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分析其致病菌,为鼻窦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临床及鼻内镜下所诊断的1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时直接吸取病变的鼻窦黏膜及窦腔内容物,通过直接镜检、真菌培养、传统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其进行检查。结果 10例病例中,直接镜检阳性者8例;病理学检查可见真菌菌丝或者孢子者8例;接种培养及基因鉴定阳性者5例(感染菌株包括2例烟曲霉复合体、1例杂色曲霉、1例枝孢样枝孢霉、1例帚霉)。不同方法检测出的阳性病例并非完全重叠。结论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诊断真菌感染时可以互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发现新菌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表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确鉴定无绿藻及其变种。方法回顾、总结与分析无绿藻的形态与结构、表型特征及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通过表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鉴定2株来自脑脊液及淋巴结的无绿藻:中型无绿藻碳水化合物变种及中型无绿藻波多黎各变种,并展示相关照片。结论无绿藻病的症状尚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标本的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手段。对无绿藻菌种的鉴定除了菌落形态、镜下结构外(含内孢子的孢子囊是无绿藻属的重要特征),糖类、醇类的同化利用,温度试验,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将有助于菌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真菌性水(脓)疱诊断难辨认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34例2020年7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门诊表现为水(脓)疱难辨认癣的患者,对34例患者的疱液标本进行PCR检测,并通过荧光染色镜检、真菌培养等进行对比。结果共收集34例患者的疱液标本,荧光染色镜检、真菌培养和PCR的敏感性分别为100%、77.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87.5%、100%和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100%和81.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0%和100%,准确度分别为94.1%、88.2%和88.2%。疱液提取DNA、PCR扩增和测序比对在12 h内完成,鉴定出6种22例真菌(1例鉴定到属)。结论在真菌性水(脓)疱诊断难辨认癣中,PCR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度。PCR相较真菌镜检能判定真菌种类,相较真菌培养能缩短时间,能为难辨认癣的临床快速诊断与及时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病原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病率及感染部位分布,并分析感染性休克病原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640例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病率为14.38%,感染部位分布于腹腔及消化道和肺部;共分离培养病原菌96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52株(54.17%)、革兰阳性球菌18株(18.75%)、真菌26株(27.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与年龄、抗生素、消化道出血、住院时间及肝性脑病有关(P0.05),与性别、血清白蛋白、侵入性操作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抗生素使用、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住院时间30 d均为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年龄≥60岁、抗生素使用、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住院时间30 d为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应根据病原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减少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探讨IE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收治的51例IE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IE患者的心脏基础疾病情况、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改变及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 51例IE患者中以无基础疾病(27.45%)及风湿性瓣膜病变后IE(23.50%)最为多见,感染病原体以葡萄球菌属多见(46.88%,15/32),次为链球菌属(28.12%,9/32)。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高(80.39%),手术治疗21例(41.18%,21/51),51例中共死亡5例。结论 IE的临床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临床需提高认识,多学科合作,使疾病得到恰当治疗处理。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由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引起的透明丝孢霉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女,55岁,因左前臂斑块、结节4个月余就诊。对患者皮损表面的皮屑进行真菌荧光镜检,镜下可见少许菌丝;手术取活检组织,同时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真菌培养阳性,组织病理结果提示感染性肉芽肿,经PAS染色可见组织内菌丝及孢子;提取源自活检组织的真菌DNA和源自蜡块组织的DNA,对ITS区扩增并通过测序比对鉴定为桔青霉,与形态学鉴定相符。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得伊曲康唑对此桔青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μg/mL。诊断为桔青霉所致透明丝孢霉病,予伊曲康唑200 mg/d口服治疗1个月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茄病镰刀菌致皮肤透明丝孢霉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告1例茄病镰刀霉引起的皮肤透明丝孢霉病。方法从患者皮损取材作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切片均发现真菌菌丝,3次培养均为同一菌株生长。镜下可见大分生孢子基部细胞短、钝圆,小分生孢子呈假头状着生,可见厚壁孢子。根据以上形态学特征鉴定为茄病镰刀菌。结论对于透明丝孢霉病应早期诊断,并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试验,明确并有效控制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8.
直接镜检法是浅部真菌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也是最简单、快速、实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传统的方法是用10% KOH做浮载液直接镜检,本实验用乳酸酚棉蓝染液和KOH溶液对同一患者的同一部位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比较这两种方法的镜检阳性率.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取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者.其中男245例,女182例,共427例.取材部位:甲部52例,头部28例,手足部163例,躯干、四肢及股部184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超声对肺癌诊断的可行性价值,研究对象包括20例患者,20例可疑病例,均采用超声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纤支镜检,常规病理检查,酶组织化学检查和电镜观察,结果超声诊断肺癌可以确认肺部肿块的存在,并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B超引导下活检可应用于周围型肺部肿块以及患者不宜行纤支镜检或镜检失败的某些中心型肺部肿块,肺癌组织酶组织化学活性反应为(NOS、LDH,CCO,ACP)的活性增高,SDH的活性降低,呈“四高、一是低”的特点,其超微结构示肺组织结构破坏,肺癌组织细胞结构不清,提示:超声像有助于发现肺部肿块,B超引导下活检是安全,快速,简便可行的有效手段,酶组织化学检查及电镜观察对肺癌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验准备工作对马拉色菌直接镜检的影响,旨为提高直接镜检的检出率,为花斑癣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对217例花斑癣患者皮损处的皮屑进行直接镜检。结果取材方法、标本处理方式等实验准备工作,大大影响直接镜检的效果。用透明胶布粘贴法取材,制成的湿片外观能看到患者皮损的原始形状,镜下马拉色菌分布按体表状态自然分布,无明显角化皮损镜检的阳性率高达94.5%~100.0%,有明显角化皮损镜检的阳性率仅为45.8%。用锉刀刮取法取材,无明显角化皮损镜检的阳性率〈90.0%,有明显角化皮损镜检的阳性率达87.5%。不同的载液处理标本以及载液作用标本的时间长短都影响皮屑直接镜检的阳性率。结论不同的皮损采用不同的取材方法及标本处理方式,将大大提高直接镜检的阳性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虽然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预防及术后治疗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但术后的并发症仍可能发生,本文通过对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前瞻性检测,对其致病菌进行描述,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败血症的发生率、致病菌、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上败血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238例患者中6例尿路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术后随访。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败血症占2.52%(6/238),8例败血症患者中感染性休克患者3例。血培养阳性6例,5例为大肠埃希菌,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是简单有效的活检方式,但仍有发生败血症的可能,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术前适当准备及术后合理预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48 h内出现败血症的症状,则应立即入院给予碳青霉烯类治疗。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要引起足够重视,早期的直肠及尿液耐药大肠埃希菌检查可有助于败血症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2.
报道糖尿病患者感染轮枝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1例。患者男性,48岁,因右眼红,痛,视力下降20天就诊。患者有2型糖尿病史近10年,注射胰岛素血糖一直控制不佳。刮取角膜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荧光染色镜检和培养。对培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乳酸酚棉兰染色)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荧光染色镜检阳性,镜下可见分支分隔的菌丝及鹿角状菌丝。真菌培养阳性,乳酸酚棉兰染色镜下可见多数棒状的小分生孢子。ITS和Beta-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轮枝镰刀菌。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右眼角膜炎(真菌性),2型糖尿病。给予患者那他霉素等滴眼液点右眼局部抗炎抗真菌对症处理,用药治疗后再次行眼科检查,患者右眼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抗真菌抗炎治疗2周,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1例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的着色芽生菌病.方法 患者女,60岁,主因左手背皮损1 a余就诊,取皮损痂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取皮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可见较多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细胞.组织病理学显示为慢性肉芽肿样改变;HE和PAS染色均可见到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细胞.真菌培养阳性,菌落生长缓慢,呈橄榄色到黑色.小培养及扫描电镜检查可见枝孢型和喙枝孢型产孢,分生孢子单细胞性,呈椭圆形或卵圆形.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药敏试验显示伊曲康唑对F.monophor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0 μg/mL,特比萘芬的MIC为0.015 6μg/mL.给予患者口服特比萘芬250 mg/d治疗,皮损缓慢好转;6周后加服伊曲康唑200 mg/d治疗,14周后皮损消退呈瘢痕化修复.结论 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例为Fonsecaea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本病例显示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肺涎沫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沫假丝酵母菌(Candida zeylanoides)是一种少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其导致的系统性真菌感染罕见,仅见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过性菌血症和关节炎的报道,这些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涎沫假丝酵母菌导致的肺部真菌感染国内外目前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肺部涎沫假丝酵母菌感染,该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体健,无明确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两下肺大片状浸润性阴影,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学检查(PAS和PAM染色)、真菌培养(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自动分析仪Vitek32 YBC卡鉴定)确诊为涎沫假丝酵母菌肺部感染,经氟康唑和斯皮仁诺治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分析脾脓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点,为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21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25例脾脓肿病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及预后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5例脾脓肿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平均年龄(48.8±18.1)岁,22例(88 %)患者合并1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病程数天至数年,发热为首发症状。病原学检查阳性患者 11例,共培养出11种细菌,大肠埃希菌占首位。脾脓肿同时合并有其他新发疾病者23例(92 %)。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及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25例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4例患者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其中5例患者给予经皮脾穿刺引流(PCD)治疗, 1例患者行脾切除术,1例患者行脾周脓肿剥脱术。全部患者中,1例确诊后未治疗出院,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死亡,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自动出院,余20例患者好转或治愈。结论:脾脓肿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多合并基础疾病,较少见以单一病种出现。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合理选择抗生素联合PCD、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528例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528例中行阴道镜和病理检查的有321例,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6例,经病理确诊CIN51例,诊断符合率为67.11%;这两组用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新柏氏膜式液基层细胞学检测(简称TCT)的324例患者进行分析表明,随着细胞学诊断分级的升高,阴道镜正常图像比例逐渐减少,异常图像比例逐渐增多。结论:阴道镜作为一种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它具有不与患者直接接触,对患者无任何损害,不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价格适中等优点,阴道镜可作为我国目前CIN和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但最后确诊仍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报道1例临床初诊考虑为转移癌,经组织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后明确诊断为红色毛癣菌肉芽肿的病例。患者女,65岁,右前臂红斑、丘疹、结节3个月余,查体:右前臂多发红斑、丘疹及小结节,部分丘疹结节融合呈环状斑块。取小结节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肉芽肿改变,包绕毛囊漏斗部并向下方浸润,可见孢子及菌丝。组织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示红色毛癣菌。诊断:红色毛癣菌致Majocchi肉芽肿。治疗:予伊曲康唑0.2g,2次/d口服5周,后改为0.2g,1次/d口服7周后停药,皮疹完全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比较B 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穿刺和传统细针吸取穿刺在甲状腺肿块性质确定中意义。方法:使用B 超引导下细针吸取 穿刺(UG-FNAB)和传统细针吸取穿刺技术(c-FNAB)对225 例甲状腺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然后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结合临床作 出细胞学诊断,并与组织切片诊断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在UG-FNAB 检测病例中59.3%的结节位于甲状腺右叶, 40.7%肿块位于左叶和峡部。87%的患者甲状腺机能正常,结节最长径平均为2.8± 1.1 cm,部分病例符合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超声 影像学改变。在本研究中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细胞学和组织学特点均符合甲状腺癌形态学特点。在225 例研究病例中, 总确诊率为72.89%(164/225),其中UG-FNAB组确诊率为90.58%(77/85),C-FNAB 组确诊率为62.14%(87/140) ,两组确诊率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研究数据显示比较C-FNAB,UG-FNAB在诊断甲状腺复杂性结节中具有更高的确诊率,特 别是在C-FNAB方法不能得出明确诊断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检测HIV阴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2年6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7例HIV阴性有肺部感染症状的TSM患者及33例肺部其他真菌感染患者或非感染患者的BALF及血清标本,分别提取总DNA,运用qPCR技术检测标本中TM菌载量值,并同时进行BALF真菌培养。结果 同一时间采集的17例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在外周血样本中qPCR检测阳性仅11.8%(2/17),BALF真菌培养TM阳性患者同份BALF标本qPCR阳性率可达90.0%(9/10);BALF真菌培养TM阴性患者中,其同份标本有2例qPCR检测呈阳性。33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及BALF qPCR均为阴性。其中,BALF qPCR阳性样本的Cq值中位数为31.40,范围为20.71~35.59。同份BALF样本中,BALF qPCR技术(Kappa值:0.708)比BALF培养(Kappa值: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di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送检至本所的142例BALF标本进行G/GM试验及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142例BALF中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阳性为52例(占36.62%),G试验同时阳性者为49例,GM试验同时阳性者为11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阳性例数与KOH湿片镜检阳性27例(占19.01%)比较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作为一种快速方便高效直观的真菌常规检测方法,是BALF标本中真菌检测的1个重要补充,为临床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了1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