Ki-67(抗PCNA)。以链霉素一生物素技术(LSAB)检测HEP-2细胞HLA-DR抗原和PCNA表达,结果显示:r-IEN诱导HLA-DR抗原和抑制PCNA表达其强弱与r-IFN剂量有关。资料提示:r-IFN不仅对HEP-2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同时能调节其细胞膜特性,因而在喉癌的治疗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HLA—DRB1基因位点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并建立了一套适合国内应用的改良PCR-RFLR方法,分5组特异性扩增DNA样品,随后进行酶切定型分析,准确检测了编码DR抗原特异性HLA-DRB1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该法采用分组扩增,不发生与其它DRB位点等位基因的交叉扩增,不仅适合纯合子的区分而且可以清楚准确地检测杂合子样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有关幽门螺杆菌(HP)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基因分型方法包括:质粒分型、限制性内切酶分型(REA)、核糖分型、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RFLP)分型、任意引物PCR(AP-PCR)分型、PCR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分型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等。基因分型方法广泛用于HP的研究,如基因图的构建、感染复发、耐药机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了萝卜(Raqhanus sativus L.)抗真菌蛋白1(Rs-AFP1)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将整个阅读框架片段和云除了N-端信号肽序列的片段分别装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g(+)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发现带有信号 的Rs-AFP1不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而当这一序列去除后,表达出约27kD的Rs-AFP1的融合蛋白。用凝血酶处理融合蛋白以云除N-端His.t  相似文献   

16.
根据Nm23-H1与HbFGFcDNA序列,人工合成一段中间核酸序列,将它分别与Nm23-H1cDNA的上游引物及HbFGFcDNA的下游引物组成两对引物,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构建出融合基因Nm23-H1/HbFGF,将其定向克隆于质粒载体pBV220上,经诱导,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分子量为34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4%,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ELISA和Western  相似文献   

17.
陈杰  苏玲中 《病毒学报》1998,14(3):240-245
使用PCR技术对14份广西HIV-1阳性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样品进行扩增,获得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350 ̄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4份样品中9份为泰国B(B')亚型,5份为E亚型毒株。其中B'亚型毒株的基因离散率为4.2%,与A-E参考亚型及部分B亚型代表株序列相比较,与包括泰国、缅甸及云南德宏在内的B亚型毒株序列十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口蹄疫病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彩珠  卢永干 《病毒学报》1998,14(3):272-278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检测动物(猪、牛、羊)组织(肌肉、淋巴结、脊髓、扁桃体和蹄冠皮)和牛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中的口蹄疫(FMD)病毒核酸(RNA)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引物对是人工合成的两条20mer寡核苷酸片段,它们的序列相应于FMD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后2/3区段,在4个血清型之间基本一致(保守)。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试验结果表明,RT-PCR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曾革非  张智清 《病毒学报》2000,16(2):127-130
朋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VEGF受体Flt-1胞外区前3个IgG样区域cDNA片段(Flt-1n3)。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Flt-1n3,通过南体转染方法将其转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用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砍隆。经固相结合实验筛选  相似文献   

20.
Nm23-H1/NDPK-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产物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人二磷酸核苷激酶A亚基(NDPK-A)基因,即nm23-H1/NDPK-K基因的编码序列,经序列分析后,定向克隆于表达质粒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出重组人NDPK-A.表达产物为可溶性的非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42%.斑点ELISA法鉴定表明表达产物与NDPK-A标准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以DEAE纤维素弱阴离子交换层析、CibacronBlue染料亲和层析结合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技术纯化rNDPK-A,得纯度为96.7%的目标蛋白.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酶活性分析,表明纯化的rNDPK-A能催化ATP+UDP=ADP+UTP的反应,比活性为800U/mg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