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粗线期染色体和DNA纤维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了水稻广陆矮四号(Oryzasativassp.indicacv.GuangluaiNo.4)的端粒序列。粗线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大多数染色体的末端都有端粒串联重复,但信号的强度在不同染色体上是不同的。伸展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端粒最长的线状信号长度为6.55μm,最短的为1.82μm,依据2.51kb/μm的标准,它们分别相当于16.44kb和4.56kb。端粒的平均信号长度为3.62±1.32μm,相当于9.09±3.31kb。由此可以估计,最长的、最短的和平均长度的端粒拷贝数约为2349、651和1298±473。  相似文献   

2.
刘娟  邢金良 《生命科学》2010,(9):919-924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化结构,由简单呈串联线性排列的核酸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其核酸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均富含GC。在人类为TTAGGG的高度重复序列具有维持基因组完整性的作用。端粒功能异常会导致染色体失去稳定性,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以往认为端粒附近区域不具有转录活性,但最近在Science杂志上Azzalin等首次报道了该区域可以转录一种非编码RNA,即端粒RNA(telomeric RNA)。该分子具有特殊的UUAGGG重复序列,在调控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上具有重要作用,在发育、衰老和肿瘤发生发展等研究中已成为热点。该文将对近期有关端粒RNA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一个含端粒序列的水稻BAC克隆的分析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含 (TTTAGGG) n 同源序列的水稻BAC克隆 (BAC2 )进行了分析 ,揭示出水稻近端区DNA的组成 .BAC2的插入片段中除含有大量的以串联形式存在的称之为TA35 2序列的卫星DNA外 ,还含有TTTAGGG或其变体组成的简单重复 .荧光原位杂交 (FISH)将含 (TTTAGGG) n 序列的 0 .8kbPstⅠ片段定位在至少 5对染色体的端粒区 .通过对BAC2中低拷贝序列的RFLP分析 ,BAC2被定位在水稻第 6号染色体端部 .这些结果说明水稻的端粒序列可能也是TTTAGGG或其变体构成的简单重复 ,而与其相连的卫星DNATA35 2则属于端粒相关序列 .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进行水稻染色体末端区域作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利爽  朱立煌 《遗传学报》1998,25(6):528-516
利用RAPD引物介寻的不对称复性温度PCR的方法(RM-PCR),发展了一种基于端粒重复序列的新型分子标记。并在一个籼粳杂交来源(窄叶青8号×京系17)的水稻双单倍体群体中进行了端粒重复相关顺序的遗传定位。在23个定位位点中,有12个定位在水稻8个染色体臂的最远端,并将所在染色体分别向外延长了7.7~22.6cM。其中有些可能是定位在亚端粒区。有5个位点被定位在着丝粒区,另外6个位点定位于染色体内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端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蛋白质复合体结构,由随机重复序列组成的DNA序列和与之相结合的蛋白质分子构成。端粒DNA无论在DNA顺序、功能及其特殊的复制方式都与其它DNA顺序显著不同。本文将近年来对端粒的DNA结构、与端粒DNA相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和在端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反转录酶--端粒酶(telomerase)的研究进展以及端粒对于真核生物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高等植物DNA重复序列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等植物核基因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内含有大量的DNA重复序列,因此它们在核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DNA重复序列已日趋广泛地作为分子民用于构建遗传图谱、鉴别品种、研究进化和分离目标基因等。主要介绍高等植物几类重要DNA重复序列,如卫星DNA、微卫星DNA、核糖体RNA基因、端粒重复序列和转座子等的若干特点和用途。  相似文献   

7.
大豆重复序列的克隆,特性分析及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东威  刘凤华 《遗传学报》1995,22(6):455-462
从大豆栽培品种Union(G.max)基因组pUC18质粒文库中,以基因组DNA为探针,筛选出一个重复序列家族。序列分析表明,此重复序列的重复单位为91bp,拷贝数约为10 ̄5,其序列约占基因组DNA的0.9%。基因组DNA不同限制酶片段Southern杂交分析和染色体原位杂交分析表明此重复序列主要以串联方式集中分布在M2和M11号染色体的臂上,而另外一些则散布于整个M12和Sm7号染色体上。以该序列为探针片大豆属不同亚属13个种的18个品系的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此重复序列为Soja亚属所特有。这一Soia亚属特异重复序列的发现,从另一个角度支持应把Soja亚属的3个种G.soja、G.gracillis、G.max划分为一个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四链体D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端粒(Telomeres)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DNA片段,它由许多随机重复序列组成,富含G-C碱基对,其中双链DNA的3′-端伸出一段富-GDNA单链,成为“端粒尾”。推测端粒的主要作用是同端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确保每条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那么在...  相似文献   

9.
利用组成玉米异染色质钮的180-bp重复序列和TR-1元件以及45S rDNA对玉米自交系F107、GB57、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确定了3种重复序列在亲本染色体上的分布;同时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了细胞学鉴定,通过荧光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证实远缘杂交后代中异源种质的染色体来源;讨论了异染色质钮重复序列对玉米和其野生种杂交后代外源染色体整合和染色体行为等方面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Cot-1 DNA文库以及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从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Tzvel.)中克隆获得一个在染色体多个部位具有点状杂交信号的重复序列。进一步对该序列在赖草基因组进行克隆和分析表明该序列为一个具有90 bp的重复单元(p Ls-90),并在基因组中呈串联状排列。利用p Ls-90对赖草进行分子核型分析,结果表明:p Ls-90在染色体的着丝粒、近着丝粒、臂间以及近端粒区均有分布,而且在每对染色体上信号分布模式不尽相同,结合染色体臂比可以清楚地对赖草的14对(28条)染色体进行识别。p Ls-90不仅可作为赖草种质鉴定和利用中染色体识别的理想标记,也可作为研究小麦族不同物种染色体组进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游仆虫(Euplotes)大核的基因组由数以千计的染色体片段组成,其染色体DNA均为20kbp以下的小分子,经变性——局部复性处理和DNA大分子展层,在电镜下显示为单链环形结构,从而直观地证明了染色体DNA端粒序列含有倒转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12.
荧光原位杂交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外源染色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探针主要有染色体重复序列、总基因组DNA、寡单拷贝序列和染色体涂色集中等,该技术在研究植物细胞遗传学、基因扩增、基因作图及植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上已广泛应用。简要概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和绘制基因图谱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筛选和定位含水稻端粒相关序列的BAC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的端粒重复序列 ,设计了 2个引物 :(TTTAGGG) 3 和 (CCC TAAA) 3 CCC ,利用单引物在水稻总DNA中进行PCR扩增 ,分别得到Tas1和Tas2 .这 2个片段在定位亲本间均无多态性 .Tas1的原位杂交表明该序列位于 2对染色体端部 .以Tas1为探针在所构建的水稻基因组BAC文库中筛选到 1个克隆 ,South ern杂交证明此克隆也包含序列Tas2 ,取该克隆中的单拷贝序列利用ZYQ/JX1 7DH群体将其定位在第 6号染色体的端部 .并对Tas1和Tas2在此克隆中的排列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在染色体、间期核和DNA纤维上定位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有效而精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20年来,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展迅速:以增加检测的靶位数为目的,发展了双色FISH、多色FISH和多探针FISH鸡尾酒技术;为增加很小染色体目标的检测灵敏度,发展了BAC-FISH和酪胺信号放大FISH(TSA-FISH)等技术;以提高相邻杂交信号的空间分辨力为主要目的,发展了高分辨的粗线期染色体FISH、间期核FISH、DNA纤维FISH和超伸展的流式分拣植物染色体FISH技术。在植物基因组分析中,FISH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用于:物理定位DNA序列,并为染色体的识别提供有效的标记;对相同DNA序列进行比较物理定位,探讨植物基因组的进化;构建植物基因组的物理图谱;揭示特定染色体区域的DNA分子组织;分析间期核中染色质的组织和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鉴定植物转基因。  相似文献   

15.
白色念珠菌ALS家族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X2 0.5kb探针,研究在不同白色念珠菌菌株中CX2串联重复序列的分布,发现多种白色念珠菌中都含有这个重复序列。为证明CX2的表达与形态转变有关,选用了多种诱导和非诱导菌丝生长的条件培养白色念珠菌SC5314,然后用串联重复序列作控针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证明CX2 cDNA片段的表达与菌丝形态紧密相关。用它作为探针进行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白色念珠菌中多  相似文献   

16.
端锚聚合酶(Tankyrase)和端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晓飞  吕星 《生命的化学》2000,20(6):241-24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个特殊结构 ,由一段具有特定重复序列的DNA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 ,是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端粒DNA的复制不是由DNA聚合酶完成的 ,而是由端粒酶 (telomerase)催化合成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正常细胞随着细胞分裂活动的进行 ,端粒DNA逐渐缩短 ,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 ,染色体结构被破坏 ,细胞进入衰老期并以死亡而告终。但当细胞发生癌变时 ,由于端粒酶的重新激活 ,这种端粒DNA随分裂活动发生渐进性缩短的趋势受到阻遏 ,使正常细胞转化成具有无限分裂能力的永生化恶性细胞。研究…  相似文献   

17.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DNA重复序列与特异结合蛋白的复合体。脊椎动物端粒重复序列是 5′TTAGGG3′。端粒长度可以作为细胞的“分裂时钟” ,反映细胞的分裂能力。作为染色体末端的帽状结构 ,端粒还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保证染色体完整性 ,使真正的遗传信息得到完整复制 ;保护染色体末端 ,防止染色体异常重组而影响细胞分裂 ;指导染色体与核膜相接。端粒 端粒酶系统对细胞增殖、细胞衰老、细胞永生化、癌变、发育生物学、HIV感染的免疫反应、免疫缺陷等有重要意义[1~ 3] 。因此端粒动力学的研究十分重要。1 .DNA印迹杂交端粒长度测…  相似文献   

18.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染色体定位、基因克隆、遗传标记以及染色体畸变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用于FISH技术的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的开发和利用有了巨大进展.就近年来小麦、黑麦等FISH技术中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歌  陈成彬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2):1123-1128
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了黑麦(SecalecerealL.)10个B染色体短臂端部片段,并利用寡核苷酸引物(CCCTAAA)3及新建立的二级单引物序列PCR扩增法,扩增了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染色体原位杂交实验将PCR产物定位于B染色体短臂末端,多数A染色体末端也显示清晰的杂交信号。部分PCR产物克隆到pUC19载体中,对其中一个克隆子pp3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玉米亚端部克隆子pBF266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92%。就目前资料检索,黑麦、玉米端粒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还未见报道。对这一实验设计在构建高密度RFLP图谱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端粒不仅包括简单的端粒重复序列 ,也包括较复杂的端粒相关序列 .参照拟南芥菜的端粒重复序列 (TTTAGGG) n,设计了 2个引物 :(TTTAGGG) 3 和 (CCC TAAA) 3 CCC .利用单引物采取 2种方法在水稻中进行PCR圹增 ,得到了 8个片段 .然后用Bal31酶解和RFLP图谱定位的方法检测了它们的亚端粒特性 .用此方法鉴定了 6个端粒相关序列 ,分别定位于水稻第 5 ,6 ,7,9号染色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