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10月我在北京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通过苏联大使馆邀请我就便参观中国几个植物学机构内生态生理研究的现状,为此我跑了几个中国的城市,到过热带的海南岛,访问了植物学方面的研究所。我在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与植物学家中作客三週,縂共也不过一个半月在他们国内的停留,当然不足以深入了解像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植物生理学。然而我决定发表我的印象,这是因为我们的植物学家、特别是生理学家对植物生理学在中国的情况所知不多。作为一门科学的植物生理学只是在人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体同志们: 中国生理学会第一届全国应用生理学学术会议今天开幕了。首先让我代表中国生理学会向到会的领导、来宾和全体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得到一些研制和生产生理科学仪器的工厂和公司的支持,他们将在会上展览一些新的产品,我们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同时对为筹备这次会议和为会议服务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特别是大力支持这次会  相似文献   

3.
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个特殊环境生理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有这么多的专家参加,并且提出了70篇学术论文,这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次,是我们中国生理科学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们关于特殊环境生理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个人,并代表上海市生理科学会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我刚刚从国外访问回来不久,大会的同志们要我来作一个专业报告,介绍一下国外特殊环境生理学方  相似文献   

4.
冯德培院士1987年在《生理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纪念《生理学报》创刊60周年,很巧我从事生理学也正是60年。我1927年离开复fi大学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做研究生,开始生理学研究工作。那时,我知道林可胜开始编辑《中国生理学杂志》。这是个...  相似文献   

5.
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个特殊环境生理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有这么多的专家参加,并且提出了70篇学术论文,这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次,是我们中国生理科学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们关于特殊环境生理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个人,并代表上海市生理科学会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我刚刚从国外访问回来不久,大会的同志们要我来作一个专业报告,介绍一下国外特殊环境生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动向。我很抱歉,不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因为我近年来的研究不在这方面,而且在国外也很少同有关这方面的专家进行联系、接触,所以对这方面的新进展,的确很隔阂,知道得很少,不能作一个专题报告,希望大家原谅。从学术交流角度讲,我在这个大会上是一个外行,虽然很多年以前我在美国  相似文献   

6.
从考试谈起     
北京大学的植物专业和植物生理专业的植物生理学代谢部分每年都是由我讲授,这部分基础课的讲授时间是60学时。1990年和1989年我曾问过学生期末怎样考试,绝大部分学生高呼“开卷考试”,我欣然同意。他们以为开卷考试有书可查会容易些,至少心情不致那样紧张。但后来有的学生对我说:“我们可能要上当了”。他们意识到开卷考试怕也不会轻松的。当然最后还是开卷考的。这组开卷考题考了本校的86和87级本  相似文献   

7.
<生理学报>创办已有70个年头了,她在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生理学报>发表我们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到现在已有31个年头了,<生理学报>培养教育了我,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中国生理学的发端可能更早一些,但1926年中国生理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的成立绝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中国生理学研究从零散、无序向集中、有序的转换。星移斗转,90年弹指一挥,时间的巨轮正在无情地碾碎我们完整而清晰的记忆,许多往事的细节已逐渐变得十分模糊,可是学会建立的历史意义却越加突显出来。90年并不久远,但咀嚼这段历史,留下的却是不少耐人寻味的启示。余生亦晚,当我在1963年进入生理学领域,学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生理学六十年》是一本完整的史料翔实的中国现代生理学创业史,资料真实可靠,很多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很多小传都由传主亲撰;或由其亲密的同事或学生撰写,它是一本高水平的中国生理学创业史。本书激励后辈、向前辈创业者学习的,除了提到的,“艰苦创业精神、严谨的自学态度,慎密的科学思维,诲人不倦的思想和作风”外,我觉得还应提出一点,即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如果  相似文献   

10.
开幕词     
中国生理科学会1981年生理学学术会议今天开幕了。参加今天开幕式的有广西地区的领导同志,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中华医学会、广西科协和桂林市科协的代表;中国生理科学会生理学专业的理事;全国各地生理学工作者的代表;研制医疗仪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图书情报出版新闻工作者共三百余人。我代表中国生理科学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今天能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济济一堂,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这首先是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政府、区市科协和桂林医专领导同志的大力  相似文献   

1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及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们: 我们应用生理学工作者盼望已久的第一届全国应用生理学学术讨论会历时五天的热烈研讨,今天就要结束了。我受会议领导小组的委托,对这次会议作一简要总结。 这次会议是1984年应用生理学杂志编委会上首先提议,由中国生理学会支持并组织召开的。它标志着应用生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于成为一门可以独立的学科,形成了一支新的  相似文献   

12.
悼念吴襄老师韩济生吴襄教授是我从事生理学工作的启蒙老师。他的去世是中国生理学界的巨大损失。对我个人来说,是夺去了一位极其尊敬的老师,对我谆谆教导的长者。1952年9月我从上海医学院结束临床实习,到大连医学院参加生理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学习,吴襄教授是进修...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中国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蔡翘教授不久前不幸病逝,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我们生理学工作者将永远怀念他。蔡翘191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9年留学美国,192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中央大学生理学教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培养出了无数有成就的生理学家,后来他  相似文献   

14.
惊悉胡先生不幸去世,我深感悲痛。1964年,胡旭初教授在原上海生理研究所开创高山低氧生理学研究时, 我就追随着胡先生进行研究工作。胡先生留给我不少怀念和回忆。胡先生是我们生理所最老的科研人员之一。生理所的高山低氧生理学研究是由他领导和创建的。在2000年12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欣逢《生理科学进展》创刊三十周年,我谨代表我们教研室的青年生理学工作者致以衷心的祝贺与诚挚的愿望!从我们步入生理学领域的第一天起,《进展》就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在大学时代,她使我们对生理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下决心致力于生理学事业奠定了基础。大学毕业后,我们站任《进展》这级台阶上,叩开了生理学殿堂的大门,顺利地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们又从这座宝库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植物生理学教师,现在正用杨学荣同志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以下简称〈杨本〉)作为三年制师范生物专业植物生理课教材。从《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第4期上看到石文同志的〈评杨学荣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一书〉(以下简称〈评文〉)一文后,得到很多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主要是辨清了一些过去〈杨本〉中作为正确而实际是错误的内容,这在教学上很重要,对师范学生意义更为深远。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杨本〉中一些欠妥或差错之处,但对〈评文〉中指出的多数问题没有发觉,说明我们自己在认识上也  相似文献   

17.
姚泰 《生理通讯》2006,25(5):125-130
中国生理学会成立至今,已经整整八十个年头了。记得在十年前,即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的时候,陈孟勤理事长发起并成立了《中国生理学史》第二版的编辑委员会,组织起全国一百二十多位生理学界同仁,对这本书的第一版进行了充分的增补和提高,使之成为一本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能全面反映我国生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的优秀的出版物。正如冯德培教授说的:“这本《中国生理学史》编写于20世纪之末,我希望他不但是使过去的一些人和工作有一个记录,而且对鼓励后来人站在前人肩上在新世纪里攀登更高的高峰也有其作用。”我想,这本书是发挥了这样的作用的。今年,为了庆祝中国生理学会成立八十周年,学会组织并编辑了这本《步人21世纪的中国生理学》集,目的就是希望在回顾最近几年我国生理科学工作进展的基础上,让全国的生理科学工作一起来思考和讨论在21世纪,特别是今后的20年,我国的生理科学应该怎样发展,广大的生理科学工作应该怎样为我国以及世界的生理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认识”《植物生理学通讯》是在1981年,当时我在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上学。我的植物生理学老师张学明付教授(现在湖南湘潭师范学院任教)给我们上植生课时所列的参考书中就有《植生通讯》、《植生学报》等。但由于自已刚入大学不久,知识浅薄,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我单位发现某些网站盗用我刊刊名、封面等期刊信息,假冒我刊进行非法征稿等出版活动,并骗取作者论文审阅费、发表费等出版费用。为维护我刊的良好声誉和广大作者的利益,《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编辑部郑重声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官方网站暂未正式上线,目前所有《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网站均是假冒网站。敬请广大作者仔细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理学史》读后感王雨若(河南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郑州450052)继《中国近代生理学六十年》一书之后,一本内容更丰富、更全面的新书:《中国生理学史》,现已出版。该书是由90位颇有资格的中国生理学家通力撰写的,由王志均、陈孟勤二位教授总其成。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