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致病菌,具有不同交配型,且交配型分布具有地域差异。交配型是影响某些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因素之一,但是否影响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药物敏感性不详。为了解马尔尼菲篮状菌交配型和其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不同交配型马尔尼菲篮状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与MAT-1型马尔尼菲篮状菌相比,MAT-2型马尔尼菲篮状菌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较低,提示马尔尼菲篮状菌交配型可能与马尔尼菲唑类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是一种温度双相性致病真菌,原名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深部真菌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以南方地区多见,该病与HIV/AIDS的流行有高度相关性。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发病隐匿,病死率高,但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能够为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等研究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本文综述了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新型的动物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潘开素  曹存巍 《菌物研究》2019,17(4):207-214
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可致局限性或全身播散性感染,在东南亚以及我国南方,尤其是广西、广东有区域性流行。该菌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流行区艾滋病患者特征性的机会性感染。文中主要介绍马尔尼菲篮状菌的相关基础知识、基因研究历史进程以及综述马尔尼菲篮状菌在生长发育、双相转换、信号通路、细胞壁合成、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热休克、色素、毒力及耐药方面的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一种由马尔尼菲篮状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易发于免疫功能缺陷和免疫功能障碍的人群。随着艾滋病患者的逐渐增多,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感染率也随之上升。该文从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治疗综述了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檗碱单独及与常规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后对马尔尼菲篮状菌酵母相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CLSI棋盘法对21株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使用分数抑制浓度指数(FICI)判断药物相互作用:FICI≤0.5为协同作用,FICI4为拮抗作用,0.5FICI≤4为无关作用。利用时间-杀菌曲线进一步确认相互作用。结果小檗碱联合常用抗真菌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率分别为:小檗碱/氟康唑(47.62%),小檗碱/伊曲康唑(66.67%),小檗碱/伏立康唑(71.43%),小檗碱/两性霉素B(71.43%),小檗碱/卡泊芬净(52.38%)。时间-杀菌实验结果显示,5组联合用药组在24 h时每毫升TM的CFU的对数值均与任意单用药物组相比下降大于等于2个单位。所有组合均未观察到拮抗作用。结论中药小檗碱体外对马尔尼菲篮状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常规抗真菌药联合使用可大大降低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篮状菌酵母相的MIC值。这结论为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应用于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旧称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流行于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法国Capponi等[1]在1956年从竹鼠体内分离的青霉菌属温控双相条件致病菌,室温25℃条件下表现为菌丝相,37℃环境下表现为酵母相,酵母相菌体具有致病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主要集中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HIV患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死率极高[2,3]。近年来,感染T.marneffei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4],其传播途径最常见是经呼吸道吸入T.marneffei孢子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马尔尼菲篮状菌病(PSM),是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南方地区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但是,本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易与AIDS合并其他肺炎相混淆,诊断有一定难度。笔者对我院3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患者资料,除外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患者和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24~71岁,平均43±10岁。  相似文献   

8.
病例1,男,1岁6个月,咳嗽半个月、发热1周;病例2,男,11个月,反复鹅口疮3个月,咳嗽20 d。2例幼儿血培养阳性,均为马尔尼菲篮状菌,同时都存在免疫缺陷,非HIV感染,影像学提示肺部有多发小结节影,伏立康唑治疗后临床病愈出院,随访12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2岁,反复淋巴结肿大、发热伴皮疹2年,广谱抗生素、抗结核治疗无效,肺部CT提示两肺内多发结节,血γ干扰素抗体阳性,皮肤活检组织、淋巴结组织、肺穿刺活检组织均培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DLI-TOF MS)自建库对临床分离马尔尼菲篮状菌快速鉴定的能力。方法收集广州、玉林、防城港3个地区临床分离的马尔尼菲篮状菌,通过ITS区扩增测序进行菌种准确鉴定。菌株通过微型玻璃珠研磨结合甲酸/乙腈提取法预处理。通过采集建库菌株不同时间点、不同平板上菌丝相和酵母相菌落的质谱数据,建立包含马尔尼菲篮状菌超级图谱的自建库;并用非建库的马尔尼菲篮状菌及临床常见的真菌评估建立的自建库。结果建立了包含具有39个特征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超级图谱的自建库;用于评估的菌株均被鉴定到种,准确率为100%。结论 MADLI-TOF MS建立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自建库能够对于临床马尔尼菲篮状菌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在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早期诊断方面,甘露糖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均适用于临床急性期辅助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但两者联合使用并未进一步提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有一定早期诊断价值;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巢氏PCR法,但特异性较低。抗真菌治疗方面,两性霉素B诱导治疗期疗效明显优于伊曲康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后者,仍是诱导期首选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及体外试验显示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具有良好疗效,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特征并评价TM Mp1p(一种甘露糖蛋白)抗原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组织样本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载量。方法收集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皮肤病理切片、淋巴结活检组织,提取总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样本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结果皮肤病理切片、淋巴结活检组织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阳性。病理切片平均菌载量3.01×10~4 copies(1.07×10~4~7.26×10~4 copies),淋巴结活检组织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4.68×10~5 copies。结论荧光定量PCR能高效检测皮肤病理切片、淋巴结活检组织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大蜡螟幼虫动物茄病镰刀菌感染模型并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临床分离获得茄病镰刀菌1株,实验所用孢子悬液浓度梯度为1×105~1×108CFU/mL,根据死亡率筛选出最佳感染浓度,并以此浓度感染大蜡螟幼虫,用伏立康唑(1.5 mg/kg)治疗;同时设置未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收集大蜡螟幼虫尸体做病理检测并记录5 d内死亡情况,每24 h记录1次。通过感染后病理组织切片和大蜡螟幼虫生存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大蜡螟幼虫在1×107CFU/mL茄病镰刀菌感染后,5 d死亡率达100%,1×107CFU/mL为本次实验组最佳感染浓度;大蜡螟幼虫感染第2 d死亡虫体病理检测发现大量茄病镰刀菌菌丝和孢子,经伏立康唑治疗后,单个幼虫体内菌体减少,菌体内菌丝减少;大蜡螟幼虫生存曲线显示伏立康唑治疗组较单茄病镰刀菌感染组生存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大蜡螟幼虫能够作为茄病镰刀菌体内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可用于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手足癣、体癣、股癣、甲真菌病等浅部真菌病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临床防治的难点[1]。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红色毛癣菌,其他包括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2-3]。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真菌药物外用为主,以咪唑类和丙烯胺类药物最常用。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4]。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2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早期确诊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404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者共256例,发生率为18.2%,患者以发热、消瘦、贫血、咳嗽、咳痰、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9×10^6/L,患者往往还合并其他多种机会性感染,以口腔念珠菌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多见。两性霉素B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氟康唑治疗组,伴有皮疹者和无皮疹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是广西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50×10^6/L的患者。血培养是早期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最有效方法,治疗上首选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7.
<正>念珠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量的人类真菌病。据报道念珠菌是医院获得性血液感染的第四大原因[1-2],白念珠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占50%以上[3]。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常与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相关。目前使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主要包括唑类、多烯类和棘白菌素类。  相似文献   

18.
<正>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一种黏膜表面定植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光滑念珠菌是仅次于白念珠菌的念珠菌病相关第二大病原体[1]。其高发病率与HIV、肿瘤、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人口老龄化和侵入性治疗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光滑念珠菌与致病性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对宿主细胞及医疗器械黏附性、生物膜形成、逃避宿主防御、复制性老化、分泌水解酶(包括蛋白酶、磷脂酶、酯酶和溶血素等)等,在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此外,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具有普遍耐受性,常常导致治疗的失败[3]。由于致病性与耐药性的完美组合,使光滑念珠菌感染呈现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高”的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4]。本文就光滑念珠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浅部真菌病是主要由皮肤癣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板等部位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1-2]。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大致包括以下五种:唑类、丙烯胺类、棘白菌素类、氟胞嘧啶类和多烯类[3]。这些抗真菌药物虽然具有抗菌效果明确、疗效显著等优点,但也因耐药性、抗菌谱相对较窄、疗程长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广泛运用[4-5]。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资源宝库,治疗真菌疾病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广谱抗菌作用,且毒副作用小,不易耐药[6]。文章归纳了目前临床上治疗常见浅部真菌病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中医药在此方面的治疗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晗  丁刚  孙炳达  张争  王龙  陈娟 《菌物学报》2021,40(5):1200-1215
篮状菌属真菌在空气、土壤中分布广泛,有些种类是重要的工业酶及色素生产菌,有些则可以引起食品的污染变质,还有些种是引起浅层或散播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如马尔尼菲篮状菌.篮状菌属在传统分类学上是一个有性型属,随着多相分类以及"一种真菌一个名称"概念的广泛普及,该属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全世界已报道177个种.本文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