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大肠杆菌(E.coli)表达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工程菌DH5a的发酵工艺的研究,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标蛋白表达条件如:发酵培养基配方,pH值,诱导时间,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条件发酵后,工程菌得率达30g/L以上;目标蛋白表达量为3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产物的纯化工艺。方法:利用16L发酵罐发酵培养工程菌,设定了溶氧、搅拌速度、诱导时机、补料和培养基pH值等发酵条件;通过包涵体洗涤、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结果:工程菌目的蛋白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30%以上,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可达98%。结论:建立了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发酵及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3.
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晶  阎淑芳 《生物技术》1998,8(6):32-35
对表达鲤鱼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发酵条件对工程菌外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优化了影响工程菌发酵的各种条件,形成了一套工程菌小量发酵表达外源蛋白的工艺,为工程菌的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影响XRN1蛋白表达的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选取的8个相关因子为酵母提取物、硫酸钙、MgSO4·7H2O、甘油、硫酸钾、磷酸、硫酸铵和氢氧化钾.统计分析表明,影响XRN1蛋白表达的关键因子为酵母提取物、硫酸镁和硫酸钾.在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逼近3个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法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法分析最佳条件为酵母提取物0.45%、硫酸镁0.38%和硫酸钾1.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工程菌生物量增加约0.5倍,蛋白表达量提高近40%.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肠杆菌表达的rhGM - CSF 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探讨了发酵条件对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量的影响, 优化了影响发酵的各种条件, 形成了一套工程菌发酵表达外源蛋白的工艺, 并从工业化角度对工程菌的高密度高表达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毕赤酵母已成为一种优越的异源蛋白表达系统。而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高密度发酵已成为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我们从毕赤酵母工程菌的选择、培养基的优化设计,以及发酵工程过程控制等方面简要阐述毕赤酵母的高密度发酵,并提出了工程菌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大肠杆菌表达的rhGM-CSF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发酵条件对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量的影响,优化了影响发酵的各种条件,形成了一套工程菌发酵表达外源蛋白的工艺,并从工业化角度对工程菌的高密度高表达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工程菌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肠杆菌表达的rh-bFGF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发酵条件对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量及细菌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影响发酵的各种条件,如培养基配方,pH值,补料,诱导表达时机等,形成了一套工程菌发酵表达外源蛋白成熟工艺,并从工业化角度对工程菌的高密度,高表达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乳糖诱导高分子量重组蛛丝蛋白发酵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9培养基的基础上,以乳糖为诱导剂,对基因重组蛛丝蛋白工程菌pNSR32/BL21(DE3)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利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表达高分子量重组蛛丝蛋白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优化的碳源为0.3%的甘油,氮源为3%的酵母膏、0.75%的蛋白胨和0.05%(NH4)2SO4及少量的无机盐。优化培养基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目的蛋白的表达,表达重组蛛丝蛋白达总蛋白量的20%。  相似文献   

10.
蛇毒锯鳞蝰素融合蛋白的发酵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蛇毒锯鳞蝰素(Echistatin,Ecs)融合蛋白的发酵和纯化工艺。将Ecs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TXB1,转化E.coliBL21(DE3)构建工程菌。对工程菌进行补料分批培养并诱导表达,研究培养基、培养和诱导时间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几丁质亲和层析纯化Ecs融合蛋白,经DTT裂解后,检测Ecs活性。发酵后菌体湿重可达75g/L,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35%,重组质粒在BL21宿主菌中传代稳定。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Ecs单体,得率为28mg/L发酵液。生物学活性分析显示,重组Ecs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活性与天然Ecs相似。优化了Ecs融合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和纯化条件,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表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融合蛋白(rhTPO/GST)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优化了影响工程菌发酵的条件,探讨了发酵条件对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复合培养基分阶段流加有机营养物,用异丙基硫代-B-D-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使rhTPO/GST融合蛋白的湿菌重达25g/L以上,表达水平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试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旨在优化重组人抗血栓蛋白(rHAP)工程菌的自诱导培养基,以提高菌体产量及可溶性的重组rHAP蛋白含量.选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甘油、葡萄糖为因素,各取4个水平,采用正交表L16(45)进行试验设计,时影响菌体生长和可溶性rHAP表达水平的乳糖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自诱导培养基碳氮源的最优配比:2%蛋白胨,1.5%酵母,0.5%甘油,0.03%葡萄糖,0.2%乳糖.此时表达菌密度OD600和可溶性rHAP目标蛋白表达量分别是未优化前的2.04倍和2.85倍.在20 L发酵表达时,rHAP工程菌OD600值高迭93,菌体温量为1 620 g/20L.利用Q-Sepharose和SP-Sepharose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为目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一种蛇毒锯鳞蝰素蛋白的发酵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目的蛋白的产量和纯度。方法:对工程菌进行发酵培养并诱导表达,研究不同的培养基、不同补料方式、溶解氧浓度、培养和诱导时间对工程菌产量和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利用几丁质亲和层析纯化Ecs融合蛋白,通过合适温度和pH裂解融合蛋白得到Ecs纯品,并鉴定和检测Ecs活性。结果:经过高密度发酵优化后,菌体湿重可达110g/L,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40%;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Ecs单体,得率为68mg/L发酵液。生物学活性分析显示,重组Ecs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活性与天然Ecs相似。结论:通过发酵和纯化工艺优化,大大提高了目的蛋白产量,为进一步规模化研究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确定工程菌诱导表达时间对重组蚯蚓纤溶酶活性、含量、纯度的影响。采用摇瓶发酵 ,通过工程菌诱导表达时间 ,对重组蚯蚓纤溶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可见 ,诱导表达 8h时活性最好 ,含量最高 ,纯度仍然为 1条蛋白带  相似文献   

15.
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密度发酵已经成为提高毕赤酵母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其中发酵工艺又是高密度发酵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从巴斯德毕赤酵母遗传学特性、表达宿主菌、表达载体、外源蛋白的表达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毕赤酵母工程菌的选择、培养基的优化设计、发酵过程关键参数调控以及甲醇诱导等方面阐述毕赤酵母的高密度发酵。最后,提出了巴斯德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rhTNF α表达条件的优化与中试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出rhTNFα最佳表达条件,实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rhTNFα工程菌的进行发酵培养和42℃热诱导,此后借助蛋白凝胶电泳分析软件对各组样品的凝胶电泳图片定量分析,利用方差分析对影响TNF基因工程菌对目的产物表达的几个重要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最终确定出pH7.5、培养温度27℃、培养时间4.5h、诱导时间5h的最佳表达条件。在该条件下进行中试发酵TNF的表达产物占到了菌体总蛋白的60%左右,且大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说明在大肠杆菌生长正常的前提下适度低温培养有利于rhTNFα的表达和减少包涵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融合蛋白白喉毒素DAB389-(Gly4Ser)2-α-促黑激素的表达量,研究工程菌发酵条件的最优化。方法:利用三角瓶模拟小剂量发酵,在不同的受体菌、培养基、培养温度、时间、pH值、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变化下研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工程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最佳表达菌种为大肠杆菌BL21(λDE3),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982,适合的pH值为7.0-7.4,最佳诱导温度为30℃,诱导时间为6h,诱导剂IPTG的最佳用量为1.4mmol/L。结论:获得了DAB389-(Gly4Ser)2-α-促黑素细胞激素工程菌的最优化发酵条件,为中试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蛋白质分泌表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品级乳酸菌不仅是食品或消化道中传递异源蛋白质的合适的候选菌,在工业发酵中还可用于生产蛋白质。在过去20多年中,人们设计了许多乳酸菌蛋白质表达和标记系统,这些系统已用在乳酸菌工程菌的细胞内或细胞外生产各种细菌、病毒和真核生物来源的蛋白质。在目的蛋白生产和发酵中,分泌表达由于可持续培养和简化纯化步骤并使目的蛋白与其靶位相互作用而优于细胞质表达。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报道了目的蛋白在乳酸菌细胞内或分泌表达产量的比较,研究表明分泌表达比细胞质表达更优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N端缺失10个氨基酸的葡激酶(recombinant staphylokinase,rSaK)重组质粒,构建了表达可溶性rSaK126蛋白的工程菌,并研究不同条件下工程菌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含量的差异及纯化途径。 方法:采用细菌活化和培养方法诱导目的蛋白,并用SDS-PAGE测其含量,应用层析技术纯化蛋白。 结果:成功构建表达重组葡激酶的工程菌,表达的重组葡激酶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0%,经纯化后回收率为60%,纯度达99%以上。结论:成功构建高效表达重组葡激酶的工程菌,并获得了高含量、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2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工程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1融合蛋白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工程菌的生长条件和人白细胞介素-11融合蛋白表达进行优化。在摇瓶中研究了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抽提物的浓度、pH及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确定了工程菌生长及表达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葡萄糖10g/L,蛋白胨20g/L,酵母抽提物10g/L,pH7.5,接种量10%,装液量10%,摇床转速220r/min及诱导时间为4~5h。然后在BiofloⅢ-5L发酵罐中以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3批实验,结果表明:工程菌量达到55g/L(DCW),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融合蛋白表达量为33%左右,为进行中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