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pH值的重要性是肯定的,甚至pH预处理预培养也会对分裂分化产生明显影响,而pH又是培养基中一个多变的因素,因此,植物组织培养中pH作用规律的进一步掌握将是有意义的。有报告指出培养基pH值和激素的不同配合可以产生显著不同的形态效果,这启示我们应该注意pH值和激素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中与pH值变化有关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理介质和培养介质经过高压灭菌后可能产生短期pH值波动。环境pH值和其他多种因素都能影响胞内pH植。环境pH值可能影响膜状况、跨膜流、激素在胞内作用、呼吸状况、代谢状况、细胞分裂和分化。因此应该重视环境pH值对植物组织培养物的影响,研究pH值对植物组织培养效率的调控规律和调控胞质pH值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平阳霉素PYM(pingyangmycin)是舌癌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而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IX precursor, CA9)参与舌癌细胞对PYM的耐受. 有迹象表明,这种耐受的产生与CA9调节胞内pH的功能有关. 本文拟从此现象出发,探讨CA9的胞内pH调节功能对舌癌细胞化疗的影响. 以BCECF AM探针法评估实验细胞胞内pH的变化,并通过对比PYM与CA9抑制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Atz)处理Tca8113/PYM细胞、PYM处理的Tca8113细胞及PYM处理的Tca8113/PYM细胞各组细胞中细胞凋亡标记物caspase 3的活化状态,以评估CA9的胞内pH调节功能对PYM诱导舌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Hoechst染色观察表明,经PYM和Atz共处理Tca8113/PYM细胞及经PYM处理24 h后的Tca8113细胞均出现细胞染色质固缩、细胞核呈碎石状和线粒体空泡化现象,表现出细胞凋亡状态,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 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经PYM处理的Tca8113细胞和经PYM与Atz共处理的Tca8113/PYM细胞中凋亡标志物caspase 3均处于活化状态,BCECF-AM探针检测发现,其胞内pH明显降低,对照组不见上述诸状. 由此可见,CA9在胞内pH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Atz抑制CA9活性,将会引起胞内pH值降低,促使PYM耐受舌癌细胞对PYM化疗增敏,可能有助于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细胞悬浮培养中,通过降低培养基pH值能有效地诱导培养细胞中红景天甙的胞外释放。红景天甙的跨膜运输是一个与H~ 对运的动态过程,培养基pH值决定了红景天甙在胞内外含量的分布。细胞组织在pH值大于3的培养基中处理3h以内,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不大。将诱导释放处理过的细胞组织转入到新鲜的生产培养基中,细胞仍具有合成红景天甙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Zhou HY  Han CY  Wang XL 《生理学报》2006,58(2):136-140
心肌缺血损伤过程中,胞内Na^+、ATP及pH都出现明显变化。钠/钙交换对心肌细胞的钙平衡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豚鼠心室肌细胞钠/钙交换电流,研究温度和胞内Na^+、ATP及pH对钠/钙交换双向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22℃升至34℃,钠/钙交换电流增大约4倍,而pH值的改变对钠/钙交换双向电流没有明显的影响。在22~24℃时,同时耗竭胞内ATP和胞内酸化对钠/钙交换双向转运功能影响程度小;而在34—37℃时,同时耗竭胞内ATP和胞内酸化能抑制钠/钙交换双向电流的外向和内向成分,且内向成分抑制程度高于外向成分抑制程度。表明同时耗竭胞内ATP和胞内酸化对钠/钙交换的作用具有温度依赖性。胞内Na^+超载能使钠/钙交换电流的外向成分增加,但不增加或减少内向电流(即正向转运)成分。因此,胞内酸化及耗竭胞内ATP损伤细胞排钙机制和胞内钠超载通过钠/钙反向交换引起钙内流是引起心肌细胞钙超载的两个独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分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ü SH  Yang Y  Liu SJ 《生理学报》2005,57(5):552-556
神经营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产生的神经元样细胞一直被认为属于分裂后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然而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一些已经发生分化的PC12细胞,这些细胞长有很长的神经突起,在形态上属于神经元样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我们不仅检测到DNA合成,而且观察到这些细胞的分裂现象。更令人感兴趣的是,除了胞体发生分裂外,位于胞体分裂位置的突起也一分为二,分别分配给两个子细胞。这些结果说明,形态发生分化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仍有分裂能力。本研究首次报道神经元样PC12细胞及其突起能发生分裂。  相似文献   

7.
细胞有丝分裂通常包括核分裂(karyokinesis)及胞质分裂(cytokinesis)两个方面。两者虽有一定的关系,但核分裂并不一定随之有胞质分裂,结果形成双核或多核细胞,如多核原生动物及合胞体组织。因此,应将两者的分裂机制分别理解。关于核分裂机制,在所有细胞中是十分相似的,一般的认识也比较一致。在胞质分裂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大致在动物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APE)的表达状况。方法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MKN45细胞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HFE145细胞、GES-1细胞分别进行爬片培养,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PE表达水平。结果APE在MKN45细胞主要是胞核弱阳性表达,部分胞质有轻度表达;SGC-7901细胞胞核强阳性表达,个别细胞有胞质表达;HFE-145细胞中绝大部分细胞核呈阳性表达,胞质呈弱阳性表达;GES-1细胞主要是分裂期的细胞呈胞核和胞质的阳性表达。结论APE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普遍表达,以胞核表达为主,其表达方式可能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9.
植物胞质分裂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胞质分裂(cytohnesis)是指在同一细胞中在新形成的两个子核之间形成新的间隔,将母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胞质分裂存在于任何一种生命形式中,从单细胞的细菌到多细胞的真核生物都能进行胞质分裂。近些年由于细胞学方法的改进和研究材料增多等因素,使得对植物胞质分裂发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对植物中不同类型的胞质分裂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大鼠睾丸每月重复接受43℃热处理(每次处理25分钟)。第一次加温后24小时,光学和电镜观察指出,生殖细胞对加热反应并非是一种特异性效应。电镜观察指出,所有发育期的生殖细胞的胞核均受损伤,但其他细胞器,如细胞膜和线粒体却很完整。本实验表明,加热原初损伤是细胞核,而不是胞质的膜系统。 首次加温后24小时,具空泡化胞核的早期精细胞已有一个小顶体,而胞质的特征却相似于分裂的精母细胞。表明加热能引起精母细胞的核——质非同步发育,即加速胞核分裂和分化。 每月一次,二次加温后182天,绝大多数精小管内无生殖细胞,但在一些部分恢复的精细管中,还发现空泡化的多核巨细胞,本结果表明,一些休止期精原细胞也受潜在损伤,并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一旦细胞进行分裂之后,就出现退行性交。  相似文献   

11.
細胞分裂是生物有机体普遍具有的特性。新个体的形成、幼年植物或动物的成長,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来完成的,因此細胞分裂可以說是实現生物体所特有的复制自己的特性的方式。植物在生長时期很容易看到細胞分裂,象有花植物的莖尖和根尖部分,細胞分裂經常在进行着。由于細胞分裂在个体形成和生長的重要性和出現的普遍性,不能不引超生物学者的重視,特别是在发現細胞分裂与生物的性狀遺傳有关以后,更加吸引細胞学家和遺傳学家对細胞分裂研究的兴趣。虽然,細胞  相似文献   

12.
两栖类卵受精后经过多次卵裂形成囊胚,在它的里面有一较大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为分裂球分泌的液状物质,这种物质在四细胞时就在分裂腔中存在,随卵裂的进行分裂腔不断扩大。到囊胚期时腔内充满了这种蛋白样的液状物质。那么这种囊胚腔除了作为分裂球向内迁移提供一个空间的场所外,腔内的物质究竟有什么作用? 早在3e年代就证明,两栖类胚胎的囊胚液为碱性物质(pH9),这种碱性液体能减低细胞表面的界面张力,使细胞的局部:表面容易产生突起——伪足,认为这就是促使胚孔处内陷的  相似文献   

13.
1.本文系报告用X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小白鼠以观察其睾丸中生殖细胞对600伦X射线照射后的早期(5分钟、30分钟、60分钟、6小时)反应。照射条件为:电压140千伏,电流11毫安,出射率100伦/每分钟,距离46厘米,有效剂量600伦。固定剂用FAA;用孚尔根反应着色,快绿作补染。 2.在照射后30分钟及60分钟固定的睾丸制片中观察到精小管内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有各种反应:(1)精原细胞在分裂后期形成染色体桥;(2)精母细胞在生长期呈固缩,核胀大及返回休止态,组成合胞;在分裂时形成染色体桥,染色体凌乱分布,中期滞死等等;(3)精子细胞与发育中的精子表现固缩,胞核或胞质空泡化,形成合胞,核畸形(变态延缓或失常);(4)成熟的精子,支持细胞和间隙细胞不受影响。 3.同一发育阶段的细胞受到射线的伤损程度不同,反应的方式亦不一致。 4.对于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丝分裂与辐射效应的表现,以及辐射作用对于胞质和胞核的影响等问题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离体情况下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菌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在LB、NB和PD三种培养基中的毒性, 以及产生的毒素对黑松(Pinus thunbergii)切根苗和悬浮细胞的效应。结果显示, 菌体在LB和NB 培养液的毒性较高, 其中 LB培养液的毒性最高, 且培养液的pH值为7时比pH值为5时毒性高, 而该菌在PD培养基中几乎不产毒。细菌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 得到了主要含有50 kDa蛋白的蛋白组分, 该蛋白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和切根苗均有较高的毒性, 并能改变黑松悬浮细胞细胞膜的透性, 导致胞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外渗。  相似文献   

15.
以光滑球拟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微生物抵御有机溶剂胁迫的生理机制。首先,添加柠檬酸盐考察能量供给对细胞抵御乙偶姻胁迫的影响。与对照条件(0 mmol/L柠檬酸盐)相比,50 mmol/L柠檬酸盐可使细胞生物量在不同乙偶姻质量浓度(6、10、12和15 g/L)胁迫下分别提高了13.2%、14.2%、17.8%和25.2%。同时,通过表达线粒体融合分裂调控基因fzo1和dnm1,以细胞活力、胞内活性氧(ROS)和三磷酸腺苷(ATP)为研究指标考察调控线粒体融合分裂对乙偶姻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在不同乙偶姻质量浓度胁迫下(12和18 g/L),增强线粒体融合可抑制胞内ROS的产生,使其水平分别降低了9.3%和16.2%;却使胞内ATP水平分别提高了9.7%和36.1%,从而延缓乙偶姻胁迫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细胞生物量相应地提高了9.1%和29.7%。因此,通过添加柠檬酸或改善线粒体生理功能以提高胞内能量供给,可有效提高微生物细胞抵御乙偶姻等环境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基于pH值敏感的荧光染料分析腺病毒裂解T淋巴细胞胞内体膜的实验方法。【方法】本文以Jurkat细胞(T淋巴瘤细胞)为靶细胞,将pH值敏感的荧光染料pHrodo dextran与5型腺病毒(Ad5)共同孵育Jurkat细胞,对pHrodo dextran孵育的浓度与时间进行了优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胞内相对平均荧光强度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映Ad5诱导胞内体膜裂解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rodo dextran终浓度为80μg/m L,孵育时间为10 min条件下,在病毒感染后的30 min,相对平均荧光强度百分比出现显著下降;利用巴佛洛酶素A1抑制胞内体膜质子泵活性后,相对平均荧光强度百分比出现轻微下降。【结论】建立了基于pHrodo dextran分析腺病毒诱导T细胞胞内体膜裂解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释动物细胞胞质分裂的力学机理 ,基于大量的细胞卵裂实验数据 ,在Zinemanas和Nir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 ,对微丝的局部集中函数改为随同质膜移动 ,增加了由于生化刺激引起主动微丝的影响系数。数值计算表明 :此模型能较好的预测细胞在胞质分裂过程中 ,细胞的总体和局部变形 ,以及卵裂沟处的张力和细胞内压。  相似文献   

18.
松材线虫携带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分泌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离体情况下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菌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在LB、NB和PD三种培养基中的毒性,以及产生的毒素对黑松(Pinus thunbergii)切根苗和悬浮细胞的效应。结果显示,菌体在LB和NB培养液的毒性较高,其中LB培养液的毒性最高,且培养液的pH值为7时比pH值为5时毒性高,而该菌EPD培养基中几乎不产毒。细菌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得到了主要含有50kDa蛋白的蛋白组分,该蛋白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和切根苗均有较高的毒性,并能改变黑松悬浮细胞细胞膜的透性,导致胞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外渗。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不同温度对谷皮菱形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0℃或30℃条件下不利于细胞生长,同时也不利于胞内理化成分的积累。在20℃条件下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胞内蛋白、胞外多糖及胞内多糖达到最大值。谷皮菱形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10℃可以作为种质保存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人源驱动蛋白MKLP1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中的作用,以E.coliRNaseⅢ制备MKLP1的3′UTResiRNA转染HeLa细胞,通过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检测MKLP1esiRNA对MKLP1基因的沉默效率.再利用FACS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活细胞成像分析检测MKLP1表达缺失后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形态学、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百分数,动态观察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期间的表型改变,以系统分析MKLP1的功能.最后通过挽救实验验证MKLP1esiRNA的作用特异性.实验显示MKLP1esiRNA转染HeLa细胞能够有效地特异性消除MKLP1的表达,并被异位表达的MKLP1所挽救.MKLP1蛋白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前期位于纺锤体中间带,在末期后期和胞质分裂的最后阶段集中于中间体的中心处.MKLP1表达缺失使中间体正确形成和胞质分裂的完成受到严重抑制,造成大量双多核细胞堆积.结果表明,MKLP1在胞质分裂中间体形成和有丝分裂末期前期向后期过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纺锤体中间体中间带相关蛋白,为胞质分裂所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