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天气寒冷,空气中的湿度很低,此时人体的许多部位都会感到干燥不适,会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干咳少痰、咽喉肿痛等症状,进而使人的情绪也变得烦躁不安。 为了使人体保持湿润,并平安度过整个冬季,我们应该学会一些给身体加湿去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8,(3):7-7
最新的研究显示,松鼠比人们以前认为的更聪明。松鼠非常擅长储存食物,一到秋季,它们就会把多余的食物埋起来或藏起来,以备食物短缺的冬季食用。北美灰松鼠为了避免它们冬季的食物储备被偷走,故意装做埋坚果和种子,其实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它们的演技非常高,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冬季升温对高山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宁  石培礼 《生态学报》2020,40(9):3131-3143
全球温度升高是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但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即冬季升温幅度显著高于夏季的季节非对称性趋势,这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加显著。冬季升温会直接影响积雪覆盖与冰冻层厚度,并引起冻融交替循环的增加,而冬季植物处于休眠状态,这会直接影响土壤中有效氮的吸收与损失,引起土壤有效氮可利用性的变化。然而,关于冬季增温对后续生长季节植物活动、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综述了冬季升温对积雪覆盖与冻融交替循环改变对高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以及冬季升温对土壤碳氮循环、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并由此引起的植物物候期、群落结构、生产与养分循环与凋落物分解等生理、生态过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特点选择合适的冬季增温方式,加强非极地苔原地区关于冬季升温的研究,注重关注冬季升温对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反馈作用的影响,重点关注冬季升温对生态系统的延滞效应。  相似文献   

4.
模拟增温对西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宁  石培礼 《生态学报》2019,39(12):4356-4365
过去几十年青藏高原呈现显著的增温趋势,冬季增温幅度显著高于生长季的季节非对称特征。气候变暖会对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但关于全年增温与冬季增温对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不同影响仍缺乏研究。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开展模拟增温试验,研究季节非对称增温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该试验布设于2010年7月,设置3种处理(不增温、冬季增温与全年增温)。研究结果发现,开顶箱增温装置造成了小环境的暖干化:显著提高了地表空气温度和表层土壤温度,降低了表层土壤含水量。冬季增温会加剧土壤中氮素的流失,所以在经历了冬季增温后土壤氮含量显著降低;在生长季节,土壤氮素周转速率受土壤水分的调控,在降雨较少的季节,增温引起的土壤含水量降低会抑制土壤氮周转速率。对于土壤微生物量而言,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碳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在生长季旺盛期较低,在生长季末期和初冬季节反而较高,这说明为了降低对土壤养分的竞争,高寒草甸植物氮吸收与土壤微生物氮固持在时间上存在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增温导致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会影响随后生长季植物群落的生产力、结构组成与碳氮循环等过程,对生态系统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要占很长的期间(在哈尔滨一带约占5—6个月之久).在这漫长的冬季里,田地中是不能生长植物的,这样会给生物课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会造成在讲课中缺乏新鲜的直观材料,而且有些实习、实验也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有些学校,  相似文献   

6.
豹冬季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1990年间、作者于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豹(Pantherapardus)的冬季生态进行了研究,指出豹在冬季的活动路线不甚固定。冬雪覆盖后,活动半径13-15km,且有时在居民区附近觅食。冬季以狍(Capreolarcapreolus),野猪(Susscrofa)为主要食物。其日活动规律为黄昏时下山,拂晓时上山、白昼潜伏于密林深处,在冬季有“雪浴”的习性。  相似文献   

7.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土壤氮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芦苇植物群落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土壤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壤氮对水热季节变化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氮在全氮中所占比例较大,0~10 cm土层的全氮与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速效氮季节变化特征一致,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全氮和有机氮均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0~10 cm土层的有机氮和10~20 cm土层的速效氮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各层土壤硝态氮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并与铵态氮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20~30 cm土层的铵态氮与0~1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时间动态一致,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10~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氮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的趋势。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硝态氮,各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基本呈现出不规则"M"形的双峰曲线变化。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芦苇植物群落不同土层土壤各形态氮含量的动态特征对水热变化的季节响应差异较大,不同月份之间有所不同,但均在冬季含量最低,与月均气温和月均降雨量的变化关系表现为不完全的同步趋势。土壤氮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主要与气温、水分条件、不同生长期芦苇吸收利用、土壤有机碳、凋落物养分的归还以及有机氮矿化等影响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冬季木本观花植物资源,增加冬季植物景观的多样性,缓解冬季景观植物少、植物景观单调等问题,对杭州木本观花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观赏特性在评价体系中权重最高,其次为适应性;评为Ⅰ级的木本观花植物有15种、Ⅱ级24种、Ⅲ级15种。因此,观赏特性中的花色、花量和花期是影响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天目木兰、迎春樱、杂交金缕梅、单体红山茶等评分为Ⅰ级,且为尚未推广应用的种类,应予以重点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生活于苏格兰西北部拉姆岛上的野化山羊(Capra hircus)种群在1981、1982和2000年三年中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两个主要气象因素(温度和降水)以及昼长季节变化对该种群动物的日活动节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姆岛上野化山羊的日取食活动时间百分比随月平均温度上升而显著下降,但卧息活动时间百分比随月平均温度的上升而显著上升,而降水则对二者无显著影响。拉姆岛所在地区的昼长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6、7月白昼时间最长,而12、1月最短。由于受昼长季节变化影响,尽管该山羊种群的日取食活动时间百分比随季节变化而由夏季到冬季增加,但其真正用于取食活动的白昼时间由夏季到冬季反而减少。研究表明,白昼时间长短的季节变化是制约该山羊种群取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食物匮乏而天气寒冷、阴湿的冬季。进而探讨了这种制约作用对其冬季取食量和冬季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种群数量的调节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会在1953年冬季起开始进行有关阶段发育的几项试验,现在简要报道如下:1.小麦、萝蔔、乌榻菜、蚕豆、豌豆五种植物光照长短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湿冷城市老人冬季户外活动如何适应休憩场地微气候,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冬季对冬季典型湿冷气候城市——成都市进行现场观察和微气候参数测量,结合TS-Givoni指标和微气候参数讨论老人户外休憩中在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微气候适应性选择。研究发现:当TS<2.0℃时,老人无户外休憩活动,当TS值≥2.1℃时,老人户外休憩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当2.0℃≤TS值<2.1℃时,老人户外休憩主要适应风速和太阳辐射照度而选择休憩时间和休憩地点。研究结果可为冬季湿冷气候城市户外适老休憩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发展柑桔生产是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门路,目前扩展很快,效益也很好。但柑桔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的较南地区,对于地处亚热带北缘的湖南、江西、浙江的北部,安徽、江苏南部和上海市等地,柑桔往往因冬季寒流频繁的袭击而遭受冻害。柑桔(主要是温州蜜桔)在极端最低气温达到一7aC时,即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若达到一13C时,则会导致部分或全部死亡。低温持续时间愈长柑桔受害程度愈重。1991年12月下旬长江以南的许多柑桔种植区极端最低气温曾达*5℃—-7℃,并持续了3天之久,有些地区则出现了短时间的-13℃左右的最低气温,致使大面积桔园…  相似文献   

13.
荒芜的沙漠,并不只有一望无际的沙。即使在冬季也会有道风景让你眼前一亮,那就是一株株沙漠中的四季长青树。不要以为只有裸子植物才会不畏寒冬,即使有些被子植物,在严寒下仍旧可以绽放它那娇艳欲滴却又写满沧桑的绿,比如沙冬青。  相似文献   

14.
冬季土壤呼吸:不可忽视的地气CO2交换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冬季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释放CO2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显著地影响着碳收支。然而,过去绝大多数工作集中在生长季节土壤呼吸的测定,对年土壤呼吸量的估算大多基于冬季土壤呼吸为零的假设。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集中在极地苔原和亚高山,其它植被类型的研究只有零星报道。极地苔原和森林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0.002~1.359和0.22~0.67 μmol C.m-2·s-1;土壤呼吸的CO2释放量分别为0.55~26.37和22.4~152.0 g C·m-2,是地气CO2交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雪是土壤呼吸过程的重要调节者,积雪厚度和覆盖时间的长短均会影响土壤呼吸的强弱;水分的可获取性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对于维持活跃的土壤呼吸有一个关键的土壤温度临界值(-7~-5 ℃),低于这个值会因自由水的缺乏而抑制异养微生物的呼吸。如果存在绝缘的积雪层,可溶性碳底物在自由水存在的情况下可控制异养微生物的活力。该文对冬季土壤呼吸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土壤呼吸强度及其影响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冬季土壤呼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冬季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释放CO2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显著地影响着碳收支。然而,过去绝大多数工作集中在生长季节土壤呼吸的测定,对年土壤呼吸量的估算大多基于冬季土壤呼吸为零的假设。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集中在极地苔原和亚高山,其它植被类型的研究只有零星报道。极地苔原和森林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0.002~1.359和0.22~0.67 μmol C.m-2·s-1;土壤呼吸的CO2释放量分别为0.55~26.37和22.4~152.0 g C·m-2,是地气CO2交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雪是土壤呼吸过程的重要调节者,积雪厚度和覆盖时间的长短均会影响土壤呼吸的强弱;水分的可获取性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对于维持活跃的土壤呼吸有一个关键的土壤温度临界值(-7~-5 ℃),低于这个值会因自由水的缺乏而抑制异养微生物的呼吸。如果存在绝缘的积雪层,可溶性碳底物在自由水存在的情况下可控制异养微生物的活力。该文对冬季土壤呼吸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土壤呼吸强度及其影响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冬季土壤呼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昱君  李广云 《昆虫知识》1998,35(3):154-157
溢管蚜小峰小helinusrhopalos…h…hngus阿见吧etChen)是多种农作物地下害虫红腹缢管蚜Anopaloswhumr听abdominalis(Sasaki)的主要寄生性天敌。1989年该蜂在云南省文山县陆稻种植区首次被发现,1995年经鉴定为一新种’‘’。继对该蜂的发生规律研究之后”’,我们又对其冬季消长进行了调查。l缢管好小峰及其寄生冬季分布为了摸清冬季溢管蚜小蜂的分布范围,我们于1995年2月11日至3月1日对木同海拔的5个县,6个乡(镇),l个农场的菜园和禾本科植物和田麦(水稻收割后,田水被控于,冬季栽的小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通过调查,在棒…  相似文献   

17.
四川山鹧鸪的冬季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四川山鹧鸪调查在四川省马力县黄连山林区。冬季单只、成对活动。其数量在原始林为每平方公里2.75只,人工杉木林和自然更新林为每新林为每平方公里0.75只。主食草子、根等物,夜栖树上。冬季的主要天敌为猛禽。野外考察还发现沐川县为新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正>荒芜的沙漠,并不只有一望无际的沙。即使在冬季也会有道风景让你眼前一亮,那就是一株株沙漠中的四季长青树。不要以为只有裸子植物才会不畏寒冬,即使有些被子植物,在严寒下仍旧可以绽放它那娇艳欲滴却又写满沧桑的绿,比如沙冬青。  相似文献   

19.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芦苇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采集0~10cm,10~20 cm和20~30 cm不同层次的土壤样品,分析根际微生物与非根际微生物的数量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微生物数量对水热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根际微生物与非根际微生物组成,均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数量分布大小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最高比例为96.62%,放线菌最高比例为35.38%,真菌的比例较低,最高仅为0.30%。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垂直变化明显,均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土壤层次根际微生物与非根际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一致,细菌数量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真菌数量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放线菌数量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最大值分别为2.70×10~7、1.92×10~6、3.35×10~4cfu·g~-1,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呈显著正相关。芦苇植物群落根际土壤微生物呈现出一定的根际效应,并与微生物数量、土壤深度、月平均降雨量和月平均气温变化等有关,而在冬季的根际效应则表现不显著。土壤养分含量是调节会仙喀斯特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红面猴血液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红面猴血认成分的16个项目的测定结果,其中包括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和部分生化指标。按夏季和冬季分组试验,将两组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并与猕猴的血液成分指标俟比较。结果表明夏季组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冬季组,其它项目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