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近日,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糖尿病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胰岛细胞中褪黑素信号增强会降低胰岛素分泌,可能导致高血糖症并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目前2型糖尿病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流行趋势越来越严重。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个与糖尿病有关的变异基因,其中包括一个比较常见的变异基因--MTNR1B(褪黑素受体1b)。MTNR1B能够增加细胞对褪黑素的敏感性,但该基因在胰岛细胞中  相似文献   

2.
Reg基因家族蛋白对胰岛β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g基因家族蛋白,属于C型凝集素超家族,具有相同的钙依赖性碳水化合物识别域,在损伤、感染、糖尿病及肿瘤中发生作用.近年来,已有18个Reg基因家族成员被克隆和鉴定.本文综述Reg基因家族蛋白的分类和基因表达调节,以及Reg基因家族蛋白对胰岛β细胞增殖与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Reg I和人胰岛再生相关蛋白(INGAP)在体外或体内参与胰腺的再生.在1型糖尿病发生中,Reg I和Reg II可做为自身抗原.尽管Reg基因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但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型整合子的结构特征,探讨其与细菌多重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至2009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上呼吸道分离的187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I型整合子整合酶基因的检测;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应用DNA测序技术分析I型整合子基因结构。【结果】I型整合子的阳性率达53.4%。共七种1型整合子基因盒被鉴定,其中首次发现报道一种新的整合子(GenBank:HQ322622)。可变区主要编码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20种抗菌素耐药的结果均表明携带Ⅰ型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不携带I型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明显增高。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表型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I类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在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分布较广泛。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播散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型在牙周患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0例牙周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患者的牙周袋内检出率为87.5%,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各基因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携带者的检出率分别为:I型22.9%,Ⅱ型60.0%,Ⅲ型17.1%,Ⅳ37.1%.V型未检出;基因I型在牙周袋内未单独检出,与基因Ⅱ型混合感染。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Ⅱ型和Ⅵ型是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病损部位的主要定植菌,两基因型可能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人群中LKB1基因位点rs741765(380CT)及rs6510599(459G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及相关临床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SASP-PCR)对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LKB1基因内含子6 rs741765(380CT)及内含子1 rs6510599(459GA)两个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筛查,并测序鉴定,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临床代谢指标关系。结果:rs741765(380CT)基因突变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3);TT基因2型糖尿病组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型中明显升高(P=0.030;P=0.002);健康对照组中,空腹血糖水平在TT基因型中明显升高(P=0.011)。rs6510599(459GA)基因突变情况:AA基因型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基因位点与临床指标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陕西汉族人群中LKB1基因内含子6 rs741765(380CT)及内含子1 rs6510599(459GA)存在基因多态性。LKB1基因内含子6 rs741765(380C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相关性。LKB1基因内含子1 rs6510599(459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世界》2009,(4):42-42
2009年《Science》杂志在线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某种疾病相关基因的一组罕见突变可以降低罹患I型糖尿病(T1D)的风险。这项研究由剑桥大学WellcomeTrust/JDRF糖尿病与炎症实验室的Nejentsev等人完成。他们利用罗氏旗下454生命科学公司的Genome Sequencer FLX系统对10个候选基因进行了深度的重测序,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3个Ⅰ型糖尿病相关基因位点英国牛津大学TooddJA领导的小组利用新的基因作图法同时分析46条染色体,发现了18个与Ⅰ型糖尿病有关的染色体区段,并证实了IDDMI基因在Ⅰ型糖尿病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Ⅰ型糖尿病是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圣路易大学医学部的研究者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预防I型糖尿病的方法,并且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I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很多种免疫T细胞都已经被证实参与调节I型糖尿病的发展。其中一种T细胞-TH17细胞的角色却存在争议。为了了解TH17细胞的具体作用,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部的研究者自己合成了一种高亲和性的配体-SR1001,来选择性的反向激动两种能调节TH17细胞发育和功能的重要核受体ROR alpha和ROR gamma,从而达到抑制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目的。实验发现相比较于对照组70%的I型糖尿病发生率,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在早期开始接受持续性SR1001注射后,I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为  相似文献   

9.
用RT-PCR一步法对云南省不同禽类(鸡、鸽子)3株禽I型副粘病毒F基因进行扩增和克隆,并对其f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禽I型副粘病毒各毒株同源性为88.1%~94.9%,与疫苗株LaSota和强毒株F48E9的同源性为85.6%。所分离两株新城疫病毒在F蛋白裂解位点区(112~117aa)的氨基酸序列与强毒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完全相同,表明为强毒株。鸽I型副粘病毒F蛋白裂解位点区的氨基酸序列与PPMV ZQ98-1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完全相同,揭示为中强毒株。以1 662bp核苷酸绘制系统发育树,表明云南地方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Ⅶ型,鸽I型副粘病毒属于基因Ⅵ型。  相似文献   

10.
世界人口的 5 %受到 2 型糖尿病影响。胰腺B 细胞未能对胰岛素需求的增加做出响应是这种疾病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B 细胞缺陷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 ,所以影响正确治疗方法的研究。最近 ,Hart等的研究发现 ,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 (FGF)信号作用与许多器官的发育有关 ,其中包括胰脏。缺失其中一种FGF主导受体的实验鼠会患糖尿病。然而 ,FGF信号作用是否与人类糖尿病有关仍然有待研究 ,已知homeobox基因Ipf/Pdx1的突变与鼠和人类的糖尿病都有关系 ,而FGF受体的表达需要该基因。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可能与2-型糖尿…  相似文献   

11.
摘要:1型糖尿病作为一种胰岛素依赖性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不仅与遗传性内因有关,也与能量和饮食失衡以及肠道微生物等环境性外因有关。而益生菌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宿主的肠道菌群组成、肠道结构完整性、影响其代谢和免疫,从而起到延缓或预防1型糖尿病的作用。由此,本研究在总结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种类、相关发病机制、疾病表型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综述十几年来益生菌作为环境性外因应用于1型糖尿病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UL56基因编码α-疱疹病毒同源蛋白pUL56。为全面了解该病毒蛋白与宿主细胞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首先将表达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DV pUL56质粒转染鸡DF-1细胞系,瞬时表达蛋白的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分选,富集阳性细胞群进行高通量测序及mRNA转录组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表达pUL56的DF-1细胞存在91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62个上调,452个下调。通过GO、KEGG和Reactome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富集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分布于先天性免疫反应、细胞因子产生等相关信号通路。在此基础上,随机选取了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和促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进行RT-qPCR验证,IFI6、IFIH1、CD83、HSP90AA1、IL-1β和IL-8L1基因的表达量均为上调,而IL-12β表达则下调,该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相符。本研究提示pUL56作为非结构蛋白,可能对宿主细胞过程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家系的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来自于黑龙江地区120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9例正常对照的LEPR基因Gln223Arg(668 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LEPR基因Gln223Arg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整体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34,df=2);除AG基因型(x2=4.550,P〈0.01)外,其余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有关,LEPR基因可能为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4.
禽Ⅰ型副粘病毒f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T-PCR一步法对云南省不同禽类(鸡、鸽子)3株禽I型副粘病毒F基因进行扩增和克隆,并对其f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禽I型副粘病毒各毒株同源性为88.1%~94.9%,与疫苗株LaSota和强毒株F48E9的同源性为85.6%.所分离两株新城疫病毒在F蛋白裂解位点区(112~117aa)的氨基酸序列与强毒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完全相同,表明为强毒株.鸽I型副粘病毒F蛋白裂解位点区的氨基酸序列与PPMV ZQ98-1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完全相同,揭示为中强毒株.以1 662bp核苷酸绘制系统发育树,表明云南地方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Ⅶ型,鸽I型副粘病毒属于基因Ⅵ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分为Ⅰ型、Ⅱ型、特异型和妊娠糖尿病四大类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高发病,目前我国Ⅱ型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9400万,发病率居世界首位。为什么现代社会糖尿病患者人数会如此之多呢?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已达60余个。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其遗传表型对不同的个体具有很大的易感性差异,糖尿病基因表型的多态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1型糖尿病(T1DM)大多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病因素复杂,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早就有报道认为,感染因素是导致1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本文将就1型糖尿病发病概况、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病毒及证据、病毒可能参与的1型糖尿病发生的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3CL1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收集对照组400例,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外动脉旋切术后斑块组织中CX3CL1表达水平,分别检测上述2组不同人群血清中的CX3CL1表达水平,同时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CX3CL1基因rs170364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人群的分布差异。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外动脉斑块组织中CX3CL1表达明显增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X3CL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人群中CX3CL1的表达。CX3CL1基因rs170364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GG型,GT型和TT型)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布频率为42.7%,40.0%和17.2%,在对照组分布频率为50.2%,39.6%和10.2%,CX3CL1基因rs170364位点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后,CX3CL1基因rs170364 T等位基因仍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CX3CL1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和颈外动脉动脉血管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CX3CL1基因rs170364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查在正常人、单纯性肥胖患者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利用自制的高密度cDNA芯片,比较正常人、单纯性肥胖患者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寻找脂肪组织特异的与肥胖及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基因。结果:和正常人相比,在肥胖患者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上调的基因分别有119个和257个,下调的基因分别有46和58个。这些基因中有77个在两组中均上调,其中包括与代谢有关的基因,如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以及窖蛋白、金属硫因蛋白等;8个基因在两组中均下调,其中包括脂肪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如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MGA)合成酶、脂肪酸合成酶及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另外,酪氨酸-3单加氧酶-色氨酸-5单加氧酶活化蛋白θ(YWHAZ)仅在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上调,而在单纯性肥胖患者中不变,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负调控的作用。结论:脂肪组织中脂肪生成下降、脂肪酸氧化增加可能是肥胖及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共同原因,其它基因功能的改变也可能参与了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胰岛素信号转导受阻可能是肥胖向糖尿病转化的促进因素。对这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家系的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来自于黑龙江地区120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9例正常对照的LEPR基因Gln223Arg(668 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LEPR基因Gln223Arg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整体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34,df=2);除AG基因型(x2=4.550,P<0.01)外,其余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有关,LEPR基因可能为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芯片数据分析工具对GEO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系统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肝组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联系及糖尿病早期预防和诊断的新靶点。方法:首先在公共芯片数据库中选择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芯片数据(GSE15653),利用R等芯片数据分析工具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肝组织基因的表达变化,并预测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血中蛋白表达。结果:肥胖患者与正常人肝组织比较发现4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12个,下调表达基因200个,2型糖尿病患者中控制良好者与正常人肝组织比较发现4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53个,下调表达基因233个,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控制不良者与正常人肝组织比较发现105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60个,下调表达基因491个;2型糖尿病控制良好者与肥胖患者肝组织有263个相同的表达变化基因,而2型糖尿病控制不良者与肥胖患者肝组织有131个相同的表达变化基因;结合蛋白质组学结果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中有30个蛋白表达产物是分泌型蛋白。结论: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基因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化,其基因表达变化数目随疾病的严重性增加而增多,而且2型糖尿病的控制情况与肝组织基因表达变化有密切关系。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中表达分泌型蛋白的可进一步用于研发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候选靶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